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3.5》趁熱出爐,線下脫口秀卻又尬又冷?

2020-12-09 手機鳳凰網

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結束近一個月,謝琳決定去聽一場線下脫口秀的開放麥。

25歲的謝琳斷斷續續追完了三季《脫口秀大會》,也第一時間看完了剛剛上架且僅有一期的第3.5季,這讓她愛上了不少能讓她捧腹的脫口秀演員。

於是,當綜藝節目落下帷幕,謝琳找到了當地一家脫口秀俱樂部——「索道喜劇」的售票渠道,想體驗一次現場。

這家俱樂部在每周三、周四和周五會有「開放麥」場次(讓演員們試練段子的場次),周三、四場僅限40張票,周五場僅限50張,票價分別為19.9元和29.9元。

「原本覺得,脫口秀、話劇這些線下演出還是比較小眾,加上之前的疫情管控還有些影響,應該挺好買票的。」令謝琳意外的是,票並不好買。

每周一開放購票渠道後,謝琳發現,三個場次的票很快就一售而空,「周三時,周五的票都已經售罄」。

事實上,在今年國慶期間,《笑果工廠》線下《脫3》專場「十一專場」的票剛剛開售,笑果小程序便陷入了全線崩潰,幾分鐘後,閒魚上陸續出現了炒到1500元甚至2000元的熱門場次轉票。

而這僅是線下演出復甦的一個側面。從國慶長假前後開始,話劇、音樂劇和音樂節等線下演出正慢慢回到大眾視野,並在許多相關綜藝的帶動下,吸引了不少新的愛好者。

但幕布和燈光背後,線下演出行業似乎仍在市場邊緣徘徊……

需求井噴:綜藝帶來觀眾,一票難求的時代到來了?

「如果聽到演員講的段子好笑,就大聲笑出來,如果覺得他們說得不好笑、爛透了,那你們就鼓掌『羞辱』他們。」聽到這場脫口秀的主持人小哲拋出這段開場白時,謝琳稍微有點失望,因為此前她就在別的脫口秀上聽過類似的「梗」。

但這並不影響觀眾們的熱情。

這個不到100平米的房間內,以兩張墨綠色幕布,闢出了一方新的天地,小小的臺前,擺放著近12張三人位沙發,以及幾個獨凳。

如果不是提前被俱樂部告知,謝琳很難想像到,眼前這間藏在高樓裡的小清吧,就是「索道喜劇」線下脫口秀開放麥的表演場地。

臺下很快座無虛席,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裡,7位演員輪流上場,每人進行5到7分鐘的表演。新演員在這裡練習舞臺狀態,老演員則打磨和測試自己準備的段子。

「新人演員多少有些『垮』,還有人頻頻忘詞、讀稿。」但謝琳發現,觀眾們對新演員的包容度比較高,「就算不是很好笑,也不會完全冷場,大家更多的都是持鼓勵態度,有新人演員忘詞,觀眾也常常報以笑聲。」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觀眾都是通過喜劇脫口秀節目,提升了對脫口秀的認知,而開放麥的票價也很便宜,因此脫口秀愛好者只是來「看個熱鬧」。在此之前,謝琳並不太關注線下脫口秀的演出動態,甚至沒有聽說過「索道喜劇」這一俱樂部的名字。

事實上,區別於開放麥,脫口秀商業演出的價格更高,在這個國慶,商演的票更是一票難求。其中,脫口秀界「頂流」的「笑果」,每場300人左右的演出,搶不到票是常態,200元一張的門票在黃牛手中賣到600元一張,竟也能輕鬆出手。

除上海、北京外,今年國慶檔脫口秀演出市場呈全面爆發態勢,分布在廣深、濟南、南京、長沙等地全國上百家脫口秀廠牌的生意都迎來小高峰。

數據顯示,在上海,除了周一的「公休」以外,幾乎每天都有脫口秀演出。在長三角,脫口秀正在形成以上海為圓心,杭州、南京、寧波等城市共同蓬勃發展的態勢。

當謝琳第一次走進重慶的線下脫口秀現場,成都的張文文終於在疫情穩定後首次回到了話劇院。

話劇《奮不顧身的愛情》謝幕

9月30日,話劇《奮不顧身的愛情》明星版在位於成都東郊記憶的成都繁星戲劇村·爐劇場上演,為了搶到座位區域合適的票,張文文早早做了準備,三臺電子設備都定好鬧鐘,好歹順利搶到了500元的話劇票。除此之外,她還提前購買了一些小劇團並不算出名的話劇場次。

張文文是個話劇愛好者,曾經在北京、上海都去看過話劇,令她有些意外的是,「今年國慶話劇的上座率明顯高很多。以前是特別有名的話劇,來看的人會很多,但其他比較小眾一點的話劇基本上都無人問津。今年國慶我去看的幾場不出名的話劇都有很多人看。」

事實上,大麥發布的《2020演出國慶檔觀察》顯示,國慶期間線下專業演出超4000場,各類演出供給穩步提升。從演出的熱度來看,位列大麥劇目榜前十五的演出想看人數均在10萬以上。

除卻話劇、脫口秀和音樂劇等線下演出,受疫情影響將草莓音樂節搬到線上的摩登天空,也於8月底正式宣布回歸線下,首批公布遼寧、長沙、海南等六個站次的巡演計劃。

演出消息發布後,長沙站早鳥票在6分鐘內即告售罄,遼寧站和海南站早鳥票也在3小時內售罄。國慶期間在北京舉行的草莓音樂節所有票種均在9月中旬售罄,10月中旬至11月份站次的早鳥票、預售票等也悉數售罄。

似乎,從暑期檔的躍躍欲試,到「十一」長假的全情釋放,線下娛樂市場經歷了一場漫長的復甦。也正是在等待與摸索中,線下文娛產品與消費者間的供需關係被再度激活。

真實處境:新觀眾看個熱鬧,想「出圈」沒那麼容易

「之前來看過我們表演的觀眾舉個手呢。」謝琳看脫口秀開放麥的過程中,有演員拋出這個問題。

然而,舉起手的人寥寥無幾。

「看來我們的確沒什麼回頭客。」演員尷尬一笑。

演出結束後,主持人小哲按慣例請觀眾們「面對面建群」,顯然,這是為了集聚人氣,也方便後續推廣。負責人會在群裡發一個紅包,手氣最佳的觀眾可以獲得一張下次演出的門票。

但在建群不久後,群成員的人數就不斷減少。顯然,想留住心血來潮想來看個熱鬧的觀眾,沒那麼容易。

這只是一個縮影——綜藝節目的帶動、疫情後期的報復性消費心理等,的確帶動了線下演出的復甦,並仿佛推動著這些曾經一度小眾的市場走上了「出圈」之路。但事實上,幕布背後,在線演出行業的現狀依然難掩苦澀。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2日,全國共有339736家演藝、演出業務相關的公司,但今年7個月內,已有13198家公司註銷或吊銷,尤其是在6、7兩個月,多達5808家相關業務的公司關閉。

「脫口秀、音樂劇這些原本比較小眾的線下演出行業,原本的確是通過2018年的綜藝節目迎來了一波短暫的風口,大家等待這個機會數年,但很快疫情又來了,之前2020年前四五個月算得上是至暗時光。」上海一家脫口秀俱樂部的主理人告訴鋅刻度,疫情之後儘管有了一些新的愛好者因為綜藝等原因而來,但僅僅是更多的人知道了線下脫口秀演出的存在,「大家在線上看綜藝時看到的都是一些業內比較厲害的卡司表演,線下比較小的俱樂部表演,尤其是開放麥,很容易讓觀眾有落差感,也就不會再來第二次。」

「看起來脫口秀可能算是行業內門檻比較低的,但實際上對優質人才和內容供應的要求其實很高,因為大眾認可度一直是這個行業的困境。」上述主理人稱,畢竟,開放麥雖然價格低但是的確可能不好笑,而脫口秀商業演出的門票現在可能和話劇、音樂劇的門票差不多,都是上百元,「對於大部分而言,與其花這樣的票價看一場線下演出,不如看幾場新上映的電影。」

比起觀眾少有回頭客,更讓主理人們頭疼的是,演員們也極易流失。大部分老演員都是兼職,而很多新演員都是因為興趣愛好而來,講了一次就走了。

而音樂劇、戲劇、話劇及音樂會等線下演出的處境更是艱難。

一方面,這一類線下演出的觀看門檻本身較高,加之其藝術形式本身的限制,儘管近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這個圈子,但大部分三四線城市仍對此類表演的需求甚少。「現在連一場舞臺劇都沒有看過的,還大有人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海剛曾點明。

「我身邊的大部分人,即便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也很少有人經常去看話劇或者音樂劇,因為對於很多人而言,這是一種精神文化提升的方式,而非娛樂消遣。對於工作壓力較大,而且生活節奏較快的上班族而言,話劇可能的確很難成為娛樂項目的首選。」張文文很多時候都只能獨自前往劇場。

另一方面,疫情對線下演出的影響,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恢復,「五月份的時候文旅部才對演出場館鬆綁,但當時對上座率的要求是不超過30%,這個上座率,我們就是賠本。」北京一家成立於2018年的年輕劇社的演員月月告訴鋅刻度,一些小體量的團體由於資金短缺、人員分散等原因,在疫情穩定後反而被迫解散倒閉,「因為演一場就要賠一場。」

也還有一些小話劇社依然在堅持著運營,月月所在的話劇社從劇場關閉一直堅持到25%的上座率,到後來的50%,直到現在的75%,「儘管國慶期間的確迎來了一波小高潮,但是在這之前,演員和編劇沒有演出也就沒有收入,所以大部分都轉型到了短視頻平臺。」月月表示,「在這一行,人才走了就很難再回來,但培養一個新人也並不容易。」

此前,山西戲劇網曾發布了一份《新冠疫情對山西戲劇工作者從業影響情況問卷調查》,數據也顯示,山西省民間職業劇團中,有78.5%的從業者收入降幅超過90%;甘肅定西市大眾秦劇團也曾表示:「已欠發一個月工資。」

微博上,一位線下演出從業者@瓜魚吐泡泡則在微博談到,同行業的從業者和自己的一些同事有的都已經轉行,自己目前也是半失業的狀態,開始找一些兼職度日。

將目光從宏觀數據轉至微觀,這些藏在「看不見」之處的殘酷現狀,或許才是線下演出行業的常態。

畢竟,他們所對應的受眾永遠都難及影院,此外,他們也無法像影院那樣,藉助場次的靈活性、高頻率來彌補上座率的不足,線下演出需要「演一場、賺一場」,才能維持基本的生存。

網際網路或能助力,但非長久之計?

今年5月份在線上進行了首演的原創音樂劇《一愛千年》,在4個月後將作品搬到線下。作為全國首部線上演出的音樂劇,《一愛千年》提出了「線上首演,線下巡演」的演出新模式,為劇場演出提供了新的探索。

的確,生存壓力之下,集體上「雲」成了線下演出行業的一種自救方式,相聲、話劇、脫口秀、音樂節、演唱會等紛紛走向各大直播平臺。

開心麻花走進直播間

「轉到線上,當然有一定的好處。對於消費者而言,以往在線下看一場現場,門票數百元,大家的需求就並不高,但是線上的票價都很便宜,更多人可以輕鬆消費。大麥的票價低至12元,最貴的2020華語音樂劇大賞,票價也僅為28元——如果是優酷會員,還能再減10元。對於劇場、俱樂部而言,成本也會相應減少一些,對場地等方面的要求也能夠降低。「月月表示。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線下演出行業走上線上更多只是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就算是這將成為行業尋求更大生存空間的一種嘗試,從業者也還需要適應、改變,觀眾需要培養,商業模式需要摸索,很難在短時間內成為所有線下演出從業者的共同選擇。

而且,如果想在短時間內以線上流量提升線下演出的上座率,也並不現實。

謝琳關注的「索道喜劇」俱樂部,註冊的抖音號已經有超四萬粉絲,但10月27日晚這一場開放麥,四十位觀眾裡,僅有三位關注了「索道喜劇」的抖音,並看過他們以往的線上內容。

不僅是這一類中小型俱樂部面臨這樣的難題,頭部的「百老匯」同樣在線上線下聯動的嘗試中屢屢碰壁,自5月起,百老匯點播網便在不斷嘗試將演出錄像資源放到線上,但同時遇到資源限制、版權問題、收音技術等多方面的制約。

而如何打通線上線下的觀眾、如何破圈、如何讓更多的觀眾進入劇院,也將是平臺仍待解決的問題。

不過,在月月看來,長久以來,線下演出雖然小眾,但是主要面向的都是粘性比較高的受眾,網際網路可能會給它的發展給予一定的助力,但對大部分線下演出而言,核心競爭力還是表演質量,「更何況,線上和線下的表演內容雖然的確一樣,但體驗感和觀看氛圍是完全不同的。」

「畢竟,戲劇產品本身的特性就是現場體驗。」月月稱。

也正因此,儘管此前的這場脫口秀開放麥表演中,許多新人的段子都讓謝琳有些失望,但她也覺得,」在線下看的確和線上看的感受是不同的,線下的氛圍顯然更吸引人,演員和觀眾的距離感會變近,互動也更多。」

「想較於線上,線下演出明顯更立體。」如果有機會,謝琳還是想再去看一場脫口秀的商演。

相關焦點

  • 《脫口秀大會》帶火長沙線下脫口秀俱樂部,創始人:現在出票不到20...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晉級賽,偉大爺以一燈之差惜敗。追光忽暗,他看了一眼票數,又轉頭看向評委席,伸手拿起話筒。「突圍賽的50位選手,只有我和孟川兩個人來自地方俱樂部。」偉大爺在淘汰感言中道出目前中國線下脫口秀地域發展現狀:北上廣深發展較好,而地方俱樂部還只初具雛形,潛力與阻力同在。
  • 女脫口秀演員,線上線下兩重天
    原創 毛麗娜 娛樂硬糖作者|毛麗娜編輯|李春暉女人們在《脫口秀大會3》上的出色表現,讓這檔原本風雨飄搖的節目又支稜了起來。從「男人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的楊笠,到蔫巴巴卻賊有才的新人怪物李雪琴,女性視角的介入、女性價值觀的輸出以及因此產生的附和與爭議,撐起了本季《脫口秀大會》的大半熱度。線上的火爆也為線下演出強勢引流,最直接的受益者莫過笑果文化自身。
  • 廣州線下脫口秀 在笑聲與「羞辱」中野蠻生長
    這樣的開放麥表演,每周二、周五晚,梗有理脫口秀俱樂部會分別在廣州的兩個合作場地開啟。「這一場有60個觀眾是比較多的,平時就是三四十人。」喪教告訴南都記者。他既是每場表演的主持人,也是表演嘉賓之一。與脫口秀線下商業演出相比,開放麥更像是俱樂部每周固定的「興趣活動」,而俱樂部則像是「興趣社團」。
  • 《脫口秀大會3》落幕,那個抱著吉他唱脫口秀的男孩是冠軍
    #脫口秀大會王勉奪冠#脫口秀大會3那麼多期看過來,出現了很多很神奇、強勁、人氣高的優秀脫口秀演員,對最後誰會獲勝也出現了很多猜測。小編一直都很喜歡呼蘭,他的脫口秀很深刻,段子基本上都很高級,質量好,即使有時候有些內容可能看起來不好笑,但是在再多聽幾遍又能品味出不一樣的感覺。
  • 思文程璐離婚微博閱讀量6.9億,《脫口秀大會3》用「真人秀」渡劫
    7月22日,《脫口秀大會3》在騰訊視頻上線,相比之前的兩季,這一季在整體風格上更傾向於真人秀:無論是首期時長超過3小時比肩最頭部偶像選秀節目,還是尋求刺激加入的搶麥突圍賽制,50位選手只有25位可以進入下一輪,都讓節目被網友調侃是「脫口秀101」。
  • 京東聯合笑果,打造《脫口秀大會》3.5季,全員諧音梗爆笑不斷
    看到這個標題你一定很驚訝,《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剛結束,什麼時候冒出來3.5季?其實每年的雙十一都是市場公關的一次大考驗,各個電銷平臺劍拔弩張,制定各種優惠促銷活動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而這期的《脫口秀大會》就是定製綜藝,是京東選擇和笑果文化合作的一種新穎模式,簡單地說就是京東聯合脫口秀演員原班人馬復刻的一期京東雙十一發布會。它既不是第三季,也不是第四季,用李誕的話說,它屬於夾層,所以稱之為《脫口秀大會》3.5季。
  • 脫口秀大會這一期楊蒙恩,周奇墨小塊,house在我心裡表現最佳
    因為對於我這種除了看脫口秀大會,平時對脫口秀一無所知的人來說,我是真的真的不認識這個周老闆,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人,所以呼蘭有主場優勢是肯定的。其他的,龐博很出彩,趙小惠和雙胞胎一般吧,全靠同行的襯託。那個來自北大的網紅,我以前真不認識她。還有,整個下半部分我都是快進看完的,不是說我不感興趣,而是確實是皮了。
  • 騰訊2020年度視頻指數報告出爐,藍河《脫口秀大會3》強勢登頂!
    12月19日騰訊視頻發布了2020年度指數報告,綜藝節目發展指數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篇幅也著重介紹,而在百花齊放的各類綜藝中,由藍河總冠名播出的《脫口秀大會3》在多個維度獲得觀眾認可,藍河強勢出圈!在3個月的時間裡,《脫口秀大會3》成為持續登上熱搜的話題製造機,更成為90後、95後等一眾年輕人的社交貨幣。
  • 池子和卡姆事件後,李誕能救得了《脫口秀大會3》嗎?
    如李誕所說,原本他以為公司的脫口秀巡演因疫情被取消,可能是他們面臨的最大的困難。但公司接連發生「池子解約門」和《脫口秀大會2》的冠軍卡姆吸毒事件後,公司名聲一落千丈。《脫口秀大會3》:比起選手,羅永浩張雨綺更驚喜不論錄多少檔綜藝,在《脫口秀大會》,李誕永遠是最自在最有話語權的,他的接連自黑為節目定了調。
  • 《脫口秀大會》結束了,可以看脫口秀電影
    《脫口秀大會》結束了,可以看脫口秀電影 時間:2020.09.26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銀幕
  • 疫情之下,線下演出停擺,脫口秀藝人們如何突圍?
    圖片來源 / 吐槽大會 疫情突襲,線下演出停擺,新興的笑果及脫口秀藝人們,面臨著選擇。 梁海源算是知名脫口秀演員,上過《吐槽大會》,開過自己的線上專場,微博擁有粉絲28萬,也是笑果首席編劇。疫情對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他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 「線下停擺影響是非常大,比如我們平常有一個日常的訓練,開放麥。現在沒有辦法來做這個事情。創作也沒有辦法很快得到反饋。
  • 《脫口秀大會3》爆梗文案,值得點讚
    文章源自:廣告文案圈(ID:copyquan) 素材來源於《脫口秀大會》 從《脫口秀大會》到《吐槽大會 脫口秀的演繹形式並不新奇,卻能憑藉推陳出新的文案一次次帶給觀眾驚喜。 新一季的《脫口秀大會》賽制玩得那叫一刺激,選手們不得不拿出看家的段子才能博得一席之地。 從第一期50進25(實際晉級27)的突圍賽開始,《脫口秀大會》第3季的舞臺,堪稱大型文案比稿現場。
  • 《脫口秀大會3》沒帶諧音梗的王建國:第一等的資源是能力
    文/甜味櫻花手札《脫口秀大會3》來襲,第一輪搶麥突圍賽,第二輪賽段則是主題賽。30位晉級選手選擇各自要講述的主題,分為3組進行表演。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這種感觸可能更加深刻。在線下、在俱樂部,你能擁有什麼樣的資源,都是未知的。可等你站到脫口秀舞臺上,面對更多線上觀眾的時候,能決定去留的只有觀眾。觀眾看的是什麼?看的就是以一個演員的能力,能不能帶著他們入戲,能不能給他們帶來歡樂。
  • 《脫口秀大會3》的首映式笑了來襲,羅永浩繼續停滯不前
    隨著綜藝節目的不斷創新,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強勢來襲,作為一部經典的喜劇競賽綜藝節目,前兩季深受觀眾喜愛,在這個季節節目,他被邀請到張雨綺,羅永浩,李誕成為節目的領頭羊。在激烈的競爭中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歡樂氣氛。
  • 李誕口中被低估的2020,《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迎難而上
    時隔一年,李誕再度站在《脫口秀大會》的舞臺上做開場表演,臺下歡呼聲一如從前。《脫口秀大會》回來了。經歷了過去幾個月的變故,這種熟悉感多少有些令人感慨。此前兩季《脫口秀大會》先後成為當年度的熱門網綜,節目口碑良好。
  • 收入低、人才少脫口秀拿什麼養成下一個李誕?
    脫口秀演員「貧窮」的背後,是這個「舶來品」行業在中國仍處於「稚嫩」階段,觀眾「小眾」、人才匱乏似乎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2017年,《吐槽大會》的開播讓單人脫口秀快速從半地下轉移到臺上,關注脫口秀的人越來越多了,但從線上綜藝到線下劇場的轉化率卻非常有限。
  • 不破不立,今年脫口秀大會夠狠的
    7月22日,《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如李誕所說,在這個時間點,錄《脫口秀大會》有一種苦中作樂的感覺。今年的《脫口秀大會》的確面臨很多困難:在傳奇速朽的年代,一款綜藝走到第三季,還能如何給人新鮮感;疫情的陰霾仍未散去,這檔節目應該傳遞什麼樣的能量;最顯見的困難是,過去大半年裡,笑果文化及其藝人面臨的負面新聞。
  • 李雪琴退賽,《脫口秀大會》火了,那脫口秀用英語怎麼說?
    #脫口秀大會#脫口秀的英文:talk show、chat show9月23日,李雪琴在個人社交平臺髮長文總結了自己在脫口秀大會上的表現,告別《脫口秀大會》,自稱決賽表現一般,但除此之外沒什麼遺憾,以後會更加努力
  • 第一波《脫口秀大會3》爆梗文案,太酷了
    從《脫口秀大會》到《吐槽大會》,每季我都在追。脫口秀的演繹形式並不新奇,卻能憑藉推陳出新的文案一次次帶給觀眾驚喜。新一季的《脫口秀大會》賽制玩得那叫一刺激,選手們不得不拿出看家的段子才能博得一席之地。從第一期50進25(實際晉級27)的突圍賽開始,《脫口秀大會》第3季的舞臺,堪稱大型文案比稿現場。第一~二期 搶麥突圍賽@李誕:The show must go on.
  • 如果這些喜劇演員當《脫口秀大會》選手,能秒殺脫口秀十強選手
    為了感謝《脫口秀大會》陪伴我開心地度過了這兩三個月,這篇還是關於《脫口秀大會》。《脫口秀大會》雖然已經完結,但是優秀選手的表演仍然歷歷在目。在第三季總決賽中,領笑員有徐崢和沈騰,讓這期節目達到收視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