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軍的騎兵聯隊,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何難以全殲?

2020-12-12 騰訊網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被日本軍隊合圍。為了掩護主力部隊突圍,騎兵連主動向日本軍隊發動了進攻。最終,騎兵連全體陣亡。當時,與騎兵連作戰的部隊是日本軍隊的一個騎兵聯隊。那麼,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一個騎兵聯隊到底有多少兵力,如何能夠全殲李雲龍的騎兵連呢?認真的說,騎兵聯隊的作戰能力非常強。

首先我們來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問題,日本軍隊的編制和世界各國都不一樣。在近代歷史上,日本開始了著名的明治維新。從各個方面學習西方強國,比如軍隊建設方面。但是日本沒有照搬西方軍隊的模式,日本軍隊的編制分為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等等。在抗戰爆發之前,日本軍隊總計擁有17個常備師團,這些師團後來成為了著名的甲級師團。按照日本軍隊的標準,一個甲級師團擁有2萬多兵力。

一個夾擊師團下轄8個聯隊,其中4個步兵聯隊和獨立的騎兵、炮兵、運輸、工兵聯隊。4個步兵聯隊組成了2個旅團,一個步兵聯隊擁有3700多人。在兵力上,明顯超過了我們的團,和我們的加強團或者旅差不多。至於騎兵聯隊則沒有這麼多的兵力,按照日本軍隊的要求,一個騎兵聯隊的兵力在1400人到1700人之間。請注意,日本軍隊的騎兵並不是只裝備了馬刀。在二戰期間,騎兵部隊一般都裝備了馬刀、步槍和輕機槍。

日本的騎兵聯隊還裝備了迫擊炮等輕型火炮,堪稱是兵強馬壯。李雲龍下轄的騎兵連,只有100多人。面對兵力10倍以上的騎兵部隊,當然很難突圍。有一點需要實事求是,在抗戰期間,我們的騎兵整個戰鬥力,是不如日本騎兵的。日本軍隊在騎兵方面有很長的經驗,也有比較好的裝備。在二戰期間,日本軍隊的甲級師團和乙級師團,都裝備了大量的騎兵部隊。在華北地區,騎兵的機動性非常有優勢。但是丙級師團和丁級師團,則沒有騎兵。

在抗戰期間,向徹底圍殲日本軍隊的一個騎兵聯隊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各個部隊的配合,還需要地形和指揮官等各方面的原因。當然,這也要看對手。在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中,1000多日本騎兵被2000多蒙古騎兵包圍。結果,這1000多日本官兵,連一個報信的都沒有跑出去。蒙古騎兵用自己的實際水平,證明了什麼是馬背民族。在騎兵方面,日本騎兵明顯不如蒙古騎兵,而且差距非常大。

其實日本軍隊的機械化水平也很有限,就是比我們強而已。如果和世界強國相比,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美國的謝爾曼坦克在歐洲戰場上,被德國的虎式坦克打得一敗塗地。但是到了東南亞戰場,面對日本軍隊的97式輕型坦克,謝爾曼坦克硬是打出了虎王坦克的氣勢。1945年8月,蘇聯加入對日作戰。日本軍隊的騎兵發動了衝鋒,但面對蘇聯的坦克群,日本騎兵連逃跑的幾乎都沒有。

相關焦點

  • 一個日本坂田聯隊,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夠打殘358團?
    山崎大隊的兵力情況、裝備水平等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們聊聊坂田聯隊,也就是影視劇亮劍中,李雲龍擊敗的那支日本精銳部隊。按照亮劍中的介紹,坂田聯隊確實屬於王牌精銳力量,曾經重創了楚雲飛的358團。那麼,坂田聯隊到底有多少兵力呢?為何能夠打殘楚雲飛的部隊。今天,我們仔細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情況。
  • 3萬人突襲日軍騎兵旅團,大獲全勝,敵兩個騎兵聯隊損失慘重
    騎兵在人數上建制並不如步兵,一般來說人數要稍微少一些,比如日軍的一個騎兵中隊,人數在144人,134匹馬,而一個騎兵聯隊人數最多在1400人,外加一個機槍中隊,實際上機槍中隊也是為了彌補騎兵聯隊火力不充足的情況
  • 日本軍隊有5種不同聯隊,每種聯隊有多少兵力?抗戰勝利真不容易
    日本軍隊有5種不同聯隊,每種聯隊有多少兵力?二戰時期,日軍曾短暫的出現了方面軍和軍這樣的編制,但是這都是臨時編制,日軍下轄17個常備師團,也就是甲級師團,一個甲級師團的兵力大約在2.7萬到2.9萬人之間,師團長一般是中將軍銜,其實這裡就看到了和軍的編制是差不多的,一個甲級師團下轄8個聯隊,步兵聯隊4個,其餘聯隊各自一個。但是不同的聯隊執行的任務是不一樣的,所以兵力不一樣。
  • 二戰日軍旅團什麼編制,一個旅團到底有多少兵力,為啥那麼難打?
    而在抗戰戰場上,師團和旅團是日軍最基本的戰役戰術作戰單位,其中師團又分為甲種、乙種等不同的等級,每個師團的兵力在2萬人到3.2萬人之間,而最具特殊性的,就是旅團這一級別的編制了。在抗戰的戰場上,國內軍隊能夠成建制消滅的日軍部隊,最大也就是旅團這一級別的部隊了,旅團的指揮官一般為少將軍銜,而旅團級的日軍依據兵種和作戰任務的不同,在人員、裝備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 日本軍隊中,5個不同兵種的聯隊,到底能擁有多少兵力?
    在各種抗戰電視劇中,大家經常能聽到步兵聯隊、騎兵聯隊等稱呼,知道這是日本軍隊中的不同兵種的編制。但是對於每個編制,到底有多少官兵,相信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講一下日本軍隊中不同編制的5種聯隊,分別是:騎兵聯隊、步兵聯隊、工兵聯隊、運輸聯隊和炮兵聯隊。
  • 傅作義發動進攻之時,駐蒙日軍在幹什麼,兵力有多少?
    駐蒙的日本軍司令長官——岡部直三郎,這個傢伙是一個非常有心計的人。中日戰爭爆發之後,他就一直擔任華北方面軍的參謀長,輔佐寺內壽一在華北地區取得不小的戰績。在塞北地區,他雖然掌握的軍隊不多,但是手中有一支非常有特色的部隊——騎兵。抗日戰爭時期,騎兵這個兵種,輝煌了千年之後,迎來了最後的歸途。
  • 二戰日軍旅團是什麼編制,一個旅團到底有多少兵力,為啥那麼難打?
    一般而言最常見的就是步兵旅團了,日軍一個師團下屬兩個旅團,每個旅團又下屬兩個步兵聯隊,共計4個步兵大隊,每個大隊約1000人左右,加上其他的輔助部隊,每個聯隊大約有3500人左右
  • 中國軍隊曾下轄19個騎兵師,一個騎兵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說起騎兵,相信大家在影視劇旅都見過。在建國的初期,我國軍隊曾經下轄了19個騎兵師,總兵力接近20萬人,戰馬數量超過了40萬。作為陸軍的一個兵種,騎兵堪稱是兵強馬壯。
  • 二戰時日軍一個旅團有多少兵力,一個旅團為何如此難打?
    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大規模兵團的編制一般都是師團、旅團級別的編制,一般兩個旅團組成一個師團,而一個旅團就能在中國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戰役,那就有人感到疑惑了,當時的日軍旅團編制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日本的陸軍建設,參照了當時的法國軍隊和德國軍隊,最低階為小分隊,師團則是最大級別的編制單位,但由於戰場的特殊性,以及日軍自己也極為自信,很少情況會讓一個整編的師團直接參與作戰,而是以聯隊,或者旅團作為進攻主力。
  • 血戰泛東:一個旅鏖戰日軍一個聯隊,後來日軍聯隊長當場自盡
    不久後,黃河(支流)開始結冰,第203團踏著河面過去,很快就佔領了一個寨子(甲寨)。第229團則向西北一個寨子(乙寨)推進,掃清日軍在那裡的幾個據點。戰鬥至下午5點鐘,日軍約一個聯隊的兵力趕來增援,日軍攜帶各種火炮二三十門。激戰一個小時,由於不敵日軍,全旅奉命撤退到甲寨。
  • 《亮劍》中騎兵連被包圍,日軍不開槍真實嗎?
    派遣有騎兵參加的戰爭,記錄在冊的兵書和運用騎兵的作戰方法也數量頗豐,通常認為騎兵的數量,和戰鬥力就可以窺視到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輕騎兵在作戰中有著極大的靈活性,可帶領其他步兵反覆發起衝鋒,重裝甲騎兵有著強大的衝擊力,數名重騎兵就足以對敵人進行正面打擊,一般情況下,步兵難以和騎兵進行對抗,甚至有些戰場上,兵力總數過萬的步兵不敵兵力僅為千的騎兵。
  • 戰鬥中一個日軍會發多少子彈?看完數據才知道,為何抗戰如此艱難
    《戰鬥中一個日軍會發多少子彈?看完數據才知道,為何抗戰如此艱難》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我軍往往需要數倍於日軍的兵力才敢同日軍正面交戰,甚至數倍於日軍的兵力也不一定有取勝的把握。
  • 差點全殲日軍一個聯隊
    但不得不承認,雖然國軍經常打敗仗,但國民黨軍隊中也是人才輩出,有許多富有才能的將領,其中一位「邱瘋子」的傳奇被大家廣為流傳。「邱瘋子」原名邱清泉,從他個人的經歷來說他並沒有「瘋子」的特徵,外觀上看反而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學者,本在上海大學讀書的他志氣滿滿,立志想要為國家做一些自己的貢獻,但是身為研究社會學的大學生來說,報效祖國這個話題仿佛越來越遠,直到看到黃埔軍校招生信息,便立即決定棄武從文。
  • 《亮劍》中,孫德勝帶領騎兵連對陣日軍,彈盡糧絕時為何不離開?
    《亮劍》是很多軍迷都稱之為經典的一步抗戰電視劇,在劇中有一幕是樣的,當時為了不讓八路軍大部隊轉移暴露在敵人視野中,獨立團騎兵連在孫德勝率領下,一直和日軍黑島騎兵聯隊糾纏著打,最終騎兵連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完成了任務,才讓李雲龍能夠成功率部撤入山區。
  • 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人,相當於我軍什麼級別,為何需要十幾萬人圍殲?
    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令人興奮的大勝仗不多,萬家嶺大捷算是其中最經典的一個。可是為了圍殲日軍的一個師團,薛嶽調集了三個軍,十幾個師,總共十幾萬人參戰,最後雖然大勝,但最終也沒能全殲日軍的一個師團。那麼日軍的一個師團到底有多厲害,有多少人,與我軍相比又是一個什麼級別呢?
  • 二戰時日本陸軍:騎兵和炮兵聯隊,所裝備的火炮種類
    聯隊,是二戰時期,組成日本軍隊的最主要軍隊編制,屬於一級作戰單位;日軍的軍旗,就是聯隊旗,由日本天皇親自授予。聯隊以上的編制,比如旅團、師團等,都是由若干個聯隊所組成,而旅團、師團卻都沒有軍旗,是日本軍隊所特有的現象。
  • 日軍騎兵拼刀法?八路軍不呈匹夫之勇,機槍收割日軍
    當時供養一匹戰馬的花費,是一個士兵的好幾倍,每一個騎兵、每一匹戰馬都十分寶貴,因而八路軍騎兵平時大多用於通信、快速機動,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和敵人硬碰硬的,尤其不會與大批日軍騎兵針鋒相對。
  • 抗日戰爭時期,為什麼國民黨軍隊十個師的兵力敵不過日軍一個師團
    國軍的一個軍僅僅只能對付日軍一個聯隊,如果是日軍一個師團,那國軍還不得拿出一個集團軍,即使如此,一個集團軍也很難敵得過日軍一個師團。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起初國軍三個師尚可對抗日軍一個師團,可到了徐州會戰,需要五六個師才能擊敗日軍一個師團,到了後期,十個師的兵力可能還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其當中的差距顯而易見。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在日本軍隊中,則出現了師團、旅團、聯隊等編制。那麼,在1937年,我國的一個師和日本的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和兵力情況。在19世紀後期,日本開始了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在30年的時間裡,迅速成為了東亞強國。在軍隊建設方面,日本學習了西方各國的成熟經驗,但沒有完全照搬。
  • 抗戰時期,日軍一個師團多少人,為什麼我們幾十師打不過他們一個師團
    歷史著作有開始也有結束,但它們描寫的事件卻並不如此。——科林伍德(英) 抗戰時期,我們和日軍的幾場大規模的會戰,基本上都是以我們的失敗而結束。並且,這些大會戰日軍都是在以少勝多的情況下戰勝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