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權修仁之前,我們並沒有想過會參與到《李智慧生存遊戲》這個項目的製作中來。
去年12月,偶然在國內的某公眾號上讀到了一篇關於韓國一款為女性平權設計的遊戲介紹,當時有兩個時間背景:《82年的金智英》正在發酵它本身具備的話題性,讓中國民眾關注到韓國女性生存現狀的同時也反思我們遇到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DICE正在籌備自己的新的產品,其主題與這款遊戲不謀而合,雖然如今因為疫情的原因,遲遲還沒有辦法和大家見面。
《李智慧生存遊戲》現已全面上架
當《李智慧生存遊戲》出現在我們面前之後,我們第一時間通過Tumblbug(韓國當地的一個眾籌網站)聯繫到了設計師權修仁,並拜託在韓國的朋友對她進行了專訪與跟拍。在採訪最後,我們提了一個假設,如果我們去嘗試將這款遊戲引進到中國,她覺得是否適合呢?權女士多少有一些擔心——「遊戲所描述的情景能否讓中國女性產生共情呢?」
現在想來真的非常感謝中信出版社的老師們表現出的信心,他們不僅一直鼓勵我們手中的項目,而且對把「李智慧」介紹到中國來,表現出了十足的把握。於是遊戲得以順利立項、引進,而我們則被委託對其進行本地化的漢化與優化。
如今的權修仁已經成為了一名全職桌遊設計師,正在設計她的另一款女性平權的遊戲
《李智慧生存遊戲》是權修仁的桌遊處女作,眾所周知,韓國桌面遊戲的普及率相比中國要高,桌面遊戲對於一些接觸過它的年輕人來說成為了一種表達觀念的方式。權修仁當時還在企劃公司任職,結合個人經歷與周遭見聞整理成為遊戲的內容(也就是最終玩家所面對的選擇卡),通過一種類似於「跑團」的遊戲機制,將韓國普通女性從小到大的實景通過遊戲模擬出來。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主人公李智慧(很像一位DM)生活中的親友,參與她的人生,並幫她處理人生中的難題。玩家選擇的答案,會影響李智慧的某項生存數值——一旦某個數值破表,李智慧即宣布死亡(遊戲結束),但由於整個過程玩家們並不知道他們商討過的結果對李智慧的各項參數會產生了什麼影響,所以很難找到最優解,只能憑藉自己的生活常識與自認為可靠的情商摸索前行——往往,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差異——而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當我們拿到遊戲原版的後,認為優先要解決的問題是配件「桌遊化」。
遊戲引進的工作除了基本的漢化外,更重要的是對遊戲體驗的進一步優化與配件的升級。由於之前眾籌版本的做工偏差,夠不上常規桌遊出版的標準,所以我們換新了遊戲的配件。另外一個比較難辦的情況就是遊戲情景的優化:原版遊戲除了李智慧之外,還需要一個主持人在場引導玩家的討論,這在韓國綜藝中的效果很好,但實際到了玩家手中卻沒有辦法操作。今年春節期間,我們修整了規則之後,又遇到了一個困難,因為疫情的原因,沒有辦法進行實際的測試,所以一直等到3月初期的時候,我們才和出版社的老師坐到了一起,在有限的條件下重新跑了一遍遊戲。
或許是我們坐得最遠的一次桌遊測試,
此外,誠如對遊戲如此了解的我們
也沒能讓李智慧活到50歲
可以說《李智慧生存遊戲》是一款一次性的遊戲,但是在遊戲過後留給每個人的思考卻不會那麼輕易消弭——這也是我們對這個項目感興趣並且參與此次出版工作的原因,桌面遊戲除了娛樂之外,還能承載什麼?還能如何被更多人認識?而更多的討論,我們會放在DICE之後的產品中去做進一步的探索。
如果你對這款遊戲感興趣
下面有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很多人說,玩過《李智慧生存遊戲》後非常致鬱。
但我們引進這款遊戲,希望更多人體驗過後,可以去治癒身邊更多你還不夠理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