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10月26日電(記者閔尊濤、黃浩然)走進江西省宜春市溫湯鎮的明月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來自江蘇的退休教師馮曉紅在「四點半課堂」給孩子們上課,來自上海的退休職工羅秀蘭在文體室練習書法……
「來之前我們是江蘇人、浙江人、上海人……但到了這裡後,我們都是新溫湯人。」新溫湯人黨支部書記鄭延年說。
2016年春節,即將從江蘇某街道辦主任退休的鄭延年,帶著父母來到溫湯鎮療養。
住了一段時間後,鄭延年和父母的身體狀況有了較大改善,鄭延年決定正式退休後和父母來此定居。
自2000年設立江西宜春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以來,溫湯鎮依託明月山景區以及富硒溫泉資源發展旅遊業,吸引了大量和鄭延年一樣的外地人前來度假甚至定居生活。目前溫湯鎮常住人口中有1.2萬餘人是長期定居的異鄉人,佔全鎮總人口的28%。
由於和當地人在生活方式、思維觀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新溫湯人一時難以真正融入溫湯。
「如何有效管理和服務好新溫湯人,充分調動他們參與社會治理積極性,促進新老溫湯人融合是一項緊迫問題。」宜春市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黨工委委員、黨群工作部部長袁成宇說。
2019年,溫湯鎮啟動「安家工程」,促進新溫湯人順利融入當地社會。
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除了擁有新溫湯人這一共同身份,很多人還是黨員。為發揮黨組織凝聚力,溫湯鎮黨委開始籌備成立新溫湯人黨支部。2019年5月,新溫湯人黨支部正式成立,鄭延年和其他2位新溫湯人組成支部委員會。
為加強黨支部建設,溫湯鎮還派遣一名黨委副書記擔任黨建指導員,同時建立上級黨委與支部結對聯繫和定期溝通機制。
新溫湯人黨支部成立後,新溫湯人中的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服務社區居民,動員各領域的新溫湯人發揮自己所長,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成立明月山社區學院和老年大學,組織開展各類志願學習活動,累計參與居民達1200多人次;
組建「溫湯媽媽調解隊」,協調處理各類矛盾糾紛100餘起;
今年疫情期間開展線上心理疏導、線上文體活動,累計捐款捐物達8.2萬餘元;
……
「候鳥變留鳥,流入到融入,新溫湯人離鄉不離黨組織,溫湯鎮社會治理的創新實踐是基層黨組織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的生動寫照。」宜春市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黨工委書記宋曉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