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科技巨頭壟斷行為對社會造成威脅,臉書谷歌氣數已盡

2021-01-19 澎湃新聞

億萬富豪投資者、索羅斯基金的掌門人喬治·索羅斯

北京時間1月26日,億萬富豪投資者、索羅斯基金的掌門人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科技巨頭Facebook(臉書)和谷歌阻礙創新,已經統治不了幾天了。他還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對於世界來說是個「威脅」,且預測他最晚在2020年離任。

痛批谷歌與Facebook

向來以大膽敢言著稱的索羅斯在達沃斯演講時表示,「塑造人們關注點的力量正日益集中在少數公司手中」,科技巨頭的規模和「壟斷」行為已經使它們對社會造成「威脅」,破壞民主,並鼓勵了一種類似於賭博的癮。

索羅斯認為,社交媒體公司Facebook和谷歌「故意製造出一種讓人上癮的服務」,而推動這些公司佔領導地位的「網絡效應」是「不可持續」的,並預測Facebook「將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不再有人可以來轉化為其用戶」。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17年9月30日,索羅斯的家族辦公室還擁有這兩家公司的少數股份。但他還是批評了這兩家科技巨頭濫用其控制的數據的行為, 並稱這是對社會的「威脅」,需要更多的監督。

「它們是近乎壟斷的分銷商,這使其接近於公共事業,所以應該對它們實行更嚴格的規定,以保持競爭、創新以及公平。」索羅斯說。

他在演講中多次提到谷歌和Facebook時還表示:「要堅持和捍衛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所謂的'心靈的自由',需要付出真正的努力。」

「達沃斯是宣布他們時日無多的好地方。法規和稅收將導致它們的失敗,而歐盟競爭委員會委員Margrethe Vestager將是它們的剋星。」

近年來,Vestager由於在稅務、反壟斷方面對谷歌、亞馬遜和蘋果等美國科技巨頭不依不饒而聲名大噪。

索羅斯說,沒有這種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歐洲是保護公民免受它們影響的最佳地方,美國的監管機構「太弱了」。

他強調說:「網際網路壟斷者沒有意願去保護社會免受因它們行為而造成的後果。」

稱川普政府對世界是個「危險」

除了批評科技公司,索羅斯還稱,美國總統川普是冒著與朝鮮爆發核戰爭的風險,並預測川普所引發的反對情緒將成為他倒臺的誘因。

他預測,「可能當獨裁者的」川普堅持不到任期結束。

「我認為川普政府對於世界是危險的存在,」索羅斯演講時表示:「但我認為這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它將在2020年或更早的時候消失。」他預計美國民主黨將在2018年選舉中大勝。

今年索羅斯的預測準確度如何,我們還要拭目以待。但他去年在達沃斯會議上的預言準確度似乎差強人意。去年,他也不看好川普,還表示股市的反彈即將結束。然而,此後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近30%。他還曾表示,中國的增長速度可能難以為繼,未來兩年可能無法改變增長模式。事實是,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繼續加快。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第一個對美國科技巨頭「吃獨食」動刀 臉書和谷歌新聞...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全球各國對科技巨頭的「壟斷」愈發關注,澳大利亞即將成為第一個要求臉書和谷歌為新聞內容付費的國家,將迫使美國科技巨頭臉書和谷歌向澳大利亞媒體支付版稅,曾經的「免費午餐」成為過去式。
  • 歐美為何指責科技巨頭對競爭構成威脅
    歐盟和美國不約而同地「集中火力」指責科技公司對競爭構成威脅,不僅是為了限制個別科技公司「一家獨大」,也因為歐美搶奪數字經濟蛋糕存在利益之爭,更反映出全球數字經濟治理面臨的難題。  歐盟上周公布旨在遏制科技巨頭的新法案,將矛頭對準包括亞馬遜、蘋果在內的美國科技公司。
  • 網際網路的庚子年:谷歌臉書等全球被錘,BAT+TMD面臨著什麼
    谷歌只是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控訴的開始。時間來到2020年7月29日,國會山。美國眾議院正對四大科技巨頭進行不公平競爭的聽證會。這四大巨頭分別是亞馬遜,蘋果,臉書(Facebook),谷歌,其中每一個都如雷貫耳。但很顯然,這一次國會是有備而來。
  • 全球領導人不約而同想控制科技巨頭的壟斷地位?
    中國、歐盟和美國希望控制阿里巴巴、谷歌和Facebook(臉書)等科技巨頭的權力。 德國和法國有共同的邊界和貨幣,但經常發生矛盾。科技公司太大,太強,太有利可圖。而且這種力量只會愈演愈烈,讓各國政府別無選擇,只能通過將這些公司告上法庭、通過新的競爭法,甚至可能拆散這些科技巨頭來正面對抗。 中國是最近一個實施反壟斷打擊的國家,上個月公布的反壟斷規則在兩天內將中國最大公司的股市估值抹去了2900億美元。這些舉動與美國和歐洲加速控制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谷歌的努力很相似。
  • 合眾國訴微軟 :如何才能打破科技巨頭的壟斷呢
    科技巨頭的壟斷地位來源於對數據,特別是消費者數據的壟斷。這種壟斷已經損害了公平競爭,阻礙了創新,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由於政府監管的缺失,科技巨頭事實上在各自平臺上 (搜尋引擎,數字廣告,社交媒體,電子商務) 行使某種自我監督。
  • 歐美為何急著嚴管「濫權的數字巨頭」?
    這兩項法案被認為是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矽谷巨頭。在歐盟準備立法對「濫權的巨頭」說「不」之前,美國也升級了監管機構與最大科技企業之間的較量,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一個由46個州組成的跨黨派團體12月9日已對臉書提起廣泛的反壟斷訴訟,指控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多年來一直在收購或排擠有朝一日可能會成為其競爭對手的新興科技公司。歐美反超級網絡平臺壟斷為什麼如此急切?
  • 拆分「臉書」:美國政府VS社交帝國
    目前,臉書市值已經超過8000億美元,作為創始人的扎克伯格身家超過100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五富豪。詹姆斯稱,臉書「利用壟斷力量打壓較小的競爭對手,扼殺競爭,一切都是以犧牲普通用戶為代價。」在完全壟斷市場地位後,臉書通過獲取海量消費者的數據,從廣告收入中賺得巨額財富。詹姆斯還透露,臉書的「欺行霸市」行為由來已久。
  • 英國政府宣布新設數字市場部門 專管谷歌、臉書等科技巨頭
    原標題:英國政府宣布新設數字市場部門,專管谷歌、臉書等科技巨頭
  • 星際大戰絕地武士當代號谷歌、臉書被控結盟壟斷廣告市場
    網絡搜尋龍頭谷歌(Google)16日遭美國10州控告違法壟斷數位廣告市場,並與社群網站巨擘臉書(Facebook)勾結操控廣告競標業務,密約還以「星際大戰」角色絕地武士為代號。根據原告在德州地方法院提出的訴狀,Google眼見臉書在2017年崛起成為強大新競爭者,挑戰Google在網絡廣告市場的穩固霸位,於是主動與臉書達成協議,保證臉書在Google經營的網絡廣告競標業務享有特殊待遇,以交換臉書減少競爭行為。
  • 東方智庫丨拆分「臉書」:美國政府VS社交帝國
    彭博社等美國媒體認為,這是美國政府向科技巨頭髮起的一場聲勢浩大的進攻,一旦臉書被拆分,將對未來網際網路行業和美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越吃越肥」的社交帝國樹大招風,對於扎克伯格的臉書來說,或許正是如此。目前,臉書市值已經超過8000億美元,作為創始人的扎克伯格身家超過100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五富豪。詹姆斯稱,臉書「利用壟斷力量打壓較小的競爭對手,扼殺競爭,一切都是以犧牲普通用戶為代價。」在完全壟斷市場地位後,臉書通過獲取海量消費者的數據,從廣告收入中賺得巨額財富。詹姆斯還透露,臉書的「欺行霸市」行為由來已久。
  • 科技巨頭怎樣考驗你?在谷歌、臉書、亞馬遜和彭博社面試的區別
    圖源:unsplash在找工作期間,我有幸參加了多家科技巨頭的面試。雖然每家的面試流程大同小異,但我獲得的面試經驗卻大相逕庭。谷歌專注於思考過程,這意味著當你給出一個解決方案時,你不需要一步一步地從低效的解決方案過渡到優化的解決方案。如果你知道最好的解決方案,那就直接去做吧,越快越好。臉書:問題比谷歌的更簡單,但臉書對解決方案的完善程度要求很高。如果你申請E4職位,系統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 反壟斷影響美國科技業:谷歌、微軟、Facebook等巨頭被緊盯
    FTC認定Facebook在美國個人社交網絡市場上構成壟斷,Facebook採取了系統性的策略來清除阻礙其壟斷的威脅。作為訴訟的一部分,FTC將尋求永久禁令,可能導致Facebook剝離Instagram和WhatsApp。此外,FTC將尋求禁止Facebook對第三方軟體開發商施加反競爭條件。有海外法律專家表示,此案可能面臨三種結果,分別是Facebook被迫分拆業務、改進業務模式以實現和解。
  • 美國科技巨頭能否守住「230條款」
    在過去數年的博弈中,監管瞄準科技巨頭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如今圍繞「230條款」所代表的法律保護該不該取消的討論,也只不過是科技巨頭面臨眾多麻煩中的最新一個。在過去數年間的誹謗和欺詐訴訟中,「230條款」幾乎成為了科技巨頭們的免死金牌,也因此招來了美國兩黨的不滿,尤其是共和黨。今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就曾正式籤署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對社交媒體這一免責條款作出限制。一個月以後,美國司法部又發表意見書,呼籲美國國會對這一條款作出修改。川普的不滿更是人盡皆知。
  • 阿里巴巴集團涉嫌壟斷行為被立案調查
    ,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但與此同時,線上經濟憑藉數據、技術、資本優勢也呈現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的趨勢,市場資源加速向頭部平臺集中,關於平臺壟斷問題的反映和舉報日益增加,顯示線上經濟發展中存在一些風險和隱患。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明確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得到社會熱烈反響和廣泛支持。可見,反壟斷已成為關係全局的緊迫議題。
  • 再聚聽證會 美國科技巨頭能守住「230條款」嗎
    在過去數年的博弈中,監管瞄準科技巨頭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如今圍繞「230條款」所代表的法律保護該不該取消的討論,也只不過是科技巨頭面臨眾多麻煩中的最新一個。收回「免死金牌」「世紀鴻門宴」後不到三個月,科技巨頭再次成了聽證會的座上賓。
  • 萬物互聯,數據驅動,平臺壟斷,矽谷巨頭如何主宰城市?
    2018年3月,《紐約時報》發表了文章《矽谷已死》(Silicon Valeey is over, says silicon valley),報導了一批矽谷投資人受邀考察了包括正在復甦的底特律在內的幾座鏽帶城市,矽谷已然不再是唯一可以創立優秀公司的地方;大型科技公司正在離開,谷歌、臉書等科技巨頭在科羅拉多州的波德和波士頓設立辦公室;亞馬遜第二總部考慮選址在維吉尼亞州北部的水晶城;紐約時報記者Timothy
  • 臉書遭美國雙重反壟斷訴訟 面臨被拆分風險?
    這是美國今年針對大型高科技公司發起的第二起反壟斷訴訟,今年10月美國司法部對谷歌公司也曾發起反壟斷訴訟。臉書被指控從事反競爭收購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表示,臉書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阻止競爭,尤其是2012年以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以及2014年以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
  • 蘋果等四大科技巨頭被指實施壟斷!美眾議院16個月調查揭露了這些
    摘要 【蘋果等四大科技巨頭被指實施壟斷!美眾議院16個月調查揭露了這些】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在經過16個月的調查後,民主黨領導的眾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發布報告稱,美國最大的幾家科技公司已利用自身的優勢地位壓制競爭、扼殺創新,並呼籲國會考慮強制科技巨頭將其佔主導地位的在線平臺與其他業務分開。
  • 聽證會上,推特臉書CEO被共和黨、民主黨「夾擊」
    扎克伯格表示,臉書為維護選舉公正,所採取的措施包括封鎖發布陰謀論的帳號、防止謠言散播等。他說:「我相信這是近期任何私人公司有關捍衛選舉誠信的最大努力,這也是人們對我們的期望。我感到高興的是,從目前來看,我們的系統運作良好。但是選舉幹預活動仍然是一個持續性的威脅,將永遠難以被完全根除。」
  • 擔憂虛假信息和個人隱私 史蒂芬·金刪除臉書帳號
    上周五,這位社交媒體的多產用戶在推特上向數百萬粉絲宣布了自己的決定。他加入了對社交媒體巨頭臉書的批評行列,因為臉書一意孤行,無視了公眾希望其刪除政客虛假言論的要求。臉書上月還決定保留幫助政客和其他團體瞄準其目標受眾的工具,這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即臉書將在2020美國大選中誤導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