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上映 諾蘭風格開拓「時空逆轉」概念

2020-12-24 騰訊網

剛剛50歲的諾蘭,在影迷心中已被「封神」。諾蘭此前執導的十部電影中,除了2002年的《失眠症》豆瓣評分7.5外,其餘9部均在8.4以上,更有《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三部在9.2以上。這個成績足以讓諾蘭成為影史傳奇,也難怪人們將其第11部電影《信條》視為疫情之後的救市之作。

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於9月4日在國內上映,相比《盜夢空間》的多重夢境、《星際穿越》的五維空間,這次諾蘭將在《信條》中再拓銀幕時間玩法——以時間為武器,逆轉時空去戰鬥並拯救世界。此前《盜夢空間》呈現的精巧敘事始終為觀眾津津樂道,諾蘭採用高超技法去化繁為簡,不僅解釋了一個非常複雜的「盜夢」規則,而且「用偷盜類型片的方式試圖讓這個故事更好看、更有趣」。諾蘭說:「《盜夢空間》堅定了我一直秉持的信念,那就是你必須做出讓自己興奮的事情,並且相信它」,對諾蘭來說「興奮點」就在於創造新鮮的東西,諸如《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等帶給觀眾新鮮感的作品。

事實上,諾蘭一直在探索這種「反類型」電影的創作,《信條》就是一部打破固有印象的特工片,這一次西裝革履的特工們要「以時間為武器」去戰鬥。諾蘭拍電影仿佛是在大銀幕上找出一條無路之路,利用光影時空抵達一個別人看不到的世界,他從來都不是享受遊戲的人,而是那個製造遊戲規則的人。

以時間為武器,逆轉時空去戰鬥

《信條》的英文名「TENET」,直譯過來的意思是:信條、宗旨、教義。這個詞是一個來回文,不論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往左讀,都是一個詞。預告片中有一句臺詞,「它會開啟正確之門,也會開啟一些錯誤之門」,這意味著「TENET」是一把雙刃劍,同時又是一把鑰匙,有連接兩個時空的作用。

大多數人都把時間看作是自身存在的不變動力,而在諾蘭的腦海裡,時間變成了極易駕馭的絲線,可隨意彎曲、扭曲、並行……或逆轉。於是,這成為了諾蘭拍攝《信條》的靈感。

有趣的是,現代物理學家認為時間逆轉是可以實現的,且與熵定律有關。簡單地講,宇宙萬物趨於無序。諾蘭解釋說:「每個物理定律都是對稱的——它能夠沿著時間前行或後退,並且是相同的——除了熵以外。理論是,若你能夠反轉某個物體的熵流,就可以逆轉其時間流,因此本片故事以可靠的物理學為基礎。」據悉,諾蘭專程邀請了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讀了劇本,他幫諾蘭詮釋了一些概念,不過,諾蘭表示,「影片並不會為一些概念提供解釋和依據,但電影已經大致基於真實的科學。」

《信條》執行製片人託馬斯認為,在某種意義上,大家都與諾蘭一樣對時間著迷。「無論你是誰、來自何處,時間都在支配你。我覺得時間過得極快,然而,在疫情期間,我們對時間的感覺又完全變化了,感覺度日如年——真是太奇怪了。」

《信條》預告片呈現了顛覆普通人認知的時空奇觀,大海上輪船行駛濺起的浪花竟然消失不見,兩人貼身格鬥原本打掉的手槍竟然自己一路滑過走廊重回手中,撞毀的汽車翻轉著復原……這就是被諾蘭重塑「時空法則」的新世界,人們所熟悉的一切都將改變。諾蘭說:「子彈從牆壁裡被吸出來彈回到一把槍裡,這個念頭至少存在我腦海裡超過20年了。」如今這些超越想像的念頭在《信條》中逐一被呈現在大銀幕上。

在諾蘭看來,電影視覺媒介實際上是呈現故事特定方面的唯一方式:「關於攝影機,它實際上是時間的見證者。在電影攝影機問世前,人們無法想像慢動作或反向動作之類的事物。因此,電影本身就是使這個項目得以實現的時間窗口。」

儘管如此,攝影機只能用來記錄時間的變化,這種單一的能力是不夠的。諾蘭深知,其願景的實現需要「一個比攝影機或倒退事物更複雜的規則集」,他解釋說,「逆轉的概念是不對稱的,因此規則集是複雜的。這意味著需要各種技術,從全體演員能夠表演出朝著不同方向奔跑的戰鬥場面、奔走的特技演員,到能夠以各種配置向前或向後行駛的車輛……我們需要在逐個鏡頭中,完全改變用於創造視覺特效的技術。多年以來我們意識到:若你能夠採用多種不同的技術不斷改變拍攝特技,觀眾就會更加沉浸在畫面中。」

科幻小說與間諜片結合 燒腦依舊

《信條》中,諾蘭依然身兼多職,編劇、導演和製片。諾蘭透露,對於《信條》劇情的構思,他曾再三思忖:「我認為,作為一名電影製作人,你有一系列想法——抽屜最裡頭的東西可能要幾十年後才能實現。一切皆有定數。對於我而言,這是一種組合,不僅是希望在《敦刻爾克》之後重新回到更廣泛意義的電影製作領域中來,而且還希望為觀眾展示我們不曾嘗試過的風格。」

諾蘭說自己一直期盼拍一部間諜片:「我從小就喜愛特工電影。但是,如果不搞出點兒新意來,我是不會拍的。簡單來說,我們的策略是,對《盜夢空間》這類『偷盜類型』所做的顛覆,也就是將《信條》代入間諜類型的方式。將《盜夢空間》歸類為偷盜電影,並以這種方式將《信條》歸類為特工電影,並將科幻小說的元素與經典的間諜元素結合了起來。」

妻子艾瑪·託馬斯是諾蘭的「黃金搭檔」,《信條》中兩人依舊合作,艾瑪說:「《信條》極具挑戰性,若是回到十年前,我們是做不出來的。因此,我認為諾蘭對這個故事的構思真是趕上了時候。從製片的角度來看,本片不僅是諾蘭製作的最為恢宏的電影,而且其敘事方式是前所未有的。」

諾蘭以故事情節的高度保密性而著稱,他希望觀眾能夠在大銀幕上探索曲折的劇情。事實上確實如他所期待的,影片燒腦依舊,媒體場放映後,大家一致反映「沒看懂,必須二刷」。有人笑說,別的電影擔心在上映前被「劇透」,《信條》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沒有人敢說自己一遍就完全看懂了。

《信條》呈現的並不是整體時空倒流,而是環境在正向或者逆向行進的時候,主角的行動卻可以反向為之。《信條》的剪輯師詹妮弗·拉梅是《海邊的曼徹斯特》《婚姻故事》等影片的剪輯師,諾蘭第一次見她就說:「《信條》可能是任何剪輯師都會覺得『最難剪輯』的電影。」因為影片需要剪輯以不同方向描繪時間流逝,剪輯需要超越劇本描繪的文字內容,成功地轉換視覺畫面。

「實拍狂魔」這次真的炸了一架747

諾蘭是影迷心中的「實拍狂魔」,這次為了拍攝《信條》,諾蘭笑說自己「衝動消費」了一把,真的炸了一架波音747飛機。

諾蘭說,那場炸飛機的戲本來打算用縮微模型加布景,輔以視覺特效來打造。但是,劇組在美國加州的維克託維爾考察拍攝地時,發現了一大批舊飛機,立馬精打細算一番,結論是「很明顯買一架實際大小的真飛機用真攝影機拍出來,要比做模型來拍或搞電腦CG更有效率」。

雖然諾蘭笑稱買飛機是衝動購物,但其實諾蘭在好萊塢就是以實拍著稱的,炸飛機絕對符合他的「人設」。在此之前,他還炸過醫院,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炸毀的醫院,就是真的炸掉了一個廢棄醫院。

在拍攝《盜夢空間》的時候,為了拍攝在零重力的走廊裡激烈打鬥,劇組真的造了一個如滾筒洗衣機一樣的360度旋轉走廊;在拍攝咖啡館外的爆炸場景時,諾蘭也使用了一組空氣炮,在演員面前製造爆破,並用攝像機拍出慢鏡頭。

《星際穿越》裡,一大片玉米田的鏡頭很烘託氛圍,那是劇組種的500英畝的玉米地,目的就是造成地球被火海毀滅的災難場景。片中的無邊火海是真實的火焰,玉米地真的燒了起來。影片拍攝時,演員們在看向窗外時不必假裝看到了太空:諾蘭在片場周圍設置了環繞型巨幕,上面展示著黑洞和不斷旋轉著的星星。

拍攝二戰電影《敦刻爾克》時,所有的戰機、船、槍都是真的,演員們也是真的隨飛機、戰艦上天入海。諾蘭找來西班牙的「藍鯊」戰鬥機,塗改成了ME-109的樣子,拍攝中還用了一艘真實的法國驅逐艦,甚至還把IMAX攝像機綁到了飛機上,和戰機、演員一起上天,又一起墜落。結果因為巨大的衝擊力,塑料外殼破了,攝像機和膠片都被浸溼了。

諾蘭表示,雖然越多使用純動畫和CG技術確實能呈現前沿的視效,「但是,如果你傾注於更成熟、更永恆的方法,將有更大的可能,在十年後仍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諾蘭拍《蝙蝠俠:黑暗騎士》時去了3個國家取景,《盜夢空間》涉足6個國家。諾蘭帶演員感受了花式拍攝體驗,「我們經歷了所有的艱難險阻,從滂沱大雨到炎炎烈日,再到風雪交加,就是想考驗自己,在真實的環境下能拍到多少珍貴的素材。」

這次的《信條》製作成本高達2.2億美元,輾轉七國取景,諾蘭認為如此興師動眾是因為「拍攝的全球性與故事相符。《信條》的國際元素非常重要,因為它涉及整個世界作為共同體所面臨的威脅,這些利害關係是戲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認為擁有全球視野對影片的節奏及縱深規模的構建至關重要。」

這些場景對諾蘭來說很必要。長期以來,諾蘭一直希望在攝影機上拍攝出特效動作(避開綠幕的情況下),採用實景,且更多地依賴特效而非電腦視效。他說:「我喜歡模糊演員的拍攝場景與影片中更奇幻的元素之間的界限,無論是飛機撞向建築物還是時間感被扭曲。如果在虛幻場景與人物角色之間不存在這種鴻溝,我相信會給予影片更均勻的色調,從而進一步提高觀眾的沉浸感。」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場景還將上下延展鋪滿銀幕,呈現更多畫面內容。

一生都痴迷於電影院所帶來的儀式感

在《信條》的定檔預告中,諾蘭現身向中國觀眾問好,這也是諾蘭全球唯一錄製的寄語視頻。諾蘭直言自己是「電影院頭號粉絲」,「一生都痴迷於電影院所帶來的儀式感,最鍾愛的就是通過電影的力量逃往另一個世界」,而《信條》正是「專門為大銀幕量身打造的作品」。在疫情期間,諾蘭還專門撰文,希望觀眾能在疫情結束後積極回歸影院。

如果自己的電影不在影院放映,諾蘭會覺得作品不完整,他說:「我從事電影製作已經很長時間了,非常清楚自己的風格。它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激勵我、影響我的創作選擇——在編劇過程中、在構思劇本時、在塑造劇本期間……一切都與我們打算帶給觀眾的非凡體驗有關。做每個決定時,我都會想到觀眾聚集在電影院裡,看著大銀幕的場景。這影響了我們做出的每個選擇以及我們所做的一切。我的目標是創造一個故事,一個世界,涵蓋人類各種不同的經歷、情感,用好萊塢各種大手筆的娛樂方法,通過我的想像呈現在大屏幕上,讓我坐在電影院裡悠然享受這一切。」

也因此,諾蘭才會說《信條》是「專門為大銀幕量身打造的作品」,「我希望通過《信條》為觀眾提供重新感受、重新體驗動作片,尤其是特工間諜片的理由。我想為我的觀眾呈現一套全新的觀影方式,讓他們也可以體會到我小時候觀看特工電影的那種興奮感。我們也努力為觀眾提供一種全新體驗,即你觀看電影中的動作場面時,無法預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真切希望帶給觀眾們前所未有的時空逆轉之旅。」(記者 張嘉 供圖/華納)

相關焦點

  • 《信條》中國首映 導演諾蘭:我不期待逆轉時空
    作為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後拍攝的又一部「時空穿越」題材電影,諾蘭在《信條》中設計了一場關乎全人類生死存亡的時空逆戰——踩過的水窪可以復原如鏡面,按下扳機子彈從彈孔回射到手槍,翻轉在地的汽車恢復行駛,高樓正向逆向連續兩度爆破……當無形的時間變成了有形的武器,誰能拯救世界?諾蘭將這個任務交給了約翰·大衛·華盛頓。
  • 諾蘭時空三部曲壓軸之作《信條》來了 諾蘭:一遍看懂《信條》算我輸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好萊塢科幻動作大片《信條》在今日正式上映,宣告逆轉時空的救世大戰正式打響。 《信條》中的時間逆轉 劇情簡介: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惟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
  • 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來了,9月4日上映!
    最近,諾蘭的燒腦神作《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已相繼在影院上映,雖然是重溫,但依舊夠勁兒,不過這些都是給大家的開胃菜,9月4日,正餐正式接棒——令人備受期待的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將登陸院線,諾蘭迷們可以無縫銜接,連刷諾蘭時空三部曲,持續開啟頭腦風暴!
  • 影視劇丨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來了,9月4日上映
    最近,諾蘭的燒腦神作《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已相繼在影院上映,雖然是重溫,但依舊夠勁兒,不過這些都是給大家的開胃菜,9月4日,正餐正式接棒——令人備受期待的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將登陸院線,諾蘭迷們可以無縫銜接,連刷諾蘭時空三部曲,持續開啟頭腦風暴!
  • 《信條》橫掃國內外電影市場!燒腦科幻時空逆轉,向諾蘭大神致敬
    就在昨天,國際知名導演諾蘭的新作《信條》,在國內強勢上映,這部電影的勢頭瞬間蓋過了所有熱映電影的熱度。首先,這種率先上映必定是費力不討好的。賠本,基本是板上釘釘。誤會,也必將接踵而至。若《信條》未能如期上映,我相信待到疫情散去,影院開業諾蘭也必定是那個打頭陣的人。畢竟,他對電影的熱愛已經深入骨髓。從始至終,未曾變過。
  • 諾蘭新片《信條》7月上映,新蝙蝠俠搭檔黑色黨徒,演繹顛覆時空
    德國版《時尚先生》報導,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電影《信條》即將在7月17日在歐美上映,這對於廣大影迷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信條》的編劇和導演都是有諾蘭一人獨自親手操刀,男主角分別是主演《黑色黨徒》的美國實力派演員約翰·大衛·華盛頓,以及扮演《暮光之城》男一號的英國帥氣小生羅伯特·帕丁森,女主角是法國影星伊莉莎白·德比奇,以及印度演員迪寶·卡帕迪亞。而在男配角選角方面,諾蘭當然不會忘記自己的「御用男配角」之一的麥可·凱恩。
  • 諾蘭新作《信條》即將上映,能否打敗《八佰》獲日冠?
    《八佰》已經上映近半個月,作為中國今年第一部國產商業巨製一上映就口碑票房雙爆,一直都是票房日冠。而最近一部即將上映的電影卻很有可能打破現狀,打敗《八佰》獲得日冠,這部電影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最新科幻燒腦力作《信條》。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這部《信條》諾蘭大神的電影,咱們先來給大家看看預告片中的鏡頭。這部電影有多誇張?網上說這麼一句話評價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一樣炸裂的開場,和《星際穿越一樣 硬核的設定,和《記憶碎片》一樣 高能的結構,和《盜夢空間》一樣燒腦的感官,這就是《信條》。
  • 《信條》開啟「時空逆轉」 羅伯特·帕丁森圈粉
    本文轉自【電影網】;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正在全國熱映中,票房勇破2億元人民幣並一路走高。影片獨特的「逆轉時空」設定引爆網友熱議,感嘆諾蘭為觀眾開啟了一個嶄新視角看待世界。
  • 電影《信條》「時空逆轉」引發特工極限任務
    諾蘭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定檔9月4日上映網易娛樂8月21日報導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影片今日曝光「逆時存亡」版預告,當下世界遭遇未來時空襲擊,陷入危及存亡的時空險境,特工們刷新身體極限全力出馬拯救世界。當特工任務遭遇複雜錯亂的「時空逆轉」,也造就了獨特的「諾蘭式」特工片。未來襲擊危及存亡 特工挑戰極限任務預告在一種危機氛圍下開始,約翰·大衛·華盛頓與羅伯特·帕丁森西裝革履一身特工裝扮,似乎在執行不知名的神秘任務。
  • 電影|《信條》首映 諾蘭: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
    看過相關介紹的觀眾都知道,這次諾蘭還是圍繞著時間展開敘述,但玩的更大了," 時間逆轉 ",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穿越、時空摺疊完全不同,一刷看懵是正常的,所以有觀眾表示 " 看完就想二刷 ",而這一全新劇情設定也讓觀眾讚嘆有 " 穿透身體直擊心靈的嗨爽。"
  • 《信條》什麼時候上映 諾蘭拒絕華納延後上映新片
    《信條》什麼時候上映 諾蘭拒絕華納延後上映新片  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信條》近日宣布北美檔期由7月17日推遲至7月31日,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華納原本計劃將《信條》的上映時間再往後推遲幾個月,但諾蘭堅持要留在暑期檔,甚至想提早上映,最後雙方妥協影片檔期推遲兩個禮拜。
  • 【信條】定檔9月4日,逆轉時空!
    因為,《信條》定檔了! 定檔:2020年9月4日內陸上映 「諾迷」們都很清楚,諾蘭電影的代名詞就是「腦洞」「難懂」「燒腦」。而這次定檔的新片信條無疑也是這樣的。看下它的動態預告海報就能讓你感覺到它的「懸妙」。
  • 《信條》首映 諾蘭導演: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
    由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信條》已於9月4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3日,影片舉行了提前場觀影,這是一場非常特別的首映禮,諾蘭攜主演們線上現身,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的觀眾進行映後交流,親自講述這場時空謎局的拍攝故事。看過相關介紹的觀眾都知道,這次諾蘭還是圍繞著時間展開敘述,但玩得更大了,「時間逆轉」,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穿越、時空摺疊完全不同,一刷看懵是正常的,所以有觀眾表示「看完就想二刷」,而這一全新劇情設定也讓觀眾讚嘆有「穿透身體直擊心靈的清爽」。
  • 《TENET信條》:最「諾蘭」的影片 ▏時空穿越版的「詹姆斯邦德」
    電影概念源自導演想要拍一部類似007或者像是不可能的任務那樣的諜報電影,導演又想要有自己的風格,他非常喜歡玩弄時間這個概念,於是才有今天這部天能。於是了解這部電影本意之後剩下的就是主角們利用天能拯救世界,天能大概就是可以預知未來改變未來的能力,開頭不久就示範開槍是要反過來接子彈而不是發射子彈。
  • 諾蘭電影「時空三部曲」接連上演 《信條》比《盜夢空間》更成熟
    諾蘭電影「時空三部曲」接連上演 《信條》比《盜夢空間》更成熟  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燒腦經典巨製《盜夢空間》8月28日重返中國內地大銀幕。今年是《盜夢空間》上映十周年,很多觀眾激動於能在銀幕之上再次感受心中經典,更令影迷興奮的是,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接連上映之後,諾蘭「時空三部曲」震撼新作《信條》即將於9月4日壓軸亮相。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 網友:應該音譯成「天吶天」!諾蘭又來挑戰...
    羊城晚報訊 「《TENET》不應該翻譯成『信條』,應該音譯成『天吶天』!」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的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信條》延續了諾蘭的一貫風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裝簡單的故事。
  • 《信條》上映時間確定,燒腦的「時空逆轉」有多好看
    《信條》發布12張新海報,重要角色紛紛登場,主打「時間快用完了」。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信條》將於8月26日起首先在美國之外的全球70個市場上映,9月3日起在美國一些選定城市上映,9月4日中國內地上映。主演:羅伯特·帕丁森。主演:伊莉莎白·德比茨基。
  • 導演電影票房高達330億 諾蘭能憑《信條》再收多少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映剛剛一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若能逆轉時空想回到何時?
  • 諾蘭新作《信條》上映 多角度解讀「時間線」
    隨著好萊塢重磅新片《信條》電影熱映,影迷的觀後感大多為「看不懂」和「沒看夠」。同時,關於電影本身以及導演諾蘭的討論在知乎上不斷衝擊平臺熱榜。9月5日,知乎上進行「《信條》的「時空逆轉」原理」主題直播,「知乎電影話題優秀答主電子騎士」、《被光抓走的人》導演董潤年、知乎答主、科幻作家王諾諾直播解讀《信條》時間線等內容。知乎的這場直播,讓「沒看懂」和「沒看夠」的觀眾通過博主的深入討論,繼續《信條》科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