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鞭刑到底多恐怖?為何受刑的人寧願坐牢,也不願挨一鞭子

2020-12-04 文史怪

在歷史上,肉刑作為一種世家於肉體的懲罰,廣泛的運用在各個文明當中,不過隨著世界的推移,大部分的國家都逐漸廢除了這一種刑罰,可是有一個國家卻保存了下來,它便是馬六甲海峽的關口:花園城市新加坡。

新加坡鞭刑的名聲可以說是威震四方,在1993年,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則新聞,美國18歲少年米切爾因為在新加坡被指控在社區塗鴉和戳破汽車輪胎,被判以鞭刑六下。這個滿不在乎家境闊綽的少年最初仗著自己的國籍有恃無恐,然而等到他接到判決才害怕起來,當場翻供不承認罪行,這使得新加坡法庭將他的處罰翻倍,米切爾為此要埃12下鞭子,最終還是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出面,向新加坡官方說情,新加坡方面才勉強同意,將鞭刑由12下改為4下,1944年5月5日,接受完刑罰的米切爾回到美國並說道:「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新加坡。」

新加坡的鞭刑究竟是啥樣的?真的那麼恐怖嗎?不放讓我們好好來看一下。這一項刑罰最早起源於英國殖民地印度,當時新加坡身處馬六甲海峽要地,龍蛇混雜,治安管理困難,因此英國殖民者將這一套刑罰照搬到了新加坡的頭上。而在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鞭刑依然被保存下來。

鞭刑的執行對象,包括了18歲到50之間的成年男性罪犯,而且要通過體檢,不能有心腦血管疾病或者其他不能受強力刺激的疾病,而在這個就連沒有衝廁所都要被罰好幾千塊錢的國家,適用於鞭刑的罪名包括塗鴉、挾持人質、非法金融交易、搶劫、販毒等從輕到重多項罪名。而法庭規定,罪犯無論罪過大小,同一時間只能被執行24下鞭刑。實際上這條法律頗讓人感覺雞肋,而很多挨鞭子的囚犯回憶:他們寧願多坐上幾年的牢,也不願意挨一下鞭子。為何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新加坡的鞭刑到底多恐怖?

根據新加坡官方的介紹,刑鞭長1.2米,粗1.3釐米(半英寸)。在行刑前,刑鞭會在清水中浸泡一夜,使之充分吸水,增強柔韌性。而執行期間,也不會存在任何徇私枉法的現象,因為執刑官的每一鞭子,都被要求使出全力。他們都受過專門的訓練,高大魁梧,勇猛有力,執刑的獄警很清楚,如何在犯人身上造成巨大傷痛的同時,又不留下後遺症,而根據新加坡前監獄局局長郭士力1974年在記者招待會上的說法:執行鞭刑時,行刑獄警用的是全身的重量,而不僅僅是臂力。他緊握刑鞭,掄圓胳膊,以腳為支點轉半個圈,重重出手。

你是否會想到以前在電視劇當中,那些犯人面對行刑者嚴刑逼供,而面不改色的場面?然而這樣的劇情根本不可能在新加坡的鞭刑現場達到。新加坡監獄局對於大多數犯人挨不過一鞭子的說法也表示了肯定,他們表示,當一鞭子下去,犯人就會開始慘叫,拼命的掙扎,然而等到第二鞭和第三鞭下去,很多人抵抗反而不怎麼激烈,因為上一鞭的「抗爭」已經讓他精疲力竭,在挨完兩到三鞭之後,有的囚犯也會陷入休克。

這個時候,刑場專門的獄醫就會走上前來檢查,確保他是否有繼續行刑的體格,如果沒有就送入醫院治療,當然了,這一頓打還是得記著,等身體好了在行刑。而執行過鞭刑的人,即便是傷口好了,也會留下一道無法消去的疤痕,對於挨過鞭子的人來說,這是他們終生難忘的恐怖記憶。

事實上,新加坡的這種做法,也遭到了不少國際組織的抗議,認為他們有悖於道義,但是一位當地的行政長官卻如此回答:「我相信,對付目前在新加坡泛濫的某些罪行,在司法中使用『鞭打』是必要的……對那些環境惡劣,赤著雙手混飯的人來說,監獄生活未嘗不愜意……只有鞭打才能產生實在、長久的效果。」這也很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態度,對於新加坡的鞭刑,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的鞭刑真那麼恐怖?為何很多人寧願坐牢也不想挨一鞭子
    事實作為一種懲罰,打屁股在世界各地的文明當中,均有悠久的歷史,比如中國古代的庭杖,歐洲和中亞的鞭刑等等,不過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出於人道角度考慮,這種體罰被絕大多數政府正式取締,然而花園城市新加坡卻保留著傳統,新加坡的鞭刑如同這座城市的乾淨整潔有秩序一樣,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加坡鞭刑究竟怎麼樣?真的有那麼恐怖?就讓我們好好來看一下吧!
  • 新加坡鞭刑有多疼?受刑犯人:寧願牢底坐穿,也不願挨上一鞭
    新加坡的鞭刑有多痛?罪犯寧願進監獄也不願挨鞭子。肉刑是我國封建時期最常見的刑罰之一,《漢書·刑法志》記載,繼虞承堯舜因德不成而行肉刑之後,湯、武順又因俗不如湯、禹而行肉刑。雖然魏晉以後肉刑逐漸被廢除,但鞭刑、杖刑、鞭刑等刑罰仍在後世廣泛流傳。在現代社會,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再施行酷刑,但新加坡卻是個例外,在新加坡,所有刑罰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笞刑。新加坡的刑法承襲自英國和英屬印度。1948年,新加坡監獄調查委員會制定了與鞭刑有關的監獄條例,根據罪犯的年齡和犯罪情節,鞭刑從6下到24下不等,這些條例至今未變。
  • 古代有一種酷刑 太傷人尊嚴了 女囚寧願挨打寧願殺頭也不願受刑
    一方面,是因為這種刑罰不太重,犯人受刑後四肢健全,沒有失去勞動能力,還能夠為統治者創造價值;一方面,犯人受刑後因為臉上帶有文字或者圖案,取消不了,逃到哪裡都會被認出來,所以他們一般不會逃跑。在周代,王公貴族通常會用受過墨刑的人來守城門,即所謂的「墨者使守門」。在秦朝,統治者則會安排受過墨刑的人做修護城牆之類的苦役。
  • 那時美國人毆打妻子要處以鞭刑,最多40下,一定要用「九尾鞭」抽
    這其中,就有令犯罪分子聞之色變的刑罰——鞭刑。【圖1】這便是美國人執行鞭刑的專用工具——「九尾鞭」。為了執行鞭刑,美國人會使用一種專用的執法工具,他們稱之為「Cat-o-nine-tails」,中文直譯過來就是「有九隻尾巴的貓」,我們可以將其形象地翻譯成「九尾鞭」。
  • 「寧古塔」到底有多恐怖,為何很多古代女囚犯寧願自殺也不願去?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存在很多的刑罰,比如說杖刑、砍頭還有流放,在提起流放這一種刑罰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寧古塔這個地方,也許大家覺得這個地方不是很熟悉,但是對於一些喜歡清宮劇的小夥伴來說,對於這個地方還是比較耳熟的,在電視劇當中,一些犯了罪的罪犯就會被發配到寧古塔中,比如說在《延禧攻略》
  • 「公知」一詞為何從略帶褒義,變成完全的貶義?
    但是,到底多氣派,我們村沒有一個人知道。當時,整個縣大大小小的村莊,都流行一句話「福州大城市,有錢就有趣」。後來,總算有一個人的兒子人考上了福州的某一所中專,他親自送兒子去福州,並在福州待了三四天。回到村裡之後,村民迫不及待的問他,福州到底是什麼樣的?
  • 新加坡發現一大批人參與恐怖活動!37人被查,16個被遣返!
    到底是怎麼回事,咱們趕緊來看看37個人被調查新加坡也有「恐怖主義」從新加坡內政部安在昨天發布的文告來看,這次被安全距調查的對象一共有37個,其中新加坡人就有14個。但講真這麼明目張胆跳出來招搖的,不多。對於這種搞恐怖主義活動的人,新加坡網友的反應算是比較一致的了「我支持政府行動,要好好調查這些可能在我們國家會變成恐怖分子的人!新加坡絕對不能容許或忽視恐怖主義的存在。
  • 「殭屍車」滿地是,為何車主寧願將車扔掉,也不願拉去報廢?
    "殭屍車"滿地是,為何車主寧願將車扔掉,也不願拉去報廢?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已經不再是一種稀缺物品了,成為了隨處可見的代步工具,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上半年全國的機動車保有輛達到了3.6億量,其中汽車的保有量達到了2.7億量,機動車駕駛人超過了4.4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有4億人,面對如此龐大的汽車保有量,改新換代的速度也在逐漸提升,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路上的"殭屍車"也隨之增多,在車管所都會設置專門的報廢中心
  • 寧可失去,也不願低頭的星座,天蠍對冷戰一冷到底
    有的人很擅長冷戰,他們面對冷戰也不願低頭,寧願站在那裡失去,也不願哭著擁有,可以說很有骨氣,那麼哪些星座是這樣呢?摩羯骨子裡是自卑和驕傲的混合體,他們的驕傲會讓自己希望得到完美的結果,也覺得自己可以得到,但同時,他們對待感情的事情又不太擅長,不懂得撒嬌賣萌,所以,常常做事與願違的事,明明在示弱,卻給人更倔強的感覺。因此,他們只是冷若冰霜,你冷若冰霜,他更冷若冰霜,不會說拐彎抹角、哄哄或迎合,他們骨子裡是高貴的,寧願站著失去,也不想哭著擁有。
  • 凌遲要挨3357刀,犯人不早點自盡解脫?獄卒:沒人能做到
    根據記載,凌遲之人一共要挨上3357刀,不多一刀,也不少一刀,還得保證人不能中途死去。無論是行刑者還是受刑者,都是極大的考驗。有一個十分古怪的想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過,那就是古代確有人被執行凌遲之刑,為何從未聽說過有凡人中途自殺,來減少苦痛的呢?
  • 寧願在印度生產,也不願來中國建廠,雷克薩斯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大家的經濟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汽車也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很多人都會買一輛汽車當作代步工具,方便自己的出行。手裡經濟條件一般的話,多數的人都會選擇買一輛經濟實用的車型,這樣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能減少使用的成本。
  • 宏傑下18層地獄受刑 網笑爛:根本《戲說臺灣...
    《炮仔聲》大反派江宏傑下18層地獄。昨(5)晚迎來大結局,全劇最大反派江宏傑(江宏恩飾)被抓到「地府」審判,受到「鞭刑」、「挖眼」、「咬刑」、「剖腹」等酷刑折磨,卻仍死不悔改直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而這些超瞎場面讓網友笑爛兼錯亂,「以為按到《戲說臺灣》」、「比起戲說臺灣,我覺得更像《與神同行》」。
  • 英國女子醉酒後當街小便,警察好心幫助被吐口水,稱:寧願挨拳頭
    俗話說「小飲怡情,大飲傷身」,適量小酌一杯美酒,可以愉悅身心,而過量飲酒,不僅會傷害肝臟和胃部等器官,還會傷害大腦,讓人失去意識和理智,這樣的情況下,幹出什麼傻事,甚至傷害別人都有可能。據鏡報7月31日報導,英國曼徹斯特一位醉酒女子,醉得失去意識後趴在街邊嘔吐,路過警察好心前來幫助,卻當眾被女子言語辱罵、吐口水,警察對此表示很尷尬難過,並稱自己寧願被女子打臉,也不願被吐口水。事件發生在3月2日,醉酒女子是現年21歲的阿耶莎-梅文。當天晚上快9點時,在曼徹斯特皮卡迪利花園的麥當勞外,醉酒的阿耶莎抱著一瓶普羅塞克酒和一瓶玫瑰酒搖搖晃晃地走著。
  • 封神榜到底有多可怕,為何有人一直不願封神,有人卻很積極
    周文王、周武王伐紂的時候,天庭派了很多人幫助他們。當然,這些幫助並不是無條件的,這些人去了之後,之後可以進入封神榜,也就會說可以封神。按理說,成神是一件好事,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認為,有些人可以說一直不願封神,但也有人很積極。我們看那一下大致的狀況。
  • 新加坡鬧市突發暴動,十幾人持致命武器械鬥血濺當場!
    萬事通說  街頭火拼,警醒大家啊~  新加坡著名的宵夜場所克拉碼頭,夜色優美,美食林立,可在上周六晚上卻發生了十多人持致命武器群毆的嚴重暴力事件!  十餘人趁著夜色不顧眾人安危扭打在一起,有多人被手拿致命武器的兇徒擊傷,血濺當場!
  • 《海上鋼琴師》:寧願一生孤獨,也不願隨波逐流
    《海上鋼琴師》:寧願一生孤獨,我不願隨波逐流不知各位朋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什麼感覺?我看完第一遍的時候完全處於懵的狀態,一時半會兒沒有反映過來。1900,一個數字名字。1900從擁有父親到失去唯一的家人,他在船上遇見了很多人,為很多人彈奏了音樂。在遇到女主的時候,他有過下船的想法,當他走到一半的他被大陸看不到的風景勸退了。船爆炸的那一刻,他還是沒有到過大陸。因為工業化的巨輪充滿了未知,充滿了限制,充滿了浮躁。整個世界都在講效率,他看透了這一切,深知自己不適合。
  • 年輕人為何寧願去花大價錢買大牌衣服,也不願光顧路邊攤?
    走在大街小巷上,年輕路人大多都是大牌、潮牌,而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衣服更是寥寥無幾,同樣是衣服,同樣是穿一個幾天,為什麼年輕人寧願去花大價錢買大牌衣服,也不願意光顧路邊攤?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年輕人寧願去花大價錢買大牌衣服,也不願意光顧路邊攤?
  • 農村俗語:「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啥意思?看完便知
    每個人努力在外打拼就是希望能夠回到農村老家建設一棟漂亮的房子。這樣一家人居住在一起,溫馨而又幸福。因此人們對於農村建設房子是比較注重的,房子要求符合人們的居住要求,同時對於居住環境更看重。在農村,老人們常告訴我們說建設房子要明白「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對於房子周圍環境要求比較重要,那麼它是什麼意思呢?
  • 為啥許多遊客寧願排長隊取票,也不願刷身份證進站?過來人告訴你
    >相信許多讀者朋友都有些感觸,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經濟水平越來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隨著我們的讀者和朋友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們的讀者和朋友在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方面都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可以說,我們現在的讀者朋友的生活,比起以前,真的是很精彩,今天說的是為啥許多遊客寧願排長隊取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