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王鴻 陽雪梅)今年以來,蒼溪縣紀委監委成立12個派駐部門紀檢監察組和8個派出片區紀檢監察組,31個鄉鎮掛牌成立監察室,在全縣449個村(社區)成立紀檢組織,配備紀檢委員(紀委書記),形成了縣、片、鄉、村「四位一體」監督體系,以「項目化管理、制度化規範、科技化引領」為主要內容的監督方法取得了突出成效。
「真沒想到,我們百姓意見,政府會這麼重視 。」這是日前元壩鎮人和村四組村民譚方華面對前來督查的蒼溪縣紀委監委幹部說的話,她一邊擰開了灶臺旁的自來水管,一邊深有感觸地說,「過去乾旱,吃水靠瓢舀肩挑。現不得怕了,水龍頭一扭,自來水淌進了缸裡,用水腰都不得彎一下。」
去年,縣裡給村上下達了安全飲水實施項目,眼看可以結束天旱吃水難這一歷史,村民倍感興奮。但沒多久,這種興奮勁兒與日遞減。安全飲水實施項目涉及5個組、220多戶,戶與戶之間相隔分散,飲水工程量較大;村裡的支部書記和村主任是一人肩挑,平時多忙於日常事務,項目監管督促無暇顧及。加之夏季雨水偏多常常停工,致項目實施進度緩慢。
原本期望滿滿的村民怨聲載道,於是將舉報電話打到縣紀委監委「陽光問廉」電視欄目組。隨後不久,「陽光問廉」欄目曝光給了該問題,當著村民的面,村支部書記立下整改「軍令狀」;縣紀委監委派出紀檢監察組進村跟進,督促推進項目落實,一月後,工程實施完畢,村民拍手言歡。
由此及彼,在扶貧項目清理「回頭看」中,蒼溪縣紀委監委對全縣31個鄉鎮安全飲水開展大檢查,發現並整改相關問題100餘個。
這只是該縣豐富監督「工具箱」、整治「微作風」、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
「我們將基層工作分為一個個具體小項目,針對每個項目分批次進行專項監督檢查,變『有形覆蓋』為『有效覆蓋』,達到基層監管全覆蓋。」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張杰說。
監督檢查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安全飲水、系統治理……除對各領域實行項目化管理監督外,縣紀委監委還定期對曝光問題進行分析研判,準確掌握部門及鄉鎮黨風廉政建設存在的問題,以此作為年底為其精準「畫像」的重要依據。根據研判,他們還適時發放紀律檢查建議書、監察建議書和工作建議書。
今年來,全縣已開展各種專項監督6批次,發現並督促整改問題186個,發放監察建議書11份,運用「四種形態」問責黨員幹部40餘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為方便群眾參與監督,該縣還為監督插上「科技翅膀」,建立了脫貧攻堅、農村低保、農業補貼、林業補貼、村級財務和監督問責六大網上「監督直通車」,構建了權力全程公開、監督全民參與、幹部全員覆蓋、問責全面到位、制度全域扎牢的監督執紀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