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十萬個冷笑話》中的「福祿娃」被投訴侵權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中的「葫蘆娃」,為何時隔多年才被說侵權?到底是「維護原創」還是「矯枉過正」?這其實還需要好好去聊一聊。
作為一名喜歡「動漫」的小夥伴,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十萬個冷笑話》這部作品,作為國漫中少有的質量作品,時至今日豆瓣依然有8.2分的口碑。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喜歡國漫的小夥伴對於這部作品的認可,這並不是一部「划水」的國漫,而是受到了漫迷認可的作品。
這部作品的動畫第一季於2012年7月11日播出之後從當時至今都收到了不少的好評,土豆君記得非常清楚,曾經看到了中國版「銀魂」這樣的美譽。值得嗎?確實值得,因為《十萬個冷笑話》確實就是這樣一部作品,惡搞的同時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
但這份快樂或許即將消失,因為它被「判」侵權了!
近日,一則比較「意外」的消息相信很多漫迷都看到了,那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簡稱上美)將《十萬個冷笑話》告上了法庭。原因是「上美」認為《十萬個冷笑話》和《十萬個冷笑話番劇版》手遊中有人物卡牌大娃、二娃、三娃、四娃、五娃、七娃,上述動漫形象侵害了其葫蘆娃動漫形象的改編權、信息網絡傳播權。
並且該「訴訟」已經宣判,結果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獲勝,判決結果是停止侵害上美葫蘆娃動漫美術作品著作權的行為,連帶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費用19500元。
昨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也對外發表了聲明:「希望能給予版權更多尊重,共建更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這件「葫蘆娃」和「福祿娃」之間的糾紛可以說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是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焦點就在於到底是「維護原創」還是「矯枉過正」?
首先對於這樣的結果絲毫不意外,因為站在「理」的角度上來說,確實是這樣,「葫蘆娃」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原創作品。於情於理來說這樣的判決結果都是「正確」的結果,維護「版權」現在是趨勢,尊重原創也沒錯。
土豆君印象中這應該不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對於「葫蘆娃」版權的第一次維護,早在今年的七月份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起訴過安徽衛視。當時在綜藝節目《來了就笑吧》中,王祖藍cosplay葫蘆娃的視頻就被起訴,最後也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勝訴,進行了賠償以及刪除相關片段。
但這次的投訴不同於「前者」,會導致什麼結果呢?《十萬個冷笑話》或許就此消失了。因為判罰結果出來後,《十萬個冷笑話》如果能賠錢了事算是最好的結果,最壞的結果就是整個IP下架整改,最後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首先一個比較疑問的點就是《十萬個冷笑話》都出現了七八年了,大電影都出了,為什麼現在才出來說侵權呢?其實土豆君覺得有一個關鍵的點。
那就是上文提到的《十萬個冷笑話番劇版》手遊,「惡搞」般的致敬或許當初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真的沒有很在意。但出了手遊用來賺錢還不買「版權」真的有點「過」了,這個IP都這麼火熱了,為何不早早去協商版權呢?土豆君其實相信,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願意去出售「改編」的版權。
當然這只是土豆君猜測的原因之一,或許就是手遊導致了現在才被投訴侵權,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下文。
其實這件事很多漫迷都聚焦在一個點究竟是「維護原創」還是「矯枉過正」呢?
我們得分開來看,首先站在「維護原創」的立場來說,這件事的結果沒問題,明眼人一看都知道「福祿娃」其實就是上美的葫蘆娃。保護自己的原創作品,這都屬於合理合法。
但如果站在另一個角度來看你會發現確實有「矯枉過正」的味道,因為《十萬個冷笑話》和《葫蘆兄弟》完全是兩部不一樣的作品。雖然說在劇情、人設方面有所借鑑,但《葫蘆兄弟》是「懲奸除惡」的正能量故事,但《十萬個冷笑話》是惡搞之後讓人開懷大笑的喜劇。
二者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其實看這次《十萬個冷笑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日漫》中的銀魂,充滿了各種其他作品中的橋段,其中還不乏很多惡搞。《龍珠》、《火影忍者》、《海賊王》等等數不勝數,但在他們的理解中這是「致敬」,這或許就是本質的區別。
當然這種處理方式沒錯,也並沒有說「維護原創」不對。只不過經過這件事之後能夠看到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那就是包容性的風氣。這樣的案例發生之後,以後國漫的發展真的是舉步維艱,處處得小心是否侵權了。
尤其是對於《葫蘆兄弟》這樣的童年經典來說,誰還敢沾邊,這部作品到底還有多少IP價值呢?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內容,那麼你如何看待這次糾紛呢?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