親愛的朋友們,提起好書、好課,您腦海裡閃現的是什麼呢?吸人眼球的標題?充實的內容?好的開頭和結尾?感人肺腑的主題思想?曲折離奇而又蘊含豐富的故事情節?原來我是這樣認為的。
但在慢慢開始讀書學習之後,我才明白,以上所列舉的這些個條條框框,只是對於爆款文章的一個縮小版簡介。而今,對於好書好課我有了新的認知,下邊,我把自己目前對於一本好書、一堂好課的觀點分享給您。
在一本書、一堂課或者一個講座之中,但凡有一個觀點、一句話、一件事與我原有思考的東西和思維模式產生了思想上的碰撞、打破了我的常規認知,這對於我來說就是好東西;聽到了未知領域裡大咖們分享的乾貨、因為一個詞而產生了關於生活、情感或思想上的頓悟和共鳴,獲得了新的陌生或熟悉但未曾想過的新知,以及因為一個小插曲而加深了自己對於某一方面的深刻領會,對於我來說,都是很好的學習範例。
由喜馬拉雅FM副總裁、總編輯周曉晗主編的《一堂好課》,就是這樣一本時刻逼您進行頭腦風暴,讓您的思想如潮水般跌宕起伏,一遍遍更新和迭代自我認知高度,一下子警示改變自身言行的一本好書。原來讀的書都是一個或兩個主題思想貫穿始終,而《一堂好課》是目前為止,我讀過的唯一一本分門別類清晰,各成一體而又很好兼容的一本書。本書共十二堂課,分為十二個門類章節,為我們充分展示了「人生處處是課堂,人生時時遇名師」的真知灼見。
在這本書裡,您能看到來自12個行業、各個年代的模範和榜樣。他們可敬可愛,立足行業實際,敢於擔當,勇於付出,在自己的領域闖出一片嶄新的天地,繼承先輩優良作風和學習實踐成果,繼往開來,同時又不斷鼓舞激勵年輕一代為理想而奮鬥,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增添新的動力,注入新的血液。
同時這十二堂課又都是中華文化的具體體現,屬於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現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主要看軟實力的較量,各行各業的不斷進步與顯著成就,其實都是一國文化國際化的拓展和體現。且看看我們十二堂課的大家們為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而不斷做出了何等的努力。讓我們跟隨《一堂好課》去接受思想的洗禮、知識的碰撞、靈魂的滌蕩,好好享受這餐精神盛宴吧。
在文學課裡,老師清醒地明白,青春會過去、人會變老,一切美好或不順也終將隨時間而慢慢隱退,那麼可以用什麼來祭惦我們即將逝去、正在度過或已經走遠的青春呢?王蒙老師告訴我們:文學是對青春的挽留、可讓青春永駐,讓美好得以珍藏和記錄。而文學源於我們度過的每一個或好或壞的日子,激發我們的革命熱忱、激勵我們敢於反抗和擺脫奴性,向自由生長。文學提升了人們的智慧、想像力和感受力水平,讓生活更青春、更鮮活和熱烈。文學的美好和功效在此就不一一例舉了,請大家親自去書中領略另一番風味吧。
金一南老師的思政課,很好地回答了我們從哪裡來,我們中華民族從哪裡來的重大問題,老師告訴我們:我們是從1840年那個苦難深重的舊中國過來的。雖然,國家的經濟面貌、國際地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應該牢記在國家最黑暗、民族最無望的時候,無資源、無名望、無影響、無地位、僅有一腔熱血的中國共產黨站出來。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浴血奮戰,以星星之火,點燃了中國大地的萬千燎原大火,最終經歷千難萬險,引領中華兒女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
雖然目前我國已從一窮二白的白紙成長為了如今首屈一指的工業大國,但仍然面臨著多方面的嚴峻挑戰,應時刻謹記落後就要挨打的被動局面,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扮演好自己合格的角色,充分弘揚和發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民族精神,學習和傳播中華優秀民族文化,為祖國的偉大復興出力。
陳凱歌老師的電影課,深刻揭露了人屬於社會的一部分,屬於國家這個大家庭,屬於自己集體的一員的事實,人們處於相互影響和成長之中,要學會相互欣賞。此外,學習是終生的話題,個人發展、國家富強都離不開學習,只有學得好,才能開拓創新,銳意進取。
單霽翔老師的文博課,講述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申遺的艱辛到順暢,文化遺產保護的工程量浩大和保護修復的不易,以及文博工作者們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國國際化的影響力。
羅大佑老師的音樂課,每個人由於心靈、感受的不同,所以即使對於同一個音樂作品也都有不同的個性化的解讀。想要做音樂,首先要去聽大量的音樂作品,主觀創作源自於客觀的欣賞。確定了做音樂的目標,就去做與音樂相關的工作,學習音樂樂器並發展為精通的專長,找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互相監督、共同進步。從自身出發,以自身履歷作為創作的基礎,用自己的心、手、腦,把音樂連接起來,並把它堅持一輩子去踐行,不隨意轉行,不輕言放棄。
範迪安老師的美育課告訴我們,時代追求創造美,我們在建設祖國家園的時候,不僅要把城市和鄉村都建設成有完善的物質生活功能的空間,還要建設成有審美氛圍的空間。國家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是要一個富足、強盛的中國,以及一個美麗的中國。
欣賞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美的作品,開闊視野,進而提升審美能力。如何發揮想像力,體現文化情懷和詩意,保留傳統古典氣息,創造美的事物。
申雪、趙宏博、王濛三位老師的體育課,冬奧會的歷史和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道路是正確的,那就竭盡所能去拼一個有無限可能的未來;不忘初心,把奧運精神在家族中遺傳下去、身邊人拓展開來;向老一輩們學習,不屈不撓,越挫越勇;解放思想,科技、技術、訓練上超越時代發展;相互批評、鼓勵,促進共同成長;大膽嘗試和創新,切忌裹足不前;學習不同國度的文化和長處,獲得自我成長。
張維為老師外交課: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外交的使者,處事時需深思熟慮,堅持原則和靈活性並舉,且細緻周全;有大國擔當,該表態表態,該行動行動;原創性的國家話語,而非統一口徑的官話;隨時了解熟知世界格局和最新動態。
尚長榮老師的戲曲課:了解戲曲的由來,角色分類,四功五法等戲曲界的專業術語以及對於戲曲的未來發展之路的探究。理解幾十年如一日的紮實功底,真正敢於創新、必須與時俱進的時代發展要。以及他們敢於吃苦耐勞、流血流汗的優秀傳統精神,豐厚的文學素養和文化底蘊等等。無論哪一點,我們普通人做到了,都會有一番所成。
閱讀了馮雙白老師的舞蹈課,我們知道,舞蹈沒有分類和界限,每一個人都有跳舞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跳舞,無論有沒有舞蹈天賦。每一種舞蹈所包含和流露的文化、傳達的感情迥然不同,要學會包容萬象,開放眼界,取長補短。舞蹈除了我們常識裡存在的東西,能減肥、塑造體型之外,還有很多深層次值得我們用心去感悟的東西。馮雙白老師告訴我們,舞蹈是舞者發自生命深處展現出的無法言傳的能被聽到的藝術。舞蹈能改變留守兒童的人生,使其重獲新生。舞蹈是我們認識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更是一種精神力量,照亮前進道路的精神火炬。
徐帆老師的表演課就是活生生的一個人生命轉換、變化的歷程,在這裡,您可以找到普通人的那一份內心深處的共鳴感。她的表演七問何嘗不是我們人生的七問呢?我們活到各自的年歲,輾轉多年,有些什麼成長和改變?我們怎麼活成了現在的自己,為什麼?這過程中經歷了些什麼?對於人生成長和往後的路途有什麼幫助?感受如何?對於以後有沒有什麼樣的規劃?為了達到甚至超越規劃,以後會如何具體落實?生活和成長有沒有一個技巧或奇蹟,能一飛沖天?如何度過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等等?內容的精彩與收穫程度,有賴於我們大家去細細體會。人生成長和感悟,與自然的、與環境的、與人的關係融合如何和諧共存,在這裡,我相信您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閱讀戚發軔老師的航天課,可以了解到中國的航天發展史,學習革命先輩們開始涉獵航天業的那些優秀傳統,如自力更生,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精神。航天這個詞就是「中國智造」,顯示了中國特色,而不是「宇航」這樣的舶來品所能比擬的,中國稱那些專業飛天人員為「航天員」而非「太空人」。航天夢是我們中華兒女孜孜以求的夢想,並不斷在近年來取得重大進步和突破。
天是人類的環境,是國家主權的第四疆域,它是大氣層外的整個太陽系。如果一個大國在航天領域沒有作為和成就的話,在當今世界上是無法立足的。航天領域的發展和天上資源的開發對於大國能力和地位的提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因為地球上的資源已經快開發殆盡了,可替代資源的發現和發展利用至關重要,而天上有軌道資源、環境資源以及尚未探明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對於人類的生存起著關鍵性作用。
雖然我國的航天事業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世界上也被人家很看得起,但是我們自己要明白,要想在第二個一百年成為科技強國,要在2035年左右成為航天強國,挑戰很嚴峻。
本書有美學課程(音樂、舞蹈、美育、文學及文博課),它告訴我們藝術之美需要把民族精粹和傳統文化、古典經典和時代特色相結合,使之獨具民族特色和氣息,打造中華特色品牌。有自我發展課程(表演、戲曲、電影課),不斷加深自我認識,實現自我轉變和改造,達到內心的平和,人際的和諧。有政治課程(外交、思政課) 以及體育課和科技課程(航天課)。
更多精彩期待您走進書裡一窺到底仔細品味和發掘。
推薦專業的朋友去仔細品讀和感受其中的美,更推薦非專業的朋友們去閱讀和鑑賞。畢竟,能通過一本書(一堂課),而能讓我們學到多個專業和領域知識的書,抓住這個刺激您思維升級、開闊眼界的好時光。因為就目前的市場而言,還是很稀缺的,未來的市場我們不清楚,但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喲,去享受「第一個吃柿子的人」的那一份殊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