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刊發期刊主編:尊重作者,未改標題

2020-12-22 澎湃新聞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哲學學者韓東屏的一篇文章引發社會輿論廣泛討論。在一份最新聲明中,韓東屏表示「很爛」並非髒話,自己靜候有人寫說理性文章反駁。

12月19日下午,刊發韓文的《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主編李義良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學報剛剛由單月刊改為雙月刊,每期平均刊登15篇左右的文章。為提升學術期刊的質量,編輯部主動向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韓東屏教授約稿,並在2020年第5期刊發了其撰寫的《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學術規範並沒有要求論文不能起通俗易懂的標題。」李義良告訴澎湃新聞,最早收到韓東屏的稿件時,編輯部內部也曾有過爭論,但編輯們認真閱讀了文章內容後認為文章本身並無不妥,於是尊重了作者的意見未對標題進行修改。12月18日,韓東屏主動向編輯部發來了作者聲明。「從韓老師的聲明裡能看出他很自信,我們也願意提供平臺引導正常的學術討論。有了積極引導,會對社會科學的發展有好處的。」李義良說。

根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這篇名為《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的論文近期引發國內學術界熱議。在知乎等網絡平臺上,「如何看待華科哲學系教授韓東屏發表的論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的討論信息已引發十餘萬讀者閱讀,更貼討論者眾多。該論文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韓東屏,論文發表於《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文章表示:「康德的倫理學和他的其他哲學著述一樣,都有大批滿懷敬佩之情的追隨者。可在筆者看來,康德的倫理學其實非常糟糕,錯誤甚多,並且有不少是基本性的大錯誤。」

韓東屏教授的這篇文章以康德的《道德形上學原理》(以下簡稱《原理》)為研究對象,展開對康德倫理學的分析與批判。韓東屏認為,「康德倫理學的諸多錯誤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研究方法方面的錯誤,另一類是理論觀點方面的錯誤。」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知乎等網絡平臺的討論中,對於韓東屏教授文章的內容討論的並不多,而是廣泛認為文章在標題中直接使用「很爛」一詞評價康德的倫理學過於輕率。還有的讀者認為韓東屏的這篇文章類似讀書筆記,「完全就是不講武德」。

還有網友表示,「槽點根本不在於反對,而是雷人誇張(過於真實)的題目。教授您好歹也委婉一點兒」。有的評論則表示,類似文章常用的標題是「試論康德倫理學的一些弊病」「芻議康德倫理學的幾點可商榷之處」等。

12月19日上午,刊發了韓東屏教授文章的《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作者聲明暨編輯部徵集商榷稿件啟事》。

啟事通過編者按介紹:《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刊發了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韓東屏教授撰寫的《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文章刊發後,在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在網絡空間出現了批判、批評、讚許等爭論不休的情況。為此,文章作者通過《江蘇海洋大學學報》所屬的公眾號發布聲明,相關期刊發布徵集商榷稿件啟事,為爭鳴提供便利。

韓東屏在聲明中表示,所有僅針對《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題目中的「很爛」一詞進行攻擊的行為,都是毫無意義的喧囂。

韓東屏認為:《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中的「很爛」是個評價詞,這個評價是通過文章對康德《道德形上學原理》的分析和論證得出的結論。所以所有不論及和未駁倒我的那些分析和論證的攻擊性言論,就也沒有駁倒我所給出的「很爛」的評價。這在學術辯論中,是起碼的常識。

對於有部分網友指稱其不該把「很爛」這樣的髒話用在學術論文標題中一事,韓東屏提出:「很爛」不是髒話,而是口語化的評價詞,意思類似於「很差」、「稀爛」、「紕漏百出」、「太不像樣」之類,但又比後者更準確、傳神。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沒有任何學術規範規定在論文題目中不能用口語。既然如此,「法無禁止即可為」,又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是故,它可以被視為學術論文題目的一種嘗試性創新。

最後,韓東屏表示:所有不服這個「很爛」總評的人,請寫說理性文章反駁,我靜候。非說理性的攻擊,一概不值得浪費時間反應。

在聲明中,刊發韓文的《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順帶發布了徵稿啟事:經《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研究,決定面向全社會徵集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的相關學術爭鳴文章,歡迎踴躍投稿。期望本次爭鳴能夠給我國的倫理學發展辯出一片新天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作者:「很爛」恰到好處,並非想像
    另外,12月19日下午,刊發韓文的《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主編李義良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學報剛剛由單月刊改為雙月刊,每期平均刊登15篇左右的文章。為提升學術期刊的質量,編輯部主動向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韓東屏教授約稿,並在2020年第5期刊發了其撰寫的《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這篇論文究竟爛在哪裡?
    無論正文是否論證得當,這篇文章的批判主要屬於康德學術圈的問題,可以先與作者同院的鄧曉芒教授相互切磋一下。作為外行人,我們無從判斷,康德倫理學是否不是其實很爛,但至少這個「很爛」的評價,實在是很爛。因為再多的反駁也只能證明,康德倫理學其實不很爛,卻不能證明,康德倫理學其實很偉大。如果是一篇碩士或博士論文,導師看了標題,肯定會氣個半死。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論文標題這麼野?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論文標題這麼野?文|邢妍妍最近,哲學學者韓東屏一篇題為《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的文章引發輿論熱議。
  • 馬上評|說康德的倫理學「很爛」,這樣的破圈很low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哲學學者韓東屏的一篇文章引發社會輿論廣泛討論。在一份最新聲明中,韓東屏表示「很爛」並非髒話,自己靜候有人寫說理性文章反駁。韓教授文章的原題目是《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這篇文章並不是刊發在網絡或者大眾媒體,而是某大學的學報。也就是說,文章的言說對象,本來是學院派,而不是普通吃瓜群眾。如果是面向大眾,使用通俗的表達哪怕有些譁眾取寵,多少也能理解。
  • 期刊發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你怎麼看?
    論文作者韓東屏教授回應稱當前對該文的攻擊行為「都是毫無意義的喧囂」,因為「不論及和未駁倒我的那些分析和論證的攻擊性言論,就也沒有駁倒我所給出的「很爛」的評價」。同時,韓教授也提出歡迎學界進行「理性反駁」,開展學術辯論。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引質疑,作者回應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  文章引發網友討論  近日,哲學學者韓東屏的《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該文在網絡上引發質疑,主要關注點在於論文題目的「很爛」一詞。  目前在知乎等網絡平臺上,「如何看待華科哲學系教授韓東屏發表的論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的討論信息已引發十餘萬讀者閱讀,更貼討論者眾多。《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最早是通過《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微信公眾號發布的。
  • 評《韓東屏: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你的倫理學都不配爛
    前段時間學術圈裡有個非常有趣的事情,一位教授發表了一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大家都在討論一個學術性的文章,是否能用「爛」這個詞來表述,但卻沒有人關心這位教授所寫的內容到底如何。
  • 「讚美師娘」論文刊發期刊停刊整頓,主編撤職,再查4篇待撤稿
    通報稱,涉事文章刊發時,《冰川凍土》時任主編程國棟正在外地照顧生病的家人,對刊發文章情況不知情。處理意見顯示,自2020年1月起對《冰川凍土》進行停刊整頓、免去程國棟《冰川凍土》主編職務;免去沈永平《冰川凍土》專職副主編職務並調離期刊編輯崗位。在調查中另發現4篇論文存在部分內容與期刊定位不符的問題,已安排撤稿處理。
  • 細胞和分子醫學熱門期刊JCMM主編訪談:給中國作者的建議
    的主編,請簡單介紹這本期刊以及它的主要讀者群。我們致力於幫助作者最好地傳達他們的研究結果,以便其他人可以快速地確認和使用這些數據,推進他們各自領域的研究。 期刊不刊發「清單式」的研究或隨機檢測某疾病中microRNA或lncRNA所扮演角色並聲稱可能發現潛在生物標記物的研究。
  • 核心期刊《銀行家》發表10歲學生散文?原來作者系主編之子
    近期,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日前有學者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
  • 讚美師娘論文後續:期刊停刊,主副編停職
    讚美師娘論文後續:期刊停刊,主副編停職 作者:劉小黑 發布時間:
  • 期刊論文大談導師崇高師娘優美?作者回應:萬事視為水,有情才生春
    1月12日上午,中國百強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冰川凍土》2013年刊發的一篇科研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理論與實踐(I)》,突然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引發熱議——該論文除引言部分有點學術概念外,其他大部分文字都在稱讚作者的院士導師和師母,講述其光輝事跡和恩愛故事,然後就是各種人生感悟和讚美。
  • 核心期刊發小學生散文?主管單位回應:雜誌全面整頓,主編接受處理
    1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發《核心期刊豈能淪為父子「自留地」》一文,對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利用擔任《銀行家》雜誌社主編的便利,開設「父子集」專欄,大量刊發自己書法作品和兒子文章的事件進行了曝光,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 讚美師娘論文期刊專職副主編:編委會、編輯部已啟動整改
    新京報訊(記者 倪兆中 馬駿)《冰川凍土》期刊上的一篇大談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文字持續引發關注。今日(1月13日),該期刊專職副主編沈永平告訴新京報記者,文章是作者徐中民自投稿件。目前,刊編委會、編輯部已啟動整改工作。
  • 回望70年學科發展歷程 全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論壇在浙師大舉行
    2019-05-12 12:1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餘奧聖 夏淨 馮玲玲5月11日,2019中國倫理學大會在浙江師範大學開幕。本屆大會以「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七十年回顧與展望」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54所高校、8家知名期刊的100多名倫理學學者、道德文化研究者參會。大會由中國倫理學會、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浙江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中國政治倫理思想通史」課題組共同主辦。
  • 核心期刊發主編10歲兒子散文 山西社科院已調查
    據《新華每日電訊》1月15日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王松奇還曾在該期刊發表《爸爸的話》,推介兒子新書。此事件引發輿論關注。1月15日,《銀行家》雜誌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紅星新聞稱,已注意到相關報導,正在核實。《銀行家》雜誌主管部門山西省社科院機關紀委書記孫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山西省社科院已介入調查此事,相關情況正在核實中。
  • 3萬元可在核心期刊發論文?代發騙局更隱蔽
    ,對方稱可以幫忙在國內知名的學術期刊上刊發論文。 「我們自己的刊物,到底什麼樣的把關程序大家都知道,根本不可能刊發不符合要求的論文。」接到郵件的一家刊物編輯告訴北青報記者,刊發論文需要初審、外審、二審等多個程序,就算是有人認識編輯,也無法將不合格的論文在期刊上發出來。
  • 劉瑋丨規範倫理學視角下的動物保護
    [1]德性論歷史悠久,是古代倫理學中的主導理論,中國傳統儒家倫理學也通常被認為是德性論。 不過這個公式也經常被人誤解,康德並不是說人完全不能被當作手段——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每天乘坐計程車、去商店買東西、去餐廳吃飯,都不可避免地會把司機、店員、服務員當作滿足我們出行、獲得商品、享受美食的手段。康德說的「人是目的」並不禁止這些把人當作手段的情況,而是強調「不能僅僅把人當作手段」,也就是說,在利用他人達到自己目的的同時,我們需要把他人當作一個人來尊重,在這個意義上,他人也是我們的目的。
  • 學術期刊不是私人菜園子
    近日,一篇刊發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在輿論場中引發軒然大波。原因在於,作者在正文中,用較長篇幅大談特談「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這篇論文在眾多嚴謹科學的學術論文中顯得格外另類,堪稱奇文。
  • 商家稱3萬元能在核心期刊代發論文?小心是騙局
    「李老師」表示,她所在的公司只是收取一小部分推薦費,其他大部分費用都給刊物編輯了,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論文能在指定刊物、指定月份刊發出來。在談到具體的收費金額時,「李老師」說,刊發一篇論文的價格為3萬元。「一般的代理商都操作不了,咱家有這種自上而下的合作,100%包發表,走正規流程,官網可查。」她稱,因為有合作關係,所以期刊都會預留出部分版面給他們公司,以保證關係稿的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