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張家界市緊扣基層實際,緊盯群眾需求,廣泛開展「屋場會」活動。到今年11月,張家界市有「屋場」2758個,開會20932場,聽眾人數超過100萬人。許多老百姓發自內心地表示,希望「『屋場會』一直開下去」。
近日,記者在張家界見證了幾場「屋場會」,從中可以窺見,「基層民主協商」「政府治理同社會調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治理模式,在張家界的廣大鄉村社區,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朝著不斷完善和成熟的方向拔節生長。
「誰來開」:「屋場會」的主角必須是老百姓
屋場,在南方方言中是指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點。「屋場會」,簡單地說,就是在這樣的居民聚居點,把村民聚攏在一起,可以是上百人,也可以是幾個人,幾條板凳,幾杯熱茶,面對面嘮嘮嗑,扯扯談。嘮的是家長裡短、鄰裡糾紛,扯的是村裡(社區)的大小事務、政策法規、文明新風。
要問「屋場會」的主角是誰,毫無疑問,正是生活在屋場上的老百姓。
首先,「屋場會」議的都是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急難愁盼事」。
12月15日上午,張家界桑植縣醴源鎮西界村召開「屋場會」,議了3件事:西界村脫貧攻堅發生的變化、今後幾年發展規劃、新引入的「十八寨」民宿項目建設情況,每一件都是村民關心的。
其次,「屋場會」說的都是老百姓聽得懂的大白話。
駐西界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陳晴向村民們報告西界村的變化時,講到「基礎設施」,話到嘴邊,換了一個說法。他笑著問村民:「村裡面的路修好沒有?」村民答:「修好了!」又問:「電通了沒有?」村民齊聲回答:「通了!」再問:「家家戶戶有水了沒有?」回答聲響徹屋場:「有了!」一問一答,3句大白話,簡明扼要地把西界村的變化捋清了,村民聽得明明白白,氣氛一下子熱起來,一個個搓著手,烤著火,臉上還掛著笑。
身為主角,當然不僅僅是被動地聽,「主動說」也是必須的。村裡的飲水問題如何解決、產業開發能否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村支兩委承諾的福利何時能夠兌現等問題,村民們都要在「屋場會」上問一問。
最重要的是,村民們不僅僅拋出問題,還主動集思廣益解決問題。
西界村季節性缺水,幫扶工作隊提出引自來水上山,成本很高。在去年的一次「屋場會」上,村民提出,山上有個廢棄水庫,利用起來,不光是飲用水,灌溉用水也夠用,水費還便宜。如今,這一項目已經完工,西界村實現了用水不愁、旱澇保收。
張家界高新區駐西界村第一書記袁凱感嘆:「老百姓就是最好『智囊團』,『屋場會』就是最好的集思平臺。」
「怎麼開」:民主協商,良性互動,收穫實效
「『屋場會』不拘形式,不限時間,不限內容,不定調子。」張家界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位於張家界三大景區之一的四十八寨核心區域,村界內奇峰峻岭,風光旖旎,但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經濟基礎薄弱。今年4月,後盾單位湖南省煤業集團有限公司進駐幫扶,幫助三王村走鄉村旅遊發展之路。
工作隊發動村民搞民宿,村民顧慮重重:「裝修敲敲打打會不會弄壞房子?會有客源嗎?民宿能有收益嗎?」工作隊和村「兩委」為此召開了幾次「屋場會」,與幾戶適合開民宿的村民面對面溝通,又拿出了詳細方案。最終,在村裡教書多年的劉金翠老師和另外3戶村民打消顧慮,率先開起了民宿。幾個月後,在劉金翠老師家的民宿院子裡,又舉行了一場「屋場會」,劉老師現身說法:民宿訂單已經排到了2021年1月中旬。幾戶躍躍欲試的村民,紛紛向劉老師現場取經。
「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的需求也在變化,工作方法也要與時俱進。」慈利縣委宣傳部理論組組長丁雪融認為,發動村民開民宿,如果硬性要求,村民肯定不會配合,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利用「屋場會」,面對面打消村民顧慮,讓村民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然後在群眾中起到帶動作用,「屋場會」開出了好效果。
丁雪融見證了多場「屋場會」,她說:「不是每一場『屋場會』都是那麼和諧,甚至有面對面的交鋒,但是交鋒會增進交流,會收穫感情,最後會收穫實效。」
12月16日,在三王村「屋場會」上,有村民直言不諱地提出:「村集體經濟起來後,錢怎麼用?」三王村黨支部書記邱令榮代表村「兩委」當場表態:「集體經濟收入絕不濫用,所有開支大家做主,提交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表決。」
「現在老百姓敢說,幹部敢接招。」邱令榮說,以往工作中的難點就是老百姓對制定的政策舉措不理解,工作難以推動。現在通過「屋場會」這個平臺,幹部和老百姓面對面,溝通更順暢,村「兩委」、社會力量、村民,形成良性互動,工作更好做。
「開得好」:制度支撐、黨建引領
「屋場會」開起來,老百姓嘗到甜頭,紛紛表示:「希望能夠一直開下去。」
靈活多變、不拘一格的「屋場會」能夠開得好、開得長遠,背後其實有一套制度支撐。
記者了解到,張家界市摸索出了一套經驗,包括完善的「三級」聯動機制、集中指導機制和需求對接機制、督導考評機制。所謂「三級」聯動,是指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推動「屋場會」全面覆蓋。各區縣由宣傳部門牽頭抓總,具體事務主要由各鄉鎮黨委、村居(社區)黨支部承擔。規定「屋場會」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張家界索溪峪街道創新推出「屋場網格+黨員微網格」模式,街道黨工委書記杜修勇介紹,街道把9個村(社區)共劃分44個網格,推行「1+N」社區網格屋場管理體系,即1名黨員網格長,聯繫若干戶居民。每個月開會前,由網格長先入戶收集問題,提交黨小組進行討論,能解決的制定解決方案,處理不了的事情,按照層級化管理要求逐級上報處理。
12月15日下午,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田富村望遠屋場的「屋場會」上,主持會議的村黨支部書記毛成學首先向村民報告了上一次「屋場會」提交問題解決情況,然後請大家現場提問。當天,索溪峪街道辦事處主任張莉也參加了「屋場會」,現場為群眾答疑解惑,讓老百姓非常滿意。
「屋場會」同時也為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引領群眾、凝聚群眾提供了一個大眾化的平臺。張家界以「屋場會」微宣講的形式,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屋場會」的靈魂和核心,把黨的創新理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事例呈現給群眾。把「屋場會」與志願服務活動、與「文藝輕騎隊」相結合,通過歌舞、小品、志願服務等形式,把政策理論講得更形象生動。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好人故事會」活動,通過「屋場會」分享身邊道德模範、好人故事,傳遞向上向善能量。
張家界永定區組織「百姓宣講大篷車」在全區24個鄉鎮(街道)開展巡迴演出,累計觀看人次達到五萬餘人。「屋場會」上,音樂快板《脫貧攻堅鬥志昂》、小陽戲《社會風清氣正》等節目既送熱鬧又送真理,讓群眾坐得住、看得懂,也入了心。
「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更加重視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參與社會治理的意願更加強烈。」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特約研究員、教授李禮對「屋場會」頗有研究,她認為,張家界以「屋場會」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組織黨群共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湖南的創新發展和生動實踐,也是打造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的有效途徑。
(文/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