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何發動襄樊之戰?早有安排還是突發奇想?結果他預想到了嗎

2020-12-07 尋歷史真相

《三國志·關羽傳》: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01

襄樊之戰前,劉備,關羽,張飛已經成為匡漢集團的首目了,荊州三郡也已經被他們佔領,此時,他們也已經有實力跟曹操和孫權爭天下了,劉備穩住孫權後,籌謀著怎樣收回漢中之事,在劉備打敗了曹操,而邊境的名將關羽卻突然發動了戰役,這就是有名的襄樊之戰?他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還有其實關二爺確實已經暗示了張飛,可惜張飛沒懂關羽的苦心,具體事情且看下文。

02

從各種方面來解釋,關羽為什麼在個時候突然發動襄樊之戰。看起來都是關羽自己決策的事情,跟其他人沒有任何關係。很多人研究了,大概也是這樣想的,可真是這樣的答案,其實真相併不是如此。我們來分析一下,大家都都知道,在之前的十多年一來,關羽的行動,都要受制於劉備。也就是說關羽所有的軍事活動,都要經過劉備才能進行。可收復了漢中,劉備 稱王后,授予了關羽「假節鉞」的權利,這也就意味著,在所有的將士中關羽擁有的權力最大。

劉備當時是想要關羽攻打襄樊,達到牽制曹操的目的,曹操很多士兵都駐紮在長安這個地方,這對劉備是一種壓力,如果關羽能夠攻打襄樊,就能緩解漢中的壓力。所以授予了關羽「假節鉞」的權限,目的無非只有一個,那就是讓關羽出兵攻打曹仁,這樣的話,曹操就會來支援,漢中壓力也會減少。所以看出,對於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劉備其實是非常支持的,除了劉備這方面的因素,關羽也在暗示張飛了。

03

那麼問題來了,關羽暗示張飛什麼了呢?我們接著來看,話說這場戰役也打了很長的時間,劉備為什麼沒有派兵支援關羽,讓關羽死了呢?其實當時是這樣的,劉備需要穩定的士兵來固定剛剛打下來的漢中,也就是說,劉備實際沒有多餘的兵馬前來支援關羽,即使出兵的話,也只能帶兩萬人而已,而且關羽也想快點實現《隆中對》這個目標,才會有這樣一個結局。令關羽難以置信的是,在內憂外患之下,自己被魏國和吳國聯合坑了,最終身死。這個結果是他始料未及的,當然也和他的驕傲脫不了干係。

同時在失利的情況之下,關羽暗示張飛要注意自己作為將軍的性格,遇到事情不能魯莽,否則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就慘了,一般成大事的,只有靈活權變之人,也希望通過這樣,張飛能夠有長進,為自己出氣,可遺憾的是張飛並沒有聽懂,最後死的也沒有價值。

04

關於這篇文章介紹到這裡就結束了,你是怎麼看待這場戰役的呢?歡迎留言!

05

古代沒有近視眼鏡,也沒有雷射手術,那得了近視怎麼辦?

鹽在古代是非常金貴的,窮困老百姓要吃鹽,他們有什麼辦法?

夷陵之戰劉備一敗塗地,如果打贏又會如何?結局是否會大不相同?

在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看看古人的消費水平

清朝護照什麼樣?國家雖然孱弱,但護照上的字依然振奮人心

參考資料《三國志》《魏略》《華陽國志》《資治通鑑》

文章題目:關羽為何發動襄樊之戰?早有安排還是突發奇想?結果他預想到了嗎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襄樊之戰如果把于禁換為張遼,關羽還能威震華夏嗎?
    在曹操看來,于禁是跟隨自己的心腹大將,所以被授予重任,率領七軍去營救襄樊曹仁。公元219年,關羽在劉備、諸葛亮等人的授意下,發動了襄樊之戰。關羽不愧為劉備的最強戰將,瞬間將襄陽攻陷,然後率領重兵圍困樊城。可以說若不是曹仁坐鎮樊城,估計曹軍會全線崩潰。而于禁所率領的七支軍隊應該是雪中送炭。于禁不但率領重兵,還有驍將龐德作為先鋒。
  • 襄樊之戰中,劉備為何遲遲不馳援關羽,使其幾次陷入險境
    219年7月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深刻影響了三國的歷史走向,也是劉備實力從巔峰跌到谷底的開始:先是關羽被殺,荊州落入孫權手中;然後東三郡孟達叛變,劉封被賜死;最終,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擊敗了吳,的實力一落千丈。劉備本人在白帝城病死。
  • 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是他的巔峰之戰也是殞命之戰,背後疑點分析
    從劉備封王到關羽發動戰爭,這時間間隔未免太短了,這場戰爭豈不是很倉促?我們來算筆時間帳。 成都距離關羽坐鎮的南郡可是有接近1000公裡的距離的,劉備稱王,然後派出費詩前去荊州封賞關羽,就算是水路+陸路走得快,怎麼也得個七八天時間吧(事實上這點時間可能根本不夠)。
  • 關羽敗走麥城,諸葛亮為何不去救?後來的夷陵之戰也沒有參加?
    因為在夷陵之戰當中,損失過於慘重。導致整個蜀漢,自此由盛轉衰,也註定了後面諸葛亮幾次北伐,都只能為蜀漢稍稍延命,卻無法真正興復漢室。可以說,關羽的死,是後來這一切發生的直接原因。那麼,向來以多智近妖而聞名的諸葛亮,為何沒有及時救援關羽?為什麼眼睜睜看著關羽被東吳所敗,看著劉備草率的發動夷陵之戰呢?
  • 一場襄樊戰役,捉于禁、斬龐德,為何能讓關羽威震華夏?
    持續了兩年的漢中之戰終於落下了帷幕,緊接著關羽揮師北上進攻襄樊,接下來又是水淹七軍,緊接著又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局面突然急轉直下,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俘……毫無疑問,關羽正是這一年絕對的主角,悲情主角!不過他雖然身死,但是其個人的聲威卻得到了一個「威震華夏」的評價,使其地位遠高於同一期的趙雲、張飛、張遼等一流將領。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襄樊之戰是如何成就關羽的!
  • 戰神關羽名震華夏,真的是大意失荊州,還是另有隱情
    有讀者會想關羽失敗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難道真是歷史上人們說的大意失荊州?現在人們常常說關羽丟失荊州是驕傲自滿,可是歷史上真的不是關羽的大意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因為襄樊之戰本來只是關羽為了響應劉備討伐曹操才決定發動襄樊之戰。
  • 襄樊之戰關羽兵敗身死,他被埋葬在哪裡?現在的墓址在何處?
    當劉備率領大軍攻益州、戰漢中時,他是放心的把荊州交給了關羽打理,而且給了關羽假節鉞之權,意思就是說關羽可以全權掌控荊州的軍政大權,生殺予奪,不用提前請示劉備,某種程度上來講,關羽當時完全算得上是一方諸侯。而關羽也確實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他在荊州期間,北伐曹魏,南拒東吳,一直將荊州牢牢的掌控在手中,為劉備守好南方門戶。
  • 所向披靡的關羽,在襄樊之戰中為什麼敗在龐德和徐晃之手
    人不服老是不行啊,公元219年襄樊之戰時的關羽已經是一個快60歲的老人了,在當時三國的平均年齡是40歲,作為近60歲的關羽已經是一個垂垂老矣的老人了。他的武力,體力,智力,和反應能力,各方面已經退化。他已經再也不是當年的關羽了。
  • 關羽之死的真相到底是如何,難道真的是被劉備和諸葛亮聯手做掉
    劉備撿了落地的桃子,實現了從屌絲到高富帥的逆襲,他要西進奪取益州,就必須要有能力非常強的將領鎮守自己的大本營,關羽是唯一的人選。劉備留下關羽,並留下第一謀臣諸葛亮輔佐,同時還將張飛留下鎮守巴郡、巴西郡防範曹魏,留下趙雲率軍來回巡視,確保益州與荊州的來回策應。
  • 如果沒有呂蒙偷襲荊州,徐晃還能救援襄樊,打贏關羽嗎?
    徐晃開赴前線,曹操接連派十二營前往支援徐晃,再加上圍困在樊城內的曹仁總兵力已經多於關羽。如果徐晃是個水平一般的將領,那勝利依舊是關羽的。可惜徐晃非常穩,連破關羽設立的三寨,加上曹仁出城決戰。曹魏打贏了樊城之圍,關羽退守襄陽。此時呂蒙攻陷江陵的消息傳回,關羽只能回防。沒有呂蒙,關羽也會敗,但不至於身死,論戰果也是關羽贏。就算徐晃輸了,張遼已經在趕赴前線的路上。
  • 漢中之戰後,劉備有了統一天下的實力,可關羽使他的努力付諸東流
    然後與曹操爭奪漢中,使得曹操首次在劉備手下嘗到了敗績。在劉備實力最強大的時候,他擁有益州、漢中、上庸三郡和荊州一部分,兵力達到十萬人以上。那麼,劉備擁有這個實力,是否有恢復漢室的希望呢?我們看,這個實力是有希望的。雖然當時的曹操擁有的地盤、人口和兵力都超過了劉備,可是雙方的形勢是不同的。劉備在多年之後,厚積薄發,事業走上了正軌。
  • 曹操大將徐晃到底有多厲害,連關羽都不怕,為何懼怕此人?
    不過徐晃武功雖高,卻還是離關羽這種超一流高手差那麼一個臺階,如果和關羽交戰,估計會被打的大敗。然而卻有網友說曹操手下的大將徐晃到底有多厲害,連關羽都不怕,為何懼怕趙雲?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可以看到,徐晃面對關羽,確實沒有絲毫懼意,直接揮動大斧前來交戰。那麼,為何徐晃不怕關羽呢?  在關羽還沒有赤兔馬加成的時候,關羽就曾憑一人之力擊敗了許褚和徐晃的聯手。
  • 關羽是馬弓手出身,那麼他的箭術如何?為何他經常被弓箭射中
    三國演義前期,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一直不受人重視,是關羽溫酒斬華雄後,眾諸侯才逐漸對三人另眼相看。在此戰中,關羽是以馬弓手的身份被眾諸侯所熟知,那麼我們會好奇,既然關羽是馬弓手,他的箭術如何?射箭的人視力應該都不錯,為何他屢次被弓箭射中呢?
  •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僅僅是為關羽報仇嗎?別再被騙了,這三點才是原因!
    ,怒不可遏之下發動夷陵之戰,動員蜀漢全國上下人力物力,舉兵攻打東吳想要為關羽復仇,然而,不通兵法的劉備被東吳陸遜一把火,火燒七百裡聯營,不僅燒出了一個三國鼎立的局面,蜀漢的未來更是直接葬送了再來劉備的手裡,劉備在幽憤之下也是很快就病逝了。
  • 龐德被關羽俘獲後,為何寧死不降?這個原因讓他無法背叛曹操!
    在關羽的一生中,襄樊之戰無疑是其巔峰一戰。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較量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襄陽,攻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進而包圍樊城。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在襄樊之戰中,除了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關羽還俘獲了龐德這位猛將。龐德(?
  • 關羽藐視黃忠,看不起馬超,為何也從來不跟趙雲合作
    關羽誅文丑最終三英戰呂布的結果就是呂布大敗而逃,這也是呂布平生第一次遭遇如此大敗,雖然呂布沒有受傷,也沒有被殺,但三英戰呂布足夠讓呂布一生感到震撼了,這是他第一次接近死亡,如果不逃的話從此之後,關羽開始揚名立萬,名氣、武力越來越高,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襄樊之戰擒于禁、斬龐德、圍曹仁,天下為之震動,這就是關羽驕傲的資本,這些功績都是關羽一個人完成的,因為關羽不需要跟他人合作就能完成所有的任務。
  • 襄樊之戰,關羽部下唯一活著回蜀漢的猛將,19年後為關羽報仇
    襄樊之戰,是三國形勢重要的轉折點,此戰導致東吳與蜀漢十餘年的同盟關係被打破、反目成仇。蜀漢丟失荊州三郡,使得隆中對成為虛話,而東吳佔據荊州六郡。關羽雖然全軍覆沒,但是他手下的主簿卻活了下來,最終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
  • 夏侯淵和關羽相隔千裡,他們的死卻互相呼應,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他充分發揮了自己身先士卒,敢打敢拼的特點,一舉將名將馬超驅逐出了西涼。在曹操奪取漢中,撤回關東的時候,將夏侯淵留下,鎮守漢中。從曹操的安排,我們就能夠看出曹操的戰略思想。曹操依然是守住所得的地盤,等待劉備和孫權反目的時機。在淮南,曹操派了夏侯惇坐鎮在合肥背後。在襄樊則有曹仁鎮守。在漢中,曹操就交給了夏侯淵。
  • 荊州之戰中,劉備為什麼沒有去救援關羽(中篇)
    這就像是關羽圍困襄樊,在揚州戰場的張遼也被調遣到襄樊戰場,準備解救曹仁,只是因為徐晃救援成功,但史書上還是明確記載了。(參見注1)這裡存在一種可能的解釋,那就是陳壽說蜀漢「國不置史」,因此其實劉備和諸葛亮派出軍隊去救援關羽,只是因為缺乏史料沒有被記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