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一刊物同一期兩篇論文現雷同,回應:會了解當時情況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4日訊 據澎湃新聞消息(記者 於希)記者近日接到網友反映稱,作者署名為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王國棟、金銀牆發表於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的論文《試論新合同法關於合同責任的幾個問題》,和作者署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劉暢發表於同期期刊(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的論文《試論新合同法關於合同責任的若干問題》一文大面積雷同。
比對發現,網友反映屬實。上述兩篇論文顯示,王國棟、金銀牆的論文收稿日期為2000年3月29日,劉暢的論文於2000年5月18日收稿。
近日,記者致電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如同一期刊物兩篇文章出現雷同情況,有可能是印刷出現錯誤。該負責人表示,時間太過久遠,當時負責的人都已調走或退休,會盡力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
比如王國棟、金銀牆撰寫的《試論新合同法關於合同責任的幾個問題》一文第三節,「合同責任的歸責原則」中第二段寫道,新合同法對合同責任的歸責原則仍未作出明確的確定,由於認識和理解的不同,導致在民法理論界對合同責任的歸責原則產生重大分歧。有的學者主張新合同法確立的是過錯責任原則;有的學者主張新合同法確立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嚴格責任原則,並分別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及理由。但是從合同責任的內容去分析,筆者認為,新合同法在確立合同責任歸責原則上是採取了實事求是分別處理的方式。既採用了過錯責任原則,也採用了嚴格責任原則。二者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合同領域和階段。從新合同法的相關條文中可以看出,由於明確強調了當事人的過失是構成責任的條件,在締約過失責任和後契約責任方面,只能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加以認定和處理,不能適用嚴格責任原則;在違約責任方面,由於只規定了應存在違約的事實,未規定以當事人的過失為構成責任的條件,應適用嚴格責任原則加以認定和處理;而在合同無效責任方面,由於規定了不同的情況下不同的處理方式,事實上也體現了兩種歸責原則,即在承擔返還責任和返還不能情況下承擔折價補償責任時,應適用嚴格責任原則,而在承擔損失賠償責任時,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合同責任的歸責原則事實上反映著國家立法的基本價值取向。從各國的立法情況看,大陸法系國家一般採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在堅持合同責任的客觀性的同時,強調以主觀過錯為歸責的基本標準,體現出法律對過錯的否定,具有道德上的導引功能。英美法系國家一般採用的則是嚴格責任原則,特別強調合同責任的客觀性,體現出法律對合同嚴肅性的強烈維護,具有實用主義的濃厚色彩。如前所述,我國新合同法在不同的領域和不同階段,採用了不同的合同歸責原則,兼顧了法律的道德導引作用和實際操作功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立法精神。
劉暢撰寫的《試論新合同法關於合同責任的若干問題》一文「合同責任的歸責原則」一節中的第二段寫道,新合同法對合同責任的歸責原則未作出明確的確定。有的學者主張是過錯責任原則;有的學者主張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嚴格責任原則,並分別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及理由。但是從合同責任的內容去分析,筆者認為,新合同法在確立合同責任歸責原則上既採用了過錯責任原則,也採用了嚴格責任原則。二者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合同領域和階段。從新合同法的相關條文中可以看出,由於明確強調了當事人的過失是構成責任的條件,在締約過失責任和後契約貴任方面,只能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加以認定和處理,不能適用嚴格責任原則;在違約責任方面,由於只規定了應存在違約的事實,未規定以當事人的過失為構成責任的條件,應適用嚴格責任原則加以認定和處理;而在合同無效責任方面,由於規定了不同的情況下不同的處理方式,事實上也體現了兩種歸責原則,即在承擔返還責任和返還不能情況下承擔折價補償責任時,應適用嚴格責任原則,而在承擔損失賠償責任時,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合同責任的歸責原則事實上反映著國家立法的基本價值取向。從各國的立法情況看,大陸法系國家一般採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英美法系國家一般採用的則是嚴格責任原則。我國新合同法在不同的領域和不同階段,採用了不同的合同歸責原則,兼顧了法律的道德導引作用和實際操作功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立法精神。
對比可見,上述兩段,除《試論新合同法關於合同責任的若干問題》一文有所刪減外,其餘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