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2020年度南京大學紫金全興環境基金頒獎典禮暨學術報告會在仙林校區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鄒亞軍,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全興,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出席典禮。多家出資單位代表、歷屆獲獎代表、本年度獲獎者,環境學院的師生和校友代表等200多人參加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
任洪強介紹了本年度南京大學紫金全興環境基金評選情況。今年為減少材料報送過程中的風險、進一步規範基金評審的流程,基金建設了網上申報與評審系統,並對推薦人的推薦名額、申報者資格等申報規則進行了優化。經過環境領域的15位權威專家獨立的網絡評審,本屆基金共有來自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等多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15名環境人入選。
任洪強介紹基金評選過程
鄒亞軍在講話中指出,張全興院士有著「師表」與「世範」凝合一身的宗師風採和無量春暉、潤澤桃李的力量,在南大和南大人百年來的薪火相傳下,新一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們融化堅冰、探路前行,展現出了堪當棟梁的潛質和可能。他代表學校肯定了環境學院始終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領域取得的成績,鼓勵在場的環境人夠凝心聚力,為環境學科的發展和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鄒亞軍講話
現場以視頻形式揭曉了五個獎項的獲獎者名單,鄒亞軍副校長、張全興院士、張曉東秘書長、張鎖庚秘書長、李愛民教授、潘丙才教授等領導和專家分別為獲獎者頒獎。
頒獎現場
作為獲獎人員代表,青年學者獎獲獎者關小紅教授在感言中表達了對基金管理委員會及張全興院士的衷心感謝,表示將不忘初心,不斷前行,為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而繼續努力。她向南大環境學院捐贈了100本自己編寫的《高質量SCI論文入門必備》,希望讓更多在科研道路上努力前行的學生能夠獲益,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劉建萍代表學院接受贈書。
青年學者獎獲獎代表關小紅髮表感言
劉建萍接受贈書
未能到場參會的優秀學子獎獲獎代表姚嘉一、傑出校友(青年)獎獲獎代表張偉以視頻形式表達了對南京大學、紫金全興環境基金管理委員會及張全興院士的感謝。
學術報告會上,傑出校友獎獲獎代表李維新、出版基金獲獎代表莊樹林、青年學者獎獲獎代表劉文分別帶來了《長江經濟帶水質目標管理技術業務化平臺構建與應用》《基於分子交互作用的汙染物計算毒理學》《鈦系材料非均相催化降解毒害有機汙染物及活性位點解析》等精彩的學術報告。
傑出校友李維新作學術報告
出版基金獲獎代表莊樹林作學術報告
青年學者劉文作學術報告
互動交流環節中,基金評審專家代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漢青教授以視頻形式表達了對基金規範化運作的肯定,希望所有環保人都要學習張院士的育人理念和環保情懷。
俞漢青教授視頻發言
多位嘉賓分別從評審專家、歷屆獲獎者和捐資單位等不同角度發言,表示紫金全興環境基金搭建了非常好的平臺,促進了產學研的融合,為青年環保學者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嘉賓發言
張全興院士作總結講話。他指出,環境科技工作者要積極響應總書記號召,專注科研事業,勤奮鑽研,拼搏創新;要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艱苦奮鬥,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去。
張全興講話
本次活動由南京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校友總會指導,環境學院主辦,基金管委會秘書處和環境校友會承辦,環境校友會秘書長陸朝陽主持現場活動。
陸朝陽主持
精彩薦讀
熱血燃!看軍旗下的南大青年
三金一銅!這項國賽南大創紀錄了!
「率先之路」如何走?江蘇發展高層論壇在南大舉行!
來源:南京大學環境校友會
編輯:劉婷婷
責編:佘靜
【來源:南京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