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和皇室為何重視和歌?都沒權力了,只能重視文化!

2020-12-17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天皇和皇室為何重視和歌?都沒權力了,只能重視文化!

在日本,每年一月中旬的「歌會始之儀」(也就是和歌會)是按新年慣例舉行的宮中活動,由NHK電視臺轉播。由於新聞也會報導,相信有不少朋友通過網絡看過歌會會場的情況。不過,為何為何每年都會舉辦「歌會始之儀」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現在參加和歌會的都有哪些人?

天皇與皇后、皇太子為首的皇室成員必定會出席,此外,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日本藝術院會員等也會到場陪聽。換句話說,除了皇室成員外,日本文化界人士都會到場參與。

那麼,歌會將會如何進行呢?

在會場發表的不光只有皇室成員的和歌作品。向宮中投稿詩歌被稱作「詠進」,以歌會始來說,會事先公布主題,向一般大眾募集詩歌作品。其後,從募集的作品當中選出最優秀的十首作為預選歌,在歌會始上詠歌誦給天皇、皇后及皇族成員聽。

繼十首預選和歌之後,接著吟誦一名評選人的和歌以及獲天皇青睞的詩歌作品,隨後吟誦皇族成員的和歌以及皇后的和歌,最後吟誦天皇的和歌。預選者能以陪聽者身份進入會場,但吟誦到自己的作品時要起立。會後,會安排時間讓天皇、皇后與入選者交談,是透過和歌與皇族成員交流的難得機會。

現在,我們再回到一開始提出的問題,為何每年都會舉辦「歌會始之儀」呢?

和歌隨著日本的誕生而生,歷代天皇為了祈求國運安康、天下太平而吟誦。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會舉行以特定主題吟誦詩歌的歌會,在《萬葉集》當中也有相關的記載。

關於天皇於一年之始舉行的「歌御會始」,可追溯到鎌倉時代中期的文獻記錄,歷史相當悠久。而在江戶時代,幾乎每年都在宮中舉行歌御會始。這種歌會由於資金的問題,原本只是皇族與近臣之間的活動,直到明治天皇時期,改變了歌會的意義。不僅開放一般國民參與,獲選的優秀作品也開始在歌御會始上發表。

到了戰後,為了擴大募集和歌作品,主題也變得平易近人。相較於以前的庭上鶴訓、社頭寒梅等主題,今年則以立、靜、本、人、野等為主題,可看出主題變得更方便一般國民參與。不僅在日本國內,甚至在外國也受到一定的關注,每年募集到的和歌約有兩萬首。

儘管自古以來,天皇就與和歌有關。不過,真正與和歌有關是在院政開啟之後。在此之前,天皇的權力分成三份,太上天皇、天皇、藤原家。進入院政時代後,天皇手中的權力盡歸太上天皇。

從這個時期開始,天皇成為象徵意義,負責宮中祭祀、舉辦歌會,傳承文化。之後的歷代天皇,基於現實因素,對於文化傳承極為重視,每年都盡全力舉辦宮中歌會。只有進入戰國時代,由於戰亂頻發,由於手中無錢,這才停辦歌會。

隨著戰國時代逐步終結,無論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還是德川家康,都大力資助天皇繼續研習文化。天皇也急於復興丟失的文化,因此大力研習傳統文化及中國文化,表面上看,似乎是以下犯上,但事實上只是在遵循歷史上的天皇定位,恢復天皇應有之位。

進入幕末,大政奉還後,天皇再度獲得權力,但基於歷史原因,仍然每年舉辦和歌會。到了現代,再度失去權力的天皇,仍然遵循歷史脈絡,將和歌會繼續舉辦下去,這與成為了天皇的一個象徵,也就是「歌會始之儀」只有天皇及天皇家才能舉辦。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和英國女王有何不同?日本天皇為何能留存至今?
    在當下各國的政治體制中,每當提及象徵權力制的時候,人們往往都喜歡將英國的女皇和日本天皇進行比較,因為兩者都是國家名義上的精神領袖,曾經都擁有過絕對的權力,但在當代卻都被束縛了政治權力,只有代表國民精神信仰的權力,無一實權。
  • 一千多年的日本皇室,古代有8個女天皇,但愛子為何不能繼位?
    而彈丸小國日本,在1000多年的皇室歷史中,竟然一共出現了8個女 天皇 。這8個傳奇的女天皇即:推古天皇、皇極天皇、齊明天皇、持統天皇、元明天皇、 元正天皇 、孝謙天皇、稱德天皇。 明明,在我們眼中,日本是一個傳統而刻板的國家。 明明,現代日本皇室的皇位繼承法,依舊只能是男性而不能是女性。
  • 掌握權力的藤原氏,為何沒有成為天皇?答案其實很簡單
    摘要:掌握權力的藤原氏,為何沒有成為天皇?答案其實很簡單日本平安時代,天皇的權力盡數落於藤原氏之手,這個家族藉助與天皇聯姻,逐步掌握了朝廷權力。對於敢於反抗自己的勢力,全數被驅逐出京都,或者在政治鬥爭中身亡,就連天皇都被藤原氏逼迫,一度只能躲在宮中落淚。那麼,為何藤原氏沒有趁這個機會成為天皇呢?天皇失去權力,要從更早之前的嵯峨天皇說起。日本天皇正是從嵯峨天皇時代開始,確立了天皇不掌權的傳統。
  • 天皇是怎麼失去權力的?日本戰國為何天下布武
    四世紀日本天皇制度確定,可是日本由於之前一直是氏族部落的狀態,及時大和國打下了大片領土天皇出現但日本的實際掌權者還是以蘇我氏為首的幾大氏族。氏族的統治導致大量土地兼併,人民生活困苦成了天皇政變的根基。645年天皇組織刺殺氏族權臣蘇我入鹿,皇室奪權成功後根據中國唐朝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實行大化改新。
  • 天皇127代沒斷代,為何日本沒有權力鬥爭?答:天皇不值得!
    日本天皇也曾多次反抗,有過好幾任天皇也曾想要拿點實權玩玩。只不過他們的力量終歸太小,並沒能將幕府的統治掀翻。外加上幕府給天皇的待遇還算不錯——你只要乖乖待著,吃的喝的玩的都白給你。這樣也就導致大多數天皇懶得"起義",每當幕府政權更替時他們只需摸摸將軍的腦袋,給他們傳達老天爺的指令即可。何樂而不為呢?
  • 日本皇室身份尊貴,為何公主受到校園霸凌,天皇卻無能為力?
    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經歷的不同,導致各國之間都存在著一些文化差異,就拿日本來說吧,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日本至今仍存在著皇室制度,雖然沒有實權,但卻也是國家的象徵、民眾的精神支柱
  • 日本天皇可以傳承2680年,為何中國皇室每隔300年就要洗牌?
    2019年5月1日,日本德仁天皇正式即位,改元「令和」,成為了第126代天皇。但地理因素和地域面積以及民族問題都不是決定性因素,難倒長達2680年的時間裡面,就沒有人想取皇室而代之嗎?我相信肯定不止一個日本人這麼想過,尤其是像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種梟雄,但他們衡量一番之後都選擇了呆在幕府並且繼續供奉皇室,這是為什麼呢?
  • 日本人與天皇之間,存在著怎樣的紐帶和羈絆?
    客觀來說,在歷史、文化與宗教各方面,日本與中華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諸多交流更是與天皇有著緊密關係。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天皇這個存在呢?我認為首先必須摒棄以往深入人心的觀點,即「君主=絕對權力者」的成見。當我們談到天皇時,往往有兩個極端又互相排斥的印象:一個是「沒有權力的傀儡」,一個是「受日本人崇拜的存在」。
  • 日本搞明治維新,天皇無實權,皇室和公卿貴族沒功勞,卻好處多多
    實際上,在此之前的孝明天皇根本不想搞維新,不過在他兒子明治天皇這一代還是搞出來了。那麼,明治天皇明明沒有實權,為何敢搞明治維新呢? 當然,除此之外,1884年國家持有的日本銀行和橫濱正金銀行股份獻上皇室,1887年國家持有的日本郵船公司股份獻上皇室,1898年國有森林中的大部分作為「御料林」轉變成皇室財產
  • 不具備政治實權的日本天皇平時都幹些什麼
    如果從英國和日本憲法規定的國家元首而言:英國女王和日本天皇是國家元首,然而作為君主立憲國的英國和日本的君主是虛位的,由議會選舉中產生的多數派上臺組織內閣,而國家的實際政務是由內閣負責的。如果從權力大小來看:英國的女王和日本的天皇都比不上首相,因為他們都不掌握實權。然而英國女王和日本天皇的地位威望卻是首相所無法比擬的。
  • 日本天皇為何經歷千年不改,而中國朝代大多只能維持短短幾百年?
    2019年,日本德仁天皇正式即位,改元「令和」。至此,他成為了日本第126代天皇。很多人可能對126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根據日本歷史典籍記載,第一任日本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即位,皇位傳承到今天這位德仁天皇的手裡,一共傳承了126代天皇,整整2680餘年。
  • 天皇種地,皇后養蠶,日本皇室再現傳統生活
    日本《朝日新聞》5月11日報導,雅子皇后首次出席並參加了今年的"親蠶禮",據悉,"親蠶禮"不單單只是一個開幕儀式,它更是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日本歷代的皇后都需要親自上陣為皇室御用養蠶所剪彩後,還需要親自挑選各類桑葉,餵養蠶寶寶,起到為創建一個更美好的生活而十分勤勞的帶頭作用。
  • 日本藤原氏家族有多牛?掌控日本近500年,天皇只能娶此家族女子
    藤原氏是日本貴族姓氏之一,最初為中臣氏,其與忌部氏一同負責日本皇室的神事和祭祀活動,彼時,日本天皇並未多少實權,權勢掌握在貴族蘇我氏的手中,其中蘇我入鹿生曾逼迫上宮王族集體自殺,直接威脅到了皇室權威,因此爆發了乙巳之變。
  • 日本皇室地位崇高,為何天皇的女兒,還會被同學欺負到不敢上學?
    日本是世界上至今保留了皇室的國家之一,雖然日本皇室在現今擁有的權力不大,但依舊是國家的門面,天皇在人們心中也依舊有著崇高的地位。如今這一代的日本的皇室都是大正天皇的後代,除開已經逝世和脫離皇室的,共有18位核心成員,其中下一代的小公主小皇子們在日本最為受人關注。
  • 日本藤原家族有多牛?掌控日本近五百年,天皇都只能娶這家的女子
    我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政權中,皇室最提防的從來不是底層百姓,而是那些世家大族,能分薄王權的一直都是讀為"士族門閥",寫作"封建大地主"的高門大戶。歷朝歷代的君主一直都在為將權利收歸中央而努力著,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
  • 日本武士的社會地位如何?權力雖最大,但地位只能排老3
    而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日本也不例外,社會分工基本遵循「士、農、工、商」的模式,圍繞天皇服務的貴族構建「公家」駕馭農工商以及兵(包括武士)。直到12世紀前後的保元之亂,那時日本執行二元的院府體制,由退位天皇稱上皇執掌的院府和天皇直轄的「公家」共同治理日本,但一山難容二虎,時任崇德上皇和後白河天皇就誰為主的問題大打出手了。
  • 日本歷史上的8位女天皇,第8位號稱日本最美女天皇,而且很有才
    昨天我們說了日本的飛鳥和奈良時代集中出現了6位女天皇。日本歷史上一共有8位女天皇,而6位集中出現在飛鳥、奈良時代。主要是當時日本各大豪族與豪族之間、豪族與皇室之間較量的必然結果。
  • 日本天皇的三大神器是什麼?為何連天皇本人也沒見過其真面目
    2019年10月22日,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在東京皇宮裡,身穿傳統服裝「黃櫨染袍」,登上高6.5米,重達8噸的「高御座」,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向日本國民宣告正式即位成為新天皇。在此之前的5月1日,德仁就已參加了「劍璽繼承儀式」 和「八咫之鏡」繼承儀式,接過了日本歷史上象徵著天皇權力的「三大神器」,成為了天皇繼承人。
  • 在日本,首相有權力廢天皇嗎?安倍晉三高呼萬歲討好,天皇不理睬
    只是在此後的130餘年中,因為歷史原因,首相權力和地位屢屢更迭。圖:明仁與美智子重返61年前他們第一次相遇的網球場日本首相的正式名稱是「內閣總理大臣」,很「中國化」的名稱與編制。在開始的明治維新時代,日本首相的主要職能只是天皇施政,地位偏低,權力偏弱。
  • 被日本「偷走」的妖怪,中國沒人重視,幫日本賺了199億美元
    再加上《日本書紀》的編輯原因,幾乎可以斷定八支蛇是舍人親王在公元720年之前根據山海經創建的「怪物」。九尾狐變成玉藻九尾狐也來自「山海經」,其傳說可以追溯到大禹的防洪時期。在這封信的歷史中,可以確定九尾狐狸最遲也出現在戰國時期。玉藻出生於傳說中的鳥羽天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