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舊改新地標建設加速!城建大廈開啟主體建設,將是深圳國企第一...

2020-12-19 網易新聞

羅湖紅嶺南路和金華街交匯處,城建大廈項目現場內,建築人員正在地下28米緊張作業,數日前,他們經過測體溫、消毒、登記信息的嚴格防疫「三步曲」,馬上投入工作。

日前,這座未來深圳國企「第一高樓」迎來建設加速, 「建築基坑已經完成,主體建設開始。」中建二局城建大廈項目常務副經理高信雲說。

隨著復工復產加速,以城建大廈為代表的深圳新地標加快建設節奏。這座建築建成後將高達333米,包括地下室5層和地上72層,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成為深圳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中的新地標。

提前啟動人員遠端篩查

城建大廈項目是蔡屋圍城市更新片區的首個項目,蔡屋圍城市更新片區是羅湖區政府重點打造的深圳金融、商貿、文化核心區,也是高密度的綜合城市功能區,對羅湖區功能與形象的意義重大。中建二局城建大廈項目常務副經理高信雲說,2020年該項目即將迎來的重大節點是突破正負零。

「12月26日我們發出開工令,目前管理人員復工達94%,隨著施工節奏加快,本月中旬我們會迎來大量工人上崗,今年底項目將達到400至500人。」高信雲說。

由於建築工地人員流動性大、工序複雜、活動軌跡複雜,防疫成為重中之重。高信雲說,早在年初八,儘管此時項目還未拿到復工批覆,項目組就啟動人員遠端篩查。「跟每個班組長跟工人1對1聊,』預約』工作崗位。」

利用大數據進行軌跡查詢

受疫情影響,工人返回難、員工住宿難、防疫物資緊缺等問題都對復工產生了很大的阻力,項目人力成本、固定資產成本都會有所上升。面對諸多挑戰,項目組堅持防控與復工「兩手抓」,確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同時保證高質量建設。

項目部召集員工組成青年復工突擊隊,制定應急預案,落實具體人員,從復工人員統計到返工時間確定,從防疫物資採購到進場流程優化,從安排員工住所到監督每日消殺,每個環節嚴格管控,把「匠心精神」融入到了防疫復工的每個細節。

一位員工告訴記者,他們利用大數據系統對每位進場人員進行軌跡查詢和密接查詢,對於關鍵崗位或結束隔離的員工用核酸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充分運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進行排查。

記者在現場看到,施工人員間隔1米作業,辦公區域安裝紫外線消毒燈。在用餐方面,食堂實行了分餐制,員工們分批錯開時間,按照取餐處的一米線來排隊取餐。「我們還熬製預防感冒的中藥湯,分發給員工。在工人宿舍的衝涼房安裝大功率排氣扇,並且安裝隔板保障安全距離,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高信雲說。「我們既要』嚴守』大門,還要隨時在現場、食堂、宿舍等地進行巡查,切斷每一種傳播疫情的可能。」

【記者】戴曉曉

【通訊員】朱迪

【作者】 戴曉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履行社會責任彰顯國企擔當 天健集團聚力雙區驅動效應
    作為深圳國資委控股、特區建工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天健集團在雙區建設中有著與生俱來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深耕優勢。城市所需,天健所長,近年來,天健集團逐步聚焦城市建設和城市服務領域,持續向構建大建工、大管養、大棚改「三大平臺」邁進,逐步形成以城市建設與城市服務為主體,以投資和新型業務為兩翼,以大建工大管養大棚改三大平臺為長期方向的「一體兩翼三平臺」戰略。
  • 有一種蛻變叫 —— 羅湖清水河
    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羅湖區成立了清水河重點片區開發建設現場指揮部,舉全區之力推進清水河加速「蝶變」,在以下六個層面全面優化轉型升級,正式吹響清水河開發建設的「集結號」。  三、交通層面:片區未來將規劃建設深汕高鐵、深汕城際和地鐵14、17、25號線以及中運量T1、T2線等多條軌道,並以此做為契機,打造面向未來、通江達海的TOD超級站城中心,將成為羅湖融入灣區、服務灣區的重要窗口、重大平臺和新增長極。
  • 深圳又一金融總部基地即將崛起!
    「中國第一倉」、羅湖重點城市更新項目,筍崗城建梅園項目效果圖已經出來了,魔幻感十足! 日前,由AUBE歐博設計聯合伍茲貝格建築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深圳羅湖區筍崗街道城建梅園片區城市更新單元項目方案順利中標。
  • 沉寂23年,深圳「第一爛尾樓」有望破局重生
    盤踞在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羅湖東門商圈,深圳東門大廈默然度過了近23年的冷清時光。在大量關於東門大廈的資料中,有這樣一番描述,項目地處羅湖黃金地段,坐擁東門、人民南兩大商圈,是業界公認的優質商業項目。至此,標誌著擱淺23年之久的深圳「第一爛尾樓」東門大廈終於迎來希望的曙光。
  • [分享]深圳京基100大廈平面圖資料下載
    摘要:正在建設的深圳平安金融大廈預計年底封頂,將成為深圳最高的金融大廈。該大廈設計高度為660米,已建到400米。主體結構採用「巨型框架-核心筒-外伸臂」結構,地下工程5層,地上118層,總高度600多米,建築面積達49萬平方米,總用鋼量達10萬噸,建成後將成為「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二高樓」。   昨日,平安金融中心樓頂施工現場。 平安金融中心項目昨天已施工至96層,主體高度超過京基100大廈達到448.3米。
  • 讓「羅湖中心主權」回歸,CITYMARK城脈中心來了
    也正因公共藝術承載的歷史文化建設意義,公共藝術被親切稱為「城市名片」。毋庸置疑,羅湖在公共藝術板塊的能量場顯然需要再加力,城脈中心及城脈匯多個藝術空間、會客廳的規劃有助於推動羅湖、深圳城市公共藝術與社區藝術的繁榮,城市的復興。
  • 羅湖城市更新全域鋪開,2020將收穫幾多?
    如果說福田2019年的新房市場適合選擇困難症的置業者,那麼羅湖就屬於佛性置業者,因為幾無可選。 一整年僅有中海慧智大廈一個項目獲批預售,且為商業產品,非大眾之選。現樓發售的則有深業東嶺、帝景臺、佳兆業新世界大廈等,選擇也極為有限。
  • 實拍深圳老城區筍崗,建了這麼多綜合體和摩天樓,看上去象CBD
    寶能大廈,筍崗倉庫的地標。羅湖區筍崗倉庫第一棟超高層摩天樓寶能大廈已經建成,它的高度超過300米,下面是大型的綜合體,這只是筍崗摩天樓建設的開始,昨天我在筍崗逛了一圈,發現幾棟超高層摩天樓都在火熱建設中。
  • 深圳市海能達全球總部大廈_2020年深圳市海能達全球總部大廈資料...
    摘要:說起深圳的地標,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成功拿下第一高樓的平安金融中心、流光溢彩的深南大道、極具歷史意義的蓮花山公園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來,深圳第一高樓閃亮登場! ▼ (請自行打橫手機感受一下)  有仔細看到的朋友會發現 最高的兩個新地標都被羅湖承包了 看來羅湖的勢頭很猛哦!
  • 深圳市羅湖區京基100大廈,高達100層,是以前深圳最高樓
    在廣東的深圳市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深圳又作為我國最為成功的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後,深圳的經濟建設非常快,特別市區裡面的基建也是非常有特色。在深圳經歷了二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市區裡面的高樓大廈也是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
  • 從蔡屋圍到六本木,請給羅湖多一點時間
    對於一個深圳人來說,說起羅湖他們會想起什麼呢? 或許,是96年拔地而起的地王大廈。那時,仰望地王大廈儼然成為了一種時尚。或許,是萬象城與KKMALL這樣的購物中心。它們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深圳人的生活觀念。 對於我而言,羅湖在一定程度上就等於「蔡屋圍」。
  • 深圳能否取代香港,成為下一個國際消費中心?
    近期全國有兩座城市最受關注,一個即將迎來特區40年的深圳,另一個則是同為特區的海南省。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這意味著海南開始正式建設自由貿易港。高水平、高標準的自由貿易港,將給未來帶來更多的可能,也將讓我們在家門口購買到更多物美價廉的進口免稅商品。對此,深圳人最熟悉不過了。我們的鄰居香港,正是名副其實的全球購物天堂。
  • 玄武城建:「繡花」精神描繪「匠心」玄武
    百子亭天地項目現由玄武區城建集團實施建設,預計2022年夏季之際正式對外營業。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建設秉承「修舊如舊」的理念,一方面充分調研,尋找歷史照片,原樣復原建築,讓建築「活」起來;另一方面,通過分析歷史資料,按照街巷肌理規劃步行串聯的共享空間,讓街巷「活」起來,與文保建築相呼應。  「目前,百子亭天地項目正時序推進地下部分的施工,計劃明年底整個項目的主體工程完工。」
  • 深圳高水平對外開放正加速形成
    40年崢嶸歲月,深圳意氣風發,激流泛舟,先行先試,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創新發展的時代標杆。跨入新時代,深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 深圳這裡將新增一個中心地標
    而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指引》,對龍崗的定位表述就是「深圳東部中心」。 從大灣區未來規劃來看,完全有可能把龍崗中心城定位為灣區跨城市的中心。更進一步,將整合商業、科技、創新資源,深化兩地的交流合作,形成區域協同聚合效應,助力加速龍崗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 李亞:統籌做好城市有機更新和建設提質 為洛陽都市圈建設提品質強...
    李亞在調研城建、文旅重點項目建設時強調統籌做好城市有機更新和建設提質為洛陽都市圈建設提品質強帶動打牢基礎   24日,市委書記李亞調研城建李亞先後察看了正在施工中的唐寺門立交、塔灣立交等項目,對工程建設進度給予肯定,要求有關部門加強督導指導,在抓好主體工程建設的同時,同步跟進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綠化水平,統籌做好周邊區域規劃布局、城市設計,著力激活中心城區東北片區,有效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正在建設中的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是活化洛陽運河遺產、弘揚河洛文化的重大引領性項目。
  • 深圳立體車庫建設「加速度」
    為加快解決「停車難」問題,深圳已出臺多項措施推動立體停車設施建設。目前,全市在建立體停車庫有40個,能提供1萬多個車位。此外還有35個車庫將納入近期建設方案。據悉,《深圳市加強停車設施建設工作實施意見》已明確,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及整體交通政策的前提下,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各類企業、居住小區等土地使用權者利用自有土地挖潛增建立體停車設施。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玄武城建:「繡花」精神描繪「匠心」玄武
    百子亭天地項目現由玄武區城建集團實施建設,預計2022年夏季之際正式對外營業。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建設秉承「修舊如舊」的理念,一方面充分調研,尋找歷史照片,原樣復原建築,讓建築「活」起來;另一方面,通過分析歷史資料,按照街巷肌理規劃步行串聯的共享空間,讓街巷「活」起來,與文保建築相呼應。  「目前,百子亭天地項目正時序推進地下部分的施工,計劃明年底整個項目的主體工程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