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雙循環1+N 新模式助力青島海洋發展戰略

2020-12-17 瀟湘晨報

青島新聞網11月26日(記者 朱穎 李麗濤)昨日,青島水產品雙循環研討會在中國烹飪協會名菜名吃標準化研發基地召開。會後,還舉行了「水產品雙循環1+N」首批集中簽約儀式,籤約貿易總額達10億元。

本次研討會由青島市海洋漁業協會主辦,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盒馬鮮生青島公司等10家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並圍繞水產品雙循環新模式、新渠道、新產品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會後籤約儀式上,在青島市海洋漁業協會的見證下,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與山東海洋物產有限公司、青島正大有限公司、青島北洋佳美水產有限公司、青島天源水產食品有限公司、青島老尹家海參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大廚四寶餐料有限公司等6家食品加工貿易企業籤訂包括對蝦產銷等全方位合作的戰略合作協議,籤約貿易總額達10億元。

抱團發展 打造產業生態發展「新路子」

青島市海洋漁業協會秘書長王盛告訴記者,當天集中簽約的企業有7家。這7家企業主要涉及對蝦這1個品種產業鏈上下遊、左右側的相關企業開展產銷合作、研發合作,形成一個對蝦產業生態群,稱為「水產品雙循環1+N」模式。其中,1是1個品種,N是N家企業,而當天籤約的這批則是對蝦這1個品種,渤海水產等7家企業。

「相信後續肯定還會有更多企業加入這1個品種的產業生態群抱團發展。搭建起對蝦產業生態群後,我們還要接著搭建魚、參、貝、藻等多個品種的產業生態群。今天來的多家企業,在研討會上碰撞出了不少好的思路。」王盛說。

談起舉辦水產品雙循環研討會的初衷,王盛表示今年以來,許多企業發展困難,尤其是過去以出口為主的企業遭遇生存危機。黨中央適時提出,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行業協會更應當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與出口企業一起想辦法、找出路,研究國內市場,學會兩條腿走路。「今天這批集中簽約已經證明,圍繞一個品種,組織一批企業坐到一起談,建立一個生態群,是一條新路子。」

漁業協會「牽線搭橋」 新餐飲新零售助力拓展新模式

作為籤約方的渤海水產(青島)有限公司總經理房雁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公司作為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設在青島的控股子公司,主要負責公司產品的銷售,同時正在全國搭建配銷體系,除了銷售渤海水產的鹽田蝦系列產品,也需要與其他企業合作採購或委託生產其他優質產品。但由於今年在國際市場表現不好,只能在國內市場找訂單。正在企業一籌莫展的時候,青島市海洋漁業協會組織了一次生鮮供應鏈主題的研討會。「我有幸參會並與海洋物產、北洋佳美、老尹家等有國產對蝦採購需求的大企業一把手相遇,會上經過交談當即達成採購意向,會後協會又牽線搭橋安排我與對方分別進行了進一步溝通,達成更多方面的合作意向,包括雙向採購、研發合作、資金合作甚至資本合作,然後就上升為了今天的戰略合作。」房雁說。

「我們公司作為山東省第一大水產品進口商,在進口冷凍食品成為境外新冠病毒輸入的風險點這種形勢之下,特別需要優質的國產蝦替代進口蝦,滿足市場的消費需求。消費者對進口水產品的消費意願下降、對國產水產品的消費意願上升,這給國產水產品帶來了新的商機,也就給進出口企業參與到內循環當中提供了機遇。」山東海洋物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龍對記者表示。

研討期間,還進行了一場品鑑會,中國烹飪協會名菜名吃標準化研發基地的名廚現場烹製了參會企業自帶的水產食材,企業家們邊品嘗用自家食材烹製的菜品邊與烹飪大師現場交流菜品研發。基地執行總經理李繼龍說,食材加料包就是菜品,他認為半成品化、標準化就是未來食品的發展方向。

盒馬鮮生的新餐飲總監黃曉斌在品嘗之後非常興奮,他說:「這類產品正是我們的顧客所喜歡的,參加這次活動收穫很大,通過協會找到了需要的產品和廠家。」

【來源:青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內經濟結構亟待轉型升級,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發展變化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的戰略決策。
  • 生態示範 健康引領|聚大洋藻業集團以全產業鏈模式助力海洋經濟新...
    作為中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在助推中國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邁進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的大潮中,青島西海岸新區率先藍色跨域,海洋經濟勢頭澎湃,一批批海洋新興產業龍頭企業迅速崛起。
  • 青島:聚焦聚力四大「關鍵詞」實現海洋經濟逆勢發展
    要堅持走創新之路,毫不放鬆地抓海洋科研創新,做好科技成果轉化文章,把科研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要堅持走高端發展之路,避免低端和同質化競爭,錯位發展,把自己的優勢拉長。要深入研究和發展海洋健康食品、高端養殖、水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按照園區化、規模化、深海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壯大海洋牧場,做大現代漁業,辦好漁博會,把海產品交易市場做起來。
  • 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琿春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記事
    近年來,琿春立足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等開放戰略新機遇,打破內陸城市發展模式,依託面向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包括海產品加工、陸海聯運、國際物流等轉型產業在內的海洋經濟,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 青島海洋活力區未來展示中心盛大開放
    ——打造「人—城市—環境」融匯共生的新一代海洋產城模式,進而推進城市共建共榮。承接國家戰略,擎領邁向世界大灣區以未來展示中心為介質,對新一代海洋產城模式的認知,勢必要從對青島的全新認知開始。得益於天然的區位優勢,青島素以「海洋」為發展之本,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致力於海洋產業、海洋港口、對外開放、海洋科技、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為海洋強國戰略貢獻著青島力量。
  • 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正式籤約,助力青島打造活力之城
    12月3日,2020青島文旅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路演峰會上, 青島市政府與融創中國就戰略合作項目——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正式籤訂協議,致力打造海洋歡樂新場景、休閒度假目的地,成為面向中國北方市場、輻射日韓的高端海洋文旅城。
  • 百洋醫藥集團全面發力,助力青島健康產業內外雙循環
    其中在處方藥零售,即OTX模式方面,商業化平臺助力品牌產品在零售市場持續釋放品牌價值,以武田製藥為例,依託百洋的商業化平臺,1年時間6個口服處方藥零售規模實現3倍增長,再如,安斯泰來的哈樂品牌,零售市場也達到超5倍的規模。
  • 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 青島出臺這項新政
    青島新聞網11月26日訊(記者 朱穎)記者今天上午從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市政府於近日印發了《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這標誌著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在青島進入新階段。
  • 未來展示中心矚目開放 青島海洋活力區全面起勢
    靜靜佇立著的未來展示中心,猶如一粒漂浮在海邊的懸石,其象徵著青島西海岸海洋活力區的內核與格調,即打造「人-城市-環境」融匯共生的新一代海洋產城模式,進而推進城市共建共榮。尤其是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的新格局之下,青島作為北方經濟樞紐,其西海岸海洋活力區的未來發展路徑也日漸明晰。得益於天然的區位優勢,青島以「海洋」為發展之本,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致力於海洋產業、海洋港口、對外開放、海洋科技、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為海洋強國戰略貢獻著青島力量。
  • 釋放深藍能量,融創與青島的三重化合反應
    2020-9-018月財經熱搜榜,「雙循環」幾乎以一己之力屠榜。自7月30日高層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後,「雙循環」就成了各路專家積極探討的熱門話題。幾天前的一個投資論壇上,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提及了內循環的發展思路。早在2016年融創即提出投資美好生活,以高品質新供給促進新消費的思路服務國內經濟大循環,同時結合產城雙核驅動的城市共建模式,集合更多產業力量與城市共發展。
  • 暢通雙循環構建新溝通,2020雙循環物流企業協作研討會舉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代新興11月13日,由山東省港口集團主辦、以「暢通雙循環、構建新溝通」為主題的2020「雙循環」物流企業協作研討會在青島召開。會上,山東省港口集團聯合全國主要港口集團、班輪公司、網絡貨運企業、電商服務企業及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運營企業等,共同發布《「雙循環」物流企業協作機制(青島)倡議書》,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貢獻物流新動能,會議發布了《「雙循環」物流企業協作機制(青島)倡議書》,啟動了「雙循環」物流企業協作機制。
  • 沿黃「9+5」在青島共商「雙循環」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深刻把握髮展規律、敏銳洞察歷史大勢、主動順應時代潮流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正是突破口。  8月8日上午,2020·青島·陸海聯動研討會舉行。
  • 加持金融資本的海洋科技,這是青島藍谷的底氣!
    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業往往扮演著「火車頭」的重要角色,是現代經濟與產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特別是在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和現代產業的發展升級中,金融和資本的力量往往能起到「加速器」和「助推器」的作用。作為海洋科技創新的發動機,青島藍谷堅持用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助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青島肩負起經略海洋、搶佔海洋戰略制高點的使命與擔當,向著更高的目標昂揚進發。    最大優勢:海洋人才薈萃,創新能力奔湧    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
  • 青島海洋牧場打造新型漁業生產方式
    12月27日,一場由青島市海洋漁業協會牽頭主辦的海洋牧場新品發布會暨跨界合作籤約儀式在青島舉行。會上,青島老尹家海參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產自青島市竹岔島海域老尹家國家級海洋牧場的海參新品「牧場1號」,並與海爾食聯網、山東海洋物產有限公司、青島黃海飯店等單位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搭建起又一個水產品生態群——海參產業生態群。一個月前,青島市海洋漁業協會剛剛依託國內最大的鹽田蝦生產商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搭建起一個對蝦產業生態群,並有7家單位籤訂以青島海洋牧場產品採購和研發為核心內容的戰略合作協議。
  • 青島:以「六新」引領漁業高質量發展
    一、加強政策引領,明確漁業發展新方向。研究制定《青島市現代海洋漁業綠色發展攻堅方案》,提出到2022年「打造一個中心,推動六個發展」,明確青島現代漁業轉型升級主攻方向。編制《青島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青島市海洋牧場建設規劃》《青島市湖泊(水庫)漁業專項保護規劃》等產業發展空間規劃,優化發展布局,提升發展層次。
  • 青島海洋活力區探路藍色經濟新模型
    來源:經濟參考報目前,山東打造海洋強省的定位日漸明晰,青島肩負山東經略海洋的發展重任,而主打海洋經濟的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在海洋港口、海洋裝備製造、海洋生態等多方面發力。在黃海之濱逐漸打造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新城,發力擔當海洋強國戰略的新支點。
  • 山東港口打造國際領先郵輪文旅港繪就海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山東港口以高遠的戰略思維、科學的運行機制、完善的保障體系為國際領先的郵輪文旅港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搶抓機遇、聚勢合力,主動作為、突破模式新冠肺炎疫情對郵輪文旅產業造成了史無前例的衝擊,但從中長期發展來看,全球郵輪旅遊市場廣闊、發展潛力巨大,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
  • 深度融入「雙循環」,青島拿到三把「金鑰匙」
    11月,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9部門和單位宣布,設立10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青島西海岸新區上榜。這有利於人、財、物等資源要素在青島更加自由化、便利化流動,為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更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 市海洋發展局:向海圖強 謀海為民 全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市海洋發展局堅持與改革同頻、與發展共振,加壓苦幹,奮力攻堅,實現了海洋發展走在前列、海洋資源不斷優化、漁業管理持續規範的良好局面。一、錨定航向,全心辦好惠企利民實事。牢記「謀海為民」,零距離傾聽群眾「好聲音」,最大限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