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現在工廠生產出來的很多日用品,中國人用不完,現在是一個日用品過剩的時代。
很多人擺地攤去賣日用品,其實生意並不好。
有一些人把眼光瞄準到了地攤小吃上。
民以食為天,吃的需求確實非常大,就算顧客不喜歡買日用品,他每天總要買點吃的東西吧。
林哥以前做過廚師,也賣過地攤小吃,對於小吃還是非常熟悉的,今天來給大家推薦三樣非常火爆的小吃。
包子
全國各地都有賣包子的,賣包子沒有啥稀奇的,能把包子賣好那才不容易。
乾淨、衛生、服務態度好,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最關鍵的是包子要符合本地人的口味。
不會做包子咋辦?
在本地看一看哪一家包子鋪的生意最好,花錢找人家學習,然後在離他3公裡以外的地方開店或擺攤,這樣既不影響人家的生意,也不影響你的生意。
夫妻兩個辛苦一點,一年下來也可以賺20萬。
辣條
很多人對辣條的定義就是垃圾食品,特別是學校周圍小店裡賣的辣條,中央電視臺315晚會已經曝光過辣條的生產環境髒亂差,製作過程觸目驚心。
雖然辣條很美味,但是國人對於辣條的衛生非常擔心。
有痛點,就有機會。
有人非常聰明,他們在地攤上開始賣辣條,現場製作 ,顧客對於衛生情況一目了然,打消了疑慮,生意非常火爆,最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5000塊錢,正常情況下每天都可以賣1000以上。
不過說一句讓大家掃興的話,如果你想做這個生意,必須要花錢去學習,而且學費1000以上。
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有舍才有得。
涼皮
涼皮是陝西漢中的特色小吃,在西安賣得也非常火。
裹涼皮是安徽宿州蕭縣的特色小吃,在西安賣得不算多。
西安有個小夥子,大學畢業,特別喜歡詩歌,一次偶然的機會品嘗到了裹涼皮的美味。所以就做起了裹涼皮的小吃生意,他有一個特別之處,每給別人做好一份涼皮,會送別人一首詩,當然了,這些詩是古人的詩,他背出來了,在特定的環境,顧客懷著特定的心情,他送顧客一首特別應景的詩,讓顧客心裡暖暖的。
我還記住了一段他背的詩,確切地說是詞,是宋代詞人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今年是地攤生意的春天,地攤的生存空間變大了,這正是各位有志青年施展才華和抱負的好機會,希望各位朋友在地攤裡取得成功!
我是林哥,以後繼續給大家分享地攤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