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
最近,電影市場可謂是風生水起,國內的《八佰》率先掀起一陣觀影熱潮,《蕎麥瘋長》《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也在情人節時期大熱。就在昨天,國際知名導演諾蘭的新作《信條》,在國內強勢上映,這部電影的勢頭瞬間蓋過了所有熱映電影的熱度。
首先,這種率先上映必定是費力不討好的。賠本,基本是板上釘釘。誤會,也必將接踵而至。若《信條》未能如期上映,我相信待到疫情散去,影院開業諾蘭也必定是那個打頭陣的人。畢竟,他對電影的熱愛已經深入骨髓。從始至終,未曾變過。
《信條》劇情簡介: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真正的時空逆轉,來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時間倒流來敘事,這TM想想都非常刺激!
此片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齊主演的電影。就在昨天,今年9月3日在美國部分城市與中國內地上映。諾蘭大神愛電影,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我沒想到的是,他竟愛得如此痴狂。痴狂到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拯救整個電影行業,我今天必須吹爆這個男人!。
《信條》——「別去試圖理解它,去感受它。」
真的被諾蘭逼瘋了,感覺智商完全下線。和他之前任何一部電影體驗都不一樣,不是簡單玩技術或結構,你必須完全進入到逆世界的設定裡,看他把扭轉時空和悖論的東西在縝密邏輯和高速爆炸的信息組合後進一步複雜化。第一遍基本只能看看視覺奇觀和故事脈絡,待多刷後再嘗試理清邏輯吧。
諾蘭把視覺奇觀和超高速的敘事節奏作為障眼法,掩藏住了那些本該顯而易見的伏筆,到了後半程才逐一揭曉。看完電影才發現片名的精妙之處,整個敘事結構也是TENET式的,這個太妙了。整體類似於《盜夢空間》,用007、碟中諜式的間諜動作類型元素為「量子逆轉」的科幻概念做框架。
《信條》小結:《信條》是諾蘭大神繼《敦刻爾克》之後,時隔3年帶來的最新力作。親自編導、巨星雲集、輾轉七個國家拍攝、成本超2億美元等等,看得出來,這又是他嘔心瀝血創造出的一部超級巨作。大爆是毫無懸念的,血洗票房也是毫無壓力的。但他這次竟然果斷放棄了大爆的機會,為了振興因為疫情而蕭條的電影市場,他帶著《信條》站了出來!
致敬偉大的電影人——克里斯多福·諾蘭!
感謝觀看!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