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如期「來了」,雖然因為疫情不能舉辦線下活動,但是坎城官方還是公布了入圍名單。
在這份大師雲集的名單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宮崎吾朗。
坎城公布的「四部動畫」單元
作為動畫界當之無愧的「大神」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朗今年的新作《阿雅與魔女》入選了今年坎城,算是終於第一次為自己正了名。
雖然影片究竟如何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咱們現在倒先可以聊聊,作為「神之子」,宮崎吾朗這一路走來的艱難路程。
《阿雅與魔女》劇照
說到宮崎吾朗,大部分觀眾最熟悉的作品應該是2011年吉卜力的動畫《虞美人盛開的山坡》,宮崎駿編劇、宮崎吾朗導演,這是宮崎父子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合作。
事實上,雖然說起來宮崎吾朗也是一位動畫導演,但算上今年的這部新作,他才只有3部動畫電影和一部TV動畫作品。
明明身在「豪門」,背靠吉卜力,為什麼宮崎吾朗的導演履歷如此「寒酸」,這其中的原因,就要慢慢說起了。
熟悉吉卜力的小夥伴可能不會陌生,宮崎駿和宮崎吾朗父子的關係,雖然算不上糟糕,但是也不能說融洽。
其中最大的矛盾非常簡單——在宮崎駿看來,兒子的水平遠遠不夠;而在宮崎吾朗眼中,父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雖然宮崎吾朗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就對動畫產出了濃烈的興趣,但是由於和忙於工作的父親缺乏交流,讓他一直沒有機會將這個願望告訴宮崎駿。
一直到了2003年,擔任吉卜力美術館館長的宮崎吾朗偶然間參與了《地海傳說》的籌備會,並且發表了自己的設想。製片人鈴木敏夫終於問他:「要不要做導演試試?」
《地海傳說》
《地海傳說》成了宮崎吾朗的處女作。
雖然宮崎吾朗擔任導演這個想法遭到了宮崎駿的強烈反對——「動畫可不是隨意一個外行人就能做的」,但是宮崎吾朗鐵了心接下了這份工作。
或許一半是出於對於動畫的由衷的熱愛,一半是想要向那個從小就很少陪伴自己的父親證明點什麼。
2006年,《地海傳說》完成,在試片會上,宮崎駿甚至中途離場,吐槽看片的感覺「好像已經坐了3個小時一樣」。
這位在觀眾心目中和藹溫暖的大師,面對自己的兒子反倒一點也不心軟,在宮崎駿看來,這樣的作品,是完全不及格的。
不過好在,《地海傳說》票房不錯,但無論宮崎駿還是宮崎吾朗都知道,這部片能大賣,幾乎都要歸功於「宮崎駿兒子導演」這個噱頭。
影片的內容從原著小說的角度到動畫製作的標準,都飽受爭議。
影片一開始,有一個原著中沒有的情節——身為王子的主角亞刃刺死了自己的父親——加上這個情節據說是鈴木敏夫的主意,其象徵意義非常明顯:身為兒子,總要有弒父的勇氣和力量。
但對於宮崎吾朗來說,很遺憾的是,他不僅不能「弒父」,甚至連宮崎駿的邊兒都夠不到。
這一年,他39歲,宮崎駿65歲。
雖然起步並不理想,但是宮崎吾朗依然在等待機會,一個擺脫「宮崎駿之子」這個身份的機會。
等到2009年,宮崎駿想把自己年輕時候看過的漫畫《虞美人盛開的山坡》改編成動畫,宮崎吾朗得知這一消息,主動向父親自薦執導這部影片。
雖然這次宮崎駿沒有明確反對——「既然拍過一次作品,那就算動畫導演了」,但是也並沒有認可兒子的實力。
身為編劇,宮崎駿隔三岔五就會出現在宮崎吾朗的工作室,跟工作人員熱烈交流,但是偏偏對兒子不聞不問。
動畫製作開始之後,更是毫不留情地批評兒子的作品「這種沒有靈魂的東西,畫多少也沒用」。
甚至還面對攝影機直白地說出,「他就算放棄也沒關係,或者說放棄了更好,他不適合做導演」。
在外人看來,這樣的批評不僅是「嚴苛」,幾乎已經到了「恐怖」的程度。
此時已經42歲的宮崎吾朗,作為一個導演,對外還沒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品,而對內,面對的是一個他難以企及的父親。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正是在這對父子的角力和對峙當中一點點製作出來的。
平心而論,《虞美人盛開的山坡》比起前作《地海傳說》,進步可以說很明顯了,但是這算得上一部優秀的作品嗎?仍然不能。
即便不以宮崎駿的標準來衡量,在動畫大師雲集的日本動畫界,宮崎吾朗仍然只是實力平平的那一波。
在紀錄片《虞美人盛開的山坡:父與子的300天戰爭》中,紀錄了這部動畫創作過程中宮崎父子的關係,有一個細節非常有代表性——
宮崎吾朗為了影片中女主角的設置頭疼不已,如何呈現這個女孩的樂觀性格,在各種方案裡都找不到合適的選擇。創作陷入瓶頸,讓宮崎吾朗只能把自己關在家裡苦思冥想。
這時候,號稱「絕不插手」的宮崎駿派人送來了幾張畫作,畫中的女孩拎著書包,在橋上輕快地奔跑。
這些畫成了整個團隊走出困惑的靈丹妙藥,也點燃了宮崎吾朗的靈感,影片的製作回歸正途。
這就是現實,身為動畫導演的宮崎吾朗,即便投入再多的精力和熱情,即便下定了如何的決心,他或許這一生都無法超越父親的成就。
在他40多歲正值壯年的時候,仍然要靠一個70歲老人的「靈犀一指」來化險為夷。
有這樣的父親,是一種幸運,也更是一種難以言說的「負擔」。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熱愛動畫、想要創作動畫的宮崎吾朗,如今在按照自己的心願和信念製作著屬於他自己的作品。
即便這些作品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對於動畫人來說,「只有創作的時候,才感覺自己活著」。
一生都要背負「神之子」的頭銜,對於宮崎吾朗來說,能開開心心畫自己想畫的東西,未嘗不是一種簡單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