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
最新的調查結果證實,此事件是由米酵菌酸中毒引起。而「酸湯子」食材中含有的毒素,必然是在冷凍之前就有了,跟冷凍多長時間無關。
查證者:雲無心丨食品工程博士
最近,黑龍江發生了一起慘劇:一家9人聚餐,吃了自製的「酸湯子」,導致9人全部死亡。
食物中毒並不罕見,不過如此慘痛的案例還是非常少見的。當地做了一些調查,最開始很多媒體做了報導並給出了「提醒」,比如有媒體報導稱:中毒原因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疑因食用了在冰箱冷凍近一年的食材——用玉米水磨發酵做成的粗麵條,俗稱「酸湯子」,並提醒道「穀物、堅果等食材不宜長期冷凍」。
但這個說法存在著嚴重的錯誤,會對公眾產生很大的誤導。
一、「冷凍一年」完全不是問題
報導中稱事故「疑因食用冷凍一年食材」,言下之意是長時間的冷凍產生了毒素。
這完全違反科學常識。
在冷凍條件下,不管是細菌還是真菌,生命活動都會放緩甚至是停止,既不會生長增殖,也不會產生毒素。不管是冷凍一天還是一年,或者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微生物和毒素也都保持在冷凍之前的狀態。
這些「酸湯子」的食材中含有毒素,必然是在冷凍之前就有了,跟冷凍多長時間無關。
二、黃麴黴毒素超標,並不意味著致死原因就是黃麴黴毒素
當地的調查顯示那些酸湯子中「黃麴黴毒素嚴重超標」,所以專家稱「初步判定為黃麴黴毒素中毒」,媒體報導採信了這一結論。
但是這並不合理。
黃麴黴毒素確實是「劇毒」物質。一次性攝入到「足夠的量」,確實也能夠嚴重中毒以至於死亡。
但是,這個「足夠的量」跟通常食物中出現的量相比,並不容易達到。所謂「嚴重超標」的「標」,是基於「長期攝入增加肝癌風險」來設定的,多數糧食中的限量在10-20 微克/公斤的範圍。
毒性最強的黃麴黴毒素B1,半數致死量為0.36毫克/公斤體重,能夠致死的劑量在0.24毫克/公斤以上。對於一個60公斤的人,致死的話大致需要一次輸入15毫克黃麴黴毒素B1。即便是一次吃下2斤食物,其中的黃麴黴毒素含量也要達到15000 微克/公斤才行。在現實中,黃麴黴毒素達到1000毫克/公斤的含量已經是嚴重變質了,要達到足以吃死人的含量,糧食必然黴變到肉眼難以接受。而且,黃麴黴毒素是苦的,如果有那麼高的黃麴黴毒素含量,食物會很苦,正常情況下人們也不會願意去吃。歷史上,只有極少數饑荒時代,才出現過食用嚴重黴變的玉米致死的事件。而黑龍江的這起事件中,酸湯子是自己製作的,在當今的生活條件下,不大可能食用肉眼可見黴變的玉米,吃的時候也不大可能一次吃下一兩斤。
所以,「黃麴黴毒素中毒」這個「初步判定」,不大可能是死亡原因。
三、致死原因是「米酵菌酸中毒」
酸湯子是一種在常溫下經過長時間發酵製作的玉米食品。
這樣的食材和發酵過程,很容易產生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單胞菌產生的毒素。在米麵製品的發酵過程中,如果原料或者環境中存在椰毒假單胞菌,就可能增殖起來產生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一種劇毒的毒素,一旦產生,冷凍和烹飪加熱都無法破壞。食用之後會很快發作,症狀輕的是腹部不適、噁心、嘔吐、頭暈、全身無力等,嚴重的是肝腫大、嘔血、血尿、驚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米酵菌酸中毒最早發現於東南亞,後來在中國也發生過多起。幾個月前,廣東有腸粉店導致5人送醫,1人死亡【較真 | 腸粉店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吃貨們要慎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廣東省隨後發布了「慎防米酵菌酸中毒」的消費警示。
從這起慘劇來看,酸湯子中的黃麴黴毒素嚴重超標,說明原料玉米已經被黃麴黴嚴重汙染。在自然界,黃麴黴並不是獨來獨往的——被黃麴黴汙染,同時也可能被其他微生物所汙染,存在椰毒假單胞菌也就並不意外。在製作酸湯子的發酵過程中,它們大量生長產生毒素,此後不管什麼時候吃都會導致中毒。
四、「穀物、堅果等食材不宜長期冷凍」是錯誤的提醒
基於前面「疑因食用冷凍一年食材」的錯誤歸因,之前媒體報導的最後給出了一個「穀物、堅果等食材不宜長期冷凍」的提醒。
這個「提醒」完全是錯誤的。
一般而言,穀物類食材如果足夠乾燥,存放中也不受潮,那麼在常溫下儲存也不會長菌長黴,也就沒有必要冷凍保存。不過,「沒有必要」並不是「不宜」,更不是「不能」。如果穀物中含有油脂,那麼常溫下的氧化速度會更快,從而產生不好的味道。此外,穀物的香氣在儲存中會逐漸散失,從而導致風味下降。如果密封后冷凍保存,就能顯著延緩氧化,更好地保持風味。
堅果就更加明顯。各種堅果基本上都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常溫下很容易氧化變質,導致堅果失去香味並產生哈喇味。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吃完,那麼最好的保存方式就是密封起來冷凍。
有的食材,經過冷凍/化凍之後口感會變差。但就安全性而言,任何食物在冷凍中都不會有有微生物繼續生長——不管冷凍的時間有多長,都不會產生毒素。
好在,最新調查結果已經出來了,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證實確實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總之,此次事件造成一家9人死亡的嚴重後果令人心痛,但我們從中吸取的教訓,並非是「穀物、堅果不宜長期冷凍」,而是要提防自製發酵製品的米酵菌酸中毒。只要這些食物的外觀氣味出現異常,就應立即停止食用,如果吃了之後身體出現不適,疑似中毒,請儘快催吐並及時就醫。
本文編輯:zoey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闢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