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貓》|夏目漱石以揶揄與諷刺,洞穿維新時代知識分子的真相

2020-12-14 墨萱正評

文|墨萱薦書

序言

我讀《我是貓》,讀出了《儒林外史》的感覺,這裡面的趣味是屬於閱讀者一種很私密的快感。夏目漱石與吳敬梓共同用自己超絕的文字才華,極盡所能地去諷刺揶揄知識分子,把那些看上去高高在上的讀書人的假面,毫不留情的扯下來。與吳敬梓看到讀書人的假道學不同,夏目漱石從時代變革的角度看到知識分子的彷徨與驚恐。明治維新時的「重商主義」,像一臺「分揀機」,霸道地將滿腹經綸的讀書人從社會精英中剔除。他們的頭腦發達,卻又缺少行動力,無法適應風起雲湧的時代變化,於是,這群人逐漸清貧,逐漸邊緣化,最終,在與世無爭、自命不凡的精神氣質下,失去了生活的動力與方向。

但是,我從夏目漱石的文字中,卻讀出了一絲反抗的味道,知識分子們雖自視清高,但卻未能忘卻世俗,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抵抗著現實的洪流,這也是一種令人嘆惋的悲壯。

小說《我是貓》

書齋裡的自閉與荒唐,才是知識分子生活中真實的樣子

貓眼看世界

《我是貓》的主角是一隻被收養在教書先生家裡的小野貓,小說一開篇,小主角就做了神氣活現地自我介紹。沒錯,就是那句膾炙人口的、常常被當作小說史上經典開頭的名句:

我是只貓兒。要說名字嘛,至今還沒有。——《我是貓》開篇第一句

夏目漱石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敘事視角來觀察小說中人物荒唐、彆扭的生活,既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又能通過這隻愛思考、有見識的貓兒旁觀世俗,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其實,我很推薦擼貓群體看這本書,會有化身為貓的奇妙體驗。

對日本人而言,作家夏目漱石是很特別的存在,不僅是他的預言幽默風趣,有世俗感,也不是因為他國民作家的身份,而是他與錢有直接的聯繫。有多直接?夏目漱石直接被印在了日元千元面值的紙幣上。這體現了,他對日本近現代文化強大的影響力。

印在日元上的夏目漱石

小說一共描寫了五位知識分子,他們分別是,珍野苦沙彌、水島寒月、越智東風、迷亭、八木獨仙。五個人各有獨特的言行,各能表現明治維新時代知識分子的一種困境,交雜在一起就共同成就了一幅「日本知識分子的荒唐迷亂圖」。

《我是貓》插圖:五個知識分子

首先登場的是貓兒的主人、教書先生珍野苦沙彌,他是一所中學的英語教師。苦沙彌從學校畢業九年,推算起來,他的年齡不過三十出頭一點,但他挑剔易怒的性格和深居簡出的生活方式,讓人有一種他是五六十歲老頭的錯覺。

貓兒對他有個形象的比喻:活像個脾氣乖戾的牡蠣,整天蜷伏在書齋裡,從沒向外界探過頭。

夏目漱石在苦沙彌身上諷刺了知識分子自閉的氣質:他們並不覺得這是性格缺陷,甚至認為是清高自持的生活表現。街角住著大名鼎鼎的實業家金田,苦沙彌不知道;金田三個女兒的年紀,他也不知道;甚至警察和小偷他都分不清,還對小偷深深地行大禮,讓旁人目瞪口呆。

貓兒把他比作牡蠣,用今天話的說,苦沙彌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對社交的畏懼是人不能接入社會的表現,他們害怕自己在待人接物中失了分寸,遭了他人的嘲笑。與其面對社會的評價,還不如就躲起來,他們的「與世隔絕」或許還能給外界一種玄妙的神秘感。

讀書人很受用這樣的生活方式,因為讀書本就是私人的活動,一頭扎進書齋裡,門窗緊閉將世界隔絕在外,自己還可以美其名曰「做學問」。那麼,知識分子是否都如我們所想的在象牙塔裡為人類的文化做貢獻呢?至少苦沙彌不是這樣。

苦沙彌熱愛知識,每次不望和朋友強調知識的可貴,因此,他酷愛買書,即便生活拮据,他賒帳也要買。不過,他做學問的方式實在不敢叫人恭維。苦沙彌消化不良,但食量很大,每次填飽肚皮後就吃胃散,然後在書齋裡攤開書本,讀不到兩三頁就發困。別人以為他在用工,其實經常只是大睡午覺,還把口水流到書本上。

《我是貓》插圖:睡著的苦沙彌

你看,也許這才是知識分子的真實,你所想像的,只是現實生活的浪漫表達罷了。夏目漱石一直以知識分子為主要的描寫對象,作為其中的一員,他深知知識分子的性格弱點,他們雖然有著發達的頭腦和滿腹的經綸,卻不諳世事,缺乏行動力,心中積聚了再多的苦惱,也只能在書齋裡自言自語、自怨自艾而已,從貓兒角度看全是荒唐。

情場冷清、附庸風雅,共同催生出知識分子世俗生活中可悲的假面

苦沙彌有個比他自己有出息的得意門生,名叫水島寒月。寒月以第一名的成精畢業,是位堂堂的理學士。可他總是研究著一些異想天開、完全不著調的課題。最近他正要起草博士論文,論文的題目是《紫外線對青蛙眼球的電動作用之影響》。為了製造一顆符合實驗要求的仿青蛙眼球,他整天在實驗室磨玻璃球,據他估計,至少要磨上十年才成。

顯然,他比老師苦沙彌還要荒唐,他的行為自以為是,甚至有些自命不凡,實際上只是做了毫無意義的無用功。這才是夏目漱石諷刺中有力量的地方,知識分子中的精英,在現實生活中,被那過於發達的頭腦指引到了一個沒有人生價值的方向,到頭來只惹來一片嘲笑。

說到人們對寒月的嘲笑,恐怕就是他殉情而不成的「美談」吧。

寒月是個多情種,長了副美男子的模樣,只可惜前陣子吃香菇磕掉了一顆門牙,對他的戀愛旅程帶來了些不利的影響。他來苦沙彌家,總喜歡說些女人喜歡他這種半真半假的話,說夠了才會回去。

日本地標:吾妻橋

寒月曾經對實業家金田家的小姐有意,金田家便託人試探他,騙他說小姐近來曾大病一場,病中迷迷糊糊地呼喊他的名字。他聽後一時情動,踉踉蹌蹌路過「吾妻橋」時,好像聽到橋下黑黝黝的河水裡,金田家的小姐正在呼喚他。於是他稀裡糊塗爬上欄杆,縱身一躍,只可惜搞錯了方向,跳到了橋的中央,沒能完成一場殉情大戲。

我在這段情節裡,讀出的全是夏目漱石的幽默真正的揶揄諷刺永遠是微笑著的。夏目漱石的調侃功力卓越,他在小說裡寫的那位苦沙彌的妻子,其實就是以自己的妻子夏目鏡子為原型。生活中,夏目漱石處處受制於性格大大咧咧的妻子,於是他寫苦沙彌妻子描寫成一個頭頂有塊斑禿、性格愚鈍,氣量狹小的女人,算是用文人的方式和妻子搞了個惡作劇因此,用幽默風趣的言語寫水島寒月的荒唐與意亂情迷,才能讓讀者看到知識分子的可笑與可悲。

夏目漱石與妻子夏目鏡子

水島寒月有個詩人朋友,名叫越智東風。此人性格老實,喜歡附庸風雅。他搞朗讀會,念的儘是些江戶時代男女殉情的通俗劇。可是,在日本,適合朗讀的高雅文學形式其實是俳句,就是一句短小而又韻致的話,言簡意賅,能引發讀者的無限遐想,夏目漱石在俳句上就有著極深的造詣。於是,你現在知道,東風真的是在「附庸」風雅,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的風雅」。

日本的俳句

越智東風說自己舉辦過一此相當成功的朗讀會,會場隔壁住著的四五個學生跑到窗前觀看,被東風誇張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搞得朗讀會不得不匆匆散會,有些遺憾。

朗讀會

我認為,明治維新時代,在重商主義的時代洪流裡,知識分子所呈現的總體境遇是可悲的,就像是越智東風的這場朗讀會,他們想用一場高姿態的樣子對抗時代變遷,可是在普通人看來,那附庸風雅的樣子不過是扭捏作態,不被世人理解和接納,於是,知識分子只能在自己建造的舞臺上,唱一出獨角戲。

「四大皆空」的消極人生觀與世界觀,給知識分子帶來的只有面對現實的痛苦

一個人如果不徹底感覺到自己是個可怕的壞蛋,那麼還不能說是個久經世故的人。不是個久經世故的人,那麼畢竟是不能解脫的。——《我是貓》

知識分子永遠不能成為久經世故的人,他們心懷理想,對人生觀與世界觀有獨到的見解,並奉為圭臬,所以,他們的痛苦是不能解脫的

《我是貓》插圖

苦沙彌的老同學、美學家迷亭,是五個人中最事故的,他相貌斯文,戴著一副金邊眼鏡,衣著考究,但性格完全不像外表那樣靠譜。他最愛揶揄諷刺,跟人聊天經常編造一些開頭浪漫、結尾卻令人大跌眼鏡的故事,或者胡謅一些來無影去無蹤的名人名言來愚弄人,用苦沙彌太太的話說,這叫「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玩世不恭的迷亭是全書中最具亮點的人物形象,他用嘲弄世界的態度在消解自己面對世界的無力感,夏目漱石想塑造出一個看似解脫的人物,其目的也許真的想給知識分子找條出路,可是,當最後一個人物出場時,他的理論將所有的出路全部堵死,這個人就是八木獨仙。

貓兒稱他為「哲學家」,因為他推崇的是東方禪學的「消極的處世態度」。他和苦沙彌的一次暢談中發表的言論,擺脫了全書諷刺揶揄地主基調,嚴肅地提出了源自東方文化地禪宗及儒家消極處世理論,勾勒了整部作品在哲學層面的意義。

小說中,苦沙彌和實業家金田有過一次爭執,金田派人好好地捉弄了苦沙彌,搞得他苦不堪言。八木獨仙為了勸慰他,對他講了那個反覆被讀者引用和感慨的名句:「電光影裡斬春風」。

電光影裡斬春風

這是一句偈語,出自宋朝末年。當時有位高僧被元兵所殺,臨死前口念絕句:「乾坤無地託孤窮,喜得法空人亦空,手握無鞘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意在表達「四大皆空,生死如一」的消極世界觀與人生觀。

獨仙認為,日本的文明是在周圍的環境根本不可能動搖的前提下發展起來的人能做的只有不斷修煉心靈,使它獲得自由,在達到消極的頂點後,才能求得安身立命。這番話讓苦沙彌很受用。

在我讀來,夏目漱石借八木獨仙的口給所有人對時代的反抗判了死刑,苦沙彌的頑固不化、寒月沉溺於無用的研究,東風附庸風雅,迷亭插科打諢、玩世不恭,這些行為最終都會臣服於「對內心的修煉」,也就是我們說的獨善其身,那是一條安靜的毫無生機的「人生死胡同」。

小說結尾,五人共同齊聚苦沙彌家中,對社會前景做了充滿思辨的討論。他們談到,隨著現代社會種人的「自覺心」,也就是自我意識,越變越敏銳,人們開始過分地懂得自己與他人之間有一條利害鴻溝,個個都成了密探式的人物,偷偷摸摸幹些利己的事情。

這個悲觀的結論,在今天得已驗證,不得不說,知識分子的痛苦在現代社會種是無法消解的。

墨萱說:

知識分子的荒唐與自閉,展現的是現實生活中他們的真實與無奈;

知識分子的無意義與附庸風雅,只是時代洪流中的虛假堅持,做了他人的笑柄;

知識分子的消極人生觀,用對自己內心的修煉去看待社會,他們的痛苦是無法消解的。

自《我是貓》初次發表以來,已經過去100多年,但它辛辣幽默的寫作技法和對社會現實的另類揭露,在日本文學史上依然佔據著空前絕後的地位;書中超前的社會觀和文明觀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強烈的現代性;夏目漱石在給讀者帶來歡樂閱讀體驗的同時,又發人深省,這正是一部意義綿延幾個世紀的偉大文學作品應有的樣子。

參考文獻:

[1]有關《我是貓》的幾點材料[J].王新潮.外國文學研究. 1979(02)

[2]幽默在「異類敘述者」話語中的體現——以夏目漱石的《我是貓》為例[J].於麗.日語學習與研究. 2011(05)

[3]夏目漱石《我是貓》的敘事模式[J].李國棟,陳瑤.遵義師範學院學報. 2015(02)

[4]《我是貓》與批判現實主義[J].李光貞.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1(01)

相關焦點

  • 《我是貓》:夏目漱石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是夏目漱石的成名之作,全文以一隻貓為主人公,通過這隻貓的眼睛去看主人苦沙彌的一家的家長裡短、交際往來,藉此映射出了當時的社會風氣等現狀,用主流的說法則是「借貓之眼,批判了明治社會迂腐的知識分子和黑暗的社會現實」。
  • 夏目漱石《我是貓》,以貓的視角自述的幽默諷刺小說
    《我是貓》中譯本《我是貓》是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不得不說,中譯本有頗多的版本),以一個貓的視角進行自述,兼具幽默與諷刺。以貓為主角的小說,我們容易想到十九世紀初德國作家霍夫曼那部未竟的《雄貓穆爾的生活觀》,夏目漱石的《我是貓》中也有所提及(見最後一章)。這部小說共有十一章,主要描寫發生在貓的主人苦沙彌(職業是一個教師)家中的故事,大抵是苦沙彌與家人,好友迷亭、學生寒月等人之間的瑣事,以談話為主,也夾雜了不少議論。
  • 《我是貓》:一隻貓眼裡的浮生萬象;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魯迅曾經這樣評價:「夏目漱石地著作以想像豐富、文詞精美見稱。早年所登在和諧雜誌《子規》上地《哥兒》、《我是貓》諸篇,輕快灑脫,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新江戶藝術地主流,當時無與匹者。」這種跳出人類看人類地思維使夏目創作了小說《我是貓》,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真正有了自己獨特地文學風格,這算是日本文學進入了現代化地階段地標誌,並且夏目漱石收養了這只可憐地貓。
  • 以《生死疲勞》和《我是貓》為例,淺談用動物視角批判當下社會
    同樣,夏目漱石小說《我是貓》通過貓的視角對日本明治維新時期進行了鞭辟入裡的諷刺和批判,揭示了明治維新後日本社會的弊端,給明治時期的日本文壇注入活力。今天,我就以《生死疲勞》和《我是貓》為例,從「動物視角下的社會諷刺和批判」的角度來對莫言和夏目漱石的諷刺和批判的手法進行比較和分析,以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兩部作品和兩位文學大家的風格。
  • 夏目漱石代表作《我是貓》:未被馴化的貓,用一雙眼窺探了人性
    縱觀人類,也不至於永遠蒸蒸日上,也罷,耐著性子靜等貓時代到來好了!——夏目漱石林少華曾在《我是貓》中說過,為了翻譯這本《我是貓》,他專門買了一隻貓回來觀察。貓,屬於貓科動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代表作《我是貓》,以獨特的貓視角,冷眼窺探日本社會的眾生百態。這隻貓擁有豐富的見識、並且善於思索、幽默風趣。
  •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你是迎風的帆,我是隨你奔流的河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妻子夏目鏡子就口述了回憶錄《我的先生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弟子、長女筆子的夫婿松岡讓撰寫,洋洋灑灑共64個章節,從不同層面,各種生活上的細節,認真刻畫出文豪夏目漱石的人生,創作過程以及他們之間窮困悲傷、彆扭尊重的日常瑣碎生活,在誠意滿滿的回憶錄裡,我們知道了夏目漱石創作《我是貓》的原型,他留學英國時候的難以適應,後來成為他精神疾病發作的誘因,他創作時的文思泉湧與困窘
  • 夏目漱石《我是貓》:雜家的自白
    《我是貓》成書於明治初期,正值明治維新以後四十年。在此之前,日本通過明治維新,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聯合政權。在聯合政權的背景下,日俄戰爭之後,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資本主義得到迅猛發展,成為世界第一流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
  • 《我是貓》:一百多年前,我是一隻生來就會說「脫口秀」的貓
    我是貓。名字還沒有。至於在哪裡出生,全然無從知曉。 ——夏目漱石《我是貓》因為家裡有一隻貓,我愛貓,從而結識了無數養貓人士;夏目漱石可是我認識的養貓人中,名氣最大的人物了。《我是貓》發表於1905年,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但它並不是一部寫貓的著作,而是借貓眼寫人的世界。說起來,明治維新時期,是日本學習西方社會、熱火朝天進行現代化改革的時期,文學是被輕視的。
  • 《我是貓》:一隻善思、正直、有見識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
    夏目漱石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其中以小說成就最佳、影響最大,《我是貓》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被稱為是一篇日本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充滿諷刺精神和幽默精神的陽剛文學」。這部小說視角獨特,以一隻貓為主角,寄居在一個窮教師家,這不是一直平庸的貓,它是一隻善思、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卻又一直學不會捉老鼠的貓。
  • 《我是貓》:夏目漱石的力作,在貓咪眼中人類是奇怪的兩腳獸
    這個大文豪就是日本大名鼎鼎的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在我眼裡,他是個挺聰明的兩腳獸呢。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既是英文學者,又精擅俳句,漢詩和書法。所以,夏目漱石的作品中,他對東西方文化信手拈來,引用了好多經典著作、歷史和人物的故事。
  •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看夏目漱石演繹《我是貓》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中說:「對這世界種種奇特的事情,我不知該怪誰。這只是一時一地的困境,而藝術是永恆的。此時此地,講這些就如瘋話一般。但我偏還覺得自己是一本正經的。」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就是如此,作者一本正經地調侃周遭的一切,讀者不覺煩,卻還跟著他的行文看得津津有味。
  • 夏目漱石的沉鬱悲涼,是文學家共有的氣質
    夏目漱石文學創作內容豐富,涉獵廣泛,涵蓋了文明批評、社會弊端、民族未來、個人本位、知識分子的命運及作用等等,但核心主題始終圍繞著對人類生存意義的關注和探索。本文且選擇西方作家馬爾克斯和中國作家莫言以及夏目漱石為代表,談談世界文學家這份共有的氣質。1. 夏目漱石的憂心夏目漱石所處的時代是日本的明治維新的社會轉型時期,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碰撞和衝突,給夏目漱石和其他知識分子帶來了靈魂上的震動。
  • 《我是貓》:貓眼看世界,看貓是如何嘲笑人類的
    夏目漱石有句著名的話,「今晚月色真美」。《我是貓》是我第一次讀的夏目漱石的作品,即使不去追求其深層次的東西,這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書的開篇第一句話便是:「在下貓也,名字尚無」。由此可知,這是一部以一隻貓為第一視角的書。《我是貓》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品,雖然書名是「我是貓」,然而書中對貓的描寫卻寥寥無幾,取而代之的是從貓的角度去觀察和評價人們的說話以及行為。一、貓眼看人類書中的主要人物以及貓的主人——苦沙彌先生。
  • 夏目漱石《三四郎》:改革浪潮裹挾下的知識分子眾生相
    這位讓魯迅給出如此高評價的文人,就是日本文學的領軍人物——夏目漱石。1904年,他的短篇小說《我是貓》一經發表,便備受好評,夏目漱石也由此進入了自己的創作高峰期。 《三四郎》是夏目漱石於1908年創作的長篇青春小說,小說的主人公三四郎,脫離原有生活的舒適區,從熊本來到東京求學。
  • 從村上春樹到夏目漱石 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攜新譯《我是貓》做客...
    其實除了村上春樹,林少華還翻譯了《羅生門》、《雪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日本名家作品八十餘部,最近,他翻譯的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我是貓》,由青島出版社出版。10月23日上午9:30,林少華攜最新譯作《我是貓》(夏目漱石著)和《林少華看村上——從到》來到半島直播間,接受記者採訪並和半島讀書會的網友在線互動。
  • 《我是貓》裡的那些假面書生們不過是社會的邊緣人,時代的苦行僧
    名字嘛……還沒有」,小說完成後一經發表,立即名聲大噪,而這位作家也被推上了創作的巔峰,這本成就作家的書就是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在現代,人們雖然非常寵愛貓,但也僅僅是一隻再普通不過的寵物,因為貓的智商相當於兩三歲的孩子,所以貓只是一種沒有太豐富感情,沒有高深思想的生命,然而,夏目筆下的這隻貓卻機敏過人,有著洞察一切的能力。
  • 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漱石枕流的「怪人」,卻在文學上大獲成功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因為頭像曾經被印到1000日元紙幣上,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頭像出現在千元鈔票上的歐吉桑」。從早期作品《我是貓》《少爺》到後期的「愛情三部曲」:《三四郎》《後來的事》《門》,在讀者中都很受追捧。
  • 我是貓——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大概是個挺悲觀的人,因為書中最後幾章都在傳播關於死亡的負面情緒,他把自己的情緒投身於貓,貓的生命卻是因為死亡而結束,他當時到底是有多不喜這個世界啊主人公苦沙彌大概是他在現實中的投影吧,迷亭、獨仙、寒月這些人倒像是他自己混亂思想的碰撞,
  • 知識分子與貓的曖昧趣事,看中外文人鏟屎官為何偏愛喵星人?
    陸遊與貓咪畫像還有同時代的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為得貓咪,竟然如娶妻一般「下聘」,其作詩《乞貓》一首,「夜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形象描述了要乞貓驅鼠,實則表達的是要用正人君子壓制當朝無法無天小人當道的歪風惡氛。
  • 他生前是憤青,自比貓來諷刺社會,死後照片被印在鈔票上紀念
    在國家出現問題的時候憂國憂民,憤世嫉俗,四處奔走以尋求正義,像李大釗,像那個時代的學生領袖們。廢青是什麼樣的?不滿足社會的現狀,怨天尤人卻又不作任何努力,阻礙社會發展而不自知。《我是貓》在他的長篇小說《我是貓》裡,夏目漱石藉助貓的視角來看「男主人」那複雜的情緒。男主人大概很在乎自己的胃病,文中至少提及二十幾次,按說愛惜身體本來沒什麼可說的,可通過小貓的眼睛,這位男主人不過是借胃病任性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