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本質是什麼?心理學:婚姻制度在未來會不會徹底消亡?

2020-12-24 漫畫心理學

說到結婚,真的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從處對象到彩禮到育兒,在這個自媒體時代,婚姻這兩個字,的確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而在那些家長裡短的流量話題裡,也有不少人在納悶一個問題。

到底婚姻是什麼?

人類社會從雜亂性交時期,演變到當下的一夫一妻制,即使有的人在質疑,婚姻制度是否會在未來消亡,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制度依然會長期存在。

一種制度的誕生,必然是源自於一種群體性的需要。

人之所以需要婚姻,是出自於生理與心理的需要。而現在之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婚,也是社會價值觀多元化的一種表現。

多元化,是當下發展的一種趨勢。而正因為這種趨勢,因此婚姻制度才更不可能消亡,因為人們需要的是更多樣化的選擇,而不是徹底的否認婚姻制度。

從愛情進入到婚姻,是很多人一種理想的情感狀態。

但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個觀點也受到了廣泛的認可。

婚姻的本質,肯定不等於愛情。只是愛情是婚姻裡幸福感一部分的來源,甚至並非是必要的組成部分。有些婚姻,沒有愛情,但依然可以相敬如賓,幸福美滿。

為何?制度永遠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對於不同的人,可以賦予婚姻不同的意義,因為人的需求是多樣化的,而婚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選擇,每個人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演繹方式。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社會學家穆勒將結婚的動機歸結為3點:經濟、子女和感情。

婚姻意味著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共同結成了一個經濟共同體,財力是我們在結婚前會首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它也能夠在生育子女的問題上為雙方提供一定的保障;家庭關係,是一個人歸屬感的重要來源,具有一定的情感價值。

一夫一妻制,在一些人的眼裡,是反人性的,特別是反男性的。

單一的性伴侶,是不符合性生活的需求的。

但一夫一妻製成為一種主流,並不單單僅僅只是出自於規範行為的一種需要,它也反映著一種典型的情感價值觀。

木心的那句詩,「一生只愛一個人」,就很好的反應了人們對於愛情的定義。

隨著性解放,無論男女,性與愛之間的關聯在逐步減弱,性的生理性被人們越來越強調,而情感性也在逐漸減弱。因此,也產生了越來越多元化的親密關係形式。比如多邊戀,或者開放式婚姻等。

婚姻,從本質上來說,它就是一種制度。所有的制度裡,都會包含一定的規則和運作模式,是用來規範個體行為的一種社會結構。

也就是說,婚姻的存在,能夠讓滿足個人價值的實現,社會結構的穩定,那麼這種制度,才會有存在的必要。

婚姻制度的演變

在原始時代,危險叢生的生存環境導致了極高的死亡率、壽命短,人類的繁衍便採取了一種無規範的雜亂性交。而隨著生存環境的改善,人類壽命的增加,生育需求的下降,群體規範需求的產生,婚姻制度也隨之誕生了。

作為一種動物,人類的發展演化是進化論的適者生存的守則的。

同性婚姻、開放式婚姻、不婚主義的存在,是符合人類多元價值觀的發展趨勢的。

社會的價值觀會一直處於發展演變之中,婚姻制度也必然會不斷的做出改變與修正。

離婚冷靜期的出臺,無疑在婚戀市場中投下了一枚炸彈。

有些人認為,應該出臺的是結婚冷靜期,因為大部分人通常都是昏了頭才會選擇結婚,而一般是經過了充分理智的思考後,才會選擇離婚。

離婚冷靜期可能會導致結婚率的繼續下降,因為婚姻中的風險,真的太大了。

同性婚姻與開放式婚姻,也是這幾年一直被討論的話題。

同性婚姻的爭議主要在於性取向以及生育上。即使在科學界,多元的性取向已經獲得了證明,但在一些宗教信仰中,仍然是一個禁忌的話題。大眾對此的接納度也並未完全普及。

2000年,荷蘭成為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直到2020年,全球已經有37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同性婚姻制度。

開放式的婚姻則為一些渴望家庭,渴望婚姻,但又同時尋求多樣性關係的人找到了一個出口。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們對待性的態度也越來越開放。事實上,在傳統的婚姻中,也有不少婚外戀現象,開放式婚姻也是在這種婚戀需求下而產生的。

性、愛、錢、子女、原生家庭,在婚姻中,這幾項元素都同時存在,而在一個歷史時期中,主流的社會價值觀往往會導向一個相對穩定的價值排序,但每個個體依然存在打破傳統的觀念與意識。因此,婚姻制度也一直不斷在演化。

婚姻的本質是一種制度,而制度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穩定發展需要藉助它的規範。

至於未來婚姻制度會不會消亡,我想在我的有生之年,它會一直存在。

消滅它的任務,就交給未來的人去完成吧。

相關焦點

  • 《婚姻的真相》:婚姻根本不是制度,只是陪伴,冷靜期意義不大!
    但是很多人提出,如果兩個人對婚姻都無限失望,即便這個冷靜期再長,恐怕婚姻也難以挽救。婚姻冷靜期是也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婚姻問題的,挽救離婚率也就待定。所以很多人悲觀的質疑,婚姻制度會不會因此消亡?其實不用擔心這一點,因為婚姻需要理解和理性。
  • 女人不想結婚,男人娶不到老婆,婚姻制度可能會消亡
    當你看到婚姻制度會消亡,是不是感到一驚,然後覺得現在的人為了博眼球,真的是什麼都敢寫,還真不是這樣的,其實這個觀點是社會學家李銀河女士提出的。她列舉了西方社會,近幾十年的社會現象,在美國、法國,獨居人群比例佔到人口的30%,在很多西方國家獨居人群數據,都呈現象化上升。
  • 漫畫:在未來,婚姻會消亡嗎?
    但是,一夫多妻制也會帶來新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呢?在一個群體當中,男人和女人的數量是基本一致的。如果有一部分競爭力較強的男人取了多個妻子,就意味著有一部分競爭力較弱的男人淪為了單身狗。因此,一夫多妻的婚姻結構同樣無法普及,只會出現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少數精英階層。排除了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不難看出一夫一妻的婚姻結構才是真正穩定的。
  • 《如果歲月可回頭》:在辛酸的故事背後,有深度對婚姻本質的分析
    在這篇論文中,我將分析小說的情節、婚姻的性質以及未來的婚姻制度1三個男人戲劇:他們的故事反映了大多數現代婚姻的現狀不僅是這部戲,還有諸如《婚姻故事》、《生的金智英》等熱門的高分電影,也是對婚姻制度特別是婚姻雙方生活狀況的展示和探討。
  • 婚姻的本質是陪伴,意義是生命中的自我修行
    李子勳老師在《婚姻真相》一書中,結合現實中婚姻的百態,從心理學的角度去闡述婚姻的真相。知道了婚姻的真相以後,大家在生活中,才能規避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從而更合理地去經營自己的幸福婚姻。1、結婚的目的是什麼?
  • 看了中國離婚率數據,我才發現:婚姻的本質,和愛情無關
    而人性是什麼?人性是自私貪婪,是趨利避害,是喜新厭舊。在一定程度上,婚姻這種制度是反人性的,正如他的誓詞一樣:無論富貴還是貧窮,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在對方最需要你的時候,不離不棄,直到永遠。
  • 沈昌珉宣布結婚: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關於婚姻的大家有很多看法,在很多社會學家的眼中,婚姻是一種生產關係,它的原始功能主要有三個:1、撫養後代;2、私有剩餘財產的繼承3、規範性行為現在它的這三個主要功能也依舊存在的也可以合法地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不僅有生物學上的父母,也有戶籍上的父母,不會讓孩子在一個不健全的家庭裡成長。
  • 心理學:為什麼好的婚姻需要「放養男人」,看完你就知道答案了
    本文是《女性課堂:婚姻心理學》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婚姻情感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婚姻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女人更懂男人的心理和婚姻的真諦。專欄講師:說愛,1000+婚姻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對於兩個成熟的人來說,婚姻從來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一種情感的升華,在一個好的婚姻裡,彼此活出了最好的模樣。
  • 心理學:婚姻關係中,不得不明白的N個道理
    可是我們很多人在婚姻中,或許是很在意這段婚姻,又或許很愛這個人,但是我們都未曾想過經營婚姻,在婚姻中,我們都以為這個人不會走,那個人不會離開,所以,從沒有注重過婚姻的質量,也沒有在意過婚姻中的細節,導致我們的婚姻關係出現隔閡,最後讓好好的婚姻,產生裂痕,無疾而終。
  • 一根煙,看透了這樁婚姻的本質
    在寶莉與馬學武的這段婚姻裡,馬學武以死去這種決絕的方式來求得解脫,釀成了婚姻的悲劇。 其實在我看來,如果當初兩個人能夠知道對方要的是什麼,看見對方的感受。及時地溝通,調整相處模式,就不會錯得這樣離譜。不會出軌,也不會釀成一場婚姻悲劇。其實,想要持久的抓住丈夫的心,我們可以學習利用「霍桑效應」。這個效應可以讓你的婚姻升溫,也可以因為這個效應讓你在婚姻中感受痛苦。那什麼才是霍桑效應?
  • 婚姻自由權性質是怎樣的?婚姻自由權意義是什麼呢?
    結婚自由權是指婚姻當事人有依法締結婚姻關係的自由。當事人是否結婚,與誰結婚,是其本人的權利,任何人無權幹涉。自願是實現婚姻自由的前提,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是婚姻以互愛為基礎的必要條件。那麼婚姻自由權性質是怎樣的呢?婚姻自由權又有什麼意義呢?接下來就由小編為...
  • 一個處理過800個情感問題的諮詢師,給女性的4條婚姻準則
    這樣你在面對婚姻中的柴米油鹽,雞毛蒜皮。必然會為婚姻的本質而受挫,幻想破滅。對待婚姻應該高標準,但不應該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第二,婚姻有問題時,試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很多人婚姻出現了問題,馬上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埋怨外部和他人:「都是他做那種事,不然我可不會。」
  • 心理學測試:下面哪個婚禮場景最漂亮?測你什麼時候步入婚姻的殿堂!
    心理學測試:下面哪個婚禮場景最漂亮?測你什麼時候步入婚姻的殿堂! A 你是一個渴望自由的人,不喜歡被婚姻所約束,也正是因此,你不會過早的投入到婚姻當中,哪怕父母都伺候你,你要會堅持自己。因為在你看來,婚姻就是約束你的枷鎖,畢竟結了婚之後所有的事情都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需要顧全的方面有很多,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後,你要把全部的中心都放在孩子身上。所以,你會在自己有限的時間裡,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等到你真正安定下來的時候,才會考慮結婚。
  • 談戀愛和婚姻不同|心理學:男人從戀愛到結婚需滿足2個心理條件
    因此,本期《心理學簡報》將為讀者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男人從戀愛到願意承擔婚姻責任所要滿足的2個心理條件。根據社會交換理論,潛在的戀愛關係中存在風險和收益,情侶們會分析在一段關係裡的預期收益和預期風險,當預期收益大於預期風險時,戀愛關係中的雙方就能體會到當下感情的穩定,並對未來婚姻關係中的不確定風險抱有信心,有勇氣做出對婚姻的承諾。怎樣預估戀愛關係中的成本、風險、收益?
  • 婚姻心理學:提升婚姻質量的10個方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收到禮物,有時候,重要的不是禮物是什麼,而是送禮物的那個人,花了多少心思,投入了多少真心和真情。 2:把婚姻當作一個學會如何去愛的機會 如何學會愛與被愛,這看似是一個很大的命題,但實則關係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如果你是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多半是懂得愛的,你會發自內心地去愛一個人,希望對方過得幸福;與此同時,你會因為全心付出而感到內心充實。
  • 心理學:夫妻會不會離婚,在結婚前就已「註定」
    本文是《夫妻生活那點事》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夫妻正確相處的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以及婚姻、情感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更懂對方的真實心理,了解夫妻相處的真諦。
  • 《心理學》:消除了這種心理預期的女人,婚姻才會幸福
    但似乎很多女人,都在覺得,我的婚姻幸福度如何,應該取決於男人吧,他是否關心我,我們之間的價值感是否契合,他是否婚後不變心等等。不可否認,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婚姻的幸福度部分,是取決於男人的,但是還有一部分,其實取決於女人自己,自己是否扮演好了,一個太太的角色,是否會照顧好老公等等。
  • 天貓總裁夫人事件:說到底,婚姻就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打怪升級遊戲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恩格斯認為,在私有制條件下,婚姻的締結是以雙方的政治、經濟條件為基礎的。而在剝削制度消亡後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如果有的話), 男子一生中將永遠不會用金錢或其他社會權力和手段去買得婦女的獻身;而這一代婦女除了真正懂得愛情之外,也永遠不會再出於其他考慮而委身於她所愛的男子。
  • 婚姻的本質|人為什麼需要婚姻
    人為什麼需要婚姻呢?大致有三點:一:找一個能夠互相相伴在一起的人。二:是希望能夠結婚生子。一輩子不結婚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一、後悔原因一:一個人覺得孤單後悔的原因大致是因為,年老以後發現自己只能孤孤單單地,在養老院生活,身邊沒有孩子也沒有家人陪伴。
  • 古代婚姻制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西周時期,婚姻成立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能夠締結婚姻的實質要件有三個,或者說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三原則。「一夫一妻多妾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為婚姻締結的法定構成要件,在古代婚姻關係的建立上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