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達|在場者的榮光1979-2019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個案樣本

2020-12-16 漫藝術maanart

「八五美術新潮那當兒,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和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國畫死了,藝術死了。但我看到了,她是一次歷史性機遇,所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 摘選自谷文達《全主義藝術哲學手稿》

版式

「在八五美術新潮中,只有谷文達作為個體藝術家能與眾多群體抗衡。」

—— 摘選自高名潞《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無聲演講

水墨行為藝術

1985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攝影,感謝矯健

◎偽篆書臨摹本式

遺失的王朝系列a1-50

1983-1986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本裝裱

61cm × 91cm(每幅均為相同尺寸)

感謝香港藝術中心 1993

「谷文達已加入有爭議的藝術家的行列。其藝術被廣泛地責問是否仍然是藝術但卻得到了藝術界的支持。」

—— 摘選自蘿伯特·絲蜜斯,《紐約時報》,1996-01-19

◎靜觀的世界

遺失的王朝系列

#1 太樸世界 / #2 文字的構成 / #3 文字的綜合 / #4 文字的解構 / #5 複合的文字

1984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白梗絹邊裝裱立軸

900cm × 274.5cm

感謝西安藝術家畫廊 1986

「從一方面來講,谷文達極具野心的作品上承歐洲浪漫主義文化和18、19 世紀的現代主義;另一方面,谷氏的藝術又正像他自己所述『迅速成長的地域主義和歐美之外的文化』將深刻的分歧張力具體化了,並代表了 90 年代各種各樣的藝術表現和潮流。」

—— 摘選自愛德華·史密斯,《二十世紀視覺藝術史》,普林帝斯霍爾出版社,紐約,1997

◎靜則生靈水墨裝置藝術1985年由浙江美術學院贊助,萬曼工作室製作

墨,宣紙,絲綢,棉,竹,漆等

500cm × 800cm × 80cm

感謝瑞士洛桑雙年展 1987

◎我批閱三男三女寫的「靜」字

遺失的王朝系列

三男三女水墨行為藝術1985年於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白梗絹邊裱立軸

274.5cm × 180cm

感謝紐約大都會美術博物館 2014

◎加繆像1982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木板裝裱

180cm × 200cm

感謝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6

◎靜則生靈

遺失的王朝系列

黑體字印刷體書法(四聯畫)

1984-1985年於中國杭州浙江美術學院谷文達工作室

墨,宣紙,紙背木板裝裱

274.5cm × 720cm

感謝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8

◎生之謎

重新發現的俄的浦斯系列

1993年於紐約工作室

人胎盤粉(正常,殘疾,墮胎,死嬰胎盤)鐵床,布簾

感謝俄亥俄懷克斯納藝術中心 1993

◎唐詩後著

碑林四系

1993-2005年於中國西安谷文達石刻工作室墨玉王青石石碑 #1-#50(每塊碑110cm × 190cm × 20cm,重1.3 噸)

感謝深圳ocat當代藝術中心 2005

◎炎黃基因風景

一號二號

1999-2001年於上海曹素功墨廠和安徽涇縣紅葉宣紙廠

207cm × 2760cm(共 20 單元 / 幅)

感謝光州雙年展 2012

「谷文達的作品雄心勃勃地探討藝術與當代社會、經濟和文化,著重於全球主義關係與問題,谷氏藝術具有卓越的時代性,正像所有重要的藝術作品一樣,在具有現實意義的同時預卜未來。對於藝術家來說,最根本的問題是通過歷史去拓寬人類認知的界限、情感、思想和表達人性中最深刻的嚮往以及最有力量的理想。『偉大的人類大同世界的烏託邦也許永遠不可能在我們的現實中實現,』谷氏認可道,『但她將在藝術中得以圓滿。』」

—— 摘選自《藝術史》( 第二版 ),馬麗蓮·絲塔克斯達德和大衛·凱特佛瑞斯,第 29 章:1945 年後的國際前衛藝術,培生出版社,2002

◎聯合國 —— 中國紀念碑 天壇

1997-1998年於谷文達上海與紐約工作室

編有偽英漢混合體,偽漢語英語印度語和阿拉伯語人發簾

螢光屏明風格桌椅

1586cm ×610cm ×396cm

感謝紐約PS1美術館 1999

◎聯合國 —— 人間

1999-2000年創作於紐約谷文達工作室

各國混合人發製作全球國旗

1600cm ×2000cm ×2000cm

感謝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2013

◎聯合國 —— 人間

1999-2000年於紐約

各國混合人發制全世界國旗幕牆

500cm × 1350cm × 1100cm

感謝薩奇美術館 2014

◎聯合國 —— 千禧年的巴比倫塔

1998-1999年於紐約工作室以從18個國家的350家理髮店收集來的人發編織成偽漢英文合併體、偽漢語、英語、印度語和阿拉伯語的發牆。2287cm × 直徑1037cm感謝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2013

「谷文達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中的地位是由他的兩項國內工作成就奠定的:對母語文化和西方文化全方位的批判立場和持續性的藝術實驗,而對中國母語文化的批判性重建是其工作的出發點和核心內容。在他眾多的藝術課題中,『水墨問題』是他關注時間最長、涉及範圍最廣和實驗方式最深入的藝術實驗項目,它構成了我們對谷文達進行思想史和藝術史研究的基礎,它與他的另外兩項重大實驗成果:《聯合國》和《唐詩後著:碑林四系》也有著學術上的互文關係。作為當代實驗水墨的奠基者,谷文達的水墨實驗主要圍繞『文字圖像』『文化語詞』和『生物材料』三項觀念課題展開,涉及哲學、文化學、語言學、生物學和藝術史等廣泛的問題領域。」

—— 摘選自黃專《水墨鍊金術:谷文達的實驗水墨》,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

◎基因與蛻變(第一屆大眾當代藝術日)社會與大眾參與型行為藝術,水墨綢緞畫1060學童,1000平米紅綢緞墨,20臺電視屏幕,藝術紀錄片《基因與蛻變》

2150cm × 1594cm × 1100cm

感謝香港瑞安集團和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6

◎茶宮

天堂紅燈,2009年布魯塞爾站

大地藝術

感謝歐羅巴利亞歐洲藝術節和布魯塞爾公共藝術

◎青綠山水畫的故事(第二屆大眾當代藝術日)

社會與大眾參與型行為藝術,藍藻宣紙畫

2016年於深圳,1500學童,1500平米宣紙

感謝平安集團,平安金融中心

關於藝術家

谷文達|Gu Wenda

1955 年出生於上海,生活和工作在紐約和上海兩地。1981 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研究生班,獲文學碩士學位;1981 年至 1987 年,任教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1987 年,獲加拿大國家外國訪問藝術家獎,並移居紐約;1999 年 3 月,憑藉作品《聯合國》成為首次登上《美國藝術》雜誌封面的華人;2015 年獲得新加坡 Prudential 亞洲藝術家終身成就獎。

《在場者的榮光:1979-2019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個案樣本》

由漫藝術機構與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聯合出版

實體書影

相關焦點

  • 陳志光:自在蟻行|在場者的榮光1979-2019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個案
    但與此同時,他又是一位注重判斷、注重建立自身藝術邏輯的藝術家,使自己在不同藝術形式中的穿行有助於構建更有指向的觀念,實現從觀念到語言內在的有機融合。這些年,他運用不鏽鋼材質製作的「螞蟻系列」已經成為他的標誌,在那些不斷被藝術家「繁衍」的生命形態中,透露出感受時代的種種訊息。
  • 王鍾:沉靜的張力|1979-2019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個案樣本
    —— 王端廷版式沉靜的張力文 _ 李小燕王鍾在中國 70 後一代的當代藝術家中極具個案性。山上松260 cm × 180 cm × 280 cm銅 貼金 鍍金2019山上松(局部)王鍾是中央美院雕塑系畢業的非常有為的青年雕塑家,雕塑藝術最近十多年來在中國的當代藝術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今天的當代藝術中畫種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淡化,它有一種跨界的趨勢,所以雕塑家做裝置藝術或其他門類的藝術家採用一種實體空間的形式來做當代藝術
  • 唐勇:在矛盾與衝突中製造新語境|在場者的榮光1979-2019
    以藝術之名,重構現實的紛亂、複雜與無序,重新審視自我的經驗體會,用無以言說的心境去觸碰那弱不禁風的現實世界,一切在表象之下的真實,在盛世繁華之中的虛幻脆弱,顯象於我的方寸之間。—— 唐勇版式在矛盾與衝突中製造新語境文 李小燕唐勇在中國當代雕塑領域以實驗性和思想性著稱。
  • 觀念中的水墨 · 格致 | 谷文達:跨文化轉譯
    1594cm x 1100cm 2014 年於佛山市  [編者按]  谷文達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早年師從陸儼少大師,「八五時期」即已提出對傳統和現代文化的雙向批判,並在此基礎上結合現實經驗和跨文化領域思考,構建起融匯東西的獨特視覺語言體系,堪稱「八五新潮運動」最為重要的現代藝術成果之一, 給日後中國當代水墨的發展路徑帶來了深遠影響。
  • 【展覽推薦】從「M+希克藏品」看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海報「在中國當代藝術不為人熟知的時候,他開始收藏並建構了世界上最完整、最富知名度的中國藝術藏品。」2月23日至4月5日,「M+進行」展覽系列第十回「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將在香港太古坊ArtisTree展出。此次展覽是希克藏品首度在香港亮相,隨後該展將在亞洲各地巡展。2012年6月,瑞士藏家烏利•希克(Uli Sigg)博士將1463件中國當代藝術品捐贈予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另外,M+還向烏利•希克購買了47件作品。
  • 打造上海藝術文化品牌標杆,普陀區大型當代藝術盛會M50當代藝術周...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普陀區M50當代藝術周,前天在蘇州河畔的M50啟幕。這是M50成立20年之後,首次推出的大型當代藝術盛會。此次當代藝術周M50邀請了來自園區內14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畫廊,7家藝術家工作室以及10家城市生活美學先鋒。
  • 深圳當代藝術地圖:起步尚早仍需細細耕種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在2019年即將結束的12月底,蜂巢(深圳)當代藝術中心曾舉辦了群展「二線插花——深圳當代藝術二〇一九」,此展邀請了工作或曾工作於深圳的十二位藝術家,意圖通過對在地生產結果、文獻的呈現,探討走過四十年的今天深圳當代藝術的現狀。
  • 「賽森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展1996-2019」在滬開幕
    開幕合影 2020年6月19日,位於上海M50的賽森藝術空間舉辦了「賽森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展1996-2019」。 進入九十年代後,第一代中國當代藝術家,已率先從爆炸的信息中找到了自己的路徑,完成了個人獨特語言的構建,並逐步走向國際。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體系也開始初見端倪。 直至今日,越來越多年輕的藝術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為市場帶來了更多樣性的選擇。而收藏的意義,就在於從浩瀚的作品中,挑選出不被時代所淘汰的藝術。
  • 40年,用當代藝術見證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當代藝術代表作品、及深圳四十年當代藝術文獻一批,展覽將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深圳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脈絡進行系統性學術梳理,加深公眾對中國當代藝術及深圳本土藝術文化的認識,繼而以深圳為原點,以當代藝術的先鋒性、實驗性為紐帶,形成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氛圍,並以此增強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聯繫,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助力。
  • 首屆M50上海當代藝術周粉墨登場蘇州河畔
    東方網記者王佳燕11月9日報導:首屆M50上海當代藝術周正在上海普陀M50創意園進行。東方網記者獲悉,本屆藝術周由18家畫廊、8家藝術家工作室以及6家美學潮流品牌共同參與,將持續至本月15日。這些全球頂級畫廊與機構力圖為藝術家、收藏家、贊助人和美術館負責人等打造專業的平臺,交流分享最新的當代藝術動向與想法,打造上海藝術文化品牌標杆。值得一提的是,為給市民帶來更好的觀展體驗,M50當代藝術周特別以蒙德裡安的紅黃藍三原色設計了參觀路線。其中,紅色代表當代藝術空間,囊括了香格納畫廊、CC藝術基金會、賽森藝術空間、天線空間等當代藝術畫廊。
  • 王非非《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鄭州,中國 2020 新概念藝術展,文創大廈榕·美術館,蘭州,中國 2020 中國當代藝術夏季展,閱甫美術館,柳州,中國 2020 海島藝術節,北隍城島,蓬萊,中國 2019 中國「當代素描」大展,閱甫美術館,柳州,中國
  • 勾勒深圳當代藝術40年 「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在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一場以「時間」為主題詞的當代藝術展覽拉開帷幕。10月30日,「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雲中心舉辦開幕式,展覽集合了深圳市20餘家美術機構的藏品及文獻,對40年來深圳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脈絡進行系統性學術梳理,為觀眾勾勒出深圳當代藝術40年的大致面貌。
  • 既有兩岸美景,還有當代藝術!
    近日,M50上海當代藝術周開幕,這是M50創意園成立20年來首次推出的大型當代藝術盛會,也將為市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一道靚麗風景線。近年來,普陀區全力打造「蘇河水岸」文旅品牌,M50創意園位於蘇州河畔,是中國首批當代藝術園區之一,從園區可以漫步到普陀區蘇州河貫通的沿線景觀段,這裡成為了市民欣賞普陀蘇州河文化和美景的好去處。
  • 14家畫廊、7家藝術工作室、10家美學先鋒……一場大型的當代藝術...
    記者了解到,M50成立20年之後,首次推出了大型當代藝術盛會。此次舉辦的M50當代藝術周邀請了來自園區內14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畫廊,7家藝術家工作室以及10家城市生活美學先鋒。主辦方介紹說,這些全球頂級畫廊與機構,力圖構築一個專業的平臺給藝術家、收藏家、贊助人和美術館負責人,讓大家進行交流,分享最新的當代藝術動向與想法,打造上海藝術文化品牌標杆。
  • 徐增英《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2013年度上海文化新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委員,現任教於上海思博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2020 國際版畫、木板學術邀請展,蘇州,中國 2020 第二屆魯迅版畫大展邀請展,南京,中國 2019 第二十三屆全國版畫展,深圳,中國 2019 第八屆北京國際雙年展,中國美術館,中國
  • 中國當代藝術最重要的收藏家之一|烏裡·希克的藝術城堡
    「1997年我買下了這套房子,因為我需要一個足夠大的空間來安放部分藏品。」主人: 烏裡·希克(Uli Sigg)▼瑞士人,1979年,他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來中國的外國人之一,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迅達(中國) 電梯(Schindler)有限公司的參與創始人。
  • 2019年度盤點 | 藝術家篇:全球一體化下的藝術世界,中國藝術家身居...
    中國當代藝術進程三十多年,藝術家們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的問題。而當下,中國藝術家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全球一體化:一方面,快速擴張的國際藝術市場對脆弱的中國當代藝術生態影響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作為西方現當代藝術的追隨者,中國當代藝術如何以更加清晰的自我身份進入全球當代藝術話語體系。在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的同時,也有藝術家跳出本土框架,進入西方市場主導的國際體系。
  • 變革時代的印記:觀看「中國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的四個視角
    裡程碑式的事件包括:2008年香港美術館的「新水墨藝術:創造、超越、翱翔」、2012年中國嘉德的「水墨新世界」拍賣、2013年紐約和香港佳士得的「閱墨:中國當代水墨」專場展覽和拍賣以及2014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大型展覽「當代中國水墨的過去和現在」等等。
  • 黃輝《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競合藝術空間,重慶,中國2019無限的想像,美國彼岸藝術昆明美術館,昆明,中國主要聯展2020湄公河次區域國家藝術交流展,泰國當代美術館,曼谷,泰國2019中俄藝術文化交流展—飛躍山海間,871ACE—種花廠,昆明
  • 「藝術中國」——魏達維的藝術世界
    —2002年 魯迅美術學院附中2006年——2010年 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0年——2012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現工作生活於北京個展:2019年 物生,T&S藝術空間,北京,中國2016年 西風東韻——魏達維個展,感嘆號藝術空間,北京,中國聯展:2019年 後灘當代藝術博覽會:古城原上,西安,中國2019年 拾光.第一屆山水青年藝術家群展,山水美術館,北京,中國2019年 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