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4日公開了,據分析是探測器「隼鳥2號」2019年7月在小行星「龍宮」第二次著陸時採集到的石塊和沙粒圖像。
報導稱,此前公布的第一次著陸時採集到的樣本多為數毫米大的沙粒,而第二次的樣本特點在於顆粒較為粗大,其中還包括近1釐米的小石塊。
JAXA介紹稱,新確認的樣本可能是地下物質,估計因為硬質巖石被擊碎,所以尺寸較大。雖然混入了與「隼鳥2號」機體使用的鋁箔相似的銀色物質,但JAXA稱「對樣本分析沒有影響」。
「隼鳥2號」是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的。科學家期待通過研究「隼鳥2號」帶回的小行星物質,了解小行星的形成歷史和太陽系的演化等問題。
「隼鳥2號」2019年在「龍宮」著陸2次。當時觀測到巖石及塵土飛散的情景,據分析,採集取得了成功。
據報導,樣本容器被收納在「隼鳥2號」向地球釋放的密封艙內。JAXA迄今已開封了「隼鳥2號」密封艙內用於回收樣本的3個獨立空間。除了兩次著陸時使用的2個空間外,雖然圖像並未公開,但另一個空間內也確認到多個肉眼可見大小的黑粒。
2020年12月6日,「隼鳥2號」的密封艙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8日運抵日本。採集的樣本重量總計在5.4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