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閣。
豐樂亭。
望京門。
溫州網訊 近年來蒼南金鄉衛古城歷史文化街區旅遊觀光的人逐漸多了起來,究其原因,我想大概在於金鄉賢達們出資近億元建成環河綠道,重建西門甕城,修葺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如東門大街的餘家大院,巴洛克式的方家修建成「金鄉博物館」,民宅沈泰豐改建成「衛城文化客廳」,西門大街恢復古色古香的面貌,東門迎旭島旁開設「郭心崧紀念館」「金鄉鄉賢館」,當然還有文人才子著書立說,盡力宣揚等等。
古稱金舟
蒼南金鄉鎮瀕海,遠古時,這裡是一片海洋,後隨海岸線的外移,逐漸浮出水面,首先浮出水面的是瀛嶺(今獅山)。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開始築城,當時發現一塊碑碣中有「大地原從海上來」之讖語,準確而藝術地道出了滄海桑田之變遷。
據北宋末至南宋金石文字等有關著述,金鄉古時叫金舟鄉,隸屬於平陽縣,為何叫「金舟鄉」,據說是金鄉地域從海面浮起時,有沉船之骸附金銀珠寶;也有人猜度是南面有金字山和覆舟山,各取一字而得名。
明代由於抗倭,築城建衛,始稱金鄉衛。後至清代,有文人李庚寫《金鎮圖志》,民國至今才有「金鄉鎮」之稱謂。
抗倭名城
雖然金鄉在建城前,就有先民生活在此地域,但金鄉的歷史習慣上總是從抗倭建城算起。
從史書上看,早在明代初年即有倭寇來犯的記載,明代中葉尤甚,其中嘉靖三十一年以後三四年間,江浙軍民被殺害的達數十萬人。沿海地區以江蘇、浙江、福建受害最烈。
為了抗倭,信國公湯和設計並監督建造金鄉衛城,明洪武十七年始建,洪武二十年(1387)完工,具有兩大特點:一是軍衛化;二是按劉基建南京紫禁城的「八卦乾坤布局」。
八卦中一卦六爻,金鄉現第八巷為六爻中之初爻,第三巷為六爻中之上爻。四城門命名也有文王后天八卦的痕跡。衛城除四門外,分別在東南、西南、東北、西北設四水門,構成休、生、傷、杜、景、死、驚、開的八卦八門九宮格局。
金鄉的城牆大都毀於「大躍進」和後來的「文革」,僅留下北門和西門城門,但全國都罕見的寬闊的護城河卻一直川流不息,見證了滄桑歷史。
據古籍記載,護城河分為東西南北四濠,東濠深三丈,以橋為界,左闊四丈,右六丈;南濠深四丈,左闊八丈,右四丈。濠底尚有深渠,大旱之時,亦無斷水之憂。
如今時過境遷,仍為重要之水系組成。雖然曾經城牆被毀,河道汙染,但如今鎮裡傾力疏浚,砌石固岸,改濁水為清流,置護欄以美化,刻史志於石欄上,足以讓觀者遊目騁懷。
特色民謠
金鄉建城稱衛至今已六百餘年,歷經時世變亂,清代順治年間遷界,衛城成為一片榛莽之地,後康熙時展界重建,主建築逐漸恢復。城池風貌,有清末民謠代代相傳至今:「一亭二閣三牌坊,四門五所六庵堂,七井八巷九頂橋,十字街口大倉橋。」
一亭即為豐樂亭,原名消夏亭,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年間,遷界時毀於兵火,重建後又遭遇颱風,鹹豐年間由余家昆仲助資再建,改名豐樂亭。
二閣為文昌閣、魁星閣。兩閣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後毀於遷界,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1709年竣工。但文昌閣在1948年元宵節毀於火災,現僅遺存石柱龍門。1964年金鄉小學在文昌閣原址建教學大樓。現在北門外的文昌閣為近幾年群眾集資新建,非原址原貌。
魁星閣位於西水門洞上。閣前河道寬闊。閣內有魁星爺塑像,手執硃筆,腳踏鰲魚,筆點三元四方英才,形象栩栩如生,極引文人遐想。上世紀80年代又經地方賢士修葺,妥善保護,成為金鄉人民寶貴的歷史遺產。
三牌坊分別在城西街北首伊家巷口、鳳儀街北安息日會西側和鳳儀橋南,都是乾隆、嘉慶時欽賜,均屬貞節牌坊。四門是東迎旭門,南靖海門,西來爽門,北望京門。五所是衛城內五個千戶所,即前所、後所、中所、左所、右所。
六庵堂,以宦隱庵為最。宦隱庵原名「荷庵堂」,因庵中荷花池而得名,位於東門大嶼山(獅山)麓。明代王之猷辭官退隱,居荷庵堂,改名「宦隱庵」。原庵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清乾隆、光緒年間兩度重修。宦隱庵之外,另五所庵堂是圓通庵、福聚庵、玉泉庵、西林庵、水月堂。
七井都是泉水井,布於大嶼小嶼兩峰之下。大嶼山下有三皇廟井、玉泉庵井、義倉南井、廣濟廟井,小嶼山下有西林庵、萬善堂、沐泗廟三口井。七井的位置排列像北鬥,大嶼山下四口為鬥魁,小嶼山下三口為鬥杓。
八巷是劉基的「八卦乾坤布局」中的核心部分。八卦中一卦六爻,建城時只有六條巷,後加馬巷、牛巷,共八條,保存完好。
九頂橋架城內九曲河之上,分別為定遠橋、鳳儀橋、張家橋、魯公橋、木橋、大倉橋、火神橋、驛館橋。今城內河道均已成為地下暗溝,故九橋僅有遺址而已。
大倉橋地處倉橋街、俞巷街、城西街、城北街之十字路口,歷來為鬧市。
修志存史
早在民國時,就有夏克庵編撰《金鄉鎮志》,夏克庵是金鄉的著名文人,當年他也是《民國平陽縣誌》的編委之一。1949年後,鎮裡文書陳翔淵自費搜集不少金鄉的歷史材料。後來,金鄉文人、報人、教師陳則之撰寫了十萬多字的《金鄉史話》。1987年,《蒼南縣教育志》主編陳通達根據陳則之材料編輯了《浙南古鎮金鄉:建城六百周年紀念》一書。
本世紀初,金鄉鎮委撥專款,成立了金鄉鎮志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為顧加永,成員有夏守安、王德科、何正和、陳克勇。我們四人曾到溫州查閱並拍下所有金鄉古代詩詞手抄本,後來刊印了《金鄉詩詞選》,但編纂金鄉志的工作並未完成。
2019年10月,延續前賢修志傳統,新版《金鄉志》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字數達160多萬,由溫大教授林亦修主編,他曾就讀於金鄉中學。
來源:溫州日報
陳克勇 文/攝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