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帶火長沙線下脫口秀俱樂部,創始人:現在出票不到20...

2020-12-09 瀟湘晨報

「哇,就差五票」,戲劇性的結果,現場演員立馬傾身與旁人感嘆。《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晉級賽,偉大爺以一燈之差惜敗。追光忽暗,他看了一眼票數,又轉頭看向評委席,伸手拿起話筒。

「突圍賽的50位選手,只有我和孟川兩個人來自地方俱樂部。」偉大爺在淘汰感言中道出目前中國線下脫口秀地域發展現狀:北上廣深發展較好,而地方俱樂部還只初具雛形,潛力與阻力同在。

偉大爺是湖南笑嘛脫口秀俱樂部(以下統稱「笑嘛」)的主理人,兩年前辦這個俱樂部,他的想法很簡單:「我想要有地方講脫口秀」。

感言結束,李誕讓他推廣自己的俱樂部。「湖南的長沙的朋友,想講脫口秀,想講開放麥,都可以來找我報名。」這是他最真實的想法,與其尋求更多觀眾,他更想讓笑嘛俱樂部成為「一群有同樣興趣的人聚集的地方。」對他以及大多數成員來說,笑嘛是一個烏託邦式的存在。偉大爺希望,這裡可以成為「斜槓青年」的聚集地,「給每一位年輕人一個『斜槓』的機會」。

在脫口秀逐漸通過線上節目被大眾所認可和接受時,線下脫口秀也蓬勃發展,「幾乎每個省會城市都有一家或幾家脫口秀俱樂部。」但偉大爺表示擔心,「有的俱樂部就是趁節目火了之後賺錢,破壞這個市場,也傷害了觀眾」。

經過兩年積累,笑嘛俱樂部的開放麥門票從2.33元漲到19.9元,演出場地逐漸穩定下來。《脫口秀大會》播出後,賣票不再是擺在面前的首要問題。偉大爺最擔心的是,有市場,沒演員。這個問題在行業內普遍存在,老演員的成長和新演員的挖掘一直是脫口秀繼續發展壯大的難題。

對於未來,偉大爺希望笑嘛可以成為長沙的文化地標。幾天前,他開車去株洲考察巡演場地,在高速上,他開玩笑般感嘆道:「什麼時候我們也可以在高速上打廣告?上面就寫『笑嘛歡迎您來長沙,笑嘛俱樂部,笑完再走!』」。

「我想有地方講脫口秀」

早在三年前偉大爺就與《脫口秀大會》結緣。2017年,《吐槽大會》大火,《脫口秀大會》第一季隨即開始籌備,一位女導演來長沙尋找新人演員,辦了場選拔賽,名為《未來吐槽王》。導演四處尋人,偶然在計程車上發現電臺主持人談吐幽默,司機說,這人叫偉大爺。

在參加這場選拔賽前,偉大爺從未想過講脫口秀。剛聽到《未來吐槽王》這個名字,他懷疑是場騙局,「像《非常6+7》一樣,一股濃濃的山寨感」。最後他還是去了,沒想到「垮到飛起」。現在想起第一次講脫口秀的經歷,他仍會感到尷尬,只記得講完之後悄悄沿牆邊溜走,害怕跟人有眼神交流,特別是那位女導演。

儘管因為失敗沮喪了很久,好奇心和好勝心還是驅使偉大爺開始講脫口秀。與一些從觀眾轉化而來的演員不同,他一開始就抱著雪恥的心態。

當時偉大爺已在金鷹955電臺工作四年,這是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一開始他需要在前一晚寫好8000字稿子,後來孰能生巧,只需列出大綱寫上三四千字就能掌握全局。工作逐漸進入平臺期,業餘時間也花在賺錢謀生上,「當時覺得生活有點不對了,每天時間排得很滿,後來發現,我需要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就在這個節點,脫口秀進入了他的生活。

他開始搜羅全國各地的線下脫口秀,一有時間就乘高鐵去外地觀看,也參與一些開放麥演出。但為了講5分鐘開放麥去外地的成本太高。他也試過一晚上趕三場開放麥,一場結束立馬騎著共享單車趕下一場,路上根據上一場觀眾的反饋思考改進,「真的太累了,體力和大腦都跟不上」。2018年,他決定在長沙建立一個俱樂部,理由簡單,「這樣我就有地方可以講脫口秀了」。

△ 偉大爺在商演中擔任主持人

從線上到線下從小眾到大眾

線下脫口秀,首先面臨的是場地問題。場地要求不多,但需足夠安靜,四周用幕布遮起來,臺上一隻麥,一個人,一束燈。由於基本沒有盈利,俱樂部能為場地付出的費用極少。

一開始,只有文和友願意免費提供場地。當時票價不高,2.33元可以看一場開放麥。演出進行中,外面的大喇叭叫:「豬油拌粉售罄了」,觀眾一聽,「我這還排著號呢,就售罄了?」心立馬就飄過去了。「脫口秀是需要觀眾跟著演員邏輯走的」,然而演出中還會有顧客直接推門進來,打斷演出。但俱樂部還是在文和友講了一年,直到場地裝修才離開。

俱樂部成立兩年半,大部分時間處於漂泊狀態,「有的場地做著做著就黃了,有的還說消防檢查沒過」。直到現在,他仍然擔心場地不固定的問題,目前商演場地也距市中心較遠。好在《脫口秀大會》播出後,更多人知道了笑嘛,不久前太平街一個非遺宣傳場所找到他,希望他們能去填充演出內容。

長沙夜文化豐富,人們喜愛演出,偉大爺對線下脫口秀的發展前景滿懷信心,「但目前脫口秀還是小眾文化,觀眾還是需要培養」,比如「開放麥」這種形式還未能被大眾所熟知。

不久前的演出上,一位中年男人抱手看著臺上的演員說:「換一個」,聽起來像段子的故事仍在發生。觀眾認為自己花了19.9元來看演出,就應該獲得快樂。「但開放麥不盈利,門票都用來交場地費了。這就是新人練段子的場合,不好笑你也得聽著呀。」偉大爺強調,開放麥人數一般不超過50人,「人多了之後,總會有笑點低的人,散布在觀眾群裡帶動別人,這時演員就會獲得錯誤的反饋。」

「目前我們的觀眾大概有六成以上是女性,大學生佔了三成」,偉大爺發現,20至35歲的白領精英群體是脫口秀的主要受眾。他認為這也是脫口秀需要的受眾,「優秀的觀眾才能推動演員的進步。」

張先生從2018年開始看笑嘛俱樂部的脫口秀,是一位「老追星族」,追周杰倫多年,「認真追的那種,會買專輯看演唱會」。他喜歡看現場演出,以前,他在笑工廠看相聲,了解到脫口秀之後覺得這種形式更貼近生活。只要有時間,他幾乎場場都看。一些場地偏遠,演出時間又趕上下班高峰期,他會提前一個小時開車到場地,看完才去吃晚飯。張先生很難解釋自己為什麼這麼著迷,能確定的是,他的生活中需要這份快樂。

△ 脫口秀演出結束後工作人員收拾場地

演員難得內容至上

2018年3月,偉大爺和幾個朋友一起辦了第一場開放麥,親朋好友都來捧場,再之後,演員和觀眾的數量都不穩定了。

有時演員比觀眾還多。偉大爺印象最深的一次,臺下只有三位女觀眾,互為同事,坐在二三排。臺上演員講到一半,其中一位突然拿出電腦修改PPT。還有一次,他和哈哈曹兩位演員撐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開放麥。

很多人看了《脫口秀大會》想來試試,提前交幾百字稿子就能上開放麥。偉大爺願意給新人機會,但他也發現,10位新人演員來講開放麥,可能只有1位能留下,而10位留下的人,可能最後只有一人能堅持到上商演。

現在俱樂部演員大多是新人,講脫口秀不超過半年。演員來來走走,俱樂部一直是十餘人,而從18年堅持到現在的,只有偉大爺和哈哈曹,「有的演員滿腔熱情地來,但連續講了半年都很垮,也就放棄了」。更多人講了一兩場就慢慢離開,「當然,他們也不能叫演員,只能說脫口秀愛好者就離開了。大浪淘沙到現在只剩下我們兩個」。

新演員的發掘與成長迫在眉睫,與此同時,偉大爺也不願放棄對內容的高要求。「對於脫口秀俱樂部來說,內容就像手機的系統。」在偉大爺看來,一分鐘的段子至少要有4個笑點才算合格。但目前俱樂部符合商演要求的只有四人,每次需要請兩位外地演員來共組演出班底。

每隔兩周,俱樂部會開讀稿會,演員們互相給對方的稿子提出意見,但大多數時候他和哈哈曹兩人才是主導者。上周日開放麥結束後,新人演員曾堅強焦慮於自己上臺時只想著「我要逗笑你」,但往往事與願違。偉大爺轉頭問哈哈曹:「你上臺的時候在想什麼?」「表達我自己想講的,把它講好。」

「這個行業在外人看來就是上臺講就可以,但實際上門檻特別高」。大家對幽默的理解不一樣,「在酒桌上逗別人笑不代表在臺上就能好笑」。偉大爺認為,在舞臺上幽默的人,在生活中反而是沉默居多,「脫口秀不是笑話大全,是需要邏輯思維的。觀眾要聽有共鳴的東西,這需要演員的深度思考」。

脫口秀創作也需要生活,偉大爺並不鼓勵俱樂部的演員全職講脫口秀,「特別是大學一畢業就做脫口秀演員,素材容易枯竭,寫出來沒有人情味。」新人演員大多從自己的職業講起。寫段子的基礎技巧之一是「預期違背」,而獨特的職業經歷很容易給觀眾帶來新鮮感。新人演員蘑菇就是這樣被偉大爺鼓勵來講脫口秀的,她是一位戒毒所女民警,在臺上講工作日常,很快能吸引觀眾注意力。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熱播,一些地方俱樂部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偉大爺對市場的「蓬勃發展」表示擔心。「俱樂部老闆是要講脫口秀的」,偉大爺相信,只有這樣,俱樂部才不是完全以賺錢為目的經營,市場才能健康發展。

目前笑嘛俱樂部有十餘位演員,來自各行各業。大多數演員之前是觀眾,看開放麥時覺得自己也可以上臺。他們對於脫口秀有不同的看法,希望從裡面獲得的東西也不盡相同,無論樂觀或悲觀,自信抑或自卑,他們都想要站在脫口秀的舞臺上表達自我。

以下是三位演員的自述:

【地雷:糟心事需要用喜劇包裝講出來】

今年6月一個周日晚上,我在笑嘛看了一場線下演出,偉大爺在臺上講,我在臺下接,就因為想展示自己的幽默嘛。沒想到偉大爺懟我:「你可閉嘴吧」。我當時的想法是,你讓我閉嘴我偏不,隔了一周自己也交了個稿子上去講了。後來自己講的時候,有人接我的話、刨我的梗,我可生氣了,以前我沒有想過這樣會影響演員的節奏和別的觀眾。

我在株洲工作,五點下班,每次趕5點47分的火車到長沙,如果順利的話7點前可以趕到場地,晚上會趕10:58那趟火車回株洲,爸爸來火車站接我回家。家人是支持我說脫口秀的,但他們不覺得我會長期幹這個。

脫口秀對我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小時候給人講笑話別人笑了,自己會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長大之後會覺得社會中存在一些荒誕的事,但是又不好讓所有人直接感受你這些糟心事,用喜劇包裝講出來就挺不錯的。

我講脫口秀還是希望自己能開心一點,更喜歡自己一點,更大膽和謙遜一點。犀利但謙遜,這是我最喜歡的脫口秀演員黃子華身上的獨有特質。

大概講到第三場的時候,偉大爺加我微信了。我其實是有一點社交恐懼症的,到現在都沒有在微信上主動跟他私聊過。當時他加我的時候真的很激動,他說,恭喜我找到組織了。

上個月舉辦的新人賽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吧。在這之前,我一直抱著玩票的心態,但那場新人賽我拿了冠軍,也許是因為我比較有觀眾緣。偉大爺說讓我不要有壓力,但是也不能完全沒有,我覺得說得很對。我現在對講脫口秀的目標很簡單,希望每一場能對得起觀眾、對得起自己就好了。

【毛不舔:我需要有人聽我講話】

在講脫口秀之前,我在網吧打了兩年遊戲,還做過遊戲主播。第一次知道脫口秀也是在網吧,當時彈出一個頁面,許知遠採訪李誕的那期《十三邀》,看完我覺得李誕很有意思。他那個「逃離北上廣深,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段子也很打動我。走出網吧的時候我就想,再打(遊戲)人生可能就是這樣了,還是看點書,做點有意義的事吧。

後來我就看了很多李誕的節目,我覺得他還是作為脫口秀演員的特質多一點,我就開始慢慢地了解(脫口秀)。再後來看《脫口秀大會》第二季,聽演員說到開放麥,我才知道他們的段子是這樣積累的。

今年看《脫口秀大會》雲海選的時候,偉大爺也參加了,我就知道了笑嘛俱樂部,於是在微博上私信他說想講脫口秀。我記得很清楚,5月15日,那天是母親節,我寫了幾百字稿子交上去,內容是吐槽我的母親。

講之前我沒有在線下看過演出。第一次稿子還不錯,偉大爺也在一次聚餐中誇我是目前新人中最容易出來的演員。我就將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上面,那段時間我的心情全部都跟這個有關。場子被我講冷了,我就會很焦慮。沒想到後來越來越差。

我發現我做事有個特點,都是一開始上手很快,然後漸漸地不溫不火,沒辦法做到頂峰,最後就放棄了,打遊戲和打籃球都是這樣。但我不會放棄脫口秀,因為我會有持續的表達欲,我希望有人願意認真地聽我講話。之前打遊戲沒有這種互動,但是脫口秀面對的是真實的觀眾,這是它(脫口秀)迷人的地方。

一開始,我覺得說脫口秀這件事很酷,因為很酷才想來的。9月開始,我在俱樂部做場務。我有時會覺得這份工作不那麼體面,因為我大四了,現階段應該找工作。可能最後我還是會去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但我已經做好準備了,講(脫口秀)一兩年不行就講十年,總會出來的。

【蘑菇:脫口秀是我悲觀生活的解藥】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戒毒民警,在俱樂部的話,是個很邊緣的演員。有次去看商演,偉大爺問我是做什麼的,我說我是警察,他說這個身份很好,有很多可挖掘的東西,可以自己上臺來講,我就心動了。

18年底我開始看笑嘛的演出,一般都是一個人去,身邊也沒有人跟我討論。平常看開放麥,會覺得大家也沒有講得很好,我也一直想上,但會覺得比較難就沒有付諸實踐,是偉大爺推了我一把。

我這個人性格比較孤僻一點,身邊沒有很多朋友可以在休息時間一起瘋啊鬧的,遇到事比較喜歡憋著不會表現出來。但是我去看線下的脫口秀,在那個場合裡面,我就可以很自由、放肆地笑出來,這也是一個可以發洩自己情緒的通道。

身邊的朋友都比較樂觀主義,遇到事罵兩句就過去了。對比下來,我覺得我過得太消極了,我會把一點點負面情緒放大。所以說脫口秀,它是我悲觀生活的解藥。

我是很玻璃心的,觀眾的反應會特別影響我,我也怕被人議論。我很在意偉大爺和其他演員的看法,希望能講出有記憶點的段子,他們就能認可我,因為我真的很喜歡跟大家在一起。

講脫口秀這個事跟別的事不一樣。像我之前跳舞,跳到最後會變得很有壓力,無法有那種純粹的快樂。但是脫口秀,你認真嚴肅地對待它,它照樣能給你快樂,讓你享受其中。

瀟湘晨報記者張佳玉王偉哲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脫口秀大會3.5》趁熱出爐,線下脫口秀卻又尬又冷?
    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結束近一個月,謝琳決定去聽一場線下脫口秀的開放麥。25歲的謝琳斷斷續續追完了三季《脫口秀大會》,也第一時間看完了剛剛上架且僅有一期的第3.5季,這讓她愛上了不少能讓她捧腹的脫口秀演員。於是,當綜藝節目落下帷幕,謝琳找到了當地一家脫口秀俱樂部——「索道喜劇」的售票渠道,想體驗一次現場。
  • 廣州線下脫口秀 在笑聲與「羞辱」中野蠻生長
    2015年末,Fish聯合廣州脫口秀俱樂部的主要成員成立了香蕉脫口秀俱樂部。隨後的幾年裡,廣州的脫口秀行業「不溫不火」地發展著,Fish甚至因為工作忙,在2016年到2018年期間,幾乎沒有參與過表演。生機下潛伏的困境2017年,以《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為代表的新型脫口秀節目異軍突起,將脫口秀推向大眾視野。
  • 「遊牧」三年後,武漢唯一的脫口秀俱樂部有了家
    開場的老張,在俱樂部裡兼職「保安」和檢票員開飯喜劇走到了第四個年頭,從一盞燈一個麥到兩百平的大劇場,觀眾從「我爸、我媽、我家的狗」到一天五百多人。外界的《脫口秀大會》也火了一屆又一屆,關於脫口秀的議題越來越複雜,但開飯似乎始終保有了愛好者才有的單純和不在乎。
  • 女脫口秀演員,線上線下兩重天
    從「男人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的楊笠,到蔫巴巴卻賊有才的新人怪物李雪琴,女性視角的介入、女性價值觀的輸出以及因此產生的附和與爭議,撐起了本季《脫口秀大會》的大半熱度。線上的火爆也為線下演出強勢引流,最直接的受益者莫過笑果文化自身。
  • 愛優騰催熟脫口秀
    節目之外,《脫口秀大會》出品方笑果文化的線下演出更是票價飆升,據傳近期票價甚至已炒至一兩千元,首席編劇程璐都感嘆自己沒票拿給朋友。這還不算完。本來已對《吐槽大會》深感倦怠的觀眾,也因《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熱播對其重燃熱情,在吐槽新的嘉賓陣容無槽可吐時,又表示對節目的改版還是有些小期待。
  • 《脫口秀大會》結束了,可以看脫口秀電影
    《脫口秀大會》結束了,可以看脫口秀電影 時間:2020.09.26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銀幕
  • 杭州搞脫口秀的都是什麼人?設計師、銀行櫃員、咖啡館老闆……
    你看,脫口秀這個行業,雖然門檻確實不高,幾乎沒有人天生吃這碗飯的,甚至大部分跟表演、戲劇都沒什麼關係。但要火起來、能賺錢,並不容易。 可口喜劇的創始人李夢傑,曾經一度的演出海報上自我介紹寫著是「信用社員工」。「空手笑」創始人之一阿迪,畢業於美院,最初的夢想是做個文身師。
  • 疫情之下,線下演出停擺,脫口秀藝人們如何突圍?
    導讀:脫口秀藝人梁海源表示:「線下停擺影響是非常大,比如我們平常有一個日常的訓練,開放麥。現在沒有辦法來做這個事情。創作也沒有辦法很快得到反饋。創作熱情有降低,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飯、睡覺、打算創作、直播。」
  • 收入低、人才少脫口秀拿什麼養成下一個李誕?
    收入低、受眾少、人才率30%,線下脫口秀的生意經線下是脫口秀演員養成的核心渠道。與偶像藝人相同,脫口秀演員也是需要養成的。偶像普遍靠劇場、街頭表演、團綜等模式養成,脫口秀演員則普遍靠開放麥(脫口秀練習場所)、俱樂部、企業大會等演出模式養成。
  • 每期播放量過億 「笑果」脫口秀是怎麼「火」起來的
    原標題:《脫口秀大會》平均每期播放量過億,線下演出也日益增多,孵化出全新業態 舶來的小眾藝術破圈,演員和作品批量「爆紅」,「笑果」是如何實現的?這一發源於歐美的脫口秀演出形式,也成為了上海演出市場的新寵,在本市演藝新空間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周線下演出已達到數十場之多。「脫口秀是現場的藝術。」李誕如是說。《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系列中的選手、話題頻頻「爆紅」出圈,背後離不開註冊在奉賢區的製作公司笑果文化長期在上海從事線下演出所積累的經驗。
  • 老父親的微笑,因脫口秀崛起的老羅終於回到脫口秀舞臺?
    本文的核心,當然是評論「中國第一代網紅」「脫口秀鼻祖」「錘子科技創始人」的羅永浩老師,終於「首次」回應粉絲「還不如去講(shuo)脫(xiang)口(sheng)秀」的期待,加入脫口秀大會擔任嘉賓
  • 脫口秀的風口和浪尖:從冷門小眾到一票難求
    有一次偶然在豆瓣上發現深圳有家脫口秀俱樂部,開始有一搭無一搭地參加俱樂部的線下活動。這家名為「外賣」的脫口秀俱樂部,是來自香港的TakeOut Comedy脫口秀的分支機構,也是中國內地第一家脫口秀俱樂部。2010年,俱樂部組織會員到香港蘭桂坊看了一場美國職業脫口秀演員的表演。那場表演讓程璐非常震驚,因為「差點笑死了」。
  • 幽默已成剛需,脫口秀走紅中國
    25日晚,脫口秀演員思文吐槽因壓力大睡不著的一席話逗樂諸多觀眾。當晚,一場名為「慕思睡前寵粉大會」的在線脫口秀逗笑開場,楊笠、思文、龐博等脫口秀演員,聚焦時下年輕人的睡眠問題,用幽默詼諧的方式,傳遞出現實生活中的大眾焦慮,從而引發大家對睡眠質量的關注。
  • 從微劇場到脫口秀俱樂部,小而親密型演出空間成功出圈
    身為劇團創始人,吉爾斯也是《蒸汽時代》裝置設計師和演員。據他介紹,瑟卡劇團在創立30多年裡創作了40多部戲劇,有不少戶外大型作品,更多的,則是《蒸汽時代》這樣的小型親密型表演,只需兩三位演員就能帶著劇團走遍世界。「戲劇劇場越做越小,這確實是一個趨勢。應該說,戲劇與觀眾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 李雪琴退賽,《脫口秀大會》火了,那脫口秀用英語怎麼說?
    #脫口秀大會#脫口秀的英文:talk show、chat show9月23日,李雪琴在個人社交平臺髮長文總結了自己在脫口秀大會上的表現,告別《脫口秀大會》,自稱決賽表現一般,但除此之外沒什麼遺憾,以後會更加努力
  • Standing up,中國脫口秀
    《脫口秀大會》由此成功。Jennifer 是資深脫口秀觀眾,從北京到上海,她追遍了各家脫口秀俱樂部的線下表演,對臺上面的演員也如數家珍,而這一季的《脫口秀大會》,作為資深觀眾的她甚至抽中了三次入場券,圍觀了突圍賽和半決賽。「最開始的時候感覺慌慌張張的,有點像是個草臺班子,匆匆忙忙就上了。
  • 「脫口秀」為什麼火了
    其次,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脫口秀,都能以更為快速而便捷的方式觸及當下年輕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與其說是凸顯了他們生活中的某些笑點,不如說是觸碰到當代年輕人生活中諸多不可言說的痛點——奮鬥的艱辛、沒錢的困擾、情感的不確定性等等。這種切身性所帶來的感同身受,催生出特定的群體認同,而群體認同的形成會再度推動這一新的喜劇形式的繁榮。
  • 帶貨主播又幹老本行!羅永浩加盟《脫口秀大會》,聯手李誕擔任領笑員
    【天極網IT新聞頻道】7月14日消息,我們都知道之前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為了還債,進軍了直播帶貨行業,今天羅永浩又宣布將要加盟《脫口秀大會》,成為一名領笑員。   今天羅永浩與李誕、王建國拍攝了一個先導片,先導片再現了當年羅永浩「中杯、大杯、超大杯」的情景。
  • 《脫口秀大會3》沒帶諧音梗的王建國:第一等的資源是能力
    文/甜味櫻花手札《脫口秀大會3》來襲,第一輪搶麥突圍賽,第二輪賽段則是主題賽。30位晉級選手選擇各自要講述的主題,分為3組進行表演。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這種感觸可能更加深刻。在線下、在俱樂部,你能擁有什麼樣的資源,都是未知的。可等你站到脫口秀舞臺上,面對更多線上觀眾的時候,能決定去留的只有觀眾。觀眾看的是什麼?看的就是以一個演員的能力,能不能帶著他們入戲,能不能給他們帶來歡樂。
  • 脫口秀窘境:從力捧到開撕 由風口轉瓶頸
    一時之間,脫口秀市場成為風口。但池子和笑果文化糾紛的背後,暴露了脫口秀在中國的發展並非想像中美好。5月8日,有兩年脫口秀表演經驗的演員小新(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絕大多數脫口秀演員的重心在線下,一個演員商演一場,只能拿到300―600元。「所以現在幾乎沒有全職脫口秀演員,因為只靠演出很難養活自己。」小新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