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怎樣考驗你?在谷歌、臉書、亞馬遜和彭博社面試的區別

2020-12-18 讀芯術

全文共2856字,預計學習時長9分鐘

圖源:unsplash

在找工作期間,我有幸參加了多家科技巨頭的面試。雖然每家的面試流程大同小異,但我獲得的面試經驗卻大相逕庭。不同公司看重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有些看重個人思想有些更看重技能,了解他們之間的差異並做好相應的準備是很有必要的。

申請流程

從傳統的求職門戶網站到網站原始碼中隱藏的求職申請連結,求職渠道五花八門,讓我們討論一下每個渠道對不同公司的面試效果。

谷歌

求職頁面:谷歌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辦公室,瀏覽滿是空缺職位的求職頁面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確實有很多人是通過Google的求職頁面被錄用的。你可能不會立即得到回覆,但你的簡歷會保存在谷歌的資料庫中,並且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回覆(我是2年),這也是申請實習和全職機會的好資源。

員工推薦:推薦是在眾多申請人中脫穎而出的好方法。谷歌會在員工提交推薦信後發送郵件,讓其選擇三個職位空缺並申請,但是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收到招聘人員的回覆。

對員工推薦的回覆 | 圖源:Vaibhav Devmurari

Foobar挑戰:這是Google的秘密招聘渠道,確切的觸發條件尚不清楚,但大致上是基於用戶在谷歌搜尋引擎上檢索到的關鍵字。一旦挑戰觸發,瀏覽器上就會出現一些有趣的動畫,你會看到五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解決了第三個問題後,你可以和招聘人員分享你的詳細信息,並尋找求職機會。

臉書

員工推薦:推薦可以確保招聘人員會查看你的簡歷,但不能保證你能被順利錄用。根據你對所申請職位的匹配度,你將收到一封接受或拒絕郵件。

在LinkedIn上招聘人員:在LinkedIn上給招聘人員寫郵件或發消息,這種方法對我來說很有用。招聘人員通常會在他們的LinkedIn個人資料中(關於和經驗部分)提到他們想要招聘的團隊。在與他們聯繫時,記得寫出一個能配合團隊的工作項目或你的技能,以提高獲得回復的機率。

如果你要申請Microsoft,請聯繫團隊經理,不要聯繫招聘人員。因為他們反應更快,會很快開始對招聘人員進行面試。推薦人和工作門戶網站的方法不適用於Microsoft。

亞馬遜

員工推薦:亞馬遜的員工推薦機制非常奏效。你很快就會收到有關亞馬遜在線評估的測試連結,應聘者必須在收到連結後的2周內完成測試,並清除連結後才能收到招聘電話。

LinkedIn上的職位發布:亞馬遜是一家大公司, LinkedIn上會不斷出現新的空缺職位,這些帖子很可能會發布招募人員的信息。訂閱LinkedIn上的招聘提醒系統,有助於及時獲取有關公司或職位空缺的通知。

LinkedIn上的「職位」標籤

招聘人員InMail:許多亞馬遜招聘人員會在LinkedIn上與應聘者聯繫,尤其是當他們訪問海外參加一些大學校招時。因此你要經常在LinkedIn個人資料中更新位置信息。

招聘人員InMail

彭博社

在LinkedIn上聯繫招聘人員:你可以在LinkedIn上聯繫彭博社招聘人員並預約一次招聘電話。彭博社一直在尋找精通C/C++的考生,所以別忘了把它作為你的技能加以介紹。

求職頁面:這是應屆畢業生進入面試階段的有效途徑,你有機會在倫敦進行現場面試。

LinkedIn郵件:與亞馬遜類似,彭博社也使用LinkedIn來尋找潛在員工,所以最好保持更新你的個人資料。

重要技能集

圖源:unsplash

谷歌:面試問題是用來檢查你的思維過程的,所以問題有時是開放式的。對應聘者的評判依據是他的思維過程和與面試官的討論,即使你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案,也不必害怕,直言不諱即可。

谷歌專注於思考過程,這意味著當你給出一個解決方案時,你不需要一步一步地從低效的解決方案過渡到優化的解決方案。如果你知道最好的解決方案,那就直接去做吧,越快越好。

臉書:問題比谷歌的更簡單,但臉書對解決方案的完善程度要求很高。如果你申請E4職位,系統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亞馬遜:公司同樣重視技術和行為技能。公司以其14條領導原則為榮,幾乎每次面試都會問15-30分鐘的行為問題。

彭博社:除了算法技能外,應聘者還必須精通面向對象編程(OOP),包括理論和應用。我真的很喜歡他們的編碼過程,他們所問的問題與公司工作有一些關聯。面試者需要討論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以及在各種現實場景中,一個解決方案如何戰勝其他解決方案。

面試階段

谷歌

· 招聘人員電話

· 技術電話面試

· 另一個技術電話面試(如果面試官在第一次面試後不確定),包括三次編碼測試、一次系統設計測試和一次行為測試。

· 最後,進行一次現場面試和兩次編碼/系統設計測試(以防面試官對應聘者的能力存疑)。

除了介紹性的聊天之外,谷歌招聘人員還會詢問與算法(及其時間複雜性)和數據結構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基本的,即使你搞錯了一兩個也沒關係。注意,谷歌必須接受八次面試後才能做出決定,應聘者申請同一職位面試不能超過8次。

臉書

圖源:unsplash

· 招聘人員電話

· 技術電話面試

· 技術電話面試(如果面試官在第一次面試後不確定)包括兩個編碼測試,一個系統設計測試和一個行為測試。

· 現場面試和兩次編碼/系統設計測試(以防面試官對應聘者存疑,但第二次機會很少)。

亞馬遜

· 在線評估測試

· 招聘人員電話(可能有/可能沒有)

· 技術電話面試,包括兩次編碼測試、一次系統設計測試和一次行為測試。

· 現場面試。

亞馬遜的面試階段常常變化。有時他們有兩個編碼和兩個系統設計測試,最好和你的招聘人員確認一下。

彭博社

· 技術電話面試

· 技術和行為視頻屏幕(一項行為測試和兩項編碼測試)(現場)

彭博社的現場面試取決於你所申請的團隊。我申請了兩個團隊,早上我和第一個團隊進行了三次面試,午飯後我和另一個團隊進行了三次面試。

面試流程的快慢

谷歌:招聘人員會慷慨地提供幾個月的準備時間,你可以決定自己的面試時間。但一旦面試結束,通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從招聘委員會得到反饋和明確的答覆。

臉書:公司的面試過程非常迅速,從日程安排到給予反饋,再到起草錄用信,效率很高。

亞馬遜:亞馬遜每年都會收到大量的申請,因此當從申請到你第一次接到電話面試的最初過程是緩慢的,但從那之後後續進程就變快了。

圖源:unsplash

彭博社:面試速度很快。有時你會在幾個小時內收到反饋。

團隊選擇

谷歌:團隊匹配輪在面試結束後進行。你的個人資料會分發給團隊經理,然後他們會安排與候選人的電子會議。請注意,即使你與一個團隊匹配,這並不意味著你會收到一份offer,具體結果要等待招聘委員會決定。

臉書:對於臉書工程部門來說,團隊匹配是在加入公司後,在為期六周的訓練營進行的。

亞馬遜:候選人通過推薦或工作門戶申請特定團隊,從一開始就由團隊決定了有時不止一個團隊可以參與面試過程,根據面試表現,候選人或招聘經理都會選擇最終的團隊。也存在一個候選人被發現適合另一個團隊,並被調換。

彭博社:應聘者申請一個特定的團隊,但是在面試過程中,有些團隊會對你的個人資料表現出興趣並打電話給你。一旦任何一個團隊接受你,你都將收到offer。

圖源:unsplash

了解整體的招聘流程有助於面試成功,雖然這幾家大公司的面試流程都差不多,但在具體細節方面卻存在諸多差異。記住,細節決定成敗。

留言點讚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相關焦點

  • 法國宣布對網際網路巨頭開徵3%數字稅:谷歌亞馬遜臉書在列
    3月6日,法國政府針對谷歌、亞馬遜、臉書等網際網路巨頭推出了3%的「數字稅」。在沒有歐盟廣泛支持的情況下,在法國對大型科技公司開啟了更為嚴格的監管。據CNBC當天報導,此次法國推出稅率為3%的數字稅,針對約30家大型公司的法國收入徵收,這些公司大部分來自美國。
  • 澳大利亞第一個對美國科技巨頭「吃獨食」動刀 臉書和谷歌新聞...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全球各國對科技巨頭的「壟斷」愈發關注,澳大利亞即將成為第一個要求臉書和谷歌為新聞內容付費的國家,將迫使美國科技巨頭臉書和谷歌向澳大利亞媒體支付版稅,曾經的「免費午餐」成為過去式。
  • 網際網路的庚子年:谷歌臉書等全球被錘,BAT+TMD面臨著什麼
    谷歌只是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控訴的開始。時間來到2020年7月29日,國會山。美國眾議院正對四大科技巨頭進行不公平競爭的聽證會。這四大巨頭分別是亞馬遜,蘋果,臉書(Facebook),谷歌,其中每一個都如雷貫耳。但很顯然,這一次國會是有備而來。
  • 索羅斯:科技巨頭壟斷行為對社會造成威脅,臉書谷歌氣數已盡
    億萬富豪投資者、索羅斯基金的掌門人喬治·索羅斯北京時間1月26日,億萬富豪投資者、索羅斯基金的掌門人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科技巨頭Facebook(臉書)和谷歌阻礙創新,已經統治不了幾天了。
  • 科技巨頭日子不好過!法國對谷歌和亞馬遜開出1.35億歐元罰單丨熱公司
    美國科技巨頭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法國數據保護機構CNIL宣布,對谷歌和亞馬遜分別罰款1億歐元和3500萬歐元,因為兩家公司違規使用Cookies。 CNIL指出,谷歌和亞馬遜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自動下載Cookies,同時也未明確告知用戶下載這些Cookies的目的。CNIL勒令谷歌和亞馬遜在3個月內完成整改,否則將面臨每日10萬歐元額外罰款。 此前歐盟對谷歌、亞馬遜和蘋果等美國科技巨頭髮起反壟斷調查,其中兩年內3次對谷歌累計罰款超過80億歐元。
  • 臉書(FB.US)亞馬遜(AMZN.US)谷歌(GOOG.US)等巨頭鏖戰遊戲直播:挖...
    美股 臉書(FB.US)亞馬遜(AMZN.US)谷歌(GOOG.US)等巨頭鏖戰遊戲直播:挖網紅主播成日常 2020年1月14日 20:13:54 騰訊網
  • 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捍衛數字主權 出臺兩部數字法案
    外媒普遍認為,這兩部數字法案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歐盟與美國的數字稅之爭持續已久,從此前法國、英國等國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到如今歐盟出臺法案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念起「緊箍咒」,歐美間數字競爭日漸焦灼。
  • 谷歌、臉書、亞馬遜……這10大科技巨頭都在使用Python
    本文將討論Google、instagram或Netflix等技術巨頭偏好使用Python開發關鍵基礎設施的原因。谷歌(Google)在合併了Search、安卓、Youtube、Stadia等公司後,谷歌已經成為世界上比較大的科技公司之一。谷歌使用多種中央語言開發其技術棧,包括Python、Java和Golang。
  • 歐美為何指責科技巨頭對競爭構成威脅
    歐盟和美國不約而同地「集中火力」指責科技公司對競爭構成威脅,不僅是為了限制個別科技公司「一家獨大」,也因為歐美搶奪數字經濟蛋糕存在利益之爭,更反映出全球數字經濟治理面臨的難題。  歐盟上周公布旨在遏制科技巨頭的新法案,將矛頭對準包括亞馬遜、蘋果在內的美國科技公司。
  • 歐美為何急著嚴管「濫權的數字巨頭」?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丁會 青木】為強化內容監管、維護自由競爭,歐盟15日公布了草擬的規範有關數字服務的重要法案——《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這兩項法案被認為是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矽谷巨頭。
  • 亞馬遜 谷歌 Facebook市值在訴訟風暴中不斷逼近歷史新高!
    [PConline資訊]據報導,2020年的兩組數據顯示,在這一年中,大型科技企業可謂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一方面,他們面臨著來自監管機構的層層調查;而另一方面,這些企業的市值卻在持續飆升。  對科技企業發起的調查(進行中以及已完成的):  重要性:以往,針對科技企業進行的審查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嚴格過。
  • 英國政府宣布新設數字市場部門 專管谷歌、臉書等科技巨頭
    原標題:英國政府宣布新設數字市場部門,專管谷歌、臉書等科技巨頭
  • 歐盟重拳反擊美國科技巨頭
    這種背景下,歐洲各國為了更好地發展以及抵禦當時來自美國和蘇聯兩大巨頭的侵蝕,決定成立歐盟組織,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權益。並且由於歐盟各國當時發展的需要以及美國相關扶持發展政策,雙方又有著一定相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資本主義制度,從而結成了盟友關係。
  • 法國對美國公司谷歌和亞馬遜開出巨額罰單
    100000000歐元35000000歐元這是12月10日,法國對美國公司谷歌和亞馬遜開出的罰款數額。此次徵稅針對過去一年中在全球數字業務營收超過7.5億歐元和在法國境內營收超過2500萬歐元的企業,稅率為3%,收入範圍包括網際網路廣告、個人數據使用及市場銷售等等。目前臉書與亞馬遜等公司已經收到法國財政部門的催繳款通知。
  • 全球領導人不約而同想控制科技巨頭的壟斷地位?
    中國、歐盟和美國希望控制阿里巴巴、谷歌和Facebook(臉書)等科技巨頭的權力。 德國和法國有共同的邊界和貨幣,但經常發生矛盾。這些舉動與美國和歐洲加速控制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谷歌的努力很相似。 "大者愈來愈大,但卻沒有更好,"分析師說,他在2014年倡導了一項解散Alphabet Inc.旗下谷歌的決議。"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對世界各地本地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競爭對手和消費者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這一切都讓它成為了現在的事實。"
  • 歐盟兩項數字法案被指針對美國巨頭,歐美會否爆發數字貿易戰?
    歐盟15日公布規範有關數字服務的兩項重要法案《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法案中對一些網際網路公司等數字服務巨頭進行更嚴格的規範和徵收數字稅的規定被認為是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近來,法國等多國還宣布要對美國巨頭徵收數字稅,就連美國的「小弟」加拿大也獅子大開口。儘管擔憂美國可能會對這些監管措施實施報復,但歐盟仍堅決出臺兩項法案。
  • 禁川普砸自己 推特臉書兩天蒸發512億美元
    社交媒體巨頭推特和臉書在各自平臺上封殺了川普之後,在1月11日(周一)開盤後的兩天時間裡就一共蒸發了512億美元的市值,可謂「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不光封禁川普帳號 臉書將刪除川普口頭禪「停止偷竊」相關內容
    【文/觀察者網 齊倩】美國國會大廈騷亂後,臉書和推特等社交網站第一時間拿川普帳號「開刀」。其中,臉書和旗下的Instagram宣布「至少在未來兩周內」禁止川普發帖,直到拜登完成權力交接。  為了拜登就職典禮「保駕護航」,臉書在把人禁了之後,還要把川普及其支持者的「口頭禪」禁了。
  • 拆分「臉書」:美國政府VS社交帝國
    彭博社等美國媒體認為,這是美國政府向科技巨頭髮起的一場聲勢浩大的進攻,一旦臉書被拆分,將對未來網際網路行業和美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越吃越肥」的社交帝國樹大招風,對於扎克伯格的臉書來說,或許正是如此。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紐約州總檢察長萊蒂夏·詹姆斯宣布了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反壟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