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等四大科技巨頭被指實施壟斷!美眾議院16個月調查揭露了這些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摘要

【蘋果等四大科技巨頭被指實施壟斷!美眾議院16個月調查揭露了這些】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在經過16個月的調查後,民主黨領導的眾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發布報告稱,美國最大的幾家科技公司已利用自身的優勢地位壓制競爭、扼殺創新,並呼籲國會考慮強制科技巨頭將其佔主導地位的在線平臺與其他業務分開。(中新經緯)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在經過16個月的調查後,民主黨領導的眾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發布報告稱,美國最大的幾家科技公司已利用自身的優勢地位壓制競爭、扼殺創新,並呼籲國會考慮強制科技巨頭將其佔主導地位的在線平臺與其他業務分開。

  眾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的民主黨工作人員在結束了對亞馬遜公司、Facebook、Alphabet旗下谷歌、蘋果公司市場影響力長達16個月的調查後,於周二發布了這份報告。

  Faceboo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Instagram和WhatsApp達到了成功的新高度,因為Facebook在這些業務上投入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Facebook 稱,對Instagram和WhatsApp進行收購時都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格局,現在也是如此。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Facebook正面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反壟斷調查,該委員會正準備一樁潛在的訴訟。預計谷歌也將成為美國司法部今年秋天將提起的反壟斷訴訟的對象。

  亞馬遜對該報告的結論提出異議。亞馬遜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所有大型組織都會吸引監管機構的注意,我們歡迎這種審視。但大公司未必一定佔主導地位,認為成功只可能源於反競爭行為的假設是完全錯誤的。」

  谷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不認可調查結果,稱其中「含有來自商業競爭對手的過時和不準確的指控」。

  谷歌稱:「美國人肯定不希望國會拆散谷歌的產品或損害他們每天使用的免費服務。」

  蘋果公司對該報告的結果提出異議。蘋果公司發言人在聲明中稱:「我們已經一再宣稱審查是合理和恰當的,但我們強烈反對這份工作人員報告中關於蘋果公司的那部分結論。」該發言人表示:「蘋果公司在所開展的任何業務類別中都未擁有佔據主導地位的市場份額。」

  民主黨的這份報告指出,上述四家公司都實施了壟斷,並批評美國反壟斷執法機構未能遏制這些公司的主導地位。

  報導稱,這份長達449頁的報告稱:「這些公司擁有太大的權力,這種權力必須受到控制,並接受恰當的監督和執法。」報告說道:「我們的經濟和民主都面臨危險。」

  報導還稱,該報告概述了國會可以採取的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進行立法以迫使至少部分上述公司將某些佔主導地位的在線平臺與其他業務分開,以及修改反壟斷法來改變這個被認為缺乏強力執法的局面。

  報導援引投行Cowen Inc。的分析師Paul Gallant表示:「這份報告可能最終成為反壟斷和科技領域的一個轉折點。」他說:「這為明年推進立法創造了動力,還可能推動監管機構在知曉自身擁有國會支持的情況下,即使是依據現有法律條文也要提起訴訟。」

  報導稱,報告得出的結論是,亞馬遜擁有凌駕於第三方賣家之上的壟斷權,不公正地對待零售合作夥伴,並且不正當地使用第三方數據為其電商平臺上的自有品牌產品的銷售戰略提供情報。

  上述委員會的立法提案可能導致亞馬遜退出這項業務和其他一些業務,這將是一個重大打擊。這家科技巨頭已經開發了超過10萬個自有品牌產品,並在家用設備領域進行了重大投資,例如Echo揚聲器。

  今年4月,《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亞馬遜的自有品牌部門員工利用個別第三方數據來開發自己的產品。上述委員會在與亞馬遜員工的談話中也發現了類似行為。

  此外,這份報告還披露了谷歌在搜索行業的主導地位,在這一領域,谷歌控制著87%的桌面搜索和99%以上的移動搜索。

  該小組委員會將這種現象歸因於谷歌每年向蘋果和火狐等公司支付數十億美元的能力,這讓谷歌即使在競爭對手的瀏覽器上也能保持其首選地位。

  另外,針對谷歌對其搜尋引擎做出調整,將搜索結果直接顯示在搜索頁面頂部而不再顯示傳統網絡搜索結果的做法,企業很早就有怨言,指責谷歌的做法會導致其他網站流量損失,造成嚴重打擊,眾議院小組委員會的最新發現也呼應了這種指責。

  一位網站所有者告訴該小組委員會:「僅僅動動手指,谷歌就把我們的原創內容變成了它自己的內容。」

  該報告認為,蘋果公司能施加壟斷影響力,因為該公司控制著面向美國過半行動裝置的軟體分發,並得以從旗下App Store及服務業務中獲得「超乎尋常的利潤」。

  蘋果公司此前曾表示,為了管控用戶體驗的質量,有必要就針對其設備的移動應用銷售設置限制。

  關於蘋果公司對App Store的控制,該小組委員會給出評估結論時措辭嚴厲,稱這家iPhone生產商利用自身作為守門人的影響力的一些方式,會損害第三方軟體開發者的利益,並在自己的設備上偏袒自家的應用。

  該報告還對Facebook有關其應用可能永遠不能分拆的說法提出質疑。

  眾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的共和黨人對該報告的政策建議意見不一。一些人認為,美國的反壟斷法不需要修改,而另一些人則支持民主黨的一些建議。科羅拉多州共和黨眾議員Ken Buck表示,反壟斷法需要更新,但要使用手術刀,而不是鏈鋸,這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來源:中新經緯)

(責任編輯:DF142)

相關焦點

  • 美眾議院報告: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公司存在壟斷行為
    IT之家 10 月 7 日消息 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公布了關於亞馬遜、Facebook、蘋果和谷歌是否違反反壟斷法的結論。其長達 449 頁的報告批評這些公司收買競爭對手,優先選擇自己的服務,並對使用其平臺的小企業擁有過大的權力。"我們的調查揭示了一種令人震驚的商業行為模式,這些行為降低了競爭和扼殺了創新,「委員會成員瓦爾 - 戴明斯(Val Demings)說。"
  • 合眾國訴微軟 :如何才能打破科技巨頭的壟斷呢
    但以上這些事件都比不上同年發生的另一件事對之後的二十幾年科技界的影響來得大。1998年5月,美國聯邦司法部和20個州的總檢察長,對當時地球上最有權勢的科技巨頭 —— 微軟公司(NASDAQ:MSFT)發起了反壟斷訴訟。   這場舉世矚目的官司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橫跨柯林頓與小布希兩屆美國政府。微軟一度面臨像當年AT&T一樣被拆分的風險。
  • 微軟將永久允許員工在家辦公;日本銀行巨頭推周休四天工作制
    為削減成本,日本銀行巨頭推周休四天工作制; 3. 迅雷前CEO陳磊被立案調查:轉移公司財產、非法炒幣、與副總裁育有一子; 4.美國近四分之一家庭面臨失業或減薪; 5.法國今年失業率將達9.7%,第四季度經濟復甦乏力; 6.美四大科技巨頭被指濫用壟斷權,蘋果等科技巨頭或面臨業務拆分; 7.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 遭FTC和48個州聯合起訴,Facebook或面臨分拆命運,全球科技巨頭瑟瑟...
    正文共6057字,預計閱讀時間 16 分鐘繼谷歌后,又一家矽谷科技巨頭遭遇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訴訟。目前Facebook正面臨來自美國政府的兩項法律訴訟,可能會迫使其出售Instagram、WhatsApp。
  • 美立法者要拆分科技巨頭?FB蘋果等齊聲回應「太複雜不能拆」
    編者按:本文來自「騰訊科技」,審校:金鹿,36氪經授權轉載。 美國立法者上周提議通過恢復20世紀初那種咄咄逼人的反壟斷法和執法措施,來拆分大型科技公司。他們認為,亞馬遜、Facebook、谷歌以及蘋果都已經形成了壟斷力量,並在壓制競爭和扼殺創新。
  • 經過16個月調查,美國司法部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
    據外媒報導,美國司法部周二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指控這家科技公司通過「反競爭和排他性」以實現並維持其市場支配地位,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司法部起訴微軟以來最重大的一次反壟斷訴訟。受此影響,谷歌盤中一度下跌0.7%。
  • 美國科技巨頭能否守住「230條款」
    全文共2567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上次是四大巨頭,這次是三大巨頭,上次是反壟斷,這次是平臺是否該為內容負責,雖然換了焦點,但其所傳達出來的核心信號卻始終如一:科技巨頭被盯上了。「世紀鴻門宴」後不到3個月,科技巨頭再次成了聽證會的座上賓。當地時間28日,推特、Facebook以及Alphabet旗下的谷歌3家公司執行長又線上開會,共同在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聽證會上作證,就網際網路平臺上管控內容、用戶發布內容責任以及是否應該修訂「230條款」等問題接受質詢。火力依舊很猛。
  • 美四大科技巨頭CEO聽證會:兩黨議員炮轟5小時(實錄)
    以下為聽證會主要內容實錄:民主黨人指責壟斷行為委員會中的民主黨人迅速將矛頭指向了壟斷問題。他們引用從科技公司內部獲得文件,稱這些文件證明了這些公司的壟斷行為。喬治亞州眾議員漢克·詹森(Hank Johnson)一再詢問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要求他回答蘋果是否在應用商店中對應用開發者有不公平行為。在回答這些問題時,CEO們大多選擇了迴避,聲稱不知道被提問的文件或互動的細節。西西林主導對美國科技巨頭的調查已經有1年多時間。
  • 全球領導人不約而同想控制科技巨頭的壟斷地位?
    但有一個問題是所有這些國家都能達成共識的。科技公司太大,太強,太有利可圖。而且這種力量只會愈演愈烈,讓各國政府別無選擇,只能通過將這些公司告上法庭、通過新的競爭法,甚至可能拆散這些科技巨頭來正面對抗。 中國是最近一個實施反壟斷打擊的國家,上個月公布的反壟斷規則在兩天內將中國最大公司的股市估值抹去了2900億美元。
  • Facebook遭反壟斷訴訟,網際網路壟斷行為受多國重視
    美東時間12月9日下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及美國48個州和地區政府對Facebook(NASDAQ:FB)分別提起了兩項反壟斷訴訟。這是美國政府近20年來,第二次對美國科技企業發起大規模的反壟斷訴訟。
  • 蘋果等科技巨頭敦促國會保護搜索和瀏覽器數據
    5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當地時間周五,包括蘋果、谷歌、Facebook等科技巨頭在內的行業組織以及其他多家公司向美國眾議院發出公開信,呼籲立法者們幫助保護用戶的搜索和瀏覽器數據安全。此前,聯邦調查局(FBI)可以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訪問並獲取用戶的瀏覽器歷史記錄。
  • 再聚聽證會 美國科技巨頭能守住「230條款」嗎
    上次是四大巨頭,這次是三大巨頭,上次是反壟斷,這次是平臺是否該為內容負責,雖然換了焦點,但其所傳達出來的核心信號卻始終如一:科技巨頭被盯上了。在過去數年間的誹謗和欺詐訴訟中,「230條款」幾乎成了科技巨頭們的免死金牌,也因此招來了美國兩黨的不滿,尤其是共和黨的不滿。今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就曾正式籤署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對社交媒體這一免責條款作出限制。一個月後,美國司法部又發表意見書,呼籲美國國會對這一條款作出修改。川普對這一條款的不滿更是人盡皆知。
  • 科技巨頭回應全球反壟斷 蘋果Facebook互相指責
    當地時間周二,歐盟正式出臺了《數字服務法案》,這是代表27個成員國的集團出臺的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針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措施。 由於對用戶隱私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擔憂,科技巨頭正在全球面臨空前規模的審查。
  • 歐美為何急著嚴管「濫權的數字巨頭」?
    這兩項法案被認為是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矽谷巨頭。在歐盟準備立法對「濫權的巨頭」說「不」之前,美國也升級了監管機構與最大科技企業之間的較量,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一個由46個州組成的跨黨派團體12月9日已對臉書提起廣泛的反壟斷訴訟,指控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多年來一直在收購或排擠有朝一日可能會成為其競爭對手的新興科技公司。歐美反超級網絡平臺壟斷為什麼如此急切?
  • 阿里巴巴集團涉嫌壟斷行為被立案調查
    2 市場監管總局 對阿里「二選一」涉嫌壟斷立案調查 12月24日早間,市場監管總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市說新語」發布消息,近日
  • 反壟斷開啟全球科技產業數十年未有大變局
    時間來到2020年7月29日,國會山。美國眾議院正對四大科技巨頭進行不公平競爭的聽證會。很顯然國會是有備而來。不可一世的科技大佬在詳實的證據面前就像被逮住抄作業的小學生一樣支支吾吾。總結一下美國這輪big tech investigation時間線:2019年中,美國眾議院開始調查四大科技公司的壟斷行為;2019年中 – 2020年7月,國會舉行了若干次小規模聽證會;2020年7月29日,國會召集亞馬遜,蘋果,臉書,谷歌四大科技巨頭舉行反壟斷聽證會
  • 科技反壟斷簡史:當曾經的勇者成為惡龍
    時間來到2020年7月29日,國會山。美國眾議院正對四大科技巨頭進行不公平競爭的聽證會。很顯然國會是有備而來。不可一世的科技大佬在詳實的證據面前就像被逮住抄作業的小學生一樣支支吾吾。總結一下美國這輪big tech investigation時間線:2019年中,美國眾議院開始調查四大科技公司的壟斷行為;2019年中~2020年7月,國會舉行了若干次小規模聽證會;2020年7月29日,國會召集亞馬遜,蘋果,臉書,谷歌四大科技巨頭舉行反壟斷聽證會,這也是首次四大公司的CEO同時出席聽證會;2020年10月上旬,
  • 反壟斷開啟 全球科技產業數十年未有大變局
    時間來到2020年7月29日,國會山。美國眾議院正對四大科技巨頭進行不公平競爭的聽證會。很顯然國會是有備而來。不可一世的科技大佬在詳實的證據面前就像被逮住抄作業的小學生一樣支支吾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