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採取最嚴措施確保冷鏈食品安全:入庫先看核酸檢測報告 進口凍...

2020-12-18 荊楚網

冷庫工作人員對進口食品專庫周邊進行消殺。武漢一冷庫內的冷凍肉品。

一家大型超市內的凍肉櫃檯。

冷庫的進口食品專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大型超市的進貨臺帳十分詳實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近期,全國多地進口海鮮產品以及冷凍冷藏肉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讓不少消費者對市場上的冷凍類食品望而卻步。

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對於進口冷鏈食品,武漢已經採取史上最嚴措施,進行「紅區」管理,嚴格執行證明查驗制度,確保冷凍冷藏肉等凍品的安全。

連日來,記者走進江城部分冷庫、冷鏈運輸企業,以及賣場銷售終端,現場探訪冷鏈產品如何經過查證、消殺等層層關卡,最終安全來到市民的餐桌。

武漢已有冷庫清空進口食品

11月30日上午11時10分許,一輛貨車駛入武漢市黃陂區武湖街道的武漢北極光輝冷鏈倉儲有限公司。

這輛貨車掛山東牌照,滿載著從山東運來的冷凍產品。冷鏈公司工作人員對貨車進行車身消毒,查驗所載產品的出廠合格證、檢驗合格證、核酸檢測報告,以及車輛消毒證明,並查看了司機的健康綠碼。所有檢查均為合格,該車才被獲準入庫卸貨。

楚天都市報記者查看核酸檢測報告,發現該車所載食品為年糕,產自青島一家食品公司,檢測結果為陰性。

「臨近年底,聖誕、元旦、春節都快到了,冷庫的備貨量加大了很多。」在103號冷庫門前,公司總經理陳梅告訴記者。目前冷庫內存放的主要是國產牛羊肉、魚類、蝦類等冷凍產品,主要來自山東、遼寧、廣西、福建等地。

如今,該公司內已經沒有進口凍品存放。陳梅介紹,之前公司有一個800平方米的倉庫專門存放進口海鮮產品等。由於疫情影響,半個月前,公司主動將所有剩餘的進口牛羊肉等食品全部清空,並對該倉庫進行嚴格消殺,用來存放國產凍品。

不過,公司每天的入庫、出庫量,仍有1-2萬箱,讓防疫工作來不得絲毫馬虎。當晚6時20分許,運輸完貨物之後,又一輛冷鏈車回到公司,迎接它的是時長10分鐘、車廂和駕駛室內外的全方位消殺。

對進口食品實行「紅區」管理

在武漢市江夏區中百集團生鮮物流園,工作人員帶記者來到「紅區」——進口食品專庫。

冷庫門口的紅底白字招牌上,非常顯眼地寫著「進口食品專庫」幾個大字。

「我們的專庫有2個人24小時看守。」中百物流副總經理張建鈞介紹。物流園在專庫門口設有消毒處、進口食品工作人員取餐處等。一日三餐,其他工作人員會將餐盒放在取餐處,由看守人員自取。

經過測溫、消毒,記者進入「紅區」。進口食品專庫和其它正常冷庫,被一道木製牆體隔開。專庫門口貼著江夏區市場監管局的封條,落款時間為2020年11月15日。

張建鈞介紹,專庫內目前封存著90多件貨品,主要是蟹肉棒、牛肉、牛排、蒸餃、腸粉等凍品,原產地為越南、韓國、紐西蘭、馬來西亞等地。

「目前,我們正在等待疾控部門的全面檢測。」張建鈞說。根據《武漢市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導則》,對於經武漢入關入城的冷凍冷藏冷鏈食品,要求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

所謂「全檢測」,是對每件進口凍品的外包裝、內包裝、商品本身全部採樣,進行核酸檢測。全部檢測合格後,才能「開封」。

另外,從10月底開始,在該物流園工作的128名冷庫作業人員,每周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冷鏈車輛每天出庫之前,都要進行全面消殺。

超市凍品員工每周核酸檢測

10月起,武漢的沃爾瑪、麥德龍、盒馬鮮生等大型超市的海鮮產品區,顧客都可以通過掃碼追溯產品產地、生產日期、核酸檢測結果等,讓市民消費凍品時放心不少。

作為銷售凍品直接面對顧客的「第一線」,大型超市和賣場的防疫工作也極其重要。

12月1日上午9時許,在中百倉儲江夏購物廣場卸貨通道,工作人員戴著口罩、手套等,經過測溫、消毒後,將一件件雞翅中等冷凍食品從貨車上卸下,搬到賣場的冷庫存放。即使已經收到司機帶來的核酸檢測報告等證明材料,這最後一關也絲毫不能馬虎。

在該賣場內的凍品區,多處張貼著「勤洗手,戴口罩」的提示牌;工作人員也全部戴著消毒手套作業,給顧客打包、稱重。

每天結束營業前,賣場還會對所有電子秤、夾子、鑷子、抹布等,用噴灑酒精或者開水煮的方式,進行全面消毒。

除了這些,每周一或周二,該賣場水產、肉品區的20多名作業人員,都要到江夏區紅十字會進行核酸檢測,確保不出紕漏。

「目前,賣場內已經沒有進口冷凍食品出售。」店長王豔對記者說。進口的厄瓜多蝦曾是該店的明星產品,賣得非常好,但因為防疫需要,店方早就停售了。

由於進口凍品下架以及部分消費者仍有顧慮,該賣場的凍肉銷量有所下滑。王豔對此表示,國產冷凍肉品很多,大型超市的銷售環境也非常安全,請大家放心選購。

監管部門成立專班嚴管安全

對於進口冷鏈食品的監管,武漢市各區市場監管部門都已經成立專班進行監管,並對轄區內的冷庫、商超等實行駐點管理或者多輪抽檢。

「我們轄區有8個冷庫,每個庫都有2名執法人員駐守。」江夏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駐點執法人員的主要作用,是監督業主對進場人員做好體溫檢測、口罩佩戴等工作,並督促業主每天做好經營場所消殺、落實工作人員每周一次核酸檢測,以及落實進口凍品「專庫、專人員、專通道、專工具、專臺帳、專消殺」的要求。

駐點執法人員每天的工作時間,是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每天上午,駐點人員到冷庫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前一天晚上的監控錄像,看有沒有入庫行為。」該負責人說。如果有入庫行為,執法人員就要第一時間核對單據和相關證明材料等。

武昌區轄區內沒有大型冷庫。近期,該區市場監管部門對一些大型生鮮超市的進口冷鏈食品進行了突擊檢查。

武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冷鏈食品是監管重點。對轄區內的超市,該局基本上做到了一周隨機不告知抽查兩次。

在問題食品的協查上,武漢的市場監管部門建立了嚴密的清查機制,對外地通報的問題食品按照批次和產地進行快速反應和嚴密清查。截至11月17日,該市已經開展11次問題冷鏈食品清查,累計清查並妥善處理各種問題冷鏈食品約7.5萬公斤。

執法人員提醒,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要去正規商超,確保來源正當;選購時最好戴上手套,不直接接觸產品外包裝,回家用酒精消毒後再拆開加工。

提 醒

非接觸選購冷鏈食品

武漢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何振宇建議,市民購買冷凍、冰鮮食品,應該到正規超市或市場,並佩戴口罩。挑選食品時,最好戴上手套,或者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避免直接用手接觸食品外包裝。

購買進口冷凍食品時,需要關注海關的食品檢疫信息。對於預包裝冷凍冰鮮食品,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籤內容,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

購物後,要做好食品外包裝消毒,並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要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烹飪過程中,要注意將生熟食材分開放置,並徹底煮熟煮透。在56℃的條件下,需要30分鐘才能殺滅新冠病毒,而安全的食物加熱溫度為食物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應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

鏈 接

進口冷鏈食品如何消毒

11月30日,湖北發布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預防性消毒技術指南(試行),詳細介紹了如何對進口凍品進行消毒。

對進口冷鏈食品裝載運輸工具和包裝,原則上只進行一次全面的預防性消毒,避免重複消毒,防止專為消毒作業實施掏箱、裝箱,避免增加不必要的作業環節和成本,影響物流和市場供應。

冷鏈運輸和出入庫環節:進口冷鏈食品從貨櫃卸貨換裝至國內運輸工具時,貨主或代理人在存放貨品入庫前,要對大包裝盒實施消毒。冷鏈物流企業要落實運輸車輛、船舶等裝載運輸裝備的消毒和一線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等措施。

貯存環節:掏箱卸貨時,要對轉運貨物的貨櫃內壁、凍庫、入庫前的貨物包裝實施消毒。生產經營單位要對需打開外包裝貨物的內包裝實施消毒。

市場環節:對銷售進口冷鏈食品貨物最小包裝袋,在開包前要實施消毒,對銷售場所實施日常消毒。

冷鏈食品配送過程中,司機及運輸隨從人員應當保持個人手部衛生,車內應當配備酒精類洗手液、消毒劑和紙巾,以確保在無清潔水洗手的條件下對手進行定期消毒。


相關焦點

  • 武漢:進口冷鏈食品從業者每7天檢測一次核酸
    記者從11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武漢市不僅對入城入關的進口冷凍冷藏食品實行「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還要求對進口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實行每七天一次全覆蓋的檢測,其他的冷鏈食品從業人員每兩周一次全覆蓋的檢測
  • 核酸檢測樣本899份!嚴管嚴控進口冷鏈食品,阿左旗這樣行動……
    根據當前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疫情防控形勢,為有效防範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風險,阻斷疫情傳播渠道,連日來,阿左旗市場監管局持續強化冷鏈食品流通環節日常防疫監管,切實防範疫情輸入風險。目前共檢查食品經營單位196家次,核查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26家,配合衛健委檢測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經營環境、產品實物核酸檢測樣本899份,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記者在檢查現場看到,執法人員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檢查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和核酸檢測報告等證明文件逐一進行核對檢查,進一步強化進口冷鏈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和監測力度,從源頭上切實防範疫情輸入風險,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 滿洲裡進口冷鏈食品消費實名登記,不得與其它食品混存混賣
    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備案管理制度,經營主體必須在購進食品到達市域前24小時內,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備。報備可以採取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內容包括:原產地、品名、數量、產品批號、報關單、檢疫合格證明、消毒證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報告等。
  • 武漢:檢測冷鏈食品從業人員三萬餘人次,未發現感染者
    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對經武漢入關入城的冷凍冷藏冷鏈食品實行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樣本全檢測即「件件檢」,要求對每件進口凍品的外包裝、內包裝、商品本身全部採樣,進行核酸檢測。全部檢測合格後,才能開封。
  • 武漢兩份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測陽性
    武漢市衛健委網站12月6日消息,12月5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洪山區昌晶冷鏈倉儲中心進口食品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監測檢測時,發現巴西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和烏拉圭進口冷凍去骨牛肉包裝樣本上各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首單進口凍大馬哈魚入倉!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
  • 大連: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入職前需進行14天健康觀察和2次核酸檢測
    1月7日下午,大連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連對嚴格執行冷庫冷鏈食品的消毒,核酸檢測和從疫人員安全防控規等情況進行通報。 按照國家、省和市有關冷庫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連市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突出冷庫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加強人、物、環境的核酸檢測,強化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疫情防控管理,相關工作取得較好實效。
  • 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 首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
    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據悉,該批次凍大馬哈魚將抽樣採集36件樣本,隨後將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 12月來11地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到過這些超市的快去做檢測
    湖北武漢在兩國進口冷凍肉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  12月5日,武漢市對洪山區昌晶冷鏈倉儲中心進口食品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監測檢測時,發現巴西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和烏拉圭進口冷凍去骨牛肉包裝樣本上各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冷鏈藏毒」頻頻出現,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湖北荊門發現1份進口牛肉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浙江玉環菜場發現的進口冷凍肉標本呈陽性、山東巨野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核酸陽性……  12月剛剛開始,短短7天內,據不完全統計,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案例已經涉及湖北、浙江、山東、河南、山西、安徽、遼寧、黑龍江等多個省份。
  • 北京朝陽:全力做好冷鏈食品安全監管
    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對相關生產經營單位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管理工作專題會」,加強對冷鏈食品的監管力度,抓牢抓實、嚴格監管、嚴控風險、嚴堵漏洞,切實防範疫情輸入風險,全力築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
  • 又是進口,又是冷鏈!「冷鏈藏毒」真的防不勝防?
    這只是近期國內發生的「冷鏈藏毒」案例之一。  湖北荊門發現1份進口牛肉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浙江玉環菜場發現的進口冷凍肉標本呈陽性、山東巨野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核酸陽性……  12月剛剛開始,短短7天內,據不完全統計,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案例已經涉及湖北、浙江、山東、河南、山西、安徽、遼寧、黑龍江等多個省份。
  • ...環環銜接、全鏈路管控,進口冷鏈食品就這樣走進上海人的菜籃子...
    貨架一旁的標牌上提示,店內上架的每一批次進口海鮮肉禽都帶有核酸檢測報告。 陳先生按照提示打開了盒馬APP,通過「掃一掃」看到了這包產品的各種溯源信息,最最關鍵的是一系列檢測報告: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成品出廠檢驗報告、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全部仔細看過一遍後,陳先生安心地把這包漂洋過海而來的比目魚扒放進了購物籃。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國務院聯防聯控:尚未發現因直接食用冷鏈...
    另一方面,各部門、各地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近期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抽檢,隨著檢測頻次、頻率以及覆蓋範圍的增加,發現陽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李寧指出,這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我國在加強物防方面採取的措施非常有成效,經過加大監測以及其他措施發現問題,及時應對處置,從而降低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
  • 多家超市、餐飲、生鮮電商溯源進口冷鏈食品,掃碼即知來龍去脈
    在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上還顯示出入境日期,以及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的照片。圖片來源/企業供圖12月13日,在每日優鮮平臺上,每一款進口冷鏈肉類和水產品均公示了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碼。隨機點開一個生凍黑虎鳳尾蝦仁(200g)銷售頁面,在滾動照片圖左下角有「安心通道-商品食安信息」的綠色標誌,點進去後就會出現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碼。用手機掃過追溯碼後,出現該產品的商品名稱、生存日期、批次號、上遊採購企業等基礎信息。上述生凍黑虎鳳尾蝦仁的信息顯示在2020年8月3日從寧波北侖港港區入境,同時附有檢疫照片和核酸檢測報告。
  • 山東進口冷鏈食品全部亮碼銷售!可追溯來源及核酸檢測
    近期,山東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全面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銷售單位指導檢查,督促食品銷售單位落實專區儲存、專櫃存放和專人銷售,確保從12月20日起,全省進口冷鏈食品銷售時全部公示批次追溯二維碼,消費者選購時可掃碼查詢相關食品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以及食品來源等信息。   各地商場的執行情況怎麼樣呢?
  • 青島採取監管措施:進口冷鏈食品抵青前24小時須報備
    問:青島採取了哪些措施對進口冷鏈食品進行監管?陳萬勝:首先是加強檢測。對在港口等口岸區域、冷庫等從事進口冷鏈食品作業人員3-5天就要進行一次核酸檢測,連續作業超過5天,則每5天檢測1次,並且要求他們在指定區域休息。對於其他直接接觸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每7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完成本次作業後檢測結果出具前要實行封閉管理。
  • 冷鏈頻現新冠陽性 專家建議購買冷凍食品須戴口罩
    比如,沃爾瑪超市所售的進口冷凍食品及水產海鮮均須查驗供應商的相關資質證明;家樂福全國門店要求所有進口凍肉和凍水產必須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和核酸檢測報告方可上架銷售;盒馬持續在全國範圍內所有在售進口凍海鮮、冷凍肉禽開展100%批次核酸檢測;京客隆超市還針對進口冷鏈食品制定了應急預案。
  • 記者全程體驗:進口冷鏈食品上架前需要經過這幾步
    按照防疫要求,需確保採購供應商和進口產品,均為海關允許的輸華名錄中的國家或地區的廠號。進口貨物四證齊全後才允許出入庫、賦碼,這四證為:報關單、檢疫證明、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以及貨物消毒殺菌證明。12月22日下午,北京某外貿公司外設冷庫,工作人員在給進口冷凍牛肉貼上二維碼。
  • 武漢監測冷鏈食品從業人員3萬餘人次,未發現有感染者
    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對經武漢入關入城的冷凍冷藏冷鏈食品實行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樣本全檢測即「件件檢」,要求對每件進口凍品的外包裝、內包裝、商品本身全部採樣,進行核酸檢測。全部檢測合格後,才能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