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習鋒:千億雷射谷背後的草根哥,讓世界工業離不開「濟南製造」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製造界網

來源/製造界(ID:baixiu01)

作者/譚小米

仙童公司是矽谷之母。矽谷60%,市值高達21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都是從仙童公司出來的人創立的。

在中國濟南,也有一家這樣的公司,它就是金威刻公司。濟南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雷射產業基地,號稱」雷射谷「。而金威刻就是濟南的」雷射谷「之母。

1/ 尋找蔣習鋒,濟南千億雷射谷背後的草根哥

藥谷、量子谷、中國算谷、創新谷、雷射谷,這些都是濟南高新區規劃建設的產業園。大概由於濟南人對矽谷過於虔誠與膜拜,因此把產業園們的名字起的如此時尚、科技、光鮮亮麗,整個濟南高新區幾乎被矽谷化了。無論是量子谷、算谷還是雷射谷,都內涵矽谷意味。

美國矽谷被稱為世界科技聖地。矽谷一般指高科技產業和科學家雲集的地方。然而,傳說中的濟南雷射谷背後卻是一群草根創業者,他們即沒有任何矽谷背景,也非海歸、院士,又非名企、名校出身的技術大咖。草根哥幹高科技,似乎有點像小學文憑的莫言老師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你服氣?還是不服氣呢?所謂民間出高手,說的應該是平凡人也能幹出大成就。

5月初,我的一位高中同學驅車帶我去外地參加一個會,她也是濟南高新區一家製造企業的CEO,我們一路相伴,不免談論些青春往事。她說她中學時代喜歡學霸,喜歡班級裡的尖子生男生。我說我喜歡能給我美好感覺的人,從沒考慮過什麼學不學霸。我告訴她,中國教育在改革,對有才華的偏科生會越來越公平,好大學已對優秀的偏科生敞開,名校不再是學霸的專利。她不服氣,她說她老公就是學霸,現在擁有3個專業的研究生學歷。我問她,有什麼研究成果嗎?沒有什麼研究成果,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三個學歷就是三張紙。她還是不服氣,我們理論了很久。最後我建議她多看看諾獎得主和那些偉大發明家、科學家們的故事。有人研究過那些諾獎得主,發現他們大多數在中學時代並不是學霸,但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偏執,有天賦;對自然現象好奇、著迷;對科學研究專注、極致化。

1996年,英特爾公司創始人安迪·格魯夫著書《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從此偏執被解釋為一種偏執智慧、偏執精神、甚至偏執力。

近年來,濟南製造業華麗轉身,談到濟南高新區,不少人會很驕傲地說,濟南的工業雷射切割機都做到世界上去啦!不久前,我們採訪到了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中心主任王思國,王思國介紹說:「濟南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雷射產業基地,目前擁有100億產業規模,200餘家企業,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民營企業。其核心產品是成套工業雷射切割機,濟南生產的這種機器在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得到應用,並備受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青睞。」王思國還告訴我們,早在十幾年前,雷射切割機就貼上了「濟南製造」的國際標籤。

當前濟南正快速布局雷射產業,打造千億「濟南雷射谷」。2019年山東省雷射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獲批建設,已建成35萬平方米的眾創空間和雷射大廈,在建的有6.7萬多平方的幸福連城光電創新園,12.7萬平方米的普洛斯濟南雷射產業園,以及13.1萬平方米的光科新技術基地等。

看來濟南對做雷射是相當有激情!真要做大了!但我們還是疑惑一個問題,濟南的雷射切割機靠什麼貼上的「國際標籤」呢?哪來的技術?哪來資金?有沒有國際技術合作?王思國回答,關於生產技術問題還是向生產企業或者向科技部門去了解。

坊間有這樣一個說法。17年前,濟南的第一臺雷射切割機出自一位類似賈伯斯的偏執者之手,屬於自研、自用、自產。據說這位偏執者當時年齡只有24歲,他的第一臺自研雷射切割機成功賣給了國內一家用戶。之後,他開始挑戰德國技術,按照極其嚴苛的德國技術標準,生產出了5臺雷射切割機,並成功銷往德國。據說當年國內沒有人敢接德國用戶的訂單。之後,美國、英國等國家的訂單紛至沓來,讓研發人賺了個缽滿盆溢,公司迅速做大了。再之後,這位偏執者把絕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埋頭研發創新和升級、打磨產品。由於重研發、輕經營,造成技術人才和經營人才不斷流失,不斷有人離開公司去另起爐灶,重新圈地建廠,原本是他的員工或合作夥伴,現在變成了他的競爭對手。就這樣,濟南的雷射企業漸漸多了起來,慢慢形成了一個雷射產業集群。

一臺自研雷射切割機引發了一個雷射產業集群。那麼,誰是那位最初的雷射切割機的研發人呢?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開始了對那位偏執者的尋找。幾經周折,後來在濟南市科技局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他,原來他是濟南金威刻雷射科技的董事長蔣習鋒。

75後的蔣習鋒看起來依然年輕帥氣,斯斯文文的樣子,內向的性格蘊含著執拗和個性。蔣習鋒畢業於山東一所普普通通的電子工程學院,大學畢業後做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工程師,從事雷射切割機生產製造。

談及17年前,蔣習鋒說:「當年雷射刻字機生產廠家遍地都是,產品利潤很低,幾乎掙不到錢,生存都是問題。2003年決定研發雷射切割機,因為雷射刻字機的市場太小了。雷射刻字與雷射切割,雷射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於是就產生了自己研製雷射切割機的衝動,後來找個兩個夥伴,三人摸索著幹了起來。」

2003年到2004年,兩年期間蔣習峰三人研製小組顆粒無收,沒有任何經濟收入,更談不上什麼資金、技術支持。但他們最終還是成功了。迄今為止,金威刻公司已有近3萬臺雷射切割機運行在全球170多個國家。

這樣的蔣習鋒,這樣的創業,算不算草根逆襲?儘管蔣習鋒是雷射切割機濟南製造第一個人,但遺憾的是,蔣習鋒並沒把自己的公司做到一家獨大,金威刻雷射只是濟南數家雷射切割機龍頭企業之一,這是不是蔣習鋒的一個痛處?直擊痛點,我們與蔣習鋒進行了一番至真至誠的交流。

臨空創意基地孫村生產基地

2/ 我願與兄弟們攜起手來,共建雷射產業鏈生態

製造界:蔣總,17年前,你研製成功了雷射切割機,成為首家將雷射成套裝備出口到德國的濟南公司。這麼多年過去了,你為什麼沒把你的公司金威刻雷射做成濟南一家獨大的巨頭公司?你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蔣習鋒:可能是這兩種原因造成的吧。一、由於金威刻產品一開始就做國際市場,並且做的很生態、很有黏性。因為國際市場好做,做起來也簡單,順風順水,在某種程度上對國內市場開拓力不夠。二、由於我大部分時間帶領團隊做研發,為不同行業設計研製不同功能的機器,追求標新立異和創新,對產品刻意追求,疏於對公司的管理機制建設,造成在公司創業初期人才流失。

現在的金威刻雷射已擁有一支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

金威刻雷射的頂尖銷售精英

製造界:當年有人從金威刻雷射帶走了技術和市場,去獨自創業、圈地建廠,你氣憤過嗎?

蔣習鋒:當然氣憤過。事實上,很長一段時期,我對公司人才、技術、市場資源流失耿耿於懷。不過看到今天濟南快速成長的雷射產業集群,不知不覺釋懷了。

製造界:現在怎麼看他們?

蔣習鋒:他們也不容易,他們也都很優秀。都是當年和我一起奮鬥過的草根兄弟,沒有他們的離開,沒有他們的獨立創業,今天就沒有濟南這麼大的雷射產業集群。現在來看,濟南發展成雷射產業集群比發展一家獨大的雷射成套終端產品更好。

製造界:為什麼?

蔣習鋒:安全。美國是世界科技高峰,處在產業鏈的頂端。2018年以來,美國由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主導者變為破壞者。通過切斷產業鏈上遊技術,威脅我國的工業安全,給我國高科技製造業帶來諸多不安全感。看看當下的華為,美國切斷對華為手機軟體授權和晶片供應,令ICT、AI及全國科技製造業很痛苦,壓抑到窒息的感覺。除制裁華為之外,大疆飛機、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被列入美國「危險企業」黑名單。

長期看,就雷射切割機而言,做自主、完整的產業供應鏈比做成套設備終端更重要,發展雷射產業集群有利於維護雷射產業供應鏈的完整性。

製造界:您的意思,雷射成套裝備的整個產業鏈實現國產化,才安全嗎?

蔣習鋒:是啊。

製造界:被美國制裁怕了?

蔣習鋒:美國很仗勢欺人,這個「勢」指科學技術。事實上,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美國經濟一直雄霸全球,因為近100多年來,諸多人類的偉大發明都來自美國人之手,如電燈、電話、電晶體、半導體晶片、計算機、網際網路、磁共振技術、雷射技術、原子彈、衛星、人類基因發現等。

製造界:連雷射也是美國發明的啊?

蔣習鋒:雷射的發明源於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光與道物質相互作用」這一基礎技術理論。1960年,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誕生在美國。

紅寶石雷射器

有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工業GDP首次超過美國,之後,一致穩居全球第一。2017年的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產值3.59萬億美元,美國2.16萬億美元,德國0.76萬億美元,日本0.98萬億美元。中國製造業產值逼近美、德、日三大發達國家的產值之和。更驚人的,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的汽車、家電、手機、自行車、縫紉機、塑料、紡織、造紙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然而,幾十年玩命拼出的全球第一的製造大國,背後深刻著中國工業的焦慮和無奈,如此巨大的工業體量,外在產業鏈上遊的大量關鍵技術及核心部件卻依賴進口。比如手機產量全球第一,手機晶片不能製造,因為缺乏晶圓、光刻膠、光刻機、蝕刻機等產業鏈上遊生產設備和原材料;大飛機造出來了,關鍵核心設備和航空材料依賴進口;我國的顯示屏面板產量全球第一,液晶原材料依賴進口。

製造界:中國工業真正崛起,僅僅依靠由產值堆砌起來的經濟總量是遠遠不夠的。據說金威刻機器也大量使用進口雷射器?

蔣習鋒:是的,進口雷射器,的確好用。我希望有一天,國產雷射器做的比進口雷射器好用。希望全產業鏈上的技術都使用中國技術,用中國技術做中國產品,這樣才有安全感,才不受制於人。

金威刻雷射與德國通快達成戰略合作

製造界:雷射切割機全產業鏈使用中國技術,能做到嗎?

蔣習鋒:可以做到。目前濟南雷射谷正藉助雷射切割機成套裝備優勢進行招商,為成套雷射切割機配套生產雷射晶體材料、雷射器及其它元器件。在國內形成內循環和產業鏈生態。這對每個中國公司發展更有利,更容易做好做大。金威刻公司願與兄弟們攜起手來,共建產業鏈生態,共享技術資源和市場資源,抱團發展,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濟南千億雷射谷。

製造界:如何攜手?

蔣習鋒:把合作建立在產業鏈上。與科研、與人才、與市場、與上遊、與下遊探討不同形式的合作。在競爭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競爭,形成相互參股經營的利益共同體。

製造界:與營銷力相比,研發力才是金威刻公司最大的優勢,在雷射切割機的應用上,金威刻有那麼多創意和思路,獲得了那麼技術專利。但凡金威刻新機器一上市,總是被模仿。金威刻可不可以考慮拿技術資源與兄弟公司合作?

蔣習鋒:做技術輸出,可以考慮,金威刻研發動力一直很大。

製造界:你研發的動力來自什麼?

蔣習鋒:讓世界工業離不開「濟南製造」。當下,雷射切割機正在成為智能製造的一枚神器,市場巨大。

相關焦點

  • 廣達(重慶)製造基地2020年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
    廣達(重慶)突破千億大關。郭雨嫣 攝  2020年1月至11月,廣達(重慶)製造基地工業總產值達1044.14億元,同比增長30.55%。  「全球每5臺筆記本電腦,就有一臺廣達(重慶)基地製造。」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生產筆電4105.6萬臺,同比增長40.6%;生產智能手錶852.5萬個,同比增長80.1%。
  • 四大發展能級+四大支柱產業 濟南工業強市「路線圖」來了
    記者9日從濟南市工信局獲悉,為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聚焦「智造濟南」建設,打造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近日,濟南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記者了解到,濟南將逐年提升工業對全市經濟的基礎支撐作用,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到2025年,工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鞏固提升工業基礎地位,形成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 全員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小鴨精工 —— 打造成為千億級汽車...
    精工這個團隊就是幹事創業的,小鴨精工要打造成為濟南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成為濟南工業強市的新名片。」12月5日,在小鴨精工2020年度工作總結大會上,公司總經理王前峰如是說。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小鴨精工汽車裝備產業掌握了世界領先的閃光對焊機、全自動輪輞生產線、大型冷衝壓覆蓋件模具成型分析設計等核心技術,鋼製車輪全自動化生產和車輪模具設計水平達到業內領先水平。鋼製車輪全自動化生產線和車輪模具設計水平成為行業隱形冠軍,是濟南周邊區域最大汽車模具製造企業,是國內最大的車輪裝備製造企業。
  • 廣達(重慶)製造基地工業產值突破千億元 生產全球兩成筆電
    中新社重慶12月25日電 (記者 劉賢)「破千億,我們用時11個月便完成了去年制定的年終目標!」廣達重慶公司相關負責人25日在重慶向媒體介紹,1至11月,廣達(重慶)製造基地工業總產值達1044.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55%。
  • 工業強市丨濟南二工具機董事長張志剛:帶動數控工具機、鑄造機械等門類...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0日訊 7月9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加快建設工業強市動員大會,會上濟南二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剛表示,這次會議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振了信心、指明了方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新高新·新動能】濟南老工業品牌 「小鴨」新動能崛起「成峰」
    正如李永剛所說,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小鴨兩大主業可謂「全面開花」,新動能崛起,頻頻引來世界巨頭的目光,憑藉世界領先的技術,一件件小鴨造飄洋過海,走進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其在國內乃至世界的朋友圈正越來越大。
  • 閃電深1度|素描魯企「葫蘆娃」:市值過千億山東上市公司長這樣
    為何短短一年間,山東有6家企業闖進「千億俱樂部」?市值猛增的背後是否暗示山東企業的崛起之態?【1】聚集發展,「千億市值」企業來自四大城市從這7家市值過千億的山東上市公司所處城市來看,區域特點極為明顯:濟南、青島、濰坊分別擁有2家千億魯企,煙臺以1家居於其後。
  • 福臻工業:卯足勁 發力智能製造
    原標題:福臻工業:卯足勁 發力智能製造   天津北方網訊:鞏固提升高端裝備等優勢
  • 濟南和百度智能雲的「黃河故事」
    即使是在黃河生態系統保護的話題上,濟南也創新性地啟動了「數據黃河」工程,重點聚合黃河流域生態、自然、人文、產業等基礎信息數據,探索建立以濟南為中心的黃河流域數據流通聯合體。百度CTO王海峰在近期結束的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曾表示:「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的產業智能化變革,正在持續為世界經濟復甦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 「Touching濟南」世界知名企業交流對話會在濟南召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為在疫情防控新常態背景下搶抓機遇,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助力濟南市建設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和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服務全市「雙招雙引」工作,10月30日上午,濟南市外辦與中外企業家聯合會共同組織歐力士、戴姆勒、西門子、摩根大通、拉法基豪瑞等世界
  • 擦亮濟南製造名片!小鴨、百脈泉、佳寶等本土品牌都將亮相展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在6月2日召開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2020濟南地產品展示交易會將集中展示濟南優勢工業企業及產品,其中小鴨、康巴絲、百脈泉、華天電子、佳寶乳業、聖梵尼服飾等耳熟能詳的濟南本土品牌都將在展會亮相。
  • 山東引來了「金鳳凰」 凱傲林德叉車品牌在濟南建新基地
    8月17日下午,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的凱傲智能叉車和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二期項目集中開工,標誌著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項目迎來了又一個加速點,也是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智造濟南」的又一強力引擎。其中投資2億歐元的德國凱傲智能叉車濟南項目是整個園區引進的首個外資項目。
  • 連續3年入選世界智能製造科技進展!解密卡奧斯背後的「技術引擎」
    近日,在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智能製造科技進展交流論壇上,中國科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聯合評選出了「2020世界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
  • 神思電子與百度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濟南工業企業智能化升級
    本文來源:濟南日報·濟南發布日前,主題為「工業智聯,落濟生根」的2020中國AI+工業網際網路峰會暨百度
  • 濟南口罩日產能突飛猛進的背後
    20多天,從日產不到3萬隻到目前的50萬隻,這是聖泉集團在濟南市工信局等部門大力支持下創造的「火神山速度」;從日產6萬隻到70萬隻,很快將突破100萬隻,這是濟南創造的「口罩騰躍」紀錄,其背後經歷了怎樣的突飛猛進?
  • 「非凡2020」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編者按:2020年已至尾聲,在這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間,是什麼讓中國風雨兼程、勇毅前行,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推出中國經濟年終特別報導《非凡2020》,用聲音刻錄中國經濟這一年。23日推出《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 像頭盔哥這樣的草根球星打野球一年收入有多少?比CBA新人多嗎?
    網絡時代,成就了造型的時代,因為信息的發達以及各類籃球真人秀節目的熱播,很多草根籃球球星被人們熟知,而勇奪48次路人王冠軍的「頭盔哥」郝天佑更是得到了很多球迷的喜愛。SO,問題也來了,像「頭盔哥」這樣的草根球星打野球一年收入有多少?比CBA新人多嗎?
  • 雄心酬千億 鐵腕護碧江——四川瀘州江陽區構建川南工業經濟高質量...
    通過實施工業「千億」集群發展計劃,重點推進白酒、裝備製造、現代醫藥等產業,加快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步伐。2019年,江陽區全年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20億元,同比增長20%,增加值增速13.7%,全市排名第一。
  • 浪潮、有人、泰鋼……看濟南本土企業如何引領工業網際網路發展
    近年來,濟南先後出臺了《濟南市促進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濟南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每年拿出不少於1億元資金支持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雲洲』的寓意是我們想尋找一個工業的新大陸。」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工業網際網路總經理龐松濤解釋說,「浪潮的定位是『高端裝備製造業』,營業收入1000億中有一半是來自於伺服器,在全球伺服器市場中排名第二,裝備製造能力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 工業4.0 江蘇搶佔智能製造風口
    原標題:工業4.0,江蘇搶佔智能製造風口   11月28日,2020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