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神像是美國著名地標。(網絡圖片)
美國著名地標自由神像多年矗立在紐約港,吸引大量遊人目光。外媒周二(4月14日)報導,據加州地圖商於2018年發現的內部結構設計手稿顯示,神像舉火炬的手臂本應更為粗壯垂直,但最後一刻被修改為較纖幼自然,但同時增加手臂折斷的風險。
自由神像由法國雕塑師巴特勒迪(Frederic Auguste Bartholdi)在1870年設計,內部結構則由艾菲爾鐵塔的工程師艾菲爾(GustaveEiffel)打造。根據艾菲爾的手稿內容,神像的右手臂要比現時的版本更粗壯,角度也更為垂直,以抵抗強風,確保神像堅實不倒。但這條手臂最後卻被另一名設計師改小,讓其看上去更自然,這雖然更符合巴特勒迪的設計理念,但也令手臂更易折斷。
設計藍圖揭露,神像舉火炬的手臂曾在定稿前被改動。(網絡圖片)
美國紐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貝倫森(EdwardBerenson)近日受訪表示,設計師可能想在不破壞支撐力的前提下,調整神像手臂角度。貝倫森也指出,艾菲爾在神像定稿前已投身其他建造項目,當時僅委派一名助手處理神像設計事宜,巴特勒迪或得悉情況,才自行決定更改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