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重慶)製造基地2020年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廣達(重慶)突破千億大關。郭雨嫣 攝

  2020年1月至11月,廣達(重慶)製造基地工業總產值達1044.14億元,同比增長30.55%。

  「全球每5臺筆記本電腦,就有一臺廣達(重慶)基地製造。」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生產筆電4105.6萬臺,同比增長40.6%;生產智能手錶852.5萬個,同比增長80.1%。

  據了解,廣達(重慶)公司採用智能設備聯網、信息系統支撐、融合數據分析等,形成智能的車間物聯網平臺,實時監控產線生產,生產良率、直通率達99%。在廣達(重慶)公司的車間內,自動化產線全24小時生產,產線工程師通過每臺設備的信號燈顏色即可判定生產狀況。

  「疫情背景下,全球經濟社會活動『數位化』『線上化』趨勢凸顯,智能終端產品需求激增。」廣達(重慶)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優質的營商環境、產業集群化布局帶來的全供應鏈復產,整機企業也通過智能化改造降低人工成本、優化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助力企業迅速復工復產、擴產放量。

  「一臺筆記本電腦需要各種零件上萬個,僅主板上的零件就有2000-3000個,必須是全鏈條的復工復產,我們才能實現持續生產。」廣達(重慶)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上遊有近五百家直接供應商,其中超過95%在重慶。

  廣達(重慶)公司是西永微電園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2020年1-11月,西永微電園規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兩千億元,增長17.9%。其中智能終端製造企業實現產值1816.8億元,同比增長19.9%。相比工業產值,早在今年10月,西永微電園外貿進出口值就已突破2000億元,佔重慶半壁江山,綜保區經濟體量也攀升全國第三。

  廣達公司將深耕智能製造,全力推進廣達「工業4.0」全智能化工廠建設,通過合理化、自動化、智能化、數據化「四化」升級,促進產能、質量全面躍升。該公司將加大研發投入,在生產經營中不斷推動組織創新、技術創新,持續加大產品產線研發投入,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郭雨嫣)

相關焦點

  • 廣達(重慶)製造基地工業產值突破千億元 生產全球兩成筆電
    中新社重慶12月25日電 (記者 劉賢)「破千億,我們用時11個月便完成了去年制定的年終目標!」廣達重慶公司相關負責人25日在重慶向媒體介紹,1至11月,廣達(重慶)製造基地工業總產值達1044.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55%。
  • 2020年重慶首現年產值破千億元臺企
    中新社重慶1月15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15日從重慶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獲悉,重慶2020年新增合同臺資7.4億美元,同比增加113.3%。廣達(重慶)製造基地成重慶首個年產值破千億元人民幣臺資企業。  近年來,越來越多臺胞臺企加快西部布局步伐。
  • 2020年重慶新增合同臺資同比增逾一倍 首現年產值破千億元臺企
    中新網重慶1月15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15日從重慶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獲悉,重慶2020年新增合同臺資7.4億美元,同比增加113.3%。廣達(重慶)製造基地成重慶首個年產值破千億元人民幣臺資企業。近年來,越來越多臺胞臺企加快西部布局步伐。
  • 重慶經開區16家企業上榜重慶2020年 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服務商...
    本報訊 (記者 饒金蘭 通訊員 周芯羽)近日,市經濟信息委發布公示重慶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服務商資源池名單,重慶經開區16家企業入選。  市經濟信息委介紹,經企業申報、專家評審、綜合審核等流程,發布公示2020年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服務商資源池名單,重慶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等183家企業入選,將在參與我市智能製造、推動企業「上雲上平臺」等方面獲得重點支持。
  • 1978年全國各省市工業總產值:上海最多,南方低於北方
    1978年各省市工業總產值:上海最多,南方低於北方。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元年,回看當年各省市工業總產值,更能看出四十年來各個地方發展快慢。當時上海工業總產值514.01億元,全國最高,上海作為一個城市卻比所有的省都強,也能說明上海在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地位,上海在當時更是貢獻了全國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遼寧1978年工業總產值370.44億元,比江蘇多33億元,比廣東高164億元。
  • 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加速跑」,上半年筆電出口兩項指標居全國第一
    今年1-7月,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產值達到355億元,同比增長16%。「目前,公司訂單充足,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多了20%。智能化改造升級,讓我們能夠遊刃有餘地完成這些訂單,預計今年產值有望突破600億元。」尤三華說。拉動力 智能終端產業穩住工業基本盤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實現「加速跑」,是重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 從四個千億項目到五個千億級產業,從恐懼到未來,各戰場重裝上陣!
    【承認發展,直面問題,謀劃對策】 從2010年到2019年 我們的城市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 我們是否有實力面對未來說一句 我們比十年前準備的更充分?
  • 合肥聯寶科技2020年銷售收入突破千億
    克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抓住各行各業智能化轉型的產業機遇,位於合肥經開區的聯寶科技,成為合肥歷史上首家「千億企業」!2020年12月29日19:52,隨著載滿3025臺筆記本電腦的最後一輛物流車的順利發貨,聯寶科技2020年度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這標誌著合肥首家「千億企業」誕生。
  • 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探秘綦江三大良方
    董事長劉昌明告訴重慶日報記者,根據訂單情況,11月和12月賽之源還能再完成2000萬元銷售產值。「綦江是重慶典型的老工業基地,過去工業以煤炭、冶金、齒輪等傳統製造為主,結構『又黑又重』。」綦江區委書記袁勤華說,前些年,由於資源優勢逐步減弱、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綦江的傳統產業尤其是傳統製造業一度陷入困境。
  • 雄心酬千億 鐵腕護碧江——四川瀘州江陽區構建川南工業經濟高質量...
    「力爭到2021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實現1000億元。」2019年底,在全區工作部署會議上,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掛起作戰圖、吹響進軍號,強力攻堅實體經濟工程。通過實施工業「千億」集群發展計劃,重點推進白酒、裝備製造、現代醫藥等產業,加快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步伐。2019年,江陽區全年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20億元,同比增長20%,增加值增速13.7%,全市排名第一。
  • 千億級產業「集團軍」並進 湛江高質量發展勢頭迅猛
    201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88.93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17.04%;工業增加值97.41億元,佔全市工業增加值13.39%。截至2020年8月底,湛江鋼鐵已累計產鐵3694萬噸、產鋼3811萬噸、優質鋼鐵3313萬噸,累計實現利潤109億元,真正創造了項目持續贏利的業界奇蹟。
  • 房車「駛入」露營基地 千億市場如何「導航」?重慶首家房車小鎮已...
    原標題:旅遊新業態|房車「駛入」露營基地,千億市場如何「導航」?2019年我國露營消費規模 1200億元   重慶資深自駕遊專家劉全盛告訴記者,重慶的露營基地大大小小已有上百個,遠的有秀山川河蓋露營基地、武隆夢幻谷露營基地、梁平百裡竹海露營基地、豐都南天湖露營基地,近有的金佛山南坡風吹嶺草原露營基地、鐵山
  •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前世今生,一部中國近現代工業變遷史
    建國前的四大工業基地東三省尤其是遼中南在建國前就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奉系軍閥統治時期,東北初步形成了以鋼鐵、煤炭為中心的重工業體系,以紡織、食品工業為中心的輕工業體系,尤其在中心城市瀋陽附近建立起來了諸如大亨鐵工廠、東三省兵工廠、皇姑屯修車廠等鋼鐵與機械製造方面工業設施。
  • 1—9月,眉山天府新區133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31.9億元
    編者按2020年,註定要被濃墨重彩地寫進歷史。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市委確定的開放發展攻堅年。1—9月,新區133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31.9億元,同比增長4%。工業和技改投資在庫項目58個,完成工業投資18.4億元,同比增長19.29%;完成技改投資8.6億元。工業興則新區興,工業強則新區強。作為眉山融入成都的「橋頭堡」,東進的「急先鋒」,新區如何搶抓多重機遇,拓寬產業版圖?新區積極探索、不斷謀劃。
  • 廣東佛山現狀,工業總產值全國第六,卻至今沒有本土「大學」
    也不知道真假,今天特意查了一下佛山市官網,說佛山2018年的地區生產總值有9935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第16位;佛山的工業總產值為2.4萬億元,排名全國第6;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佛山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居第11位。在我們眼中,佛山只是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而已,居然有這樣的成績,真的厲害。為什麼佛山的工業總產值這麼厲害?
  • 經歷大戰大考 武漢部分市轄區公布2020年GDP預測數據
    來源:澎湃新聞近期,武漢多個市轄區2020年預計的GDP數據陸續公布。2021年1月6日,《長江日報》刊發的報導中,長江新城管委會主任、江岸區委書記馬澤江說:2020年是極不平凡、極其艱難的一年,也是攻堅克難、奮發有為的一年。
  • 蔣習鋒:千億雷射谷背後的草根哥,讓世界工業離不開「濟南製造」
    濟南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雷射產業基地,號稱」雷射谷「。而金威刻就是濟南的」雷射谷「之母。1/ 尋找蔣習鋒,濟南千億雷射谷背後的草根哥藥谷、量子谷、中國算谷、創新谷、雷射谷,這些都是濟南高新區規劃建設的產業園。大概由於濟南人對矽谷過於虔誠與膜拜,因此把產業園們的名字起的如此時尚、科技、光鮮亮麗,整個濟南高新區幾乎被矽谷化了。
  • 【畫好同心圓 唱好雙城記】重慶永川:千億級汽車產業生態城藍圖初現
    如今,以長城汽車為標杆的永川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已呈現「鏈狀」崛起的態勢,撐起了永川工業的「脊梁」。  長城汽車與永川:跨越1700公裡的特殊情緣  汽摩是重慶市的主導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重慶形成了汽摩整車及零部件在生產、營銷、供應鏈、金融等環節完善的生態經濟。
  • 【歷程】花都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的20年發展之路
    【歷程】花都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的20年發展之路 2020-11-27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規上先進位造業總產值5年過萬億 西安現代產業布局藍圖繪就
    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先進位造業總產值超過1000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70%,形成6個以上千億級支柱產業。屆時,將形成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以及人力資源協同發展、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