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美術新潮那當兒,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和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國畫死了,藝術死了。但我看到了,她是一次歷史性機遇,所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 摘選自谷文達《全主義藝術哲學手稿》
版式
「在八五美術新潮中,只有谷文達作為個體藝術家能與眾多群體抗衡。」
—— 摘選自高名潞《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無聲演講
水墨行為藝術
1985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攝影,感謝矯健
◎偽篆書臨摹本式
遺失的王朝系列a1-50
1983-1986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本裝裱
61cm × 91cm(每幅均為相同尺寸)
感謝香港藝術中心 1993
「谷文達已加入有爭議的藝術家的行列。其藝術被廣泛地責問是否仍然是藝術但卻得到了藝術界的支持。」
—— 摘選自蘿伯特·絲蜜斯,《紐約時報》,1996-01-19
◎靜觀的世界
遺失的王朝系列
#1 太樸世界 / #2 文字的構成 / #3 文字的綜合 / #4 文字的解構 / #5 複合的文字
1984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白梗絹邊裝裱立軸
900cm × 274.5cm
感謝西安藝術家畫廊 1986
「從一方面來講,谷文達極具野心的作品上承歐洲浪漫主義文化和18、19 世紀的現代主義;另一方面,谷氏的藝術又正像他自己所述『迅速成長的地域主義和歐美之外的文化』將深刻的分歧張力具體化了,並代表了 90 年代各種各樣的藝術表現和潮流。」
—— 摘選自愛德華·史密斯,《二十世紀視覺藝術史》,普林帝斯霍爾出版社,紐約,1997
◎靜則生靈水墨裝置藝術1985年由浙江美術學院贊助,萬曼工作室製作
墨,宣紙,絲綢,棉,竹,漆等
500cm × 800cm × 80cm
感謝瑞士洛桑雙年展 1987
◎我批閱三男三女寫的「靜」字
遺失的王朝系列
三男三女水墨行為藝術1985年於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白梗絹邊裱立軸
274.5cm × 180cm
感謝紐約大都會美術博物館 2014
◎加繆像1982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木板裝裱
180cm × 200cm
感謝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6
◎靜則生靈
遺失的王朝系列
黑體字印刷體書法(四聯畫)
1984-1985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木板裝裱
274.5cm × 720cm
感謝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8
◎生之謎
重新發現的俄的浦斯系列
1993年於紐約工作室
人胎盤粉(正常,殘疾,墮胎,死嬰胎盤)鐵床,布簾
感謝俄亥俄懷克斯納藝術中心 1993
◎唐詩後著
碑林四系
1993-2005年於中國西安谷文達石刻工作室墨玉王青石石碑 #1-#50(每塊碑110cm × 190cm × 20cm,重1.3 噸)
感謝深圳ocat當代藝術中心 2005
◎炎黃基因風景
一號二號
1999-2001年於上海曹素功墨廠和安徽涇縣紅葉宣紙廠
207cm × 2760cm(共 20 單元 / 幅)
感謝光州雙年展 2012
「谷文達的作品雄心勃勃地探討藝術與當代社會、經濟和文化,著重於全球主義關係與問題,谷氏藝術具有卓越的時代性,正像所有重要的藝術作品一樣,在具有現實意義的同時預卜未來。對於藝術家來說,最根本的問題是通過歷史去拓寬人類認知的界限、情感、思想和表達人性中最深刻的嚮往以及最有力量的理想。『偉大的人類大同世界的烏託邦也許永遠不可能在我們的現實中實現,』谷氏認可道,『但她將在藝術中得以圓滿。』」
—— 摘選自《藝術史》( 第二版 ),馬麗蓮·絲塔克斯達德和大衛·凱特佛瑞斯,第 29 章:1945 年後的國際前衛藝術,培生出版社,2002
◎聯合國 —— 中國紀念碑 天壇
1997-1998年於谷文達上海與紐約工作室
編有偽英漢混合體,偽漢語英語印度語和阿拉伯語人發簾
螢光屏明風格桌椅
1586cm ×610cm ×396cm
感謝紐約PS1美術館 1999
◎聯合國 —— 人間
1999-2000年創作於紐約谷文達工作室
各國混合人發製作全球國旗
1600cm ×2000cm ×2000cm
感謝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2013
◎聯合國 —— 人間
1999-2000年於紐約
各國混合人發制全世界國旗幕牆
500cm × 1350cm × 1100cm
感謝薩奇美術館 2014
◎聯合國 —— 千禧年的巴比倫塔
1998-1999年於紐約工作室以從18個國家的350家理髮店收集來的人發編織成偽漢英文合併體、偽漢語、英語、印度語和阿拉伯語的發牆。2287cm × 直徑1037cm感謝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2013
「谷文達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中的地位是由他的兩項國內工作成就奠定的:對母語文化和西方文化全方位的批判立場和持續性的藝術實驗,而對中國母語文化的批判性重建是其工作的出發點和核心內容。在他眾多的藝術課題中,『水墨問題』是他關注時間最長、涉及範圍最廣和實驗方式最深入的藝術實驗項目,它構成了我們對谷文達進行思想史和藝術史研究的基礎,它與他的另外兩項重大實驗成果:《聯合國》和《唐詩後著:碑林四系》也有著學術上的互文關係。作為當代實驗水墨的奠基者,谷文達的水墨實驗主要圍繞『文字圖像』『文化語詞』和『生物材料』三項觀念課題展開,涉及哲學、文化學、語言學、生物學和藝術史等廣泛的問題領域。」
—— 摘選自黃專《水墨鍊金術:谷文達的實驗水墨》,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
◎基因與蛻變(第一屆大眾當代藝術日)社會與大眾參與型行為藝術,水墨綢緞畫1060學童,1000平米紅綢緞墨,20臺電視屏幕,藝術紀錄片《基因與蛻變》
2150cm × 1594cm × 1100cm
感謝香港瑞安集團和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6
◎茶宮
天堂紅燈,2009年布魯塞爾站
大地藝術
感謝歐羅巴利亞歐洲藝術節和布魯塞爾公共藝術
◎青綠山水畫的故事(第二屆大眾當代藝術日)
社會與大眾參與型行為藝術,藍藻宣紙畫
2016年於深圳,1500學童,1500平米宣紙
感謝平安集團,平安金融中心
▼
關於藝術家
谷文達|Gu Wenda
1955 年出生於上海,生活和工作在紐約和上海兩地。1981 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研究生班,獲文學碩士學位;1981 年至 1987 年,任教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1987 年,獲加拿大國家外國訪問藝術家獎,並移居紐約;1999 年 3 月,憑藉作品《聯合國》成為首次登上《美國藝術》雜誌封面的華人;2015 年獲得新加坡 Prudential 亞洲藝術家終身成就獎。
《在場者的榮光:1979-2019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個案樣本》
由漫藝術機構與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聯合出版
實體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