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線下脫口秀 在笑聲與「羞辱」中野蠻生長

2020-12-09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開放麥表演現場,觀眾合影。

正在表演的醬子。

梗有理脫口秀俱樂部主理人喪教。

工作日的夜晚,廣州一間面積不大的清吧裡,近60位觀眾正在等待觀看演出。「如果好笑,就大聲笑出來,如果覺得不好笑、爛透了,就鼓掌『羞辱』他們。」這是一家脫口秀俱樂部每周固定時間的開放麥表演現場,隨著主持人的登場,不時爆發出笑聲和掌聲。

脫口秀髮源於歐美,於2009年在中國內地萌芽。2017年起,得益於多檔脫口秀節目的影響力,這一喜劇形式進入大眾視野。在此期間,脫口秀也在廣州悄然紮根,從不溫不火到野蠻生長,從業者們看到困境,但仍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望。

「興趣社團」

周二的夜晚,位於廣州市體育西地段的一家清吧裡,擺了近60張凳子,座無虛席。燈光暗下來,觀眾的目光聚焦於舞臺。

「覺得不好笑的時候,想想票價,它僅是你們工資的千分之一。」「如果聽到演員講的段子好笑,就大聲笑出來,如果覺得他們說得不好笑、爛透了,那你們就鼓掌『羞辱』他們。」梗有理脫口秀俱樂部主理人、現場主持人喪教的開場白引得一陣笑聲。

這是梗有理脫口秀俱樂部開放麥的表演現場,票價29元每人,還附贈冷飲。新手在這裡練習舞臺狀態,老手打磨和測試自己準備的段子。一個半小時裡,7位演員輪流上場,每人進行5到7分鐘的表演。7人中,包括文字工作者、網際網路從業者,還有在校大學生等。

這樣的開放麥表演,每周二、周五晚,梗有理脫口秀俱樂部會分別在廣州的兩個合作場地開啟。「這一場有60個觀眾是比較多的,平時就是三四十人。」喪教告訴南都記者。他既是每場表演的主持人,也是表演嘉賓之一。

與脫口秀線下商業演出相比,開放麥更像是俱樂部每周固定的「興趣活動」,而俱樂部則像是「興趣社團」。喪教介紹,在開放麥,演員們沒有薪水,都是因為興趣愛好而來,很多人講了一次就走了;每場開放麥的演員都不一樣,大部分人都是初次登上脫口秀的舞臺。

醬子屬於少數能堅持下來的新演員,她已參加過四五場線下開放麥活動。表演開始前,主持人調侃她為「廣州前十」的女脫口秀演員——因本地女演員實在太少。她戴著一副眼鏡,樣子清秀文靜,若非真正看到她的表演,很難把她與「搞笑」二字相聯繫。

26歲的醬子本職工作是用戶運營。5月,她上了一些脫口秀段子的培訓課,後來又看了幾場脫口秀表演,主理人告訴她:「感興趣可以試試。」於是,她開始了「選題——寫稿——開放麥測試——調整表演和文本——再測試」的準備過程。她在周末集中精力寫稿、攢稿和練習,段子取材於身邊的小事,如減肥、追星、相親等。她認為「寫段子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目前還沒有過題材枯竭的時候。

開放麥幾乎是所有脫口秀新人必經的階段。廣州香蕉脫口秀俱樂部聯合創始人Fish告訴南都記者,新人一般從寫500到600字的段子做起,上臺表演3分鐘。一開始沒有人笑,到有兩三個人笑,再到3分鐘都很成功。之後,再練習5分鐘、7分鐘,甚至30分鐘、1小時。

「5-10分鐘能做到比較成功的演員,就可以接一些商業演出。演員能夠駕馭的時間越長,票價就越高,觀眾規模也會越來越大。」Fish說。

紮根的舶來品

這一場開放麥表演,鍾永明的出場無疑是獨特的。這個四十歲上下的男人看起來黑瘦,留著中長發,顴骨和腦門有些凸起。作為這場表演中唯一的粵語講者,他的段子裡混雜著大量俚語,講到激動處,他常抑揚頓挫、手舞足蹈,極為投入。末了,他還不禁自嘲:「好像你們都get唔到個point嘅,不過我講咗十年都沒人笑的了。」

鍾永明是全國最早在全職做「棟篤笑」的演員之一。作為一種文化「舶來品」,脫口秀起源於歐美的「Stand-up comedy」,又稱單口喜劇,即一人一麥講原創笑話。1990年,香港演員黃子華引入了這種表演方式,並翻譯為「棟篤笑」,採用粵語表演。

2000年左右,鍾永明通過黃子華的演出第一次接觸到棟篤笑;2006年,一次上網讓他認識了國外的脫口秀表演,後來慢慢了解到「講笑話可以成為一份職業」;2011年,31歲的他決定辭去英文翻譯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棟篤笑」的創作和表演中。最早講「棟篤笑」時,鍾永明沒有找到屬於他的舞臺,於是上街頭表演。多年來,鍾永明都在街頭輾轉。

鍾永明在街頭表演的同時,廣州脫口秀也悄然紮根。2013年,廣州脫口秀俱樂部(香蕉脫口秀俱樂部的前身)成立,是當時廣州唯一的脫口秀俱樂部。2015年初,Fish出於對脫口秀的興趣兼職進入該俱樂部。他回憶,彼時的脫口秀行業,不論是廣州還是全國,仍僅具有一個雛形。「全國的俱樂部可能不會超過10個」,而鍾永明是廣州「唯一全職做脫口秀的」。

Fish介紹,當時俱樂部每周只有一場免費的開放麥,一個月一到兩場商業演出。觀眾和演員都很少,有過幾個演員對應一個觀眾的情況,甚至有時候只有演員沒有觀眾,「像內部交流一樣」。彼時,商業演出的票價很低,「最多60元」,而目前商業演出的票價大多在100元左右或以上,有的演出票價高達兩三百元。

2015年末,Fish聯合廣州脫口秀俱樂部的主要成員成立了香蕉脫口秀俱樂部。隨後的幾年裡,廣州的脫口秀行業「不溫不火」地發展著,Fish甚至因為工作忙,在2016年到2018年期間,幾乎沒有參與過表演。

生機下潛伏的困境

2017年,以《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為代表的新型脫口秀節目異軍突起,將脫口秀推向大眾視野。

這兩檔節目都來自於笑果文化推出的「年輕態喜劇」——呈現年輕的表達方式和生活狀態;擁有豐富的表現形式。2017年上半年,多家喜劇內容公司獲得了千萬級或以上的融資。

得益於脫口秀綜藝的影響力,廣州線下脫口秀演出市場也被點燃生機。2018年,Fish終於決定辭去本職工作,全職演出和經營俱樂部。同年,原本在貿易行業工作的喪教入行脫口秀;在街頭演出的鐘永明,因為住所附近「通了地鐵」,開始走向室內脫口秀俱樂部。

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線下演出市場按下暫停鍵。遭遇疫情重創的線下脫口秀行業,在綜藝《脫口秀大會》綜藝爆紅之後,依然面臨重重困境。

在Fish看來,這個困境「是一個綜合的問題」。演員和觀眾相輔相成,演員是否有專業內容、持續創作動力,觀眾的接受程度都很關鍵。

「線上綜藝節目看起來帶動了線下的發展,但僅僅是更多的人知道了(線下脫口秀演出)的存在,線下脫口秀演出還處於萌芽的狀態,專業程度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演員土壤、觀眾土壤都還要加強。」Fish說。

產業的不成熟和欠缺,從另一方面來看,也給從業者提供了施展空間。今年7月初,喪教創辦了梗有理脫口秀俱樂部。9月,喪教辭去在公司的職務,全職從事脫口秀行業。除開放麥之外,他也偶爾承接商業演出、給新人做脫口秀培訓。現在他的收入基本和原來工作時相當,更重要的是,他覺得「做俱樂部上升的空間更大一些。」「前兩年基本上賺不到錢,今年會好一點。」喪教說。

訪問中,喪教多次向南都記者表達了對人才的渴求。「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演員,因為現在廣州好的演員實在太少了,上海和北京就特別多。」喪教說。

野蠻生長

如今,廣州線下脫口秀演出市場逐漸變得火熱。廣州香蕉脫口秀俱樂部聯合創始人Fish介紹,目前俱樂部每周有兩場開放麥,兩場正式演出。「近期售票平均每場都能賣80%以上。」作為俱樂部的主要負責人,Fish每月至少有兩場商演,最多可以達到8場。

目前,笑果脫口秀在廣州的演出、開放麥門票更是一票難求。南都記者多次查詢笑果脫口秀在廣州地區的售票情況發現,近幾日的售賣情況均顯示「已售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一般是每周五放票,「5分鐘就沒有了」。

Fish認為,目前脫口秀行業的發展「像以前的搖滾樂」,正在野蠻生長,但還沒有明確的產業鏈。他期待,未來脫口秀可以發展到音樂行業的狀態。「比如說我作為歌手,可以組樂隊、巡演、創作、發行專輯,上綜藝等等,這樣的話就算是比較成熟了。」Fish說。

「(行業發展好)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市場是很大的,快樂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包括鍾永明在內的許多從業者對未來充滿樂觀。

在梗有理脫口秀俱樂部主理人喪教看來,隨著越來越多從業者入局,優勝劣汰也將自然發生。「最後留下來的都是真正喜歡這個行業的,是希望能做一些好作品的。」俱樂部成立3個月,喪教的團隊已積累6個核心成員。他希望能培養一支隊伍,並朝著商業化的方向發展。

採寫:南都記者 吳佳靈 實習生 郭美婷

相關焦點

  • 《脫口秀大會3.5》趁熱出爐,線下脫口秀卻又尬又冷?
    但幕布和燈光背後,線下演出行業似乎仍在市場邊緣徘徊……需求井噴:綜藝帶來觀眾,一票難求的時代到來了?「如果聽到演員講的段子好笑,就大聲笑出來,如果覺得他們說得不好笑、爛透了,那你們就鼓掌『羞辱』他們。」聽到這場脫口秀的主持人小哲拋出這段開場白時,謝琳稍微有點失望,因為此前她就在別的脫口秀上聽過類似的「梗」。但這並不影響觀眾們的熱情。
  • 女脫口秀演員,線上線下兩重天
    不止一線城市,受節目影響,越來越多小廠牌誕生於三四線城市。演出火爆、票價上漲,使得無論男女演員都獲得了更多機會和收入。和靠綜藝破圈的嘻哈、街舞一樣,脫口秀也吸引不少新人入行,其中不乏想成為下一個思文、楊笠的女性們。雖然李雪琴、楊笠最終止步本季三強,但並不妨礙外界對女脫口秀演員的未來寄予厚望。線上女性金句頻出,線下又是怎樣景象?
  • 李誕和他的朋友們進軍大劇場,票價兩年翻10倍,線下脫口秀能走多遠?
    摘要:會越走越遠還是曇花一現 12月1日,笑果脫口秀《李誕和他的朋友們》第一次在千人大劇場上演,成為線下脫口秀一次裡程碑式的事件。李誕、呼蘭、何廣智、豆豆等脫口秀明星一一登場,劇場裡笑聲不斷。因為《脫口秀大會》等綜藝節目的成功,脫口秀線上的火爆正轉移至線下,成為異軍突起的舞臺表演形式。
  • 野蠻生長中的免費公交WIFI運營商-華視VIFI
    8月29日下午,在主題為「成事在我,無V不在」2015華視VIFI年中會議現場。華視VIFI董事局主席兼CEO李利民先生發表了內容激昂的演講,給員工鼓勁「打雞血」,李利民稱華視VIFI要迎接下一個階段,要更加野蠻的生長下去,寄語員工「成事在我,戰勝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在以後的路上戰勝所有」。
  • 《脫口秀大會》帶火長沙線下脫口秀俱樂部,創始人:現在出票不到20...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晉級賽,偉大爺以一燈之差惜敗。追光忽暗,他看了一眼票數,又轉頭看向評委席,伸手拿起話筒。「突圍賽的50位選手,只有我和孟川兩個人來自地方俱樂部。」偉大爺在淘汰感言中道出目前中國線下脫口秀地域發展現狀:北上廣深發展較好,而地方俱樂部還只初具雛形,潛力與阻力同在。
  • 「聊動漫」漫展現狀,主流新元素融合,呈現野蠻生長
    今年上半年,漫展出現過兩樁負面新聞,一樁是廣州漫展的福利姬事件,另一樁是上海漫展的"保安在哪"事件,以及這次的成都漫展「華裳九州事件」。資本對某一元素進宣傳推廣(cosplay),加入新的盈利點漢服、洛麗塔等亞文化,以達到盈利為目的。
  • 每期播放量過億 「笑果」脫口秀是怎麼「火」起來的
    這一發源於歐美的脫口秀演出形式,也成為了上海演出市場的新寵,在本市演藝新空間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周線下演出已達到數十場之多。「脫口秀是現場的藝術。」李誕如是說。《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系列中的選手、話題頻頻「爆紅」出圈,背後離不開註冊在奉賢區的製作公司笑果文化長期在上海從事線下演出所積累的經驗。
  • 疫情之下,線下演出停擺,脫口秀藝人們如何突圍?
    導讀:脫口秀藝人梁海源表示:「線下停擺影響是非常大,比如我們平常有一個日常的訓練,開放麥。現在沒有辦法來做這個事情。創作也沒有辦法很快得到反饋。創作熱情有降低,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飯、睡覺、打算創作、直播。」
  • 直播帶貨需告別野蠻生長
    直播帶貨需告別野蠻生長 2021-01-14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定名《野蠻生長》
    定名《野蠻生長》 時間:2020.10.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mia 分享到:
  • 脫口秀演員楊笠個人資料起底 金句頻出的「線下女王」楊笠你Pick了嗎
    脫口秀演員楊笠個人資料起底 金句頻出的「線下女王」楊笠你Pick了嗎時間:2020-07-31 12:40   來源:發星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脫口秀演員楊笠個人資料起底 金句頻出的線下女王楊笠你Pick了嗎 在 一期的《脫口秀大會》中,楊笠上場放出大招,沒想到黑寡婦的超能力竟然是壽命長
  • 脫口秀走進大劇場,火爆能持久嗎
    上周,笑果脫口秀《李誕和他的朋友們》第一次在千人大劇場上演,李誕、呼蘭、何廣智、豆豆等脫口秀明星一一登場,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笑聲不斷。由於《脫口秀大會》等綜藝節目的成功,線上火爆的脫口秀正轉移至線下,成為異軍突起的舞臺表演形式。
  • 打造屬於自己的英語環境,讓英語野蠻生長
    打造屬於自己的英語環境,讓英語野蠻生長。萬物的生存都需要有適合的生長環境。當年地球的霸主恐龍失去生長環境之後就從地球上消失了,能看到的只要它們的化石。小草小花的生長需要有陽光、有水分、有養分的環境。我們人類學語言也是需要有學習環境的。
  • 杭州搞脫口秀的都是什麼人?設計師、銀行櫃員、咖啡館老闆……
    我們現在語境中的「脫口秀」,在英語中對應的詞是「stand-up comedy」,直譯是「站立喜劇」,也就是喜劇演員站在觀眾面前講段子。在中國,這個演出形式有不同的名稱,臺灣叫「獨角喜劇」,香港叫「棟篤笑」(棟篤在粵語裡就是站立的意思),而更為準確的普通話名稱,是「單口喜劇」。
  • 「辛巴帶貨燕窩」事件拉響電商直播野蠻生長的「警鐘」
    近來廣受關注的「辛巴帶貨燕窩」於23日一錘定音,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該事件的處理結果,其中涉事的辛巴旗下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罰款90萬元。當日夜間,辛巴公司對處罰進行回應,表示接受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燕窩事件」的行政處罰決定,並會積極履行責任並做相關整改。
  • 野蠻生長 配音新賽道坑不少
    」……最近,在不少微信公眾號文章、視頻平臺、音頻軟體中,充斥著大量的配音廣告,這些廣告聲稱,通過線上幾期課程的培訓,可以讓零基礎的人變成專業的配音員,通過對視頻、有聲讀物等配音,讓你足不出戶就有一份相當可觀的收入。
  • 脫口秀節目亟須擺脫「梗依賴」
    從《實話實說》,到《東方夜譚》《今晚80後脫口秀》,再到《脫口秀大會》,脫口秀文化在中國間歇性地發展了一二十年後,終於迎來了爆發時刻,目前不僅線上點擊量很高,據說線下的脫口秀表演也一票難求。脫口秀的走紅,以及其散發出的頑強活力與生命力,吻合了社交媒體時代年輕人釋放壓力與吐槽的需求:對老闆的反感,對超時工作的抱怨,對未知生活的恐懼,還有對人際交往的逃避等等,都被寫進了脫口秀段子裡,在爆笑中觀眾似乎得到了些許安慰與治癒。
  • 《陳情令》之魏嬰:默默成長,野蠻生長
    別人樸素地度日,魏嬰,不知怎麼就野蠻成長、鳳凰涅槃了。成長,是不容易的吧。但是,魏嬰隱去了那些細節。那麼邊邊角角淋淋漓漓,都只對著自己。擱在自己心裡。永恆不外洩。不賣慘,不以為人世特特只刻薄對自己。更不四處聒噪自己如何頓悟,如何在難過的日子裡不忘戰勝和前行。不,不說。只給這個世界展示豐沛的結果。
  • 湖南日報丨告別「野蠻生長」——長沙共享電單車,下一步怎麼騎
    告別「野蠻生長」—— 長沙共享電單車,下一步怎麼騎 然而,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相繼發布文件,對共享電單車表態「暫不發展」或者「不鼓勵發展」。這讓出行巨頭將目光投向了二三線城市。 在不少出行巨頭看來,長沙地形較平整,100多公裡自行車道騎行自如。此外,長沙經濟多元,夜經濟繁榮,營商環境良好,政府對共享電單車政策比較寬鬆,長沙的發展潛力,使其成為各方爭奪的「香餑餑」。
  • 丁太昇參加線下脫口秀吐槽郭敬明 言辭犀利惹爭議
    郭敬明 搜狐娛樂訊近日,丁太昇參加線下脫口秀吐槽郭敬明的片段曝光,他稱:「郭敬明喜歡幹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