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論文標題這麼野?

2021-01-15 澎湃新聞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論文標題這麼野?

2020-12-20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邢妍妍 光明日報 收錄於話題#光明夜讀166個

文|邢妍妍

最近,哲學學者韓東屏一篇題為《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的文章引發輿論熱議。韓東屏接受採訪時說:「在我之前,還從來沒有人把『很爛』這個詞用在學術評價裡,尤其還是對一個名人。」

▲文章截圖。圖/知匯海洋公眾號。

對於有眾多網友指稱其不該把「很爛」這樣的髒話用在學術論文標題中一事,韓東屏表示,「很爛」並非髒話,而是口語化的評價詞,意思類似於「很差」「稀爛」「紕漏百出」「太不像樣」之類,但又比後者更準確、傳神,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他還表示自己靜候有人寫理性文章反駁。

▲《江蘇海洋大學學報》封面。圖/知匯海洋公眾號。

這篇批判康德倫理學的哲學論文刊登在《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由此這就並不是一篇隨意寫寫的個人見解,而是應定性為一篇嚴肅專業的學術論文。

這也必然代表著它的可讀性是需要一定門檻的,其引發的討論和研究也應是在相關的小範圍內的。

而這篇文章之所以能在網絡中走紅,也無非是因為標題中脫離了學術高端定位又極具主觀色彩的「很爛」二字,給人一種不適的觀感。

且不說康德的倫理學是不是「很爛」,這是學術討論的範疇,關鍵是學術文章中可不可以使用「很爛」這種模糊不清的詞彙。學術為什麼排斥情緒性語言,排斥不清晰的表述,就是因為學術研究必須是嚴謹的,要儘可能定量分析。

學術討論和撒潑打滾之所以不一樣,也是因為學術要講究學理與論證,講求精準與邏輯,這些特徵都與「很爛」這種表達是天然排斥的。

當然就算作者文內的論述足夠有理有據來論證自身觀點,那從學術的角度看,題目也未必就能說「很爛」,只能說「價值較低」。

這不是說學術討論就一定要晦澀難懂,而是學術探討應回歸理性包容的氛圍,學術爭鳴百花齊放講究的就是求同存異。

更何況任何一個領域的研究發展都是批判和吸納這樣螺旋上升的過程,從這個角度說,「很爛」顯然不符合學術批判的正確邏輯。

韓東屏在面對網友質疑時表示,沒有任何學術規範規定在論文題目中不能用口語,「是故,它可以被視為學術論文題目的一種嘗試性創新」。

暫且可以把韓東屏教授的論文題目看作是某種創新,只是這種創新所引發的次第討論,已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了對於觀點本身的探究。

由此所引發的一系列口水戰,從長遠看似乎也並不會激起太大的水花。它所引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學術論文當然是需要創新的,但這種創新不是無邊際的,而是必然要遵從學術的內在邏輯。

更多內容

關注「光明時評」微信視頻號

↓↓↓

關注「光明日報」微信視頻號

↓↓↓

輔導作業,像渡劫?一位「05」後,為什麼全網贊?造謠出軌,還說自己是小朋友?不給姐姐打狂犬疫苗?別扯「重男輕女」了闖紅燈救人警方免罰,就該這樣!

文字:邢妍妍

圖片:知匯海洋公眾號、網絡

朗誦:王茜

原標題:《「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論文標題這麼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這篇論文究竟爛在哪裡?
    01這篇論文的標題為什麼很爛?《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加上了副標題,即《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稍微做了限制,算是謙虛。02這篇論文的論點為什麼很爛?《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如果是一篇碩士或博士論文,導師看了標題,肯定會當面撕掉。這個標題是一個碩大的陷阱,在理論上幾乎無法反駁。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刊發期刊主編:尊重作者,未改標題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哲學學者韓東屏的一篇文章引發社會輿論廣泛討論。在一份最新聲明中,韓東屏表示「很爛」並非髒話,自己靜候有人寫說理性文章反駁。為提升學術期刊的質量,編輯部主動向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韓東屏教授約稿,並在2020年第5期刊發了其撰寫的《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學術規範並沒有要求論文不能起通俗易懂的標題。」李義良告訴澎湃新聞,最早收到韓東屏的稿件時,編輯部內部也曾有過爭論,但編輯們認真閱讀了文章內容後認為文章本身並無不妥,於是尊重了作者的意見未對標題進行修改。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作者:「很爛」恰到好處,並非想像
    為提升學術期刊的質量,編輯部主動向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韓東屏教授約稿,並在2020年第5期刊發了其撰寫的《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學術規範並沒有要求論文不能起通俗易懂的標題。」李義良告訴澎湃新聞,最早收到韓東屏的稿件時,編輯部內部也曾有過爭論,但編輯們認真閱讀了文章內容後認為文章本身並無不妥,於是尊重了作者的意見未對標題進行修改。
  • 期刊發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你怎麼看?
    論文作者韓東屏教授回應稱當前對該文的攻擊行為「都是毫無意義的喧囂」,因為「不論及和未駁倒我的那些分析和論證的攻擊性言論,就也沒有駁倒我所給出的「很爛」的評價」。同時,韓教授也提出歡迎學界進行「理性反駁」,開展學術辯論。
  • 馬上評|說康德的倫理學「很爛」,這樣的破圈很low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哲學學者韓東屏的一篇文章引發社會輿論廣泛討論。在一份最新聲明中,韓東屏表示「很爛」並非髒話,自己靜候有人寫說理性文章反駁。韓教授文章的原題目是《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這篇文章並不是刊發在網絡或者大眾媒體,而是某大學的學報。也就是說,文章的言說對象,本來是學院派,而不是普通吃瓜群眾。如果是面向大眾,使用通俗的表達哪怕有些譁眾取寵,多少也能理解。
  • 評《韓東屏: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你的倫理學都不配爛
    前段時間學術圈裡有個非常有趣的事情,一位教授發表了一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大家都在討論一個學術性的文章,是否能用「爛」這個詞來表述,但卻沒有人關心這位教授所寫的內容到底如何。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引質疑,作者回應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  文章引發網友討論  近日,哲學學者韓東屏的《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該文在網絡上引發質疑,主要關注點在於論文題目的「很爛」一詞。  目前在知乎等網絡平臺上,「如何看待華科哲學系教授韓東屏發表的論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的討論信息已引發十餘萬讀者閱讀,更貼討論者眾多。《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最早是通過《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微信公眾號發布的。
  • 劉瑋丨規範倫理學視角下的動物保護
    [1]德性論歷史悠久,是古代倫理學中的主導理論,中國傳統儒家倫理學也通常被認為是德性論。 在康德看來,每個人之所以應該被當作目的而不僅僅是手段,是因為所有人都相同地擁有理性能力,可以自由和自主地選擇自己的行動,在這個意義上是完全平等的。康德的這個理論給了每個人極大的尊重,同時又對道德提出了明確而嚴格的要求,因此一經提出就成為一種影響極大,擁有大量追隨者的理論。不過在動物的問題上,康德認為除了人之外,其他動物是沒有理性、自由或者自主性的。
  • 康德的美學文論說
    康德(I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國古典哲學和美學的奠基人。他的主要美學著作是《判斷力批判》(1790)。他的文藝理論觀點也主要出自該書。康德的文論是以他的先驗唯心主義的哲學和美學為基礎的。
  • 倫理學的學科定位、體系建構與時代要求
    這句名言出自康德倫理學專著《實踐理性批判》一書的結語部分,緊接著這段話康德進一步解釋說,人只有在仰望星空時,才能感悟到自己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無比,但當反觀內心世界時,又會因為其所遵循的道德法則而使自己區別於世間萬物,並彰顯出人之為人的崇高偉大。從這種意義上講,倫理學就是使人由渺小走向偉大的學問。
  • 議論文擬定亮麗搶眼的標題,讓標題美目傳情!
    一個好的議論文的標題,往往能讓人直接了解到文章的立意和中心。當然,亮麗搶眼的標題決不僅是外形上的「花枝招展」,不能為了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實質,不能「以辭害意」。要達到傳情的目的,除了杜絕上面所說的「華而不實」,還要切忌「大而空洞」,如類似於「談人生觀」「談挫折」「漫談寬容」這樣的標題。要想起到傳情的作用,議論文的標題就要做到「小而精」,生動而具體,儘量讓論點中的關鍵詞在標題中出現。
  • 論文標題怎麼寫,編輯才會心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筆者在編輯實踐和出版編輯理論研究中發現,時下有許多作者所投論文,甚至許多學報(期刊)所刊載文章,卻不同程度地存在論文大、小標題擬定的「缺憾或偏頗」,確有不美。
  • 葛晨虹:學倫理學,做倫理人
    葛晨虹正值學術壯年,是國內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研究的著名學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著述10餘部,發表論文近200篇,曾榮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章等稱號。不少人前不久還同她一起開會,絲毫沒看出她身體抱恙的樣子。學者們紛紛緬懷。中國倫理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教授萬俊人輓聯致哀,盡書葛晨虹道德文章:「問蒼茫昊宇,怎忍秋風傷玉葉?方甲子華年,芳菲鹿洞,道馨杏壇,若溪,若水,斯淚,斯人!
  • 學術課堂│論文標題怎麼寫,編輯才會心動?
    標題是學術論文進入讀者視線的第一要素,在學術論文中佔有重要地位,起著重要的作用。論文標題的擬制,是起草的第一步工作。它往往影響到論文寫作的全過程,是能否寫好論文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03標題的擬定需遵照「意多字少」原則論文標題既要簡潔明了地反映論文主題,又要與其他同類論文區分開來,避免雷同。
  • 康德的「十二範疇」是在說什麼?
    但,如果我們願意死纏爛打的話,叔本華也總有招架不住的時候。因為任何哲學體系都有隻屬於它自己的邏輯破綻,而且越是精巧、越是燒腦、越是在智力上顯得格外迷人的體系,也越容易存在致命的破綻。比如,現在我們就可以用康德和叔本華的哲學來解答:「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個經典問題。正確的思路應該是:既不是雞生蛋,也不是蛋生雞,因為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因果律,而因果律以時空為基礎,時空又是主觀認知的「有色眼鏡」,所以無論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都是錯覺。
  • 康德:人為自然界立法
    敬畏康德的種子就這樣埋在那一代學子的心中。 難怪,康德曾將《純粹理性批判》的手稿寄給形上學大師馬庫斯·赫茨,赫茨只看了一半就把書稿還給了康德,他說:「要是我看完了它,我就該發瘋了。」 在國內,康德的書連王國維都一時看不懂,他是後來從叔本華開始進入,慢慢地品讀康德的,並用他們的理論來分析紅樓夢,開創一種新的學術研究範式。
  • 快與慢 | 科耶夫《論康德》:為康德在哲學史中「定位」
    正如斯賓諾莎沒有解釋他是如何來「看到」他在《倫理學》中提出的永恆,巴門尼德也沒有在他的詩中解釋,除了隱喻,他是如何接觸到作為思想的存在者的。而柏拉圖則交代了求真欲望存在的原因,以及其根本手段,這就是邏各斯。他對邏各斯的解釋就是通過理念世界倍增為理念世界和圖像世界。
  • 論文標題目錄和圖表目錄自動生成方法
    論文通常具有不同級別的各種標題。當內容的級別很多時,目錄非常重要,那麼如何自動生成畢業論文的標題目錄和圖表目錄??本文使用特定的步驟向您展示WORD自動目錄生成方法和自動更新過程。1.畢業論文題目目錄的自動生成方法步驟1:在Word文檔頁面中,將輸入字符放在第一級標題上,然後在「開始」菜單下的頂部目錄索引框中單擊「標題1」。
  • 向西方學了百多年,當下的倫理學研究重在「做」與「中國」
    到今天我們要做自己的倫理學,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刻。所以做中國倫理學,其實『倫理學』這個詞就不重要,主要是『做』和『中國』兩個詞。做中國的倫理學,大概是經過晚晴一百多年的『學』,經過改革開放40年,我們如何從一個學生的學習階段轉到畢業階段、寫畢業論文。
  • 講座預告|當代語境中的中國倫理學問題及其解答
    人文社科高端講座南京大學118周年校慶當代語境中的中國倫理學問題及其解答南京大學社會科學處主講人簡介萬俊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院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992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7年);兼任中國倫理學會會長(2008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專家評審委員(1999年)、國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倫理學首席專家兼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