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最終目標:用火箭送快遞

2021-01-08 欣然育兒

近日,一條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在網上火了。

視頻中,一枚擁有透明箭體、外形炫酷的火箭矗立在空地上等待發射。

隨著「3、2、1」倒計時開始,發動機點火,火箭拖著尾煙升空,飛到高空後化作一顆星,然後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

視頻還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

火箭的設計者名叫劉上,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剛結束大一的課程。視頻中的所有步驟都由他自主完成,其中涉及的專業知識之多,令網友們大呼「真是專業大神」!

在視頻的評論區中,劉上寫道:「這個項目我會持續地做下去,這是一個充滿著困難與挑戰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需要我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去探索、不斷地去嘗試,但只要我一直堅持下去,說不定哪天就成功了。」

2019年10月,劉上通過網絡發布了第一個相關視頻「小型矢量噴管姿態自穩固體火箭」,展示了作為固體火箭雛形的模型火箭製作過程。而後,通過自學和與愛好者們交流,劉上點亮了機械設計、3D建模、發動機、燃料、編程、飛控算法、3D列印的技能,最終實現火箭的成功發射。

疫情期間,劉上在家上網課之餘製作了這枚火箭,在研製過程中,他經歷過數次失敗,網絡平臺上的30多個視頻,記錄了他半年來的研製過程。

看到這裡,估計已經有很多人酸了,尤其是爸爸媽媽們:為什麼優秀的總是別人家孩子?自家孩子初中在忙著上補習班,偶爾還搞不清數理化,更別提做火箭了。

劉上取得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早在初中時,劉上就曾在QQ空間裡寫道:「我覺得最吸引我的東西是航模、火箭、化學。」7年裡,他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熱愛,「我的追求一直沒停,今後希望將熱愛變成事業」。正是這種對科學的熱愛與堅持,才讓這個00後的小夥兒成了網友們口中優秀的「後浪」。

科技推動社會進步,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舒適便捷的社會,處處離不開科學。二十年前的人們絕對想不到今天的我們乘坐高鐵,幾個小時就能跨越幾千裡;絕對想不到,出門只帶一部手機就能購物、乘車;絕對想不到不必太早起床,第二天就能享用提前預約好的智能家電製作的早餐……

前段時間,華為200萬年薪聘用博士生的報導讓網友們驚嘆羨慕不已,人們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科技的力量,所以不少家長開始注重對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法是從小帶著孩子做各種科學試驗,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

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一本很棒的書《玩轉科學遊戲中的科學和知識》,很適合7-15歲孩子做科學啟蒙。厚厚的一本書,包含250多個科學實驗,從廚房到客廳,從操場到公園,從我們熟悉的場景中發現科學的存在,激發起孩子從中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不管是我們肉眼不可見的空氣、磁、電,還是肉眼可見的一些化學現象,亦或者是宇宙星系,我們都能從中發現科學的痕跡。

然後用一些簡單、可操作的實驗,讓孩子了解其中蘊含的科學知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埋下科學的種子。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直白的知識灌輸會讓孩子厭倦,而真正的讓孩子動手操作,自己探索,才會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探索的過程。

厚厚一大本玩轉科學,幫助孩子打開科學殿堂的大門,越玩越聰明。250多個小實驗,讓孩子心裡的科學種子生根發芽,然後長成參天大樹。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戳上方連結購買,絕對的物超所值。

相關焦點

  • 00後大學生在家發射火箭,從發動機到軟體全部自製
    「這裡是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某個地方的一片野地火箭發射現場,目前一切正常。」「火箭發射任務完成,下落。」「降落傘釋放。」最終,火箭順利著陸,並成功回收,任務圓滿完成!這不是哪一次備受矚目的火箭發射,甚至不是一次正規的火箭試驗,但卻在社交網絡引起了巨大關注。
  • 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 所有步驟自主完成
    【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近日,一條大學生自製固體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目前播放量已超百萬,彈幕達6000多條。這則視頻的作者,同時也是火箭的設計者,名叫劉上。從他的視頻簡介中還能看到,他初中階段的作品:無控火箭發射……彈幕不斷地滾動驚嘆:「這個項目,我王多魚投了!」「給大佬獻上膝蓋!」火箭升空後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
  • 00後學生自製火箭火爆全網!
    近日,一位00後學生自製固體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爆火,還被人民日報點讚! 目前該視頻在B站的播放量已接近170萬,彈幕達1.1萬多條。在抖音中同時發布的視頻,已收穫800餘萬播放量。 視頻中,一枚擁有透明箭體、外形炫酷的火箭,矗立在一片空地上等待發射。
  • 他不相信地球是圓的,自製火箭上天驗證而喪生
    視頻 | 瘋狂的 Mike Hughes 剛用一枚自製的蒸汽火箭發射火箭,墜機著陸。(來源:Twitter)麥克的公關助理 Darren Shuster 隨後確認了麥剋死亡的事實。他未出現在發射現場,據他表述,麥克生前留給他的最後消息是「媒體會到現場嗎?」
  • 自製火箭,擊敗火箭龍
    火箭作為高科技項目,一般都是國家和政府科研部門在研發試射,一般普通人沒那個實力進行研究發射的,但是這話不能絕對的說,因為現在民間有很多愛好者已經在自製研發了,高手都在民間嘛。國外吃飽了沒事幹的人很多,對火箭的製作以及研發的人也很多,火箭成功上天的也多,我國現在的民間人士也緊跟步伐,在民間用自己的錢來做研發試射,雖然技術手段和工具沒有國家隊那麼強悍,但是也不應該小視民間的這些力量,畢竟所有的書本都是有先驅者寫上去的。
  • 「煙臺造」火箭發射成功
    )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把火箭的總裝放到港區來,最大的優勢就是實現了火箭的生產、製造、發射一體化。」長徵11號固體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告訴記者。據了解,今年9月中旬,「遙九」在東方航天港25天完成了火箭總裝,經過10天性能測試,11月22日出廠執行發射任務。「『遙九』的總裝成功,證明技術上是可行的,流程上也打通了。從全國的基地來看,既可生產製造火箭,又具備發射條件的只有海陽的東方航天港。」
  • 美國火箭私企 成功回收發射設備
    美國私人航天企業「火箭實驗室」23日說,成功回收重返地球、落入海裡的火箭助推器。 據路透社報導,「火箭實驗室」19日從紐西蘭發射「電子」號火箭升空。發射完成後,4層樓高的火箭助推器由降落傘攜帶,重返地球,落入海中。「火箭實驗室」先前15次發射「電子」號火箭升空,這是火箭助推器首次藉助降落傘墜落,先前助推器在大氣層燃盡。
  • 美私企一枚火箭可重複用十次,不到2萬元就能讓你寄「太空快遞」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3日下午12時30分,美國SpaceX公司從位於弗羅裡達州的40號航天發射場使用1枚獵鷹-9火箭成功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這是SpaceX公司今年第25次執行發射任務,同時也是獵鷹9火箭第102次發射。
  • 在火箭上打廣告,酷客白冠名長徵十一號火箭發射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9月15日9點23分,由酷客白冠名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海射遙二(CZ-11 HY2)在黃海海域發射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連續10次箭上質量零問題、連續10次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海陽出廠」火箭發射成功 長徵十一號遙九火箭昨日一飛沖天
    「把火箭的總裝放到港區來,最大的優勢就是實現了火箭的生產、製造、發射一體化。」長徵11號固體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告訴記者。據了解,今年9月中旬,「遙九」在東方航天港25天完成了火箭總裝,經過10天性能測試,11月22日出廠執行發射任務。「『遙九』的總裝成功,證明技術上是可行的,流程上也打通了。從全國的基地來看,既可生產製造火箭,又具備發射條件的只有海陽的東方航天港。」
  • 衛星發射初創公司Astra的火箭成功發射進入太空 但未達到入軌速度
    總部位於加州的一家旨在發射小型衛星的初創公司Astra昨天從阿拉斯加首次成功將火箭發射到太空,但火箭沒有達到入軌的合適速度。
  • 民營火箭再次發射成功!創始人:不要急著當馬斯克
    穀神星一號(遙一)運載火箭成為繼藍箭航天朱雀一號固體運載火箭、零壹空間OS-M固體運載火箭、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一固體運載火箭後,中國第四枚挑戰入軌發射的民營火箭,也是繼雙曲線一號遙一之後中國第二枚成功入軌的民營火箭。「每一個公司打首枚火箭的初衷都不一樣。」
  • 美發射初創公司Astra火箭抵達太空:早於預期實現目標
    據外媒報導,火箭發射初創公司Astra加入到了一批精英公司的行列--這家公司稱其火箭實際上已經進入了軌道空間,而這時間要比預期的早。據悉,該公司的Rocket 3.2測試火箭今日從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發射並通過了卡門線,即100公裡以上的分隔點,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地球大氣層和太空之間的屏障。這是Astra進行的一系列軌道飛行測試中的第二次。
  • 臺灣發展火箭情況透視
    2003年,「探空三號」發射升空,當局以相同的酬載驗證「探空二號」失敗原因,火箭順利發射到269千米高空,8分鐘後降落在離發射點142千米遠、東北方向的太平洋,飛行時間515秒,順利實施試驗內容,這也是臺灣有史以來首次完成太空觀測任務的探空火箭。2004年,或許是收到大陸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刺激,在連續成功發射3次後,臺灣當局啟動了第二期探空火箭計劃,並列入重點發展項目。
  • 火箭發射被閃電擊怎麼回事?火箭發射被閃電擊中後發生了什麼現場圖
    5月27日,聯盟號2.1b運載火箭在發射升空的過程中,被一道閃電擊中,好在火箭安然無恙。此次發射任務的目標是將格洛納斯導航衛星送至800千米高的軌道。根據俄羅斯太空局官員的消息,衛星已進入既定軌道。火箭被閃電擊中的情況雖然罕見,但並非第一次出現。
  • SpaceX首次載人航天發射任務成功 美國重啟本土載人火箭發射計劃
    億萬富翁企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私人火箭公司SpaceX,周六從佛羅裡達州將兩名美國太空人送上太空軌道,這是NASA(美國宇航局)9年來首次從美國本土進行載人太空飛行。這是著名的一句話,曾是1961年美國首次進行載人太空發射時,太空人艾倫·謝潑德(Alan Shephard)在發射臺上所講的話。「獵鷹9」火箭升空13分鐘後,在3:35,載人龍飛船與第二節助推火箭分離,幾分鐘後進入地球運行軌道。自2011年太空梭計劃結束以來,美國NASA就再也無法自己將太空人送入太空。
  • 火箭擇機發射,到底擇的什麼「機」?|太空飛行器|火箭發射|探測器|衛星|...
    那麼就要根據具體的發射任務,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發射時間範圍,主要考慮與目標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使太空飛行器能夠沿著最有效率的路線到達目的地。這個發射時間範圍稱為「發射窗口」,也是在航天發射任務中擇的最關鍵的「機」。  發射窗口有寬有窄,寬的可以以月計算,窄的大多以秒計算,甚至可以為零。
  • 發射「嫦五」的「胖五」來自這個神秘的火箭家族
    「胖五」送「嫦五」出徵,真正進入倒計時!身材壯實的「長徵五號」將用最穩固的陪伴,助「嫦五」開啟「九天攬月」之旅,書寫「浪漫故事」。而如果走近長徵五號,它的背後可是有一支神秘的新一代火箭家族哦~長徵五號:不是虛胖,是壯!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一箭穿雲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這是該型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飛行任務。它此前的一位「乘客」是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美國草根工程師自學成才,自製火箭試圖證明地球是平的,火箭墜毀身亡
    據英國《鏡報》2月23日報導,美國自學成才的工程師邁克·休斯(Mike Hughes)自詡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試圖發射自製火箭證明地球是平的,最終因火箭墜毀而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