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放虎歸山,為何曹操卻不殺關羽呢?

2020-12-27 騰訊網

說起曹操,相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曹操的愛才舉動也算是奇葩中的一枚了,就連呂布的「二次弒父」,曹操都能夠不計前嫌,收他為手下將領,可以看出曹操對人才的愛惜。那麼,被人稱做「萬人敵」的關羽,自然是更備受曹操的認同,更關鍵的是,關羽還非常忠心,誓死不侍二主!

在劉備準備自立門戶的時候,曾跟一個叫做陶謙的人交好,此人在臨死前還將劉備迎進來徐州,讓他繼承統領。劉備也的確是一個君王的料,在任職徐州君王期間,用仁政管理,教化百姓,自己三省吾身,大臣們上行下效,無不尊敬。其中就有關羽和張飛。其實早在之前,關羽和張飛就認識了劉備,在集市上,並且三人結拜為兄弟,認劉備做大哥,對他忠心耿耿。讓人見了,無不羨慕劉備有這兩個手下。

在劉備出行離開徐州期間,曹操本來和袁紹打算開戰,殊不知改變了主意,往徐州看,準備入侵徐州。當時呂布早已歸順曹操,於是曹操派遣呂布悄悄入侵,準備來個底掀翻。劉備的不在,當然是給了呂布機會,於是呂布得逞了!劉備回來時,發現徐州早已經易主,也就大膽站出來,說:「要殺要刮隨你們!」曹操當然不會這麼做,他愛惜這些將才都來不及呢!

於是派人把劉備等人帶到叫做「小沛」的地方上駐紮,隨時恭候,並給了一個官職給了劉備。為什麼曹操要這麼做呢?原因其實一目了然,他想要劉備歸順於他,並且讓徐州百姓知道他曹操是一個仁慈愛民的君王。

之後,經過一些狀況,劉備逃了出來,立馬去投奔袁紹,連妻兒都還來不及轉移,更別說是關羽等人了。劉備走後,曹操不但沒有殺了關羽他們,還任命關羽為「偏將軍」,這不得不讓當時的人們刮目相看,討論曹操既然有如此大的胸懷,能夠讓敵人的手下歸順自己,沒有殺他,還給官做!

但是,內幕其實是這樣的:關羽並沒有歸順曹操,即使曹操每天好吃好喝的供給他,他依然不為所動,心中認定的君主是劉備,不能二心,這也是他一直讓曹操看著惦記著的優點,所以他一直想讓關羽歸附他。

要想改變關羽的心,談何容易?我們知道歷史,即使到了最後,關羽也不可能歸順曹操。關羽,關二爺,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相反,他是極其仁義、極其好的大將軍!在逃離曹操準備奔向劉備之際,曹操當時和袁紹準備開戰,關羽二話不說,上去就把對方頭將顏良的頭給砍下來,遞給曹操。事後呈上了辭呈,離開曹操。曹操原本以為自己感化了關羽,能夠擁有他,殊不知,還有這種操作!

關羽報完恩後就奔向自己的君主劉備。曹操不甘心,派遣自己的得力將領張遼前去試探,張遼原本就與關羽交好,讓他去更加合適。所以,有了如下對話,張遼問:「為什麼你不想歸附曹操呢?」關羽回答:「我心早已歸順劉備,一心不能二用,一心更不可能侍二主!

能夠得到曹操大王的青睞,自然是我的福氣,但很遺憾的是,我只能夠報恩,報完恩之後只能離開。若他日與你再見,希望我們不是刀槍相對,而是共暢飲酒!」就這樣,曹操聽了這番話沒有追殺關羽,認為他是一個少見的好漢!

事實上,還有另外一個方面,曹操之所以不殺關羽,是因為他不想在百姓心中留下壞的印象,百姓都知道,關羽不但擅長作戰,而且是一個懂得報恩的好將軍,不只是對待自己的恩人,還有對待他們百姓,像劉備那樣,很是有耐心有愛心!

如果曹操因為關羽不跟隨他,而因為「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心理,殺了關羽,那麼他在百姓中的地位就會更加下降。我們都知道治理一方水土,講究的是民風、民心,假如連百姓都不能誠服,那這王又哪裡能夠穩住?

還有一個原因,曹操放關羽,不殺他,是因為他羨慕這個可塑之才,關羽繼續投靠劉備,曹操早已想到將來有一天會刀槍相對,但是他不後悔,如果殺了這個稀罕人才,那才叫他後悔!這一點世人還是誇讚他的,知道他愛惜人才,不然曹操又怎麼會收下張遼和呂布呢?所以說,曹操即使再兇殘,他也是有人情味的一面。

相關焦點

  • 新三國孫權不讓呂蒙殺關羽,為何呂蒙不聽號令,是對是錯?
    公元219年冬,關羽被迫敗走麥城,打算向西突圍,奔回西川。而在新版三國中,孫權曾下令不讓呂蒙斬殺關羽,放關羽一條生路。因為此時的關羽就像一個定時炸彈,誰引爆他劉備的復仇大軍就會攻打誰,所以孫權命陸遜星夜傳令。可惜呂蒙立功心切,將關羽步步緊逼,直到生擒關羽,關羽不堪受辱,引進自裁。接下來的事情大家就清楚了,一則孫權為了避禍將關羽的首級送到許都,獻給曹操,說擒殺關羽是曹操的功勞。
  • 關羽大意失荊州,曹操都知道放行,為何孫權一定要置關羽於死地
    熟知三國這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關羽死後,劉備氣急敗壞,匆忙稱帝後就率領舉國大軍討伐東吳。曹操在命徐晃進軍的時候,讓徐晃迎面擊潰荊州軍便可,並不讓追殺關羽。其目的也是想守住襄樊便好,讓關羽死於江東之手既可以使孫劉聯盟破產,自己坐收漁翁之利。雖然曹操沒有等到那個時刻,但曹丕卻等到了,坐觀孫權與劉備的成敗。
  • 曹操為何殺高順而留張遼?關羽的求情很及時
    曹操攻破下邳以後,就將抓到的俘虜一個個拉上來發落。第一個押上來的是呂布,不過呂布是敵軍主將,曹操沒急著處理,兩人只是簡單對了幾句話。第二個來的就是高順,曹操照例問一句是否願意歸降。高順拒絕回答,明顯是不肯。
  • 曹操對關羽高官厚,為何關羽只追隨劉備,關羽死後曹操給出答案
    關羽為何放棄曹操的高官厚,終身追隨一無所有、屢戰屢敗、失魂落魄的劉備,一直是一個疑問,在1800多年前,關羽的這種行為歷來為人所不理解,雖然在三國演義劉備、關羽、張飛是結拜兄弟,可那畢竟是小說,在真實的歷史上,為了功名利、榮華富貴親兄弟都反目成仇,更別說結拜兄弟了。
  • 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為何卻唯獨放過了他?
    在徐州爭奪戰中,劉備不敵曹操,大敗後倉惶而逃!關羽想要帶兵去救劉備,結果被曹軍圍在了一座孤山上!張遼向曹操建議,他與關羽關係甚好,若我們直接攻上去他必定會死戰不降,不如讓我自己上山去勸降關羽!
  • 華雄連斬數將,曹操為何不讓人殺他,反而讓無名小卒關羽出了名?
    然而在汜水關前華雄連戰數將,猖狂至極,曹操的猛將卻為何不上前?首先就是當時的十八路諸侯討董,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心不齊,儘管袁紹當盟主,但是這十八路諸侯各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都想著在討伐董卓的同時,既能夠削弱對方的實力,又能夠提高自己的實力。
  • 曹操該不該殺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是誰?麻沸散為何失傳?
    據《三國志》,關羽曾中流矢,癒合後,每到陰雨時,便覺骨頭疼。醫生認為,箭毒入骨,需刮骨療毒,操刀者是蜀軍的軍醫。手術在「赤壁之戰」後,而「赤壁之戰」爆發當年(公元208年),曹操最喜愛的兒子曹衝病逝,曹操說:「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顯然,刮骨療毒時,華佗已去世多年。
  • 曹操對關羽的偏愛,眾所周知,但關羽寧死不進曹營,背後真正原因是...
    那麼要如何搞定「關,張,趙」呢?其實很簡單,從內部瓦解,先搞定他們之中的老大,關羽。如果,小團隊之中的關羽投奔了曹操,勢必會影響到張飛與趙雲。即使他們不投奔,也會大大影響劉備方面的士氣。 那麼,曹操如何來搞定關羽呢?送錢,送下屬,送美女,送赤兔,好酒,好肉不斷!王侯的待遇,皇帝般的恩寵。這些都是曹操為了留下關羽所做的努力?
  • 關羽違抗軍令,為何諸葛亮沒殺他,是不能還是不敢?
    但三國戰神一般的人物關羽,卻在違反軍令狀的時候並沒有被處斬,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戰前諸葛亮的設想,此戰不僅要大破曹軍,而且還要活捉或者斬殺曹操本人,而這個重擔就交給了關羽。
  • 關羽戰死沙場後,呂蒙和曹操為何也相繼離世?
    孫權早就不滿劉備,更不滿關羽拒絕他的聯姻政策,和東吳大都督呂蒙商議後覺得成功率很高,果斷答應曹操的請求,讓呂蒙全權負責此事。此時關羽已經攻克襄陽城,4萬大軍把樊城圍得水洩不通,樊城內人馬睏乏,甚至出現了不少叛軍。關羽為了加大攻勢,特意從荊州邊境抽調了原本就不多的守軍支援樊城戰事,這給了呂蒙可乘之機,呂蒙果斷攻佔荊州後斷了關羽的糧道。
  • 諸葛亮明知道曹操必走華容道,為何還讓關羽去?看看諸葛亮的用心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諸葛亮明知道曹操必走華容道,為何還讓關羽去?看看諸葛亮的用心。 不過本文今天帶領大家探討的話題是:諸葛亮既然知道曹操必走華容道,為什麼還讓關羽去華容道伏擊呢?
  • 明知曹操必走華容道,諸葛亮為何不派張飛或趙雲去截,而是派關羽
    一人慾煩腳底下將一條最緊要的隘口堵上,怎奈有違,又不敢教,雲長曰:「有違呢?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當有一份報答。今天操兵敗,必走華容道;若令足下,必放他過去。所以不敢教,」雲長說:「好軍師!這一天,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斬顏良,斬文丑,解白馬之圍,報給他。今天碰巧碰上,豈肯放過呢孔明曰:「若放手一搏,又如何?」雲長曰:「以軍法為依!」
  • 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曹操,還讓他守華容道,其實是一石三鳥之計
    諸葛亮那麼三國演義中,是如何交代這個故事呢?包括什麼深刻的意義?,那南方的孫權也會趁此機會滅了劉備,擴張勢力,諸葛亮要等到蜀漢的實力壯大後,能跟東吳孫權相抗衡,才能殺曹操,反之,則不能殺曹操,曹操活下來對蜀漢來說,是利大於弊。
  • 劉備明知關羽性格傲慢,為何要讓他獨自鎮守荊州?
    關羽被殺,劉備集團不但痛失一員猛將,還永遠地失去了荊州。據《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此前孫權曾經向關羽求婚,想讓關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關羽怎麼樣呢?「罵辱其使,不許婚。」《三國志》只有這麼簡單的幾個字,說什麼我虎女焉嫁犬子那是演義,但是「罵辱」兩個字《三國志》的正文是有的。 關羽可以瞧不起孫權,也可以痛恨孫權,但為何要辱罵呢?
  • 淺讀《資治通鑑》:關羽為什麼不能殺曹操?「諸葛村夫」的由來?
    但是,正名主義在三國時絕對流行文化,各大權術高手為了召集人馬,把名分玩得爐火純青,曹操挾天子,劉備攀親戚。關羽被儒家封為"武聖",他可能是被儒家洗腦最嚴重的一個人啊。大家都知道,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敗走華容道時,遇到了關羽,諸葛亮知道關羽殺不了曹操,諸葛亮說,關羽是"重情義之人。"
  • 曹操大將徐晃到底有多厲害,連關羽都不怕,為何懼怕此人?
    不過徐晃武功雖高,卻還是離關羽這種超一流高手差那麼一個臺階,如果和關羽交戰,估計會被打的大敗。然而卻有網友說曹操手下的大將徐晃到底有多厲害,連關羽都不怕,為何懼怕趙雲?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可以看到,徐晃面對關羽,確實沒有絲毫懼意,直接揮動大斧前來交戰。那麼,為何徐晃不怕關羽呢?  在關羽還沒有赤兔馬加成的時候,關羽就曾憑一人之力擊敗了許褚和徐晃的聯手。
  • 孫堅戰敗潘鳳戰死,關羽溫酒斬華雄,曹操為何不讓夏侯惇典韋許褚出戰?
    關羽斬殺華雄如此輕鬆,可見袁術驍將俞涉、韓馥上將潘鳳都是浪得虛名,這樣我們就產生了一些疑問:華雄並非一流高手,那麼在孫堅戰敗潘鳳戰死之後,關羽溫酒斬華雄,夏侯惇典韋許褚為何不出手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明知關羽重義氣,為何還最終讓他守華容道?
    只要是三國迷,必然對華容道這一節念念不忘,殺曹操的大好機會,就被如此浪費了。如果把關羽和張飛對調一下,曹操必死無疑,哪有後面這些事情。其實,這是諸葛亮刻意為之。如果發生了第二種情況,拿曹丕緩過勁來,也照樣拿劉備出氣,誰讓你殺了曹操呢?所以,無論發生哪種情況,都是有利於孫權,不利於劉備。諸葛亮自然不會作出這種昏招。因此,對劉備來說,曹操活著回去是最好的結果。
  • 未出名的關羽為何讓梟雄曹操看重?只因遊俠夢使得兩人心心相依
    三國之中,最親密的敵人莫過於關羽和曹操,兩人的關係總是讓人有點搞不清,既是敵人,又是朋友,早期劉備依附曹操之時,關羽就曾經建議過殺掉曹操,而到後面諸葛亮讓關羽在華容道伏擊曹操,但關羽卻放了曹操一馬,所以這兩人的關係看起來總是那麼的不正常
  • 孫權要殺關羽的時候,如果張遼在場,會不會為關羽求情呢?
    張遼是曹操陣營裡的人,孫權殺關羽的時候,張遼是不可能在在現場的,求情的事也無從說起。假如張遼在的話會替關羽求情嗎?我們來分析一下。曹操赤壁大敗後,逃到了華容道,關羽已經等候多時了,此時曹操兵將已經疲憊不堪,無力在戰,曹操知道關羽義氣深重,便以信義來打動關羽,關羽起初還以不敢以私廢公來答覆曹操,曹操用關羽熟讀的春秋故事打動關羽的心,然後又說出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我沒有追究,這份情義你還沒有報答,關羽啞口無言了,看著眼前曹營這些熟悉的大將的慘象,裡面有好友張遼,徐晃等,關羽動了惻隱之心,就有心放曹操一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