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音樂將於納斯達克再上市 「音樂巨頭」闊別9年強勢回歸

2020-12-15 BT財經V

一別資本市場9年之久的華納音樂,無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於近日再次啟動了IPO進程,重新推動上市進程。

5月7日晚間,據IPO早知道報導,華納音樂集團向SEC更新招股書,並將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發行A類普通股股票,由摩根史坦利、瑞信、高盛擔任聯合承銷商,股票代碼為「WMG」。

而早在今年2月7日,華納音樂就已經向美國證劵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IPO。

根據招股書披露,在招股書中其提出的最高融資金額為1億美元,股票將採取AB股結構,A類股東每股可以投票1票,B類股東每股可以投20票。

從鼎盛到衰落

1929年,華納兄弟創立「音樂出版有限公司」(MPHC),這也是華納音樂的前身,當時的主營業務為購入音樂版權,為電影提供廉價音樂。一年之後,該公司購入Brunswick唱片公司,正式進軍唱片業。

彼時,隨著音樂行業的迅速發展,華納兄弟所創立的音樂公司突飛猛進,賺得盆滿缽滿。而後,華納兄弟並沒有停止腳步,通過收購迅速擴大業務版圖。

1967年,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收購大西洋唱片,1972年再收購Elektra Noneusch唱片,成立華納唱片集團(Warner-Atlantic-Elektra,簡稱WEA)公司。隨後數年,一舉收購了包括法國Erato公司、德國Teldec公司、芬蘭Finlandia公司等,一步步擴大了華納音樂的業務版圖。

一系列的併購讓華納音樂在海外市場迅速打出了名聲,而當時已在國際上風兩無雙的華納音樂又把目光瞄準了正在冉冉升起的中國市場。

1991年中國臺灣著名本土唱片公司飛碟唱片被華納音樂控股。1996年,華納音樂正式收購飛碟唱片,原飛碟旗下歌手蔡琴、郭富城、陳百強、林憶蓮的唱片版權也歸於華納。

2000年,通過與麥田音樂籤約成立華納麥田,華納音樂將周迅、樸樹、老狼、孫楠、那英等知名歌手招致麾下。這一舉動標誌著華納音樂全面進軍華語樂壇。

但是在2000年前後,網際網路興起,為盜版音樂的傳播流行提供了途徑,傳統唱片的銷售一落千丈,全球音樂收入開始了長達數年的低迷期,華納音樂抵不住網際網路的衝擊,遭受重創。

2004年,因自救未能取得理想效果,時代華納為降低集團負債,將華納音樂以2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環球集團前總裁小埃德加·布朗夫曼(Edgar Bronfman Jr.)所領導的布隆夫曼投資集團。

2005年,華納音樂曾成功上市,但在隨後的幾年間,音樂行業仍未走出「黑暗時刻」,2011年市場規模已跌至148億美元,華納音樂只能苦苦掙扎。

2011年,被俄裔美國億萬富翁萊恩·布拉瓦特尼克的投資集團Access Industries以每股8.25美元的價格約33億美金私有化收購,華納音樂告別資本市場。

如今,華納音樂在闊別9年之後,想要重回資本市場,或是由於隨著數位音樂及流媒體的迅速增長,全球音樂市場再次迎來「復甦」。

「音樂巨頭」強勢回歸

從2015年始,華納音樂再次進入上升通道,經營狀況良好,欲強勢回歸資本市場。

據華納音樂招股書中的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的五個財年中(財年以9月30日為起始點),華納音樂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66億美金、32.46億美金、35.76億美金、40.05億美金和44.75億美金。可以看到,營收在逐步穩定增長。

此外,據華納音樂2020財年第一季度報告,其銷售額為12.6億美元,華納音樂集團CEO Steve Cooper表示:「這是我們成為獨立公司16年以來取得的最高季度收入。」

但值得注意的是,華納音樂業績增長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流媒體支撐,較為單一,而其音樂實體類業務連年均呈下降趨勢,數據並不樂觀。

2019財年,流媒體收入成為增長最為迅速的板塊,數位音樂收入總計達23.43億美元,同比增長16%,總營收佔比達52%。據其2020財年一季報顯示,流媒體音樂收入為22.2億美元,同比增長21%,佔到錄製音樂總收入的57%。

與此同時,華納音樂實體類業務成績卻呈現連年下降趨勢。以實體專輯為例,2017至2019財年期間分別下跌6%、11%,而據其2020財年一季報顯示,第一季度實體專輯業務更是下滑了20%。

不管怎麼說,近幾年流媒體的興起還是為華納音樂帶來了實質性的復興。

從鼎盛到上市,再到退市被私有化,重新啟動IPO的華納音樂不甘「平庸」,欲衝擊更高,再度繁華。

相關焦點

  • 華納音樂登陸納斯達克 流媒體恰逢時機
    2017-2019財年,華納音樂的淨利潤分別為1.49億美元、3.12億美元、2.58億美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前6個月淨利潤更為4800萬美元,而上一財年同期則為1.53億美元。輾轉幾手的音樂巨頭華納音樂前身是華納兄弟唱片公司。
  • 華納音樂納斯達克再上市市值127億美元成今年美股最大IPO
    儘管新冠疫情保持兇猛,華納音樂美東時間周三仍按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25美元,募集資金超過19.25億美元,市值超過127億美元,成為美股市場今年為止最大的IPO。截止收盤,華納音樂收漲5.12美元,漲幅為20.48%。
  • 華納音樂上市 唱片業找尋「失去的十年」
    只不過,這一次,華納音樂走進了納斯達克,而非紐交所。 3日,華納音樂集團已啟動IPO,將其首次公開募股的價格定為每股25美元,是其23-26美元價格範圍的偏上區間,並將交易規模從最初的7000萬股增加到7700萬股,於周三晚些時候在納斯達克交易。
  • 華納音樂集團擬在納斯達克上市,募資最多18.2億美元
    5月26日,據《Music Business Worldwide》報導,華納音樂集團(Warner Music Group,WMG)日前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一份修訂後的S1/A文件,確認了其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意向,即將公開發行7000萬股A級普通股,首次公開募股的價格將在每股23.00美元至26.00美元之間,募資規模達到16.1億美元至
  • 華納音樂募資上市 唱片業找尋「失去的十年」
    3日,華納音樂集團已啟動IPO,將其首次公開募股的價格定為每股25美元,是其23-26美元價格範圍的偏上區間,並將交易規模從最初的7000萬股增加到7700萬股,於周三晚些時候在納斯達克交易。  約一個月前的5月7日,華納音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新了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發行A類普通股股票,代碼為「WMG」。
  • 今年美股最大IPO問世 華納音樂上市首日大漲超20%
    華納音樂本周三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25美元,募集資金超過19億美元,開盤報27美元,漲約8%,盤中最大漲幅超過23%,最終收漲20.48%。 華納音樂的市值超過127億美元,這是華納音樂私有化後再度在美股上市,也是美股市場今年到目前為止最大的IPO。
  • 華納音樂IPO:騰訊正在談判投資2億美元
    來源:投資界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納音樂IPO前夕,騰訊要重金入股的消息引發業內關注。作者 | 謝文倩報導 | 投資界PEdaily闊別9年,華納音樂重回資本市場懷抱。闊別9年,華納二次登陸資本市場這並非華納音樂首次上市。華納音樂的前身為華納兄弟在1929年創立的「音樂出版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購入音樂版權以此向電影提供廉價音樂,一年之後,該公司購入Brunswick唱片公司,正式踏入唱片行業,開啟了音樂巨頭的進擊之路。
  • Spotify和華納音樂「恩仇錄」:版權!版權!版權!
    投稿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全球音樂產業巨頭華納音樂(NASDAQ:WMG)繼2011年私有化後,再次登錄納斯達克,定價25美元,交易規模7.7萬股,周三上市首日就飆升了20.48%,當前報30.12美元,市值達到153億美元。
  • 華納音樂重返美股:融資超19億美元 曾遇唱片業至暗時刻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6月3日報導儘管歐美疫情兇猛,華納音樂 (NASDAQ:WMG)依然於今天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25美元,募集資金超過19億美元。華納音樂的市值超過127億美元,這是華納音樂私有化後再度在美股上市,也是美股市場今年到目前為止最大的IPO。利潤出現下滑當前全球唱片行業是環球、索尼 、華納三分天下,環球屬於法國娛樂巨頭維旺迪旗下,索尼的業務則不僅僅限於音樂。
  • 華納音樂申請IPO,能算全球音樂行業復甦標誌嗎?
    在市場上再次出現樂觀情緒的最新跡象是,按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的音樂公司華納音樂集團(Warner Music Group)有意公開上市,擬最高融資金額為1億美元。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華納音樂實現淨利潤2.58億美元,營收達45億美元。主承銷商包括摩根史坦利、瑞士信貸、高盛。發行後,公司將同時有A類和B類股票。
  • 辰宇推薦:世界三大唱片公司之一,華納音樂即將上市
    摘要:華納音樂預計6月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擬募資1億美元,摩根史坦利、瑞信、高盛擔任承銷商。二、招股書基礎信息上市板塊:娛樂上市地點: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間:預計6月募資規模:預計1億美元公司背景華納音樂的前身為華納兄弟於1929年創立的「音樂出版有限公司」(MPHC),主營業務為購入音樂版權以此向電影提供廉價音樂。1930年,該公司購入Brunswick唱片公司而正式進軍唱片業。2000年,華納開始主攻內地市場,成立「華納麥田」,將樸樹、周迅、老狼等人以及內地男女歌手孫楠、那英均招至麾下,擴大其在內地的影響力。
  • 15年後,華納音樂和達達樂隊都有了光明的前途
    當時網際網路開始興起,而華納音樂當時對唱片經營模式的創新,也源於數位音樂對傳統流行音樂宣發渠道的革新。網際網路放大了 "注意力經濟",媒體形式的增加又使得注意力被分散,唱片宣傳的重點便不能再局限於專輯本身,而是將重心放到了對歌手本身的多渠道宣傳。
  • 華納音樂股價仍有上升空間
    周三(2020年6月3日)這家全球第三大唱片公司重返公開市場,之前華納音樂將首次公開招股價格定為每股25美元,接近指導價區間的高位。該股上市首日收市升20%,為死氣沉沉的美國新股市場注入了活力。過去幾個月美國經歷了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停擺,近幾周來社會動蕩不斷加劇,這些因素拖累了美國新股市場。
  • 2020開年美股最大IPO,華納音樂如何從「唱片已死」完成華麗轉身
    作為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之一,跨過唱片工業、「唱片已死」時代來到數位音樂時代的華納音樂,在闊別華爾街9年後完成了「華麗轉身」。招股書顯示:華納音樂2017財年、2018財年、2019財年的營收分別為35.76億美元、40.05億美元、44.75億美元,而華納音樂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半年營收為23.27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2.93億美元。華納音樂的「再上市」醞釀已久。而全球三大的另外「兩大」也沒有停下進駐中國資本市場的步履。
  • 華納音樂重返美股:疫情與騷亂中創今年來美股最大規模IPO
    來源:獨角獸早知道華納音樂重返美股:疫情與騷亂中創今年來美股最大規模IPO,唱片業受挫被流媒體把控美國多地陷入騷亂,疫情還在持續,但股市好像並未受到影響。華納音樂(WMG)於昨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25美元,募集資金超過19億美元。
  • 華納音樂擬6月3日上市,「中國元素」助力今年最大IPO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作者 | 新仔5月26日,華納音樂集團正式宣布啟動上市(IPO)計劃,據外媒報導,上市時間擬在今年6月3日。今年年初,華納音樂曾宣布過一次上市計劃,原計劃3月上市,但由於疫情和股災的雙重打擊,計劃不得不宣布暫停。如今,雖然疫情仍在繼續,但股市已回歸常態,華納音樂也順勢重啟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計劃,發行7000萬股,每股估價23-26美元,總估值161-182億美元。外媒稱,這可能是今年上半年乃至全年最大規模的上市項目。
  • 華納上市 唱片業能找回「失去的十年」嗎
    只不過,這一次,華納音樂走進了納斯達克,而非紐交所。6月3日,華納音樂集團已啟動IPO,將其首次公開募股的價格定為每股25美元,是其23-26美元價格範圍的上限,並將交易規模從最初的7000萬股增加到7700萬股,於周三晚些時候在納斯達克交易。
  • 華納音樂重返美股,靠流媒體能否走好上市之路?
    1930年,該公司購入Brunswick唱片公司而正式進軍唱片業。1967年,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收購大西洋唱片,1972年再購入Elektra Noneusch唱片,合組成立華納唱片集團(Warner-Atlantic-Elektra,簡稱WEA)公司。
  • 投資界24h|京東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CEO們出攤了;華納音樂重返美股
    投資界(ID:pedaily2012)6月3日獲悉,趣店將以至多1億美金的價格認購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至多10,204,082股新發A類普通股。交易完成後,趣店將持有寺庫約28.9%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後續,雙方將在全球奢侈品電商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這是趣店繼推出萬裡目後,又一次在奢侈品電商領域砸下的大手筆。
  • 庫客音樂系騰訊音樂及網易雲音樂上遊,授權許可業務市場排名第一
    從市場方面來看,將庫客音樂與網易雲音樂這樣的流行音樂平臺對比並不客觀。細看庫客音樂的版權商業模式及盈利能力,與音樂流媒體平臺的產業上遊端——華納音樂集團更為相似。作為版權上遊的產業鏈,音樂平臺對上遊版權資源的依賴性越大。上遊話語權,即是優勢。如同華納音樂,庫客音樂集團是中國在線音樂平臺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的長期版權提供方,且保持著多年穩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