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基金清盤數量同比增135% 「棄兒」債基佔比超四成

2020-12-03 騰訊網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李海媛)2020年可謂是債券型基金的多事之秋,在部分產品「踩雷」信用債、業績大幅下跌的同時,也有不少債基被「拋棄」,接連遭遇清盤。數據顯示,11月有27隻基金髮布清算報告。與此同時,年內清盤基金數量已高達141隻,同比增長135%。其中,債券型基金成為年內被清盤最多的基金類型,佔比超四成。有業內人士分析,或與同質化競爭激烈、債基吸引力下降有關。

單月基金清盤數量再創新高。11月30日,銀華中證內地資源主題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以及廣發中證8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分別發布清算報告。而包括上述2隻基金在內,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11月有27隻基金髮布清算報告,這也是今年來基金清盤數量最多的月份。此外,據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年內清盤基金數量已高達141隻,較去年同期增長135%。

對於年內基金清盤數量激增的原因,申萬宏源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認為,這是基金業在發展過程中優勝劣汰的表現。一方面,今年來基金業高速發展,且總規模突破18萬億元。另一方面,部分基金規模較小,缺乏競爭力,在業績表現不佳的同時,也沒有新的增量資金進入,導致淨值連續跌破基金合同中約定的清盤線。

在年內基金頻遭清盤的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債券型基金是年內被清盤數量最多的基金類型。截至11月30日,年內已有62隻債券型基金髮布清算報告。同期,混合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的清盤數量僅為39隻、31隻,而貨幣市場基金、QDII基金的清盤數量則不超過10隻。而2019年同期,清盤的債券型基金僅為18隻。

同時,在11月清盤的基金中,債券型基金也居榜首。具體來看,11月清盤的債券型基金數量高達13隻,佔比接近五成,而其餘類型遭清盤的數量均不足10隻。

那麼,債券型基金在年內為何頻遭「拋棄」?華南某公募內部人士表示,這與配置需求變化有關。「遭清盤的債基大部分是機構定製產品,當機構客戶決定不再繼續持有時,這類產品就會選擇清盤。」

而在財經評論員郭施亮看來,債券型基金清盤數量居高不下與年內債券市場表現不穩定、業績不佳有關,從而降低了債基的投資吸引力。同時,在市場擴容背景下,同質化競爭激烈,不少債基未能吸引市場資金的關注,加快了行業洗牌速度。此外,信用債違約風險頻現,也考驗了債券型基金的資產配置能力。「債基清盤加劇,市場洗牌壓力加大,而權益市場表現回暖,同樣也導致了部分資金的分流。」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部分債券型基金因「踩雷」違約債致估值下調,業績更是在同類產品中墊底。據悉,華商雙債豐利債券A/C因「踩雷」違約債「15華信債」、「16申信01」導致收益率大跌,截至11月27日,華商雙債豐利債券A/C的年內收益率均跌超26%,居債券型基金跌幅榜首。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A/C也因「踩雷」華晨集團旗下債券「17華汽05」,年內收益率跌幅僅次於華商雙債豐利債券A/C,截至11月27日,其A/C份額年內收益率分別為-13.34%、-13.65%。

那麼,對於公募行業而言,基金清盤會給其帶來怎樣的影響?有業內人士認為,基金遭清盤並不全是壞事,反而能更好的促進行業發展。「基金行業的優勝劣汰,會引導基金更好的發展,使得整個基金市場更協調的發展。」桂浩明如是說。

相關焦點

  • 債基年內收益率3.25% 可轉債基在"陣痛"中大放異彩
    作為債券型基金中的重要類型,可轉債基金卻在「陣痛」中大放異彩,以優異的年內回報率霸屏債基年度收益排行榜。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29日,有數據統計的105隻可轉債基金的平均年內收益率達到10.46%,較債券型基金整體平均年內收益率高出逾7個百分點,更有10隻可轉債基金年內回報率超20%。
  • 債牛見頂信號?債基集體撒錢 年內分紅超千次
    摘要 【債牛見頂信號?債基集體撒錢 年內分紅超千次】公募分紅再次刷新紀錄。據統計,截至4月16日,基金年內分紅累計達1423次。
  • 信威債暴雷衝擊波擴散 東吳基金旗下四隻債券基金準備清盤
    6月9日,為了使現場會議順利召開,東吳基金再次發布關於以通訊方式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東吳優信穩健債券型投資基金髮布公告外,東吳鼎利債券型、東吳鼎元雙債債券以及東吳增利債券型也均發布提示性公告,討論清盤事宜。
  • 基金早知道|A股行情不穩定,債基三季度份額增超3000億份!
    份額佔各類基金總份額比也由20.51%提升至22.89%,規模也有6月末的27854.10億元增至9月末的31790.41億元,規模佔比由20.77%提升至9月末的23.07%,債券基金份額、規模已佔全部基金的四分之一左右。從份額增加靠前的債基來看,基本都是純債基金,其中不少還是定期開放式產品,還有部分中短債基金。
  • 業績、規模兩不誤卻觸及清盤條件 中銀盛利定開債基怎麼了
    年內清盤的基金不在少數,但因持有人佔比過高「黯然離場」的可謂少見。11月9日,中銀盛利純債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LOF)(以下簡稱「中銀盛利」)發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值得注意的是,該只基金擬清盤的原因較多數基金而言顯得「與眾不同」。
  • 東方基金推出新債基 基金經理劉長俊業績表現「平平」
    從發行結構來看,4隻科創50ETF的平均個人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佔比達到92.65%。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全市場新發私募產品在1.6萬隻左右,其中百億元級私募新發產品近2,600隻。而鎖定期超過三年的百億元級私募新發產品數量為522隻,長周期布局成了目前新特徵。另一方面,基金業績的「冰與火」之勢愈演愈烈,首尾相差134個百分點。
  • 首批公募基金2020年四季報出爐!中銀基金旗下多隻債基均現明顯贖回
    今日,中銀基金旗下的多隻固收類產品率先披露了2020年四季報。記者注意到,在債基方面,中銀安享債券、中銀寧享債券、中銀中債3-5年期農發行債券指數等多隻基金均有明顯的贖回,而基金管理人本身也在2020年四季度對中銀純債債券A進行了贖回操作。
  • 債基發行悲喜兩重天 年內22隻募集失敗
    此前,農銀匯理金碩在經過長達三個月的發行期之後,截止2020年12月10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該基金仍未能滿足基金合同備案條件而不能生效。相比之下,經過10月公募基金髮行數量和規模減速後,11月基金髮行開始升溫,當月共有104隻基金髮行,發行份額合計3283億份。其中,32隻債基發行規模達1300億元,佔比分別達31%和40%。進入12月,基金髮行再度步入新的高潮。
  • 招商基金髮新基王平一拖八 兩隻基金任職回報跑輸同類平均
    2、股票ETF總規模已超7,000億元,年內新發產品新增規模佔比近六成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超700億資金湧入新發行的股票ETF,而目前市場上股票ETF的總規模已經超過7,000億元。就新發股票ETF而言,今年以來,新能源車、電子等科技行業「吸金」效應顯著。
  • 基會| 興業基金祭出新混基臘博「一拖八」 任職一隻「熊基」跑輸...
    同時,清盤基金也不斷增多。截至12月14日,今年已有8隻ETF基金清盤,創下歷年之最。此外,截至11月底專業機構持有A股流通市值11.5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成為最為閃耀的專業投資力量。另一方面,基金託管業務資格加速放開,年內已有10家金融機構獲批。  年末將至,新基金髮行卻依舊「火熱」。
  • 提前結募卻不能成立:今年首現新基金閃電募集失敗 發生了什麼?
    今年首現新基金「閃電」募集失敗,發生了什麼?李樹超公告提前結束募集又宣布發行失敗,實際募集期只有4天——近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二級債基發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為今年首隻「閃電」發行失敗的基金。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這一現象可能是機構資金爽約所致。數據顯示,在今年債基收益低迷且信用債違約衝擊下,全年清盤和發行失敗的債基數量都位居各類型產品之首。
  • 今年首現新基金「閃電」募集失敗 發生了什麼?
    數據顯示,在今年債基收益低迷且信用債違約衝擊下,全年清盤和發行失敗的債基數量都位居各類型   年內77隻債基募集失敗或清盤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來發行失敗基金數量已經多達24隻,其中,債券型基金多達14隻,佔比近六成;而清盤基金數量達到
  • 提前結募卻未能成立 今年首現基金閃電募集失敗
    數據顯示,在今年債基收益低迷且信用債違約衝擊下,全年清盤和發行失敗的債基數量都位居各類型產品之首。  募集4天  即宣告發行失敗  12月22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旗下一隻二級債基於2020年9月28日獲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註冊,並於12月15日開始募集,於12月18日結束募集。
  • 提前結募卻未能成立今年首現基金「閃電」募集失敗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公告提前結束募集又宣布發行失敗,實際募集期只有4天——近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二級債基發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為今年首隻「閃電」發行失敗的基金。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這一現象可能是機構資金爽約所致。數據顯示,在今年債基收益低迷且信用債違約衝擊下,全年清盤和發行失敗的債基數量都位居各類型產品之首。
  • 提前結募卻未能成立 今年首現基金「閃電」募集失敗
    公告提前結束募集又宣布發行失敗,實際募集期只有4天——近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二級債基發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為今年首隻「閃電」發行失敗的基金。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這一現象可能是機構資金爽約所致。  數據顯示,在今年債基收益低迷且信用債違約衝擊下,全年清盤和發行失敗的債基數量都位居各類型產品之首。
  • 主動免除贖回費、關閉申購,信用債風波下,債基正在和投資者說bye...
    圖:博時富添純債基金計劃降低贖回費率 來源:wind 無獨有偶,11月24日,南方基金公告稱,將南方弘利A類份額的贖回費率進行調整,調整後:7日至3個月期間贖回費為0.1%,3個月之上贖回費全免。有基金公司主動降低贖回費率,也有迷你型債基被迫清盤。
  • 平安基金張文君高鶯再攜手發養老基 合作產品漲幅同類排名靠後
    截至12月9日,年內公募基金累計分紅總額已達1,613.81億元,相比去年全年的1,290億元增長了25%左右。同時,隨著ESG投資迅速發展,ESG基金也在快速擴容,截至三季度末淨值規模合計1,371億元。此外,今年以來,已有3,172隻私募基金進行了清盤,其中,提前清盤的產品數量高達2,568隻,佔比超過了八成。 另一方面,新基金髮行還在繼續。
  • 不浪費每一場危機,債基這波該怎麼操作?
    11月16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資副總監對媒體表示,「最近公司的確有對持倉債券進行風險排查,目前沒有發現踩雷違約債的情況,但即便如此,預計短期內受市場整體影響,公司旗下債基也會面臨一定的贖回壓力。」
  • 基會| 華泰柏瑞基金髮新基田漢卿「一拖九」 盛豪1隻混基同類排名...
    就保值增值效果來看,全市場已經開展投資運作一年以上的64隻養老目標基金中,近一年平均收益率超20%,八成以上跑贏基準。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超過1,330隻,合計發行總份額突破3萬億份,刷新往年紀錄。而隨著分級基金退出日逐漸臨近,分級基金數量和規模都在大幅縮減。此外,「魔幻」2020年結束在即,基金公司普遍看好2021年上半場。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新產品發行持續發力。
  • 基會| 工銀瑞信基金推出新債基 何秀紅「一拖十」最低回報率為-1...
    4、年內新發「固收+」基金已突破160隻,募集規模近2,500億元  今年以來,在股票型基金火熱發行的同時,「固收+」產品在數量和募集規模方面也實現了較大提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今年已發「固收+」產品已突破160隻,募集規模近2,500億元,而去年全年,該類產品發行數量為70隻,募集總規模為6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