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命嗎?悲觀的人臣服於命運,消極地應對人生的遭遇;而樂觀的人知命,而改命。許多迷信的人認為佛教是讓人逃避現實,是所謂的宿命論,崇拜形上學的東西,這是非常大的誤解。我們一般所認為的「命」,是沒有因緣的、隨意的,覺得福禍皆由天定,命好命壞全看自己運氣,這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你不明因果,會愚蠢地將人生的痛苦歸咎於上天的不公。有智慧的人,知道「萬法皆空、一切不空」,一切所得所失皆是自己造作的,是自己的因果報應。「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想知道我們前世的所作所為,看看自己當下的命運就知道了。如那句偈語: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如是因、如是果,真實不虛。
前世修多少德,今生有多少福。因此我們說,人這一生有多少福氣是有定數的,我們當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召來的。不要抱怨自己出身不好,不要埋怨父母沒有給你優越的生活條件,一切因緣皆是自己招致的,都是自己該承受的。就像我們種地一樣,付出多少辛苦,就收穫多少果報。種下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不必羨慕別人,該誰的福氣,別人搶不走;不該你的,怎麼也會失去。
人生苦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福報,有句話叫「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有福氣,人生才會過得順心如意;沒有福氣,做什麼事都會不順。我們當下所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修來的福氣。就像一個人的財運也是如此,有福有財運的人,財富往往跟著走;而福薄的人,求財財不得。人往往認為錢財是掙來的,但如果你自身沒有足夠的福氣支撐,再拼命掙錢,錢也會溜走。十分財,三分在勤勞、七分靠福報。
我的師父常告訴我,人年紀輕輕的,不要害怕吃苦,不要早早享福,福報早早耗完,則福盡人亡。每個人一生的福報是守恆的,人不會一生都是順風順水的,也不會一直都很倒黴,人生福禍相依、有得有失才是正常,不會圓滿。往往你在這方面得到,在另一方面就會失去。看破了這一點,就不會再執著和痛苦。得失看破,保持一顆平常心,得到不必得意,失去不必在意,凡事皆有定數。
佛家講:吃苦了苦,享福消福。在吃苦受罪的人未必是沒有福氣,也許是在消業修福。人越是身在低谷,越要沉澱內心,積蓄力量。苦盡甘來,惡業消了,障礙自然就沒了,福氣也就來了。要想修福,先要懺悔曾經所造的惡業,「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先修慈悲心,轉變自己的心念,一顆善良清淨的心,是修福改命的關鍵。
人生福報有限,所以要懂得惜福,要珍惜自己當下所擁有的,知足才能常樂。而今當下能溫飽、有事做、有人愛、能獨立,心靈自由,就是最大的福氣。不要眼高手低、生貪念,執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但浪費了眼前的幸福,也損失了更多的福。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不是自己的東西,得到了也是苦惱。不要作惡造業,不要肆意揮霍浪費,比如糧食,人一生可吃多少糧食有定數,不要早早吃完。不要傷害愛自己的人,福氣一旦弄丟了,很難再找回來。
除了要「惜福」,懂得「節流」外,還要知道「開源」,要「培福」、「修福」。就像賺錢一樣,只知道節儉而不去努力掙錢,是難以致富的。如何修福?行諸善業,多布施供養,善待孝順父母,修一切善法,存一份善心善念。你的善業越大,福氣自然越深。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善業增長福報,人生沒有什麼天降的幸運,都是曾經積下的德。最好的「風水」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沒有捷徑。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然能萬事逢兇化吉、處事順遂。惜福、培福,善惡業不會相互抵消,勸眾生勿作惡、多行善。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