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的社會地位如何?權力雖最大,但地位只能排老3

2021-01-09 袁載譽

中國有諺語道「好人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由於古代戰爭中士兵往往就是炮灰存在,士兵這個職業還一度成為懲罰罪犯的刑罰手段「充軍」,因而士兵長期處於社會的底層。

而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日本也不例外,社會分工基本遵循「士、農、工、商」的模式,圍繞天皇服務的貴族構建「公家」駕馭農工商以及兵(包括武士)。

直到12世紀前後的保元之亂,那時日本執行二元的院府體制,由退位天皇稱上皇執掌的院府和天皇直轄的「公家」共同治理日本,但一山難容二虎,時任崇德上皇和後白河天皇就誰為主的問題大打出手了。

結局是後白河天皇依靠平清盛、源義朝領導的武士集團完勝了崇德上皇,但由於這場內戰打的太猛,期間武士集團藉機瘋狂擴張,當戰爭結束時後白河天皇雖贏得了戰爭,但失去對武士的絕對控制。

1179年由於無法滿足平清盛的獅子大張口,後白河天皇被直接軟禁了,與此同時以藤原氏為首的「公家」集團遭到了平清盛毀滅性的打擊。

再後來就是各路武士集團開始圍繞權力進行無休止的角逐,直到源賴朝於1192年就任徵夷大將軍,於鎌倉設立幕府,日本正式進入「公家」和「幕府」的二元政治。

日本武士進入黃金時期,武士在權力上不再只是大頭兵,作為統治機構的幕府上下均是由武士出任,間接的讓武士階級跨入了日本的統治階層,原本象徵貴族的「士」也能代指武士了。

與此同時為了在社會地位上抬高武士,將武士從被鄙視的平民群裡挑出來,日本戰國末期的豐臣秀吉大力推廣《繳刀令》,強調只有武士和貴族可以佩刀,與此同時給予武士原本貴族才擁有的「取姓」權限。

如此一來武士獲得了和貴族平起平坐的權力,且因自鎌倉幕府建立之後,歷任幕府將軍依靠手中兵權一直壓著天皇和貴族,並在天皇「公家」體系之上建立了幕府將軍、大名、旗本、徒士的社會垂直統治結構。

很長一段時間裡,武士階級的權力是全日本第一的,但是因幕府體系始終是尊天皇為主子,並沒有將其取而代之的舉動,因而在社會地位上天皇依舊壓幕府將軍一截。

與此同時作為日本曾經的實權階級,跟天皇命運相連的貴族們在幕府尊天皇的政策中也沾了光,既然幕府承認天皇體系高自己一等,那貴族在社會地位上依舊是高武士低天皇的存在。

這不德川幕府歷代將軍都要娶五攝家(日本5大傳統大貴族)的女兒為正室,至於娶到皇室女子那可謂是能光宗耀祖的顯擺事。因而全文總結下來就是日本武士的社會地位如何?權力雖最大,但地位只能排老3。

配圖來源網絡,沒發現版權申明,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

參看資料:河內祥輔.保元の亂平治の亂:吉川弘文館,2002年

略論日本武士的興衰 伊俊鵬 -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 - 1994

相關焦點

  • 日本史話:日本武士階層如何興起?德川幕府時期武士如何生存?
    武士的完美典範存留在講述英雄戰鬥和其他成就的多姿多彩的故事中,這使武士的形象永垂不朽,並鼓舞著後世的日本士兵。日本武士階層如何興起?日本武士被稱為"侍"、"武士"或"武",這些名詞反映出日本軍事人物在不同時期的作用和特徵。
  • 平侍家庭都在城下町社會中有一定地位
    平侍家庭都在城下町社會中有一定地位,他們有時被相當鬆散地歸之為"上層"武士的一部分。平侍充任藩國中級官職,享有俸祿(偶爾為封地)300石左右。有時,如在幕府和土佐,他們的俸祿可高達五六百石。平侍最低限度的俸祿,在長州和土佐為20石,在尾張為30石(後提高至50石),在薩摩為50石。我無法確定旗本武士的最低限度俸祿。
  • 近現代日本女性社會地位是如何演變的?
    因此,有必要先對二戰前後日本社會中女性地位的變化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從明治時代到二戰結束之前日本女性地位的演變「曰本的社會是一個按照年齡、性別、家族關係、社會關係的不同組織起來的擁有上下之分的階層制社會。」
  • 日本人常以「武士」自居,日本武士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這下子,軍人就不再是所有人都能勝任的,完全的專職軍人--武士制度,也開始流行於日本國內。此外,一堆世家大族也有自己控制的武裝力量,保衛領主的莊園,這些人的地位自然也比較高。 那如果有些武士的主公受難了呢,武士失去了主公,那就成了「浪人」。 「武士」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呢?很多人可能說「武士刀」,「武士道」什麼的吧,這也沒錯,日本歷史上,除王公貴族外,只有武士才能佩長刀,一般平民是無權使用的,而所謂「武士道」其實就是統治階級遵循的「道德」。
  • 吃米的武士如何推動明治維新大變革,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原因
    固化了等級,讓從事這些產業的人民沒有與其力量相配的社會地位,所以信長天下部武的政策就是要建立自己的武士政權,取代以天皇將軍為代表的公家,掌握絕對的權力,建立自己的集權。甚至在宗教勢力根深蒂固的日本聲稱世上別無神明,自己是世上唯一值得崇拜之物。
  • 武士不滅,日本不昌:明治政府是如何消滅武士階層的?
    為了打擊貴族豪強,鞏固統治,源賴朝將心腹家人(也稱武士)派往全國各地擔任守護、地頭,行使警察、徵稅和土地管理權,將權力逐漸滲透到基層,徹底掌握了地方權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巖倉具視等人主張效法西方,使日本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而西鄉隆盛、副島種臣、江騰新平等人主張日本走老路,提出了對朝鮮作戰,恢復諸侯和驅逐外國人的口號。後者的目的是維護武士階層的利益——只有對外徵戰,才能凸顯武士的價值,恢復諸侯,就是恢復上層武士的地位,驅逐外國人,也是為了維護舊體制。
  • 面向學|從面相也能看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你的社會地位如何?
    在如此多變繁雜的社會中,能夠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比多金還要困難,這不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不對磨鍊,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還需要有政治、社交等頭腦,才有可能成為社會地位非常高的人,那麼我們如果通過一個人的面相來看出這個人未來是否可以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呢?
  • 日本武士究竟是什麼樣的?帶你看日本武士的詳細內容
    他們是和士農工商並列的一種職業、一種社會階級。但是日本武士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光輝,也沒有那麼高尚的社會地位。日本武士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始終沒有謀求獨立的更高的地位,比如像洪秀全那樣自主的政權,而是從莊園地主手裡脫離出來立馬又集體依附於貴族之下。
  • 古代日本花魁,社會地位奇高,普通人見一面幾乎傾家蕩產!
    當然日本也不例外,在日本古代時期,有一群特殊的女人。他們就是日本地位最高級的遊女「花魁」。雖然職業極為特殊,而且工作內容大家也基本了解,但是日本花魁的社會地位卻是很高的。上面這張圖片就是古代日本的花魁,他們時常畫著精緻的妝容,穿著華麗的和服。每個人都掌握這很多技藝,這其中就包括茶道、舞蹈、樂器等。而除了這些之外,還需要很高的顏值,經過重重的選拔和淘汰,最優秀者才能成為花魁。
  • 陳廷敬在康熙朝的地位如何?雖官居一品但很難躋身第一梯隊
    在《康熙王朝》中,漢臣陳廷敬的戲份雖不多,卻也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在劇中所說的「皇上修宮殿沒錢,要是裁撤三藩用兵,掘地三尺也要挖出銀子來」,此話擲地有聲,讓人看到了陳廷敬身上的那股子倔勁。影視劇中的角色我們不必過於在意,筆者要探討的是歷史上真實的陳廷敬,是否如《康熙王朝》中那樣備受康熙帝的器重?
  • 武則天爸爸的職業非常低賤,社會地位只比怡紅院龜公高一點點
    前幾天,筆者寫了一個帖子,講了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商人出身,社會地位極其低下。有網友問我說:「商人不偷不搶,靠本事吃飯,為什麼在古代的時候社會地位那麼低下呢?」這個話題非常有趣,筆者今天得空,給大家講一講這個話題。古代的時候,有一條鄙視鏈,這條鄙視鏈叫「士農工商、娼優皂隸」。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真實地位到底怎樣,是何原因被推翻?
    說到日本的歷史,我們就必要要提到著名的"德川家族"。德川上臺以來,德川家族統治日本長達兩百多年。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德川十五代將軍交出了他的權力。日本政府會對他們做什麼?德川一家會怎麼樣?"幕府"源於古代漢語,是指"戰爭時期的將軍府",後來被日本人吸收。在日語中,它指的是"將軍的軍帳"。之後隨著將軍權力產生了變化,幕府已經上升為一種獨特的政治體制。"日本幕府"是指古代日本的中央政府機關,其在權利上遠遠高出天皇,因此,在日本,通過最高權力對外抗敵的將軍就被稱作為"幕府將軍"。
  • 世界最大鑽石:王室權力與地位的象徵!
    01世界最大鑽石:「非洲之星」鑽石它純淨透明,帶有淡藍色調,是最佳品級的寶石級金剛石,是到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金剛石,約有一個成年男子拳頭大小。由它加工而成的一組鑽石,被命名為「非洲之星」。南非德蘭士瓦地方當局用15萬英鎊將它收購,運往倫敦,獻給愛德華七世國王的66歲壽辰。
  • 日本明治維新:被瓦解的四個社會階級
    日本在12至19世紀七百年的時光中,日本幕府為了管理社會,精心打造了四個等級森嚴階級制度。在幕府設計的四個階級中,幕府把商人放在社會的最底層。而同時期的歐洲封建社會,農民或農奴是社會最底層。但是由於日本受到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強調對農業生產力的重要性,只有武士階層的地位是高於農民和漁民,而農民和漁民又高於日本的工匠喝商販。
  • 日本武士窮得吃不起飯也要叼著牙籤:餓死事小,沒面子事大
    在黑澤明執導的《七武士》裡,幫助一個山村防禦強盜進攻的7名武士,生活上都很落魄。農民僱請他們的酬勞,也僅僅是一碗白米飯。毫無疑問,這些武士跟農民一樣,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後來,他們乾脆脫離了農民身份,變成了職業武士,不再從事生產活動。 武士出現後,從分散走向集中,成為了一個武士集團。武士集團吸收儒家思想形成了服從、盡忠、獻身等武士道精神,崇尚正直、堅毅、質樸、儉約、膽識、禮節、大義、廉恥等美德,在日本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 血腥擴張的錯覺:日本軍人如何染上"武士幻想症"?
    美國人對日本軍刀格外重視,收繳約80萬把,精選了3-5萬把帶回美國然而,當那本著名的《武士道》(Bushido-The soul of Japan)問世十年之前,比利時法學家De·Lavilla詢問該書作者新渡戶稻造日本是如何進行道德教育的時候
  • 日本武士頭盔欣賞
    日本武士是出現於10世紀到19世紀在日本國內的一個社會階級。作為日本武士的盔甲,其設計與日本武士的工作、社會地位具有密切的關係。日本武士盔甲設計的如此威嚴(恐怖)主要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日本武士崇尚武力,且戰鬥的情況較多,在戰鬥過程中威嚴(恐怖)的盔甲可以震懾敵人。在日本的古代武士地位較高。
  • 日本武士不為人知的恐怖事實
    然而,當購買刀劍的武士客戶比較有錢或者社會地位較高時,他們就會用活人來測試劍的鋒利度。 因為在那時社會上的武士地位都很高 普通女子必須花錢才能嫁給武士 當下層階級的女子想讓自己嫁給武士,他必須付錢。
  • 日本末代武士消亡史
    作為特定時代背景和歷史環境下所造就的「特產」,日本武士與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類似,是封建軍政制度下集武力與權力於一身的特權階級。 日本自12世紀以來為徵夷而封授的大將軍形成了各地的幕府割據統治,造就了武家專權政治下的武士制度,武士們要對自己的幕府主效忠和服兵役,而幕府也給予武士一定的特權與地位。
  • 地位造句和解釋_地位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現在從事務主任爬到副廠長的地位,是總經理面前的一位紅人,誰也奈何他不得。」]人或物所佔的地方。[魯迅《示眾》:「這胖子過於橫闊,佔了兩人的地位,所以續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層,從前面的兩個脖子之間伸進腦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