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救主
眾所周知,《趙雲救主》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重要典故,該典故出自《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
在新野一戰中,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於是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
劉備的三千人馬走到當陽縣,就被突然趕到的曹兵截住,一直戰到天明才擺脫曹兵的追趕,此時護衛劉備家小的趙雲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十分焦急。於是集合三十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趙雲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斷牆後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和劉禪。
糜夫人說:"見到將軍阿鬥總算有救了,……我死而無恨!"說完,趁趙雲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向這邊殺來,於是趙雲含淚推倒土牆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鬥往外衝。
單騎救主
在影視劇《三國演義》中,趙雲懷抱劉禪拼死刺殺,七進七出終於衝破曹軍圍堵,追上劉備。
但劉備從趙雲手中接來阿鬥後,卻擲之於地,慍而罵之:「為這一孺子,險些損我一員大將!」
趙雲急忙抱起阿鬥,連連泣拜:「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這便是劉備怒摔阿鬥的場景。
劉備
趙雲千辛萬苦將阿鬥救回,但是劉備卻毫不留情的將阿鬥摔在地下。劉備摔阿鬥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呢?
筆者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得出以下三種看法:
一.收買人心
我國有句著名的歇後語叫:「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這也是人們對於劉備怒摔阿鬥最主要的看法。
趙子龍在曹營中歷經百般艱險,險些喪命,才將阿鬥救出。而劉備接過阿鬥不僅沒有表現出應有的高興,反而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擲之於地。並斥其差點害死趙雲。
趙雲一見此情景,立時被感動得涕淚漣漣了,連忙抱起被劉備拋擲於地的阿鬥,一邊跪到地下。說道:「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許多人認為,人劉備這摔孩子的舉動是一個十分高明的手段,在趙雲和所有將士的面前,樹立了他愛才如命的明主形象。使他們更加忠心的為自己賣命。
但筆者認為這一看法把劉備看得過於陰險了。
劉備與夫人
二.劉禪腦部受傷
等到子龍來到劉備面前時,身上的戰袍已經沾滿了鮮血,足可看出戰鬥的激烈,但阿鬥居然在他的懷裡睡著了,這明顯就不符合常理,刀槍碰撞聲加上馬上的顛簸,一個正常的孩子怎麼可能安靜的睡著呢。
那麼就有了一種可能,那就是由於戰鬥過於激烈,阿鬥年幼,腦部受傷,被震的昏過去了。
雖然保住了小命,但腦部卻受到了損傷。恰好後人又認為阿鬥天生愚笨、孱弱。於是有許多人認為這是劉禪幼年腦部受傷所留下的後遺症。
劉禪
三.劉禪非親生
這種說法只是一個大膽的猜想,真實性尚且值得商榷:
話說在甘糜二位夫人被俘期間,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天投降的關羽在自己府內安歇的時候,忽然有下人稟報說劉備的兩位妻子在內院裡正哀嚎痛哭。關羽一聽趕緊去問何事,甘夫人就說,自己做了噩夢,夢見劉備陷在坑中不能自拔,所以她和糜夫人兩人琢磨著,劉備應該是身已入土了。等到關羽再次過來問安的時候,甘糜二夫人又對劉備的下落問個不停,關羽說了沒有兇信後仍舊不相信,反而接著哭個不停。
按說這二人都是有見識的大家閨秀。何至於失態至此呢?一個很大的可能就是她們二人遭遇了侮辱,但又不好跟關羽開口,怕關羽發怒要殺曹操給所有人帶來殺身之禍。於是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遮遮掩掩地發洩出來。而曹操的好色也是出了名的,從宛城之戰的失敗上可見一斑。
而根據記載,阿鬥出生在公元207年的春天,據此算來,甘夫人應該是在公元206年懷的孩子。那一時期劉備正與曹操互相抗衡,而此時甘夫人正在曹操手上,似乎也能說的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