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蘋果叫啥名?古人取了一個非常唯美的名字,被日本沿用至今

2020-12-14 青燈白髮品文史

蘋果樹是喬木,一種適應性很強植物,它能夠適應大多數的氣候,正因為如此,蘋果在全世界範圍都有分布,世界各地也都興起了一種蘋果文化。

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白雪公主的毒蘋果、荷馬史詩金蘋果以及聖誕節,這些都有蘋果有關,似乎全世界各地的人都非常喜歡這種水果。

關於蘋果的起源,史學界爭議頗多,公認的一種說法來自狄奧弗拉斯圖,他是古希臘植物學家,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親傳弟子,亞里斯多德離開瑞典之後,狄奧弗拉斯圖就接替主持了呂克昂學院,成為了逍遙學派的第一任領袖。

狄奧弗拉斯圖著有許多自然科學論著,其中最出名的代表作為《植物原理》、《植物史》,他記載了550種植物,在其中一章中寫道:一些植物,比如葡萄、無花果樹、石榴、蘋果……

《植物原理》、《植物史》奠定了植物學發展的基礎,後世植物學家都將這兩本書奉為經典,也使用了書中植物的名字,那麼蘋果這種稱呼也是「西來」嗎?

現在水果名字跟古代水果名字還是有點差別的,像是荔枝,最早稱為「離枝」,唐朝時期荔枝的說法已經很普遍了,楊貴妃就因為吃一個荔枝,被罵了上千年,各大名家紛紛寫詩諷刺: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楊貴妃不就是吃一顆荔枝嗎?怎麼就被罵得怎麼慘呢?其實這跟古代的交通條件有關,《唐國史補》中記載: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孰,經宿則敗,後人皆不知之。

荔枝長在嶺南,光是憑驛站還運輸不到長安,唐玄宗為了能讓愛妃吃上荔枝,特地在驪山蓋了一座華清宮。

荔枝因為楊貴妃驕奢,在古代的口碑下降了不少,不過蘋果的待遇就相對偏高了。

東晉時期,盛行修仙問道,蘋果就成了一種靈丹妙藥,《拾遺記》中載有:須彌山有柰,冬生,如碧色,以玉井水洗,食之骨輕柔,能騰虛也。

柰就是古代對蘋果的稱呼,柰也稱「花紅」, 古書上說這是一種表皮為深紅色並帶有一些條紋的果實,肉質呈現黃白色,大家都吃過蘋果,剛吃蘋果時,肉質呈現白色,放置一段時間就被氧化成了黃色。

在我國國學《千字文》當中,也有柰的身影:果珍李柰,菜重芥姜。在古時,人們認為生薑,芥菜能解百毒,驅邪氣,《神農本草經》有載:芥味辛,除腎邪,利九竅,明線人。

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柰從古時開始就非常受歡迎,柰這個唯美的名字並沒有流傳下來,隨著外來佛教的影響,人們稱「柰」翻譯為了「頻果」,「頻果」這種稱呼隨著佛教也開始傳播了起來,宋朝佛道融合,不分彼此。

佛教和道教的神話傳說,都相互融合,「頻果」和成了道教一種的稱呼,明朝時期,萬象晉也在自己的濃書寫道:蘋果出北地,燕趙者尤佳。

隨著農書的推廣,蘋果這個名字也沿用至今,人們也是見怪不怪了,不過日本一直受我國文化影響,日本一些地區,依舊將蘋果稱為「柰」。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哪怕是一個蘋果的名字都如此唯美,中國其餘的文明,那就更加有趣了,這本《中華上下五千年》記載了中國歷史、文化,原價198元,筆者為大家爭取到了最低價,僅需108元。想要了解的,不容錯過。

相關焦點

  • 古代的蘋果不叫「蘋果」,古人取了個很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常見的水果,你知道它在古代叫啥名嗎?要知道,明朝以前,可沒有「蘋果」這種叫法,今兒我們便來說說,那些年,古人給蘋果取過的名。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描述了各種水果,包括枇杷、柿子、楊梅、櫻桃等等,而其中有一個字,大家恐怕有些陌生,它就是「柰(nài)」字,即我們今天所說的「蘋果」。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柰」有「花紅」的意思,因為蘋果的表皮是深紅色的,而除了司馬相如說的「柰」,當時還有不少其他品種的蘋果。
  • 蘋果在古代叫什麼?古人取了個非常唯美的名字,被日本沿用至今
    在現在視為平常之物的蘋果,在古代卻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享用,這是因為在那時蘋果不易見,而且當時品種很難種植,所以價格昂貴。 而現在蘋果人人都可以吃起,因為「蘋果」諧音「平果」,所以又叫平安果,有著非常美好的寓意。
  • 古代蘋果不叫「蘋果」,而是有一個很唯美的名字,日本至今還在用!
    ——司馬相如《上林賦》論起詩意唯美,我國是絕對有底氣的,幾千年的文化底蘊擺在那。但近現代為了開民智,推廣基礎教育,很多很唯美的古代稱謂都被慢慢取代了。那些地名更不用說了,"豈知汝南市,自有壺中天"的汝南成了駐馬店,象徵著高潔無暇的琅琊變成了臨沂……而我們常吃的蘋果在古代也有其他非常好聽的名字,唯美得不得了,接下來就讓我一起看看古代蘋果到底叫什麼吧。
  • 古代蘋果不叫「蘋果」,而是有一個很唯美的名字,日本至今還在用
    在古代頻婆果非常珍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大家都知道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回來後唐玄宗設宴招待他們,期間就上了頻婆果。 但剛才也說了,頻婆果是佛教中的叫法,我們本土的稱呼是什麼呢?書聖王羲之有云:"林檎花紅、花紅果、沙果、頻婆果、文林郎果、來禽。"
  • 古代的蘋果不叫「蘋果」,而有一個很唯美的名字,日本仍在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蘋果算是比較常見的水果之一,許多女性都比較喜歡吃蘋果,很多女性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晚餐就用蘋果來代替!而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下,許多國人對國外的聖誕節都比較熱衷!聖誕節前夕的平安夜,大家都會相互送蘋果,吃蘋果,意欲平安的意思!其實在古代的時候,蘋果並不是叫「蘋果」,而有著另外一種名字,日本現在仍然保留著!
  • 古代蘋果不叫蘋果,而是一個很寫意的名字,日語現在仍然保留
    要是追溯我們以前的歷史的話,現在我們經常吃的蘋果還有段故事。我國古代的時候,蘋果可不叫現在的名字,而是另外一個很有寫意的名稱,直到現在,日本還在叫這個名字。古代蘋果不叫蘋果,而是一個很寫意的名字,日語現在仍然保留。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民族沒有蘋果,當時的老百姓也沒有人見過。直到後來我們跟其它國家開始進行交流之後,蘋果才進入到我們的視野中。
  • 古人如何給狗狗取名字?可不會簡單地叫土狗,他們取的霸氣十足!
    現在我們看到的中華田園狗,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土狗。但實際上狗狗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古時候就有記載了,但那時並不是叫土狗。我們的老祖宗非常有文化,給狗取的名字充滿了審美情趣,可比土狗好聽多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土狗在以前叫什麼吧!
  • 古人給狗取的名字,充滿了審美情趣,可比「土狗」好聽多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中華田園狗,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土狗。但實際上狗狗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古時候就有記載了,但那時並不是叫土狗。我們的老祖宗非常有文化,給狗取的名字充滿了審美情趣,可比土狗好聽多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土狗在以前叫什麼吧!
  • 霍去病攻下4座城,取了4個霸氣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名字有些耳熟
    相信「霍去病」這個名字在大家腦海中印象一定很深刻吧,當年漢武帝念在霍去病打了很多勝仗有功,為了犒勞這位將軍,也為了讓他更加盡心盡力地為國家效力,於是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府邸,當霍去病看到這座府邸的時候,卻沒有表示要感念皇恩,而是對漢武帝說了一句:「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 武則天醉酒後給一小國賜名,國名沿用至今未改,如今已是世界強國
    武則天醉酒後給一小國賜名,國名沿用至今未改,如今已是世界強國 對於一個人來說,名字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一個國家來說,國名更為重要。既然是國名,它就不僅僅的是一個名字而已,它所存在的意義要更加大,是個國家的代表,聚集著國民的精氣神。
  • 日本人是怎麼取名字的?日本姓氏的由來
    據統計,日本的姓氏現在已經超過了12萬,是世界上姓氏最多的三個國家之一,而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一直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至今收錄在《中國姓氏大辭典》裡面的姓氏只有23813個。在我們印象中,日本人姓氏不但多,而且名字亂糟糟的。其實日本姓氏大爆發也就一百多年時間。
  • 蘋果在古代還有別的名字,如今日語中仍然保留,卻少有人知
    確實蘋果只是一個小物件,它也不像詩詞小說那樣一看就是有文化的體現,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蘋果自傳入中國以來,其名稱的變化歷程。 現在的中國絕對是蘋果的生產大國,新疆阿克蘇蘋果、陝西洛川富士等都是家喻戶曉的蘋果品牌,但在中國古代社會,蘋果卻很稀少,也不是沒有,經研究發現,最早的野生品種在如今的新疆一帶,那時的蘋果也不叫做蘋果,而是叫做"奈",相傳夏朝的禹所吃的"夏奈"就是蘋果,而且經考究,屬於綿蘋果,自那時開始,古書古籍中就有不少對於"奈"的記載。
  • 古時候的蘋果不叫蘋果,而是一個很寫意的名字,日語現在依舊保留
    我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一本書叫《中華上下五千年》,也就是說中國已經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了,而很多優秀文化都通過不同形式保存下來並延續至今,也正是這些文化的保留與傳承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國歷史。就水果來說的話,我們可以拿蘋果舉個簡單的例子,蘋果在我國古代可不是這個名字,而是另有其名。現如今,日本還是依然使用這個名字。
  • 2020屬鼠寶寶起名取名字:超唯美四個字的女孩名字
    為女孩取一個四個字的名字,不僅不容易撞名,還能保障女孩的獨特性,令女孩能夠成為人群中非常醒目的存在,如果父母還想彰顯出女孩的氣質,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篇四個字的女孩名字大全,為女孩取一個超唯美的四字名字。
  • 古印度給中國取一名字,中國一口氣給印度回敬了38個,至今仍在用
    古印度給中國取一名字,中國一口氣給印度回敬了38個,至今仍在用 印度和中國,都是四大古文明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在秦朝以前,兩個國家都沒有發展正式的外交關係。
  • 劉秀給日本取個名字,日本人認為不雅,讓武則天改名,至今還在用
    島國人來到漢朝,除了表示願意為漢朝藩國之外,還有一個目的,他們沒有國名,希望漢朝皇帝給他們取一個名字。漢光武帝劉秀看到島國人身材矮小,於是賜名為「倭國」 ,把倭國的大王冊封為倭奴王。倭人有了自己的名字,並且還是漢朝皇帝所賜,他們心中非常高興。
  • 河北從未改名的城市,沿用3000年至今,卻因一個成語家喻戶曉
    我國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悠久歷史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這上千年的時間裡,有很多地區都經歷過不斷的更換名字,其中也不乏一些名字從很早之前就一直沿用至今的地方。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個城市,它的名字就3000千年的時間內都沒有改過一次。
  • 古代的鏟屎官怎樣表達對貓咪的喜愛?據說還給貓咪取了好聽的名字
    那在不能上網的古代,那個時候的鏟屎官們是怎麼表達他們自己對於貓咪的喜愛的捏~今天,大掌柜就來帶大家聊一聊,古人和他們的愛貓那些事~~宋 李迪 狸奴小影 冊頁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常常稱呼貓為「狸奴」,貓咪一直深受文人雅士所鍾愛,而且貓咪也是歷代畫家喜好描繪的題材之一。
  • 抗戰時期,日本士兵冒充中國人,結果卻因為取的中文名字露出馬腳
    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其中的漢字是古代從中國傳過去的,大部分沒有太大的寫法上的改動,沒有日語學習經驗的中國人,也能看懂一部分那是肯定的。在公元3世紀前,日本沒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語言。如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在那個年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使用刻木結繩的方法記事。而那個時候的中國呢?
  • 日本最尷尬的一個姓氏,無論取多好聽的名字,都感覺是在罵人
    全世界,每個國家的人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魅力,就比如中國人是黃皮,美國人是白皮,非洲人是黑皮,或者是風俗文化,我們中國的情人節和國外的七夕,同樣我們的名字也不一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姓名。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每個國家在起名字上面都有著不同的見解,這也是證明一個國家發展速度的一個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