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朋友圈裡一直流行這段話:疫情之下,全民成了廚子,醫生成了戰士,公務員成了門衛,老師成了主播,學生成了粉絲,爸媽成了班主任,今天你「變身」了嗎?更難的是,很多人還要身兼數職……宅在家裡不出門,讓很多人都搖身變成了廚師,無論平時多麼地十指不沾陽春水,現在好像都解鎖了烹飪技能。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全民變成了廚子,朋友圈變成了美食圈,忽然發現以往默不作聲的普通同事才是隱藏在民間的新東方大廚,這種感覺確實很微妙。
從家庭版涼皮,電飯鍋蛋糕,到生煎包,再到現在的炸油條,麵食在一夜之間紅遍了大江南北,從超市發酵粉賣斷貨就能看出麵食現在有多火熱。似乎大家都發現了做麵食費時又費力,確實是當下最合適做的事情了。仔細想想,沒有飯店、沒有外賣的日子也挺好的,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著自己用心烹飪的食物,也未嘗不是一種享受。
我家孩子很喜歡吃油條,因此我會經常在家裡做。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炸油條到底用該放小蘇打、泡打粉還是酵母呢?小蘇打只是在蒸饅頭時添加使用,因為它的膨脹效果不是很好,炸油條時不建議用。泡發粉和酵母粉都可用於油條的發麵,略有區別的就是泡打粉效果明顯,口感更加鬆軟;而酵母粉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天然發酵劑,用它來發麵,不僅麵團鬆軟,還能保護麵粉中的維生素不被破壞,口感也能做到空心酥脆,為了小孩健康著想,我家每次都是用酵母粉來炸油條,下面就給大家詳細分享下健康油條的做法。
麵粉300克,牛奶160克,雞蛋1個,酵母粉3克,食鹽3克,食用油適量。
步驟一、準備一個稍微大點的碗,把麵粉放入碗中,加入3克酵母和3克食鹽,然後打一顆雞蛋(加入雞蛋既營養又能增加麵團的韌性)。
步驟二、將牛奶加熱至30~35度(酵母是純天然的微生物,溫度過高酵母細胞就不會生長了,起不到發酵作用),然後分多次少量加入碗中。先攪拌成絮狀,然後揉成一個光滑的麵團。
步驟三、揉好的麵團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的地方醒發至兩倍大,裡面要有豐富的蜂窩就可以了。發酵的時間要根據室溫來定,冬天溫度較低,發酵的時間會長一點。
步驟四、醒發好的麵團不用揉,直接放在案板上整理長條,擀成約0.5釐米厚的大薄片。
步驟五、把大薄片切成約2裡面寬的條狀,兩條摞在一起,用筷子的中間壓一下,然後從中間切開,捏合兩端整理好。全部做好後,蓋上保鮮再次醒發10分鐘。注意壓的時候不要用力過大,否則油條不容易膨脹。
步驟六、鍋中放入適量食用油,大火加熱至五成熱,轉小火。最簡單的測油溫的方法是把筷子放入鍋中,周邊開始冒小泡泡就可以下鍋了。把做好的油條放入鍋中,要勤翻面,讓四周受熱均勻,待油條炸至兩面金黃,撈出控油。香噴噴的油條就做好了。
炸油條不空心是用錯了食材,用這個方法個個空心酥脆,涼了也不軟。這裡是懶人私廚,每日定時更新原創美食,用心經營美味,讓生活充滿樂趣。有些網友留言經常食用泡打粉做油條,其實泡打粉和酵母粉炸油條時都可以使用,兩者區別我上一篇文章有詳細介紹,歡迎關注收藏。圖文均為懶人私廚原創製作,百家號獨家,轉載望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