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守陵人達爾扈特溯源

2020-12-10 騰訊網

成吉思汗守靈群體,是守護成吉思汗宮廷的鄂爾多斯部的組成部分,俗稱達爾扈特,有「擔負神聖使命者」之意。成吉思汗時期,這一群體被稱之為「守護鄂爾多的人們」,即鄂爾多斯部的前身。成吉思汗去世後這一群體被大蒙古國授予免除役賦、專門守護成吉思汗祭靈白宮的特殊權利和神聖使命,使這一群體便成為「達爾扈特」,即「擔負神聖使命者」。鄂爾多斯部原為成吉思汗四大鄂爾多的守護者,而達爾扈特人的祖先主要是守護成吉思汗大鄂爾多的群體。達爾扈特人,從成吉思汗祭靈白宮建立以來,世世代代守護、祭祀和管理成吉思汗八白室、成吉思汗蘇勒德等奉祀之神。在過去那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輾轉南北,保護了成吉思汗祭靈宮帳,完整地保留了13世紀蒙古民族古老的祭祀文化和宮廷禮儀文化。

一、達爾扈特來自成吉思汗身邊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前後,正式建立和擴充了身邊的精銳部隊。即1204年,建立了身邊的精銳軍,在這基礎上於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後擴充了精銳軍。守護成吉思汗鄂爾多的成吉思汗身邊的這支親軍稱「萬名賀希格騰」(萬名受福者)。也有史料記載為「怯薛軍」(吉希亞,輪流值班守衛之意)。其總數為一萬人,由成吉思汗九員大將之首博斡兒出統領。「萬名賀希格騰」中宿衛(客卜帖兀勒、暗哨)一千人,分作四隊,輪流執勤,每三天輪班一次。宿衛,夜間暗守在帳殿周圍,任何人未經宿衛許可,不得靠近大汗的帳殿;弓箭手(火兒赤、箭筒士)一千人,他們和精銳軍一同分四班值白班,護衛大汗;精銳軍(陶爾古幹)八千人,平日分四班護衛大汗,戰時,衝鋒在最前面。

成吉思汗要求身邊親軍「不分晝夜保衛我的帳房,不合眼睛地護衛我的身軀」。因而,入選親軍的條件也非常嚴格。成吉思汗規定:從萬戶、千戶、百戶、十戶長官(諾彥)之子及百姓之子中挑選有才華、身體健壯、能夠勝任者。千戶長之子要帶十個朋友和兄弟一人;百戶長之子要帶五個朋友和兄弟一人;十戶長之子和百姓之子要帶三個朋友和一個兄弟。他們自備乘馬和所需物品。

據史料記載,在成吉思汗萬名親軍中,由也客納兀仁統帥一千名宿衛,並封他為千戶長;由者勒蔑之子也順臺統帥一千名弓箭手(火兒赤),並由土格之子孛赫岱協助。弓箭手分四班執勤,其中也順臺領一班,孛赫岱領另一班,浩日呼達格領第三班,剌布剌呼領第四班。

八千名精兵(陶爾幹)由博斡兒出之子兀格楞徹爾畢,木華黎之子孛哈,魯蓋之子阿剌其臺,陶岱徹爾畢,土古剌呼徹爾畢,卓兒其臺之子察乃,阿剌其之子阿呼岱分別統管一千名精兵;並從八千名精兵中再選出一千名把託兒(英雄),由阿爾亥哈撒兒統管,平時參加守護值班,戰時派他們衝鋒陷陣。

平時,將這些精兵分四班,每班執勤三天,參加白天的守護。其統領四個班的官員為:孛哈、阿剌其臺、陶岱徹爾畢、土古剌呼徹爾畢等四人。當年,成吉思汗下令:「我賀希格騰(精兵)的一般人士,比外官千戶諾彥還要重要,外官千戶諾彥如果與我賀希格騰發生糾紛,定要懲罰千戶諾彥」。關於達爾扈特是「萬名賀希格騰」的後裔,可用以下幾方面說明。

一是成吉思汗身邊的這支親軍,成吉思汗去世後仍履行守護成吉思汗祭靈白室的義務。根據達爾扈特家譜,成吉思汗守靈人主要由成吉思汗大將博斡兒出、木華黎的後裔或他們的屬民組成。成吉思汗「萬名賀希格騰」是由博斡兒出統領,並且博斡兒出、木華黎等大將之子都在「萬名賀希格騰」中擔任領班,他們的子孫後代繼承了祖先的職責;二是成吉思汗守靈達爾扈特,在管理體制上一直保留了成吉思汗時期的親軍管理體制。達爾扈特中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十八個賀希格。本人認為,「賀希格」,就是引用了成吉思汗時期的「萬名賀希格騰」的組織形式。達爾扈特賀希格中,仍然還保留著「浩爾其納爾賀希格」等;三是達爾扈特守護成吉思汗靈包的工作流程仍然保留了成吉思汗「萬名賀希格騰」即「怯薛軍」的值班守衛形式,值班守衛同樣分為日班、宿衛,與當年的值班守衛完全相同。這些,說明成吉思汗守靈人達爾扈特來自成吉思汗「萬名賀希格騰」。

在鄂爾多斯,除居住在大伊金霍洛周圍的聖主達爾扈特和蘇勒德達爾扈特外還有旗屬達爾扈特。旗屬達爾扈特是守護、祭祀分布於鄂爾多斯各旗的成吉思汗眷屬靈包及聖物的達爾扈特。包括鄂託克旗拖雷伊金達爾扈特、別裡古臺宮帳的達爾扈特、哈撒兒奉祀之神達爾扈特,杭錦旗的阿拉格蘇勒德達爾扈特,達拉特旗的窩闊臺伊金達爾扈特,準格爾旗的「準格爾伊金」達爾扈特,溜圓白駿達爾扈特,烏審旗的守護大蒙古國查幹蘇勒德、木華黎景肯蘇勒德等諸多旗徽的達爾扈特。旗屬達爾扈特的稱呼有所不同,有的仍叫達爾扈特,有的則叫「珠瑪」或「珠木」。旗屬達爾扈特中,也有主持祭祀的亞木特德,如鄂託克旗拖雷伊金達爾扈特中就有八大亞木特德,哈布圖哈撒兒阿拉格蘇勒德的達爾扈特中有明嘎圖、芒賴、呼和慶、查爾給其、呼古爾其、圖利、吉勞慶、昂蘇等八個亞木特德。這些達爾扈特的祖先,有的仍是成吉思汗身邊的人,有的則是成吉思汗眷屬身邊的人。

二、亞木特德產生於忽必烈時期

元世祖忽必烈把成吉思汗祭祀欽定為大元朝廷祭祀時,委任了祭祀主持亞木特德。亞木特德,為元朝時期官員稱號,是達爾扈特中主持成吉思汗祭祀和蘇勒德祭祀的特殊人員。亞木特德,從職能上分為聖主達爾扈特亞木特德和蘇勒德達爾扈特亞木特德。兩部分達爾扈特,各有八大亞木特德。據元朝文獻《十善福經白史》中記載,元世祖忽必烈欽定成吉思汗四時大典時,以大臣的稱號命名主持祭祀的官員。當時,忽必烈封博斡兒出子弟等人為太師、太保、宰相、洪晉,從其他人員中又選派了圖利、格赫、徹爾彼、哈薩嘎、土默圖、明嘎圖、昭圖等大小亞木特德,專門從事成吉思汗祭祀。清朝時期規定亞木特德只管理守護、祭祀成吉思汗陵寢的事務,不能涉及公務。亞木特德,為達爾扈特中的特殊階層,一代代世襲。

1824年(道光四年),有人向清廷反映,「達爾扈特很早很早以前設置的太師、太保、宰相、洪晉等名稱不符合法律法規,應更換其名稱」。其意為這些職務稱呼是朝廷大臣職位,不應用於達爾扈特的職位。當時,清朝廷採納了這一意見,要求伊克昭盟盟長更改達爾扈特祭祀主持人的職位稱呼。根據朝廷的意見,伊克昭盟盟長兼濟農曹德那木熱布傑根登,將太師、太保、宰相、洪晉名稱更改為首席(大)達瑪勒,副達瑪勒,三達瑪勒,四達瑪勒。對此,內外蒙古王公貴族不滿意,由內外蒙古十個盟的札薩克、汗、王、貝勒、貝子、公、臺吉塔布囊聯合向清廷提出要求,恢復達爾扈特亞木特德的原有的稱號。1828年(道光八年)1月28日,清朝內務部下文說:「守護成吉思汗陵寢的蒙古人已年久。太師等虛職,很早以前開始一直延用至今,這只是蒙古人的傳統,不是官銜,也沒有酬金,並不涉及公事。因此,根據要求,恢復其從事主持管理祭祀事務的太師、太保、宰相、洪晉等虛職」。並規定,「這些稱號,只用於管理守護、祭祀成吉思汗陵寢的事務,決不能涉及公務」。從此,達爾扈特亞木特德的稱號,繼續延用過去的名稱。聖主達爾扈特和蘇勒德達爾扈特各有八大亞木特德之外,達爾扈特中還有職業亞木特、亞木等職司者,他們在成吉思汗祭祀中承擔不同的職責任務。

守護成吉思汗八白宮的聖主達爾扈特和守護成吉思汗哈日蘇勒德的達爾扈特各有八大亞木特德。據清朝鹹豐五年、光緒二十九年、民國24年至33年(1935~1944年),達爾扈特的達爾古呈報給濟農的函件中提到的聖主達爾扈特主持祭祀的八大亞木特德為:太師、太保、宰相、洪晉、格赫、徹爾彼、圖利、哈薩嘎;蘇勒德達爾扈特主持祭祀的八大亞木特德為:土默圖、明嘎圖、宰相、洪晉、徹爾彼、哈薩嘎、昭圖、丞相。據20世紀80年代達爾扈特提供的資料,聖主達爾扈特八大亞木特德為:太師、太保、芒乃(芒賴)、洪晉、格赫、圖利、哈薩嘎、徹爾彼;蘇勒德達爾扈特八大亞木特德為:宰相、丞相、土默圖、明嘎圖、昭圖、圖利、徹爾彼、格赫。

聖主達爾扈特和哈日蘇勒德達爾扈特各八大亞木特德之外,還有在成吉思汗祭奠中從事具體工作的職業亞木特。亞木特德與亞木特有區別。亞木特德是主持祭祀者,而亞木特在祭祀中只是從事具體工作。聖主達爾扈特中包括胡日查爾給圖(演奏者)、哈如拉芒賴(回敬者)、嘎拉其(煮全羊者)、伊如勒其(祝頌者)、烏格圖勒(接迎者)、松其(盛酒者)、札薩古拉(擺放祭品者)、哈嘎拉嗄其(守門者)、呼吉扎拉格其(點香者)、查古爾其(端酒者)等十個亞木特,是在成吉思汗祭祀儀式中有權分到亞木福份的十個亞木特。蘇勒德達爾扈特中還有希古爾其(在蘇勒德威猛祭中抓捕不吉利山羊者)、浩舒其巴特爾(先鋒英雄、參與蘇勒德威猛祭者)、達爾罕巴特爾(蘇勒德祭奠中宰殺牲山羊的人)、嘎布希古爾其(在蘇勒德威猛祭中擺動羊頭的人)等亞木特。達爾扈特中具有亞木特德稱號的具體人,稱為亞木。同一稱號的亞木,有一至四個不等,俗稱達爾扈特六十個亞木。亞木,由聖主達爾扈特和蘇勒德達爾扈特的各八大亞木特德和在祭祀中承擔具體事務的人員組成。達爾扈特的亞木實際超出六十個。

三、五百戶達爾扈特重新組成於康熙年間

17世紀30年代,成吉思汗八白宮及諸多奉祀之神再次集中於鄂爾多斯,守護、祭祀成吉思汗祭祀聖物遇到一定壓力。為了加強成吉思汗八白宮及聖物的管理與祭祀,約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由內外蒙古十個盟的王公札薩克商議,並經清政府同意,重新組成五百戶達爾扈特,仍享有不服兵役、不交納稅賦的神聖權利,專門從事守護、祭祀成吉思汗八白宮及哈日蘇勒德(黑纛)的事務。五百戶達爾扈特以原有的達爾扈特為主,並從鄂爾多斯七旗和全蒙古各札薩克派來的代表性人員組成。五百戶達爾扈特,集中居住在八白宮及哈日蘇勒德所在的伊金霍洛和蘇勒德霍洛周圍,郡王旗札薩克為他們封分了牧場。歷史上,將這部分重新組成的成吉思汗守靈人稱之為「五百戶達爾扈特」。

關於重新組成五百戶達爾扈特一事,在文獻檔案中有很多記載。如,1825年(道光五年)冬末月十五日,伊克昭盟盟長曹德那木熱布傑根登給扎薩克旗貝子熱西斯仁臺吉的信中提到「從康熙三十五年至乾隆二十八年間的十八次男性登記」事宜。即五百戶達爾扈特組成開始,清朝廷幾乎每年要求呈報達爾扈特的男性登記。1828年(道光八年)關於恢復達爾扈特職位稱號的史料中提到「五百戶達爾扈特的事」是「一百數十年延續的事」。從中不難看出,達爾扈特五百戶產生於康熙年中期,與康熙三十五年相吻合。學者賽音吉日嘎拉經過研究,認定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重新組建了五百戶達爾扈特。

專門守護、祭祀成吉思汗奉祀之神的五百戶達爾扈特,絕大多數來自鄂爾多斯的各旗,也有一部分戶來自其他盟旗。據史料記載,「五百戶民眾,是從十個盟的所屬旗裡派出的守護祭祀奉祀之神的人員」。關於祭祀費用,當時決定,達爾扈特帶上伊克昭盟官署的證件和成吉思汗神像,到外四個盟、內六個盟所屬有札薩克(成吉思汗後裔)的各旗,各札薩克要提供來回走的乘騎和證件,並為祭祀募捐。

關於五百戶達爾扈特,從各地抽調而來之事,也有很多記載。1825年(道光五年)10月24日,伊克昭盟盟長曹德那木熱布傑根登給扎薩克旗貝子熱西斯仁臺吉的信中說:「清廷下旨,從鄂爾多斯七旗中抽調的五百戶達爾扈特中,每個旗究竟有幾戶,每戶有幾口人,將此事由盟長協同七旗札薩克,詳細翻底,弄清原始情況,並建立男性登記冊子後稟報朝廷。」1839年(道光十九年)錫林郭勒盟盟長、蘇尼特左翼郡王策旺札布給貝子東道布斯仁的書信中稱:「從我們錫林郭勒盟蘇尼特旗,為祭祀成吉思汗奉祀之神而去定居的蘇尼特的吉魯根巴圖兒的後代尤木道爾吉等人回來報稱,他們本離開吉魯根巴圖兒後裔居住的地方,去誠心為成吉思汗蘇勒德祭奠出力。由伊克昭盟盟長及札薩克濟農官署頒發了永久免除差役的達爾扈特的證件,並一直享有這一待遇。但後來,由鄂爾多斯札薩克王,將這些戶歸屬臺吉管轄。現在,由札薩克協理貢其格、貢衝等人不管其神聖的證書,隨意將(蘇尼特)二十八戶隸屬於章京熱布傑、巴亦吉呼、瑪希吉日嘎拉等人所轄蘇木裡的臺吉達格蘇如拉、熱希尼瑪、勃格日、吉格米德及其他王公之下,幾乎中斷了祭祀成吉思汗蘇勒德的神聖職業。因而,要求將他們與為成吉思汗奉祀之神盡力的達爾扈特一起履行其祭祀職責。」

1839年(道光十九年),伊克昭盟盟長貝子東日布斯仁書信中還反映「內外各盟的諸多王公臺吉之祖宗成吉思汗奉祀之神的守護祭祀者五百戶達爾扈特,從十個盟所屬的旗裡派出來以後,一直不讓擔負其他差役,誠心守護祭祀成吉思汗奉祀之神」。對此,哈拉哈的徹辰罕等盟旗諸多蒙古王公,要求查清五百戶達爾扈特的來源,並享受其待遇;1917年(民國6年),阿拉善親王拉旺熱布丹給伊克昭盟盟長的書信中稱:「為專門祭祀成吉思汗陵寢和蘇勒德神物,早在清朝時期封五百戶為達爾扈特,並以法確定。」

17世紀末,以鄂爾多斯部為主,來自全蒙古地區十個盟的五百戶達爾扈特中,有記載的包括錫林郭勒盟蘇尼特的吉魯根巴圖兒的後代二十八戶。根據史料記載,我們可以認定,重新組成的五百戶達爾扈特,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是原有達爾扈特的基礎上,以鄂爾多斯各旗為主、從內外蒙古各札薩克派來的部分人員組成。

相關焦點

  • 對話成吉思汗的守陵人:76歲達爾扈特人守陵逾60年
    中新網鄂爾多斯7月20日電 對話成吉思汗的守陵人:76歲達爾扈特人守陵逾60年  作者烏婭娜  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市,因其富饒的自然資源名揚海外。鄂爾多斯(蒙語,漢譯眾多的宮殿)也因其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英靈的供奉之地,成為蒙古族精神信仰的寄託。
  • 壯哉成吉思汗陵
    蒙古族自古盛行「密葬」,我無從得知成吉思汗身葬何處,僅見其衣冠冢盛況,已十分震撼了。這個衣冠冢歷來遷徙頻繁。如今我之所見,為1954年由青海省西寧市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的陵園。陵園主幹道成吉思汗聖道,中間有塊保護的遺址,即是成吉思汗陵舊址「大伊金霍洛」,供奉成吉思汗宮帳長達307年。  陵園規模宏大。除陵園主體外,還以伊金霍洛風情小鎮和巴音昌呼格草原景區為兩翼。
  • 叱吒風雲,風骨永傳:民俗學視野下的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
    人去世後 ,將其遺體與大地、大自然融為一體 ,對陵墓看得很淡 ,但非常重視對靈魂的祭祀。按照蒙古人傳統習俗與觀念 ,成吉思汗奉祀之神 ,就是成吉思汗的象徵 ,比其他的葬身陵墓更為重要。所以 ,成吉思汗陵在蒙古人心目中仍然是祭祀成吉思汗神靈的宮殿 ,而不是陵墓。守護、祭祀成吉思汗陵的達爾扈特人 ,至今不稱成吉思汗陵為「陵」,而將其尊稱為「伊金霍洛」「聖主的院落」或「八白神靈」。
  • 鄂爾多斯有兩個成吉思汗陵景區都是國家5A景區進門之前想清楚
    旅遊業界有不少奇葩的事,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竟然有兩處成吉思汗陵旅遊區,更為奇葩的是,兩個景區都是國家AAAAA級景區。我們先來看看其中的「成吉思汗陵旅遊區」。成吉思汗歸天后,成立了由達爾扈特人組成的守陵人,這是世界上唯一近八百年來從未間斷的世代祭祀成吉思汗的守陵人。到2020年,成吉思汗歸天794年,達爾扈特人守護他的英靈也經歷了794年。這期間,達爾扈特人歷經元、明、清、中華民國到新中國,一直代表全體蒙古族同胞守護成吉思汗陵世代相傳到現在,這在世界文化傳承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 成吉思汗離世後,為何抬棺人沿途見人就殺?專家:原因有三點
    若是問起中國最神秘的帝王陵是哪一個,相信大家大多是會說秦始皇陵。但實際上在中國最神秘的帝王陵,應該是「黃金家族」之首成吉思汗的陵墓。因為秦始皇陵已經找到了,但至今成吉思汗陵還未曾找到。而一位蒙古學的專家預言過成吉思汗陵,裡面的陵墓也許比秦始皇陵的兵馬俑還要壯觀。
  • 內蒙古鄂爾多斯:成吉思汗陵旅遊攻略
    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旅遊風景區。「成吉思汗祭祀」2006年被正式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世界上唯一以成吉思汗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文化旅遊景區和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成吉思汗陵,陵墓恢弘壯觀,與大漠孤煙嫋嫋,仿佛可以看見「天驕一代」雄姿英發。儘管不知道成吉思汗埋葬的具體地點,但他的最後一口氣,就是留在這裡(因為他死前最後一口氣要留在駱駝毛上,所以這撮毛就在這裡),還有幾代守靈人為他守靈。
  • 一代天驕死因成謎,成吉思汗陵的10項世界之最
    此外,忽必烈法定的成吉思汗四大祭典最大的一次「查幹蘇日克祭典」就在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舉行。700多年來,蒙古族一直把這個傳統的祭奠活動堅持下來。這次研討會上,專家們還出示了成吉思汗「天葬」後衣冠放置銀箱人「八白室」的目擊者記載:「成吉思汗靈櫬與大汗皇后靈棺皆以長方形銀棺裝置,外加銅鎖鎖著。」
  • 成陵位於內蒙古的鄂爾多斯,那麼外蒙古是如何祭奠成吉思汗的?
    在明朝人修撰的《元史》中對成吉思汗的認知類似於金太祖或者北魏太武帝,僅僅將成吉思汗當作一個少數民族的雄主。雖然明朝人也知道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國在西域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但明朝人對此沒有什麼概念,直到晚清時期接觸到西方史學界後,中國人才明白原來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帝國如此龐大,也將成吉思皇帝改稱為成吉思汗。
  • 專家尋找成吉思汗陵,竟多次發生意外之事,至今科學家都難以解釋
    然而,這個神秘的詛咒大有應驗的跡象,話說,一支考古探險隊曾企圖找到成吉思汗陵,可是,就在他們即將成功之時,一條長達兩英裡長的牆壁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根據當時的資料記載,這條長壁似有被盜挖過的跡象,探險隊在牆壁內側找到了兩具身首異處的屍骨。據說,這兩具屍骨死因不明,看起來比較像盜挖墓穴之人的屍骨。
  • 清代成吉思汗八白室祭祀制度是什麼樣子的?主祭神象徵物是什麼?
    在其後出版的薩那日松著《成吉思汗八白室與鄂爾多斯人》、日本學者敖古奴斯朝格圖著《成吉思汗祭禮》等著作中列出的八白室與《成吉思汗祭奠》一書如出一轍,觀點一致。因此,我們只能用清代前期的有關檔案資料來復原成吉思汗八白室的組成情況。據清代《欽定理藩院則例》記載:「伊克昭盟境內向有成吉思汗園陵,其鄂爾多斯七旗,向設有看守園陵,承辦祭祀之達爾扈特五百戶,每年共出銀五百兩,以供修理祭禮之用。此項人戶,不得作為該王等所屬,於該盟內擇賢能扎薩克一員,專司經理。」這是清朝政府規範成吉思汗八白室祭祀制度的一道法令。
  • 神秘的成吉思汗陵:蘇聯美國曾出動精銳專家,至今找不到具體位置
    但說是宮殿,其實是成吉思汗陵,不過這裡並非是成吉思汗的陵墓,只是一處用來紀念成吉思汗和發展旅遊業的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陵仍是一個謎。成吉思汗去世以後,親衛就迅速地帶著他回到草原上。為了保護陵墓的具體位置,親衛先是解決了工人,然後屠殺掉所有參與送喪的隊伍,便是成吉思汗的皇室子弟也不清楚陵墓的位置。最後人們改變了附近的水道,使陵墓的入口完全處於水下,避免任何可能導致陵墓具體位置信息的洩露。
  • 開國上將雲澤是成吉思汗的後人嗎?其女出面澄清:完全是以訛傳訛
    帝國官員按成吉思汗遺囑操辦後,此舉形成為了定製,即《元史》所記:「國制不起墳壟。葬畢,以萬馬踩之使平,彌望平衍。」現鄂爾多斯高原上雖然巍然屹立著成吉思汗的陵墓,但,那只是一座成吉思汗的衣冠墓,裡面供奉的是據說是吸有成吉思汗最後一口氣的白駝毛和他生前用的馬鞍。
  • 成吉思汗陵旅遊開發區稅務局全方位輔導盡享減稅降費紅利
    隨著減稅降費政策的陸續出臺落實,國家稅務總局成吉思汗陵旅遊開發區稅務局依託「管戶清晰」這一優勢,因地制宜,採取「一對一」精準輔導,幫助納稅人掃除盲點、吃透政策,最大範圍減輕納稅人負擔、最大限度拉近徵納距離、最大程度回應納稅人辦稅需求,全方位輔導納稅人盡享減稅降費紅利。
  • 為什麼說鄂爾多斯是成吉思汗文化的富集區?
    據《多桑蒙古史》記載,成吉思汗駕崩,「命兀良哈千人守之,免其軍服役」。兀良哈人是負責守護帝王的靈柩的。它不僅具有「免其軍役」的特權,而且必須圍繞著「八白室」而駐牧,而遷徙,而世代相傳,這樣時間長了一個以守護和祭祀成吉思汗八白室為主要使命的特殊部落——鄂爾多斯就這樣形成了。那麼,鄂爾多斯部落何時入駐現在的鄂爾多斯地區?
  • 外蒙人為何不來鄂爾多斯祭奠成吉思汗陵?蘇聯70年洗腦效果不一般
    外蒙人為何不祭奠成吉思汗陵?蘇聯70年洗腦效果不一般說到蒙古族,我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便是英雄人物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蒙古族人心中是至高無上的神一般的存在。可是,令人迷惑的是,成吉思汗陵,卻很少見到外蒙人的來訪和祭拜。這是為什麼呢?
  • 成吉思汗陵為何至今找不到,一切要從那道神秘的符咒說起
    一提到蒙古,自然會想到一位歷史名人: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的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1227年在徵伐西夏國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的時候去世。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1271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
  • 成吉思汗下葬時,抬棺人為何沿途見人就殺?其實原因並不複雜
    而經過聲吶和衛星探測,秦始皇的驪山陵幾乎將整個驪山中部全部挖空,而且考古隊還發現驪山附近的土壤水銀含量嚴重超標,再結合《史記》中有關秦始皇陵的傳說記載,自然是無人敢挖驪山陵,所以稱之為「不敢挖」。
  • 成吉思汗這人到底是算蒙古國的!還是我們中國的?
    成吉思汗這人到底是算蒙古國的!還是我們中國的?,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這種爭議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古代各個國家的領土劃分與現在不同。成吉思汗一生,建立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大帝國,成吉思汗的時候,蒙古國已經佔領了包括今天的外蒙古、西伯利亞、中亞、中國長城以北等大片地域。
  • 成吉思汗死因成謎,西夏王妃嫌疑最大?
    成吉思汗劇照在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上,有一座蒙古式的宮殿,這裡就是被稱為「成吉思汗陵」的地方。雖然叫做「成吉思汗陵」,但是裡邊並沒有成吉思汗的靈體。成吉思汗雕像關於成吉思汗的死因一直是一個千古之謎,雖然成吉思汗陵葬有的是生前之物,但是裡面卻有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一撮駱駝毛。那麼這一撮駱駝毛是幹什麼用的呢?
  • 成吉思汗之死有哪些傳說?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
    成吉思汗陵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至於屍身葬於何處,這至今都還是一個未解的謎團。成吉思汗給後世留下的諸多謎團,吊足了無數人的胃口。其中,最具魅力的歷史懸念都是與死有關:一是怎麼死的?二是死了葬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