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改名最「失敗」的城市:原名古樸有內涵,新地名被說俗不可耐

2021-01-11 凱樂遊世界1

我國改名最「失敗」的城市:原名古樸有內涵,新地名被說俗不可耐

我們國家的小夥伴們對於名字都非常重視,尤其是每個小朋友的名字,基本上都是寄託了家長們的期望,人們總覺得一個好的名字,可以讓人們的生活順風順水,非常重要。

其實地名和人的名字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那些所謂的明星們,之所以能夠風生水起,很多演員都經歷過改名,地名也是一樣的,人們希望有一個地方能夠發展的更好,所以就給一個地方改換名字,不過有些地方改了名字之後,反而不如從前了,並沒有按照大家的期望去發展,這就算是改名失敗的地方了。

其實我們國家有很多地名,原來非常好聽,也是非常有內涵的,但是改完之後非常好記了,但是內涵卻沒有了。比如大家經常吐槽的,把汝南改成了駐馬店,把琅琊改成了臨沂,把九原改成了包頭,幽州改稱保定,蘭陵改成了棗莊,雲中成了託克託,原本的宣武區和崇文區,現在變成了西城區和東城區。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不過要說最可悲的肯定是從徽州改成黃山了吧,從前的徽州還是很有底蘊的,讀起來可不是一般的有內涵,但是改成了黃山之後,人們都說俗不可耐。

的確,黃山這個景點非常有名,不過要是到了黃山,你在下火車的話,可能距離大家想去的地方相去甚遠,隨著如今,的確佔了一些黃山景區的光,但是卻失去了徽文化的光彩。大家都知道,安徽這個省的名字就來源於安慶和徽州,現在的徽州已經沒了,那麼安徽又如何站得住腳呢?對於這個地方,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下次會帶大家去看更有趣的地方,喜歡我的歡迎點讚訂閱評論喲,拜拜!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改名失敗城市,第一名實在太可惜,網友:沒文化真可怕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金陵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古典文化和風雅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金陵文學昌盛,有「天下文樞」之稱。06第五名河南駐馬店駐馬店原名汝南,上古時期就有汝南的地名,意為「如水之南」,居「古九州」之一的豫州之中。
  • 遼寧「改名成功」的城市,原名被人「嫌棄」,改名後「名聲大噪」
    改名對一個城市來說不是很陌生,不僅很久以前很多城市就改了名字,還有一部分城市改了名字。 改名後非常失敗,既有受到吐槽的城市,也有改名成功的城市。遼寧「改名成功」的城市,原名被人「嫌棄」,改名後「名聲大噪」!
  • 中超7隊改名初定,但多以地名為隊名:只想當代表,卻最缺文化!
    中國足球隊名稱的中性化改革,顯然是勢在必行,不準有例外了,且足協的規定和要求中,有一條極為重要:要有文化內涵! 但剩下的初步已定之中性化名稱,就基本上是以搶佔地名、城市名作為隊名了——這些隊,顯然有著國人習慣性思維的一種慣性:即都想成為一地的「代表」,因此才衝動性地一窩風以地名作隊名,
  • 地名仍有「中國佬」,只因美國改名難
    美國有專門的地名命名機構——美國地名委員會,管理250萬自然地物的官方名稱;委員會成立之初是為了解決19世紀美國混亂的地名問題,而1947年立法後委員會對改名趨於保守 建立於1890年的美國地名委員會(The United States Board on
  • 中國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因出現在外國小說中而出名,今成旅遊勝地
    有人說中國古代的地名充滿了韻味,一些城市改了名字之後就變得俗不可耐了。比如眾所周知的棗莊原來叫做蘭陵,霸氣中帶著幾分美感,總讓人想起帥氣的蘭陵王;合肥原來叫做廬州,充滿了詩情畫意。這些城市改名之後,完全沒有了文化底蘊。不過,也有一些改名非常成功的城市,比如香格裡拉。
  • 中國改名「最失敗」的城市,原名非常有內涵,現在的名字太土了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地大物博是最獨特的一個特點,中國能夠歷經千年而不衰,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歷史上中國每一個朝代都有各自的特點,現如今中國很多城市的名字其實已經改變了。就像以前南京叫金陵,合肥叫廬州,當然這些名字的變更都比較久遠了,而安徽省的黃山市卻是在上世紀80年代改的,在「黃山」叫黃山以前,它有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叫徽州,徽州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還是很多歷史文化的發祥地,像徽商、徽劇、徽菜、徽雕等都是徽州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徽州為了更好的發展旅遊業,卻把這樣一個有名的歷史之城給改名了。
  • 我國最「坑」的城市,地名和區名對不上號,外地遊客表示即將崩潰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中華大地如此遼闊的疆域上,中國人總是熱衷於「起名字」,在中國,無論是人還是物還是還是地名,就一定要起一個具有深層含義的又或者是有特定意義的含義,而在地名這一方面,在中國還真有人因此鬧出很多笑話。
  • 我國帶「龍」字的三個地名,有百強小康縣,它們都有其特殊的意義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也被劃分為很多省市,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名字,每一個城市的名字都具有其特殊的意義。在我國,有名中帶有方位的城市,還有名中帶有花草的城市,那麼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我國帶「龍」字的三個地名,有百強小康縣,它們都有其特殊的意義。
  • 湖北改名最「失敗」的1座城市,原名有意義,現名讓人誤會盛產桃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城市的命名,很多大程度上決定了外地人對城市的第一印象。而大部分城市命名,都帶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或地理特點。例如遵從古時候「山南水北為陽」的說法命名,或是將地方獨有的風景加入到城市名字中。 例如湖南省的衡陽市,就包含了衡山以及該城市位于衡山南邊的兩個特點。
  • 我國地名中帶有「龍」字的6個城市,很多人一個都說不出,你呢?
    很多龍友都說十二生肖中,不可能只有龍是傳說中的動物,所以在大家的心中,對傳說中的龍具有很強的好奇心,而且我們也被稱為龍的傳人,因此也出現在我們文化的每個角落,包括地名。我國地名中,有許多名字中帶有龍字的城市,例如,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我國6個名字中帶有龍字的城市。第一個就是龍巖市,具體位置在福建省西部,因為這裡有一個喀斯特洞穴,洞口上方的巖紋就像龍一般,所以這個洞穴被稱為龍巖洞,這就是龍巖市的名字。該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有許多礦產儲量居全省之首,特別是京山銅礦,更是全國第二大銅礦,十分雄厚。
  • 河南省改名「最失敗」的城市,歷史上家喻戶曉,現在無人問津
    河南省改名「最失敗」的城市,歷史上家喻戶曉,現在無人問津,大家都知道一個城市的名字和一個人的名字一樣,大家深思熟慮後才最終決定,好名字不僅好聽,還可能有很重要的意義,城市也是如此,很多城市因為名字而被記住,但是,有些城市因為某些原因中途改名,有些城市改完後更有特色,但改名後,很多人仍然感到遺憾
  • 城市地名的特例,3000年不改名,還是著名的成語典故之都!
    位於河北省南部的邯鄲市,是我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距今已有3100年的建城史,是華北和晉冀魯豫四省的重要交通要道,承擔著重要的作用。 而「邯鄲」之名,從三國時期便出現,因為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邯山,而單指山脈盡頭,而邯山到這裡就結束了,於是後來便有了「邯鄲」一名,而且這個名字自建城便開始使用,已有3000多年,這也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唯一一個沒有改過名的城市。
  • 地名學有什麼用——牛汝辰《中國地名掌故詞典》序
    應用地名學包括:(1)地名標準化,如地名規範、地名政策的制訂等;(2)地名工具書的編纂;(2)技術地名學,包括新技術的應用,如地名資料庫、數字地名、數字城市地名資料庫的建立和運用等;(3)地名檔案管理;(4)地名普查。在我國,地名研究源遠流長。在甲骨文中就有500多處地名的記述。
  • 東北改名「最失敗」城市,曾經的名字與北京一樣霸氣,如今卻很娘
    一般來說,城市的歷史並不總是用一個名字,甚至有些城市的名字還需要改變,但如果一個城市需要改變名字,就要慎重考慮,最終改名是件大事,如果改得好就會朗朗上口,如果改得不好就會被嘲笑,東北也有這樣的城市,可以說東北改名最失敗,這座城市曾經的名字可以說像北京一樣霸氣,但現在的名字卻讓人感到娘
  • 天津地名太隨便?「閣」和「港」在天津衛都有新讀音
    天津地名有時起的比較隨便。胡同對著橋,就叫橋口胡同;巷口有根電線桿子,就叫電線桿子胡同;胡同裡有製售鍋巴的,就叫鍋巴胡同等。這種口頭命名,不用審批,不必備案,只起一個區別性的作用,體現出城鎮地名命名還處於無序的自然狀態。
  • 中國改名最失敗城市:古名聽著非常文雅,然而改名之後真的很俗!
    每逢朝代更迭,國家的名字就會改變,而且個別的城市也會更改名字,比如南京在古代名叫建鄴,杭州古代名字叫做臨安,洛陽古代名字叫做雒陽,北京在古代名叫燕都,開封古代名字叫做汴州,這些城市不是因為地理因素,就是被作為都城,所以更改了名字!
  • 這個城市「千年沒改名」,歷史上作用重大,有個成語出自這裡!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改名的城市,今天說的這個城市三千多年沒改名了, 另一句話來自這個城市, 你知道是哪個城市嗎? 一起看看吧。這個城市是河北省的邯鄲市,「邯鄲」兩個字作為地名沿用了三千年,是中華地名文化的特例, 很多人知道的熟語「邯鄲學步」來自這裡!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人在這裡繁殖,開創了農業文明的新紀元, 磁山文化比仰韶文化早1000年,是世界上粟、雞的最初發現地。
  • 福建「改名最成功」的城市,改前是不為人知的山城,改後家喻戶曉
    改名對一個城市來說,並不是很陌生的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城市改了名字。我們從改了名字的城市中,可以發現有的城市名字改不並不是那麼成功,有時因為改名字反而不如以前那麼有知名度了,但是也有一些城市改了名字之後非常成功,從默默無聞變成了家喻戶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福建「改名最成功」的城市,改前是不為人知的山城,改後家喻戶曉,這座城市就是武夷山。
  • 我國名字最長的村子,雖然讀起來十分拗口,卻被譽為最美的地名
    而為了區分,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會擁有著獨一無二或者說是非常獨特的名字,很多名字由於簡短或者是好記的原因,會讓人們過目不忘,給人們非常好的觀感。但同樣的也有許多名字十分的枯燥無味,甚至格外的複雜。而今天名字就是本次的主題了,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內部名字最長的一個村子吧,由於名字實在是太長了,無論是讀一遍還是記住都十分的困難,雖然記憶這個村子的名字變得格外困難,但是也因為這格外特殊的名字,反而使得它成為了我國內部最美的一個地名,因此這個村子也成為了一各十分特殊的村子。
  • 遼寧改名「最委屈」的大學,學院升格為大學,傳統名號卻被佔用
    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國內各大高校紛紛改革求新,掀起來一股改名風潮。一些地方高校不再「偏居一隅」,校名從「市」改為「省」,甚至華南、華北等,從「學校」改到「學院」再到「大學」,高校層次不斷升級,名號是越來越響亮。改名之後,學校的社會聲譽、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會得到提升,還能獲得更多的政府財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