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走入一座城市的方式各自不同。或許是吃,從星級酒店到街邊大排檔;或許在酒吧或者是劇院;或者是行,有些人是騎行;或者步行,穿越城市大街小巷。其實去一個城市前,多半還是希望能讀一兩本有關這個城市的書。這樣的書既要有知識,有看點,還應該有一定的娛樂性,帶著時代印記。
作為赤峰人,雖然我們熟知身邊的世界。我們每年都會去草原、森林、高山、湖泊;我們每天都會和這個城市進行親密的接觸,感受它的存在、它的溫度。我們絕大部分人生於斯,長於斯,卻對赤峰的事知之不多,在向朋友和陌生人介紹的時候,往往感覺到乏善可陳,甚至也有些尷尬。
讓赤峰人全面地了解赤峰,熱愛這片養育自己的土地;讓外地人了解赤峰,使之嚮往這片神奇的土地。這時候能閱讀到一批高質量的書籍就尤為重要。書寫和圖說赤峰歷史、地理,人文、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書籍,不下千餘種。怎樣從這些書籍裡找到既有專業性、權威性,又通俗易懂,既有優美的文字,又有漂亮的照片,是很不容易的一個事情。風瞬公眾號給大家推薦一批書單。這個書單是我們編輯在從事多年以赤峰為內容的創作策划過程中的積累體會。掛一漏萬,雖然不一定十分完整,卻也是人們了解家鄉、熱愛赤峰的一個有效途徑。
願你如「魚」,書如「水」,在夏日,讀懂赤峰。
1
《赤峰八千年大事記》/赤峰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
赤峰大事年表
《赤峰八千年大事記》記錄了赤峰上下數千年中發生的大事。
赤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赤峰八千年大事記》將赤峰地區自原始社會起至近現代中有關的自然、經濟、政治、軍事、民族、文化、科技及人文等諸多方面的大事,完整、系統、簡明扼要地整理造冊。
透過這本書,可以讓世人全面地了解赤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不僅是對青少年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教育的有益教材,並且是提供赤峰各個歷史時期重要事件的珍貴資料。
赤峰歷史上第一部最完備、最系統的編年大事記。
新石器時期——據今約一萬年前:赤峰地區人類最早的活動遺蹟在翁牛特旗山咀子鄉上窯村一洞穴中發現。洞穴地處距地面……遼朝時期——遼太祖神冊元年(公元916年):春 | 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了奴隸制國家,自稱皇帝,國號契丹,後改「大遼」……
2
《赤峰》/中共赤峰市委辦公廳
官方版赤峰小百科
《赤峰》是一本圖文並茂介紹赤峰基本情況的書。
匯集了赤峰各旗縣區、市直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的相關資料,並且得到了赤峰攝影家協會及廣大攝影愛好者的幫助,提供了大量的攝影作品,使得能更直觀地展示赤峰的基本情況。
這本書不僅圖文並茂,而且上下章節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可順讀,也可逆看。圖片多為現代化照片。秉承著「赤誠勤勉、開放包容、崇文重教、勇攀高峰」的精神準則,向廣大的赤峰同胞展示赤峰發展的前提下,進一步了解赤峰各界的未來。
實乃贈送佳品!
1989年7月6日,赤峰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決定,草本大麗花為市花,油松為市樹,百靈鳥為市鳥……赤峰建城後,最早的行政管理機構是烏蘭哈達理事廳,因此人們又習慣稱赤峰為哈達街。現在的哈達街形成於光緒五年(1897年),原名六道街……
3
《赤峰滄桑》(上、下冊)/主編賈洪榛
歷史再現、啟迪後人
《赤峰滄桑》(上、下冊)全書重現了紅山文化發祥地的崢嶸歲月。
1200餘張照片,7萬餘字的說明,講述了紅山大地各族兒女勤勞勇敢、含辛茹苦建設家鄉的艱辛歷程;介紹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下各族人民飽嘗凌辱的悲壯歷史;訴說了日本侵略者搶佔國土、掠奪赤峰的悽慘命運;謳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族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壯舉;以及國內革命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紅山兒女前赴後繼、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歌頌了赤峰這片大好河山回到了人民手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將滿目瘡痍的舊紅山變成興旺發達的新紅山的不朽業績。
本書在策劃、運作、宣傳、成書過程中,中共紅山區委、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鼎力支持,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多位閱歷廣、見地深、學養厚重的耄耋宿儒和賢達精英乃至他們的後人,無私再現歷史,傾力提供存照;特別是張松柏、孫國輝兩位先生,儘管已花甲年歲,但在本書的徵集考證、編纂撰文過程中依然不辭辛苦提供幫助。
過去的歲月,塵封的歷史,一幕幕躍然眼前,令人回味!
赤山烏桓 西漢將匈奴勢力逐出漠南以後,分布在西拉沐淪河以北的烏桓人被遷入赤峰南部地區,他們將牙帳設置在英金河一帶,將紅山尊崇為民族神山,並將民族以紅山命名,稱之為赤山烏桓……赤峰日本神社 建於1936年,位於解放街與昭烏達路交叉處東南角。由赤峰日本人居留民會發起,滿鐵、日屬銀行、公司集資7500元興建,佔地面積6547平方米……
4
《赤峰旅遊叢書》/赤峰市旅遊局
夢裡草原 神奇赤峰
《赤峰旅遊叢書——夢裡草原 神奇赤峰》共12冊,全面介紹赤峰市12個旗縣區旅遊必去打卡地。
赤峰市總面積9萬多平方公裡,是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這裡集草原、森林、山峰、沙漠、湖泊、溫泉、冰雪、石林、冰臼、珍稀動植物、蒙古族風情、文物古蹟為一體,被譽為「內蒙古的縮影」。而這12冊書中對赤峰市3區7旗2縣的人文、歷史文化、景區景點、風土人情、特色商品等進行了簡單的介紹。規劃旅遊路線,把若干個旅遊景點合理地連貫在一起,使遊客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最大的觀賞效果,免去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赤峰不像地圖上標識的那樣簡單,也不完全像人們想像的「風吹草低見牛羊」。
中國的版圖上,找到一個赤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要真正了解和認識一個赤峰,並非易事……遠觀克什克騰石林,奇峰異石,平地突起,飽含滄桑,如塔、如柱、如筍、如人、如獸,呼之欲來,趨之欲動……
5
《相約,赤峰山水間》/赤峰畫報社
赤峰相冊
《相約,赤峰山水間》是一本以攝影作品為主的畫冊。
赤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地處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過渡帶,大興安嶺與燕山山脈的交匯處。獨特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造就了赤峰雄奇俊美、千姿百態的自然風光。這裡草原波瀾壯闊、多姿多彩,沙地潔白如雪,湖泊純美如鏡,動植物葳蕤茂盛、稀有多樣,山川錦繡如千裡畫廊。
書中多為大場景作品,給人以震撼心靈的視覺衝擊。在攝影作品下分別有拍攝地簡單明了的介紹。讓人在欣賞的同時也了解下作品背後的故事。
你若來,這裡四季都是最美的風景。等著你,在赤峰的山水間。
烏蘭布統草原像是一塊天工織就的綠色巨毯,走在草原上,感覺柔軟而富於彈性。綠色與藍天相接……達裡湖也叫「達裡諾爾」,漢語譯為「大海一樣的湖」,位於克什克騰旗西部貢格爾草原上,是內蒙古四大名湖之一……
6
《赤峰史》/赤峰市哲學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
赤峰文明發展史
《赤峰史》是一本詳細介紹赤峰歷史的書。
該書主編有蘇赫、苗潑、王德源和張建華。此書是作者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以翔實的史料、豐富的內容、正確的觀點,系統地記述了赤峰地區過去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
由於文獻資料的缺乏和研究的不夠,赤峰地區的一些歷史問題被蒙上了一層迷霧。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工作者揭開了這層迷霧,把歷史的真面目揭示出來,為弘揚民族文化,為赤峰地區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特編著此書,獻給生於斯長於斯的赤峰人和一切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們。
知往日之可鑑,知今日之可貴。
小河沿文化的陶器,以夾砂陶居多,純淨的泥質陶數量有限,在夾砂陶中,又以夾砂褐陶為大宗……好德格沁,是流傳在敖漢旗撒力巴、查幹蘇珠等地區的蒙古民間歌舞劇,漢族稱其為蒙古秧歌……
7
《地名:赤峰的故事》/湯雷
你所不知道的,這裡都有
《地名:赤峰的故事》是一本根據地名進而梳理赤峰地區的歷史發展。
作者是一名媒體工作者,因為對這座塞外名城——赤峰感情深厚,對這裡發生的故事有了越來越清晰的感觸,因而激發了書寫赤峰故事的念頭。歷時2年才完成,傾注了作者大半的心血。該書創作之初,只是因為作者對安慶溝鄉改名為安慶鎮好奇,因而繼續探索下去,引發了對赤峰地名的探索。因為赤峰地理位置特殊,由地名切入,不僅可以還原當時的場景,還牽扯出當時的歷史情況,由此推斷赤峰歷史進程。
地名故事知多少,這本書呀可入手!
罕蘇木蘇木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北部,「罕蘇木」為蒙古語音譯的地名,「罕」字在漢語中更多被譯成「汗」,與成吉思汗的「汗」字同意,是蒙語中的帝王之意……據《喀喇沁旗志》記載,這裡在清初時叫做大公府,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公爺府,1966年起更名為錦山鎮,那麼歷史上的這位「大公」是什麼來頭……
8
《松漠遺珍》/張松柏
邊際效應中的文物坐標
《松漠遺珍》是一部奉獻於普羅大眾茶餘飯後品咂文物知識的閒情逸趣之作。
這本書是聚沙成塔,以小見大,弘揚歷史,陶冶情操,造福鄉梓的遊方之作。自1980年代始。民間收藏異軍突起,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洶湧澎湃,歷經三十多年的千錘百鍊,民間收藏已穩居文博界的半壁江山,古玩市場,鑑寶、尋寶節目,民間方士點石成金,赤峰文博收藏界進入了一個泥沙俱下的多元化時代。作者張松柏是一名文博工作者,200多篇,近30萬字的介紹赤峰地區文物、普及文物知識的科普類文章精簡至此書,雖不能一概而全,但是旨在普及文物知識。
古老的文物會說話。不信,你聽……
這件體量達26釐米的玉龍,是目前國內發現時代最早、體積最大、造型最完美的龍型玉器,由此被考古學界讚譽為中華第一玉龍……杯身為鳥體,呈長圓形,短平尾,矮圈足,器壁上飾橫向交叉的點狀幾何紋線表示翅膀和羽毛。通高4釐米,長18釐米,寬10釐米……
9
《流水似的走馬》/鮑爾吉·原野
從這裡,你將讀懂草原
《流水似的走馬》是一本深度解讀草原的遊牧散文集。
《流水似的走馬》是赤峰作家鮑爾吉·原野所著,並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自2015年起,鮑爾吉·原野深入內蒙古赤峰市、通遼市、呼倫貝爾市、錫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下屬的八個牧業旗體驗生活,歷時兩年,在心靈和素材上取得較大收穫,並創作出大量作品。該散文集收錄的大部分作品便來源於此。這些散文清新可愛,厚重深遠,是作者獻給喜歡他文字的讀者的一份厚禮,也可以說是當下草原文學的經典之作。
草原的萬物如同神跡,草原上的人生如同傳奇。
在蒙古語裡,一切都是生靈,彼此是具有親屬關係的父親、母親、兄弟姐妹……人只是這個大家庭中間叫做「人」的小兄弟而已……馬知道人的心事,會分擔人的悲戚憂傷。你難過的時候,馬走得很輕很輕,好像不敢踩到一棵草。你高興的時候,馬也會走得興高採烈……
10
《移民文化》/呂振山
歷史文化變遷
《移民文化》是一本講述赤峰地區移民所帶來的影響的書。
現代赤峰是移民的產物。清代以前,北方各族人民從赤峰出發或經過赤峰向中原或西北發展。從清代以後,來自中原各省的民眾向西北進入赤峰地區定居生活,人文與自然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開始勾畫近代、現代赤峰地區模型,移民建構了現代赤峰。
赤峰移民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發展,逐漸凝固成文化赤峰。從赤峰人身上,我們能夠體會到太行山的忠貞,華北大地的厚樸和齊魯大地的崇文勵耕、風俗習慣、民族文化、社會心理、交際用語在移民後代身上銘刻了久不褪去的印痕。赤峰人勇於向命運挑戰,自強不息,求真務實,彰顯了文化創造能力。而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命運與共,將使赤峰文化流傳久遠,澤被後代。
一部赤峰移民史,也是一部心靈史。
少數民族內遷,非漢族人口在中原和關中地區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統治者出於利用、控制少數民族的目的……雍正登基的頭兩年,直隸(河北)、山東一帶鬧饑荒,災民麇集邊口,要求出關謀生路。雍正帝著令昭烏達、卓索圖盟札薩克容留災民……
今天分享這十本書
是想在這個善於遺忘的時代裡
喚醒記憶
當某天我們想了解赤峰時
起碼有一扇門
讓我們不至於慌不擇路
這十本書,就是那扇門
排名不分先後,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本文為原創轉載須經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