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宗教是如何無中生有的?宗教的基本特點

2020-12-17 清風明月文學

道德經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三大宗教是最善於無中生有的。我們設想假設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他信教嗎?他肯定不信,他就沒有宗教的觀念,他只有餓和不餓的觀念。信教是後天培養帶來的,那麼如何讓他改變自己的思想變的信教呢?

我們知道要想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是很難的,要想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必須要實實在在觸動他的利益才會促使一個人改變,那麼有兩個方案一給他獎勵告訴他信教是有好處的、二給他懲罰,告訴他不信教是有壞處的,讓他不得不信教。由此基督教誕生了兩條基本教義:主說人生來就有罪,罪責來自於夏娃亞當偷吃禁果,所以我們有罪所以我們要信仰主去終身贖罪;基督教又說了只要你信教你就可以獲得主的祝福獲得進入天堂的資格。這裡面有兩個東西是無的,是後天人為創造的,一人生來有罪,二所謂的天堂。因為這兩個東西都是無法獲得驗證的是虛無縹緲的,所以我們可以說是無。其實這個論點有點可笑,就像我站在你面前和你說,你是有罪的因為你的祖先犯罪了,你現在要贖罪,所以你要信我,然後信了我你就可以贖罪、可以進入天堂、獲得福報諸如此類。

佛教也有點這種傾向,信仰我佛就能擺脫輪迴,獲得福報(當然是下輩子了)。佛教認為人生來就是一個苦字,它把苦又分為八種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當然這也是無,那麼它從這個無中生出來什麼有呢?正因為你苦所以你要信我啊,信了我你就可以不受這些苦了,就可以獲得大福報了,如果你不信我,你就永生永世在這種輪迴中不得出。我們想可笑不可笑,就像有個人在這個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就對他的父母說這孩子將來是會死的。這不廢話嗎?人當然要面對痛苦的,但是殊不知人生也是多彩的,是不止有痛苦的也有快樂幸福的,只盯著痛苦當然整個人也會痛苦。要想不痛苦,就得勇敢的地對它,勇敢地去創造快樂,然後用快樂去覆蓋它,而不是整天想著前面有痛苦等著我,我怎麼辦怎麼辦,好了去信佛吧去去磨滅它,事實當然是你磨滅不了人的記憶,除非你重新投胎。

其他宗教基本也是這個套路,上來先說你有罪,然後你要信我,信我你就可以贖罪,信我你就可以得到福報,不信我你就要受到懲罰。所以宗教都有三個特點,1.容易進入(門檻低,受眾才會廣)2.排他性(為了留住信徒)3.封閉性(自圓其說)。

各位看官想想是不是這麼個理?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宗教分別是哪三個?三大宗教的由來
    官方目前認定三種宗教,簡稱世界三大宗教,你知道三大宗教是哪個幾個嗎?下面筆者為你介紹。一、基督教1、簡介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宗教是一個一神論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教會。雖然耶穌基督所建立的是一個合一的基督教會,但基督教在歷史進程中卻分化為許多派別,2013年全世界範圍當中有超過一萬個基督教派,主流的派別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三大傳統教派,以及一些在信仰人數上雖不如傳統教派多,但也有了相當的規模的非傳統教派,如: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等2、創始起源按照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
  • 三大宗教的起源與聯繫
    說起世界三大宗教應該大部分人都能說出來: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但這三大宗教有什麼關係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今天我從時間軸這個側面給大家梳理一下,也讓大家在整體感官上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到了公元7世紀,有一個叫穆罕默德的麥加人, 他小時候命運也比較悲慘,只能跟著伯父和商隊在敘利亞、巴勒斯坦以及地中海東岸一帶經商,這期間了解到半島原始宗教、猶太教、基督教的情況。在穆罕默德40歲的時候,安拉找到了他,並讓他作為自己的使者,在麥加群眾中進行傳教。後來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踩石登天(感覺和羽化登仙那麼像呢( ̄▽ ̄)/)。
  • 世界有三大宗教,中國也有三大宗教,其中一個鮮為人知
    世界有三大宗教,中國也有三大宗教,其中一個鮮為人知文/歷史大齒輪我想有很多人都是有信仰的,因為趙國信仰是自由的,每個人都會有信仰的權利。這樣也是人們心中的一種信念,可以支撐自己的做一些事情的信念。在世界有三個宗教就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
  • 世界有三大宗教,光基督教信徒就有30億人,中國的三大宗教是什麼
    咱們知道宗教在全世界範圍來說都有很多受眾,世界上目前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是信徒人數最多的,據統計全世界的基督徒有30億人,三大宗教基本上覆蓋了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口。然而三大宗教卻在中國發展並不樂觀,如今也僅僅是佛教比較出名。
  • 三大宗教的起源地
    他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三大宗教的起源地。耶路撒冷位於地中海與死海之間的山區,海拔800米,限約170平方公裡。它最早是由迦南人約在公元前3000年建立,距今已有5000多年歷史了。以後又被菲力斯人佔領。公元前1000年,大衛戰勝菲力斯人,建立起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大衛王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繼位。所羅門王動用20萬人花了七年時間建造了第一座猶太教聖殿。
  • •愛國統一戰線】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的形成  1980年12月8日,中央書記處聽取了中央統戰部和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黨組關於落實宗教政策的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匯報,10日對宗教工作進行了討論。會議決定,起草一個闡述黨關於宗教問題的方針政策的文件,由中央下發。
  • 宗教統一的預言詩
    所以,"宗"是放置祖先神主的房屋,宗教寓意是神向世人傳達旨意的渠道(宗教代表神)。新時代科學否定了神,科學的興盛必然將宗教推向沒落甚至滅亡。若宗教之間相互排斥、文化不自洽,則說明宗教自相矛盾人們就會失去對神的信仰。因此,唯有宗教統一(宗教融合、神靈歸一)才能在科學興盛的時代繼續推行宗教。
  • 宗教大都勸人向善:為何很多戰爭和極端主義,都與宗教有關?
    宗教傳播從宗教傳播的角度上來講,勸人向善,只是宗教保證自己傳播和擴散的方式,而不是目的。古往今來,在人類族群之中出現過的宗教很多,其中不乏有本身教義就很極端的宗教存在,但是無一例外的,這樣的宗教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都被歷史所拋棄了。
  • 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的飲食特點,你們知道多少
    大家都知道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他們都有各自的教規教義,在「吃」這一方面也格外地講究,遵循著各自的規定。你們了解多少。對於我們漢族人民來說大都信的是漢傳佛教。我們信奉的是佛祖,觀音菩薩等等。對於真正出家人來說就是只吃素,不能吃肉不能殺生。
  • 淺談死神與現實世界三大宗教的聯繫
    關於他的淵博學識則體現於整篇作品都可以現實中找到縮影,尤其是宗教方面。正文:下面我們就來說下死神與世界三大宗教的淵源,這一內容不深究的話看似普普通通,實則規模龐大。死神代表著日本佛教文明,虛圈代表著伊斯蘭教文明,星十字騎士團代表著基督教文明。
  • 五里舖社區組織學習《宗教事務條例》暨宗教工作業務培訓會
    新天水訊 為加強宗教工作網格責任制,增強網格員對社區的基本情況、規章制度、網格化管理服務等多方面內容的了解,提高業務能力。12月22日上午,七裡墩街道五里舖社區組織所有網格員開展了宗教工作業務培訓,並深入學習了《宗教事務條例》。
  • 民族、宗教事務
    根據武進潘家鎮回民聚居村的特點,市、區民族宗教部門與該村黨支部共同規劃「一主三化」(以發展民營經濟為主體,努力促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農村城市化)的總體發展思路。加強對少數民族流動經商、外來務工人員的聯絡協調工作。至年底,全市有近3萬名外來少數民族人口。成立民族團結促進會,構築民族工作新平臺,及時妥善處理因民族問題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民族和諧。
  • 三大宗教創始人的至理名言,流傳千古,影響著一代一代人
    世界有三大宗教,深刻影響著人們的信念、修行和生活。這三大宗教分別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基督教創始人是耶穌,羅馬帝國。人們將耶穌出生之年界定為公元元年。這三大宗教創始人有許多至理名言,流傳千古,影響著一代一代人。在這些至理名言中,筆者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分享給大家。
  • 宗教美國,世俗世界:「公民宗教」在美國
    儘管隨著民族-國家的崛起,政治與宗教開始在建制上走向分離,但這並未緩解神聖與凡俗兩種視野之間的緊張。如何在上帝與愷撒、教士與帝國、教會與國家、良心與權威之間形成一種「建構性張力」?仍然是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論所力圖索解的基本問題。在世俗領域擺脫教會的羈縛之後,不可避免地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即「如何確立一種新的權威?
  • 博鰲論壇香港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談香港宗教發展面臨的三大挑戰
    3月29日,「中道圓融:凝聚慈善的力量」電視辯論上,鄺保羅大主教分享了香港宗教發展中面臨的三大挑戰。據財新網消息,鄺保羅表示,香港宗教發展面臨三大挑戰:第一是極端宗教主義帶來的挑戰,雖然這個香港還未遇到,但仍需要防範;第二是宗教怎樣才能積極地參與到社會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第三是國際及區域間合作所帶來的挑戰。
  • 世界三大宗教
    1.基督教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中文名:基督教別名:基督宗教創始領袖:耶穌創始地點:耶路撒冷主要典籍:《聖經:新約》《聖經:舊約》教義:三位合一象徵:十字架
  • 什麼是宗教素養
    黛安·摩爾(Diane L.Moore)提出的以下宗教素養定義已被美國宗教學會採用,以幫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宗教及其在人類社會實踐中的作用。理解宗教素養的基本內容如下:宗教素養要求能夠通過多種視角來辨別和分析宗教與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基本交集。
  • 還只知道三大宗教嗎,我們中國還有個廣為流傳的民間宗教,三一教
    三一教,又稱「三教」、「夏教」,於明嘉靖三十年辛亥,由興化府(現今莆田市)林兆恩創立的民間宗教,三一教在福建一帶及其相鄰地區信眾眾多。為了避免與儒道釋三大教的傳統說法相混淆,並且因為該教主張的是三教合一,故稱為「三一教」,歷史上,隋唐時期,統治者大多採用儒、釋、道三教平衡的政策,多次集中和尚、道士、儒生在皇帝面前爭論三教的優劣長短。他們對儒、釋、道三教或抑或崇,或變抑為崇,或變崇為抑,主要是根據當時的政權與統治者的好惡來決定。一直到中唐以後,才陸續有了三教合一的說法。
  • 浙江玉環縣建立"全縣宗教教職人員基本情況"電子檔案
    佛教在線浙江訊 為確保對宗教教職人員形成有序的動態管理,浙江省玉環縣民宗局根據《宗教事務條例》、《宗教教職人員備案辦法》,《關於妥善解決宗教教職人員社會保障問題的意見》等要求,創新工作方法,規範管理程序,設計建立了全縣宗教教職人員電子檔案管理平臺。
  • 原始人如何看待死亡和生育?靈魂如何產生?民族宗教的起源與發展
    所以你不能因為你今天的認知和觀念底層上升了很多,你就否定古代全部的巫術、否定全部的宗教信仰,跳大神和邪教肯定是要堅決抵制的,但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說今天的三大世界性宗教和古文化中的全部內容都是愚昧和迷信,因為我一再強調,理論無對錯,只是各自的適用範圍和邊界不同,你相對論不能說牛頓力學體系是錯的,同時你科學也不能說宗教信仰以及國家宗教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