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航空老兵「殲六」!

2020-12-17 騰訊網

——殲—6戰鬥機正式退出中國空軍十年回望

陳 輝

2010年10月10日,在《黨史博覽》雜誌的盛情邀請下,我有幸到河南平頂山市參加《第十一屆全國重大黨史題材寫作筆會》。10月13日筆會之後,我們來到魯山中國航空博覽中心參觀,我被眼前的場景所吸引、所震驚:

魯山腳下空軍機場,一架架、一排排、一列列的殲—6戰鬥機,像威武的士兵屹立在機場上,足有2000餘架,我們乘坐的旅行轎車在機場上緩慢地行駛著,大家目視著一架架靜臥在那裡的戰機,肅然起敬。

看著眼前情景,我不由得想起了2010年6月12日,新華社發布的一則消息,國產殲—6戰機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從此,殲—6戰鬥機結束了在我軍服役46年的輝煌歷史。46年,如果是人已到中年。作為戰機在世界戰機史上,也堪稱老齡。46年,殲—6都走過了那些歷程,有過那些坎坷、那些輝煌,在當時它結束服役歷程的時候,我在心裡默默地回眸著這位航空老兵的人生經歷:

殲—6為我國自主生產第一代超音速戰機,1964年首架交付空軍,1986年停產,共生產了4000多架,相當長的階段是我軍主力戰機。2005年殲—6開始大規模退役,2006年8月,殲-6飛機整建制退出作戰序列,直至2010年才畫上句號。但殲—6為中國航空兵帶來的輝煌卻永遠鑲刻在軍史上。

擔當中國主力戰機頭銜

殲—6戰機曾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實戰中擊落敵機最多的國產噴氣式超音速戰機。

在上世紀50年代,西方對中國全面技術封鎖和禁運下,新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利用蘇聯的技術援助,採取仿製的捷徑,迅速追趕世界空軍的發展步伐。

殲—6最早的型號是J—6型,它是中國沈飛工業公司製造的單座雙發超音速戰鬥機,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前線局部制空權,也可執行一定的對地攻擊任務。J—6是根據前蘇聯米格—19仿製和發展的,1958年初開始研製,1960年投入批生產,1964年,首批殲-6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使用。該機採用頭部進氣,後掠翼,正常式布局,具有尺寸少、重量輕、推重比大、機動性好等特點,殲—6裝有3門航炮,翼下可掛空空飛彈、火箭、炸彈和副油箱等,適用於近距空戰格鬥。

資料圖中國殲6戰機殲—6的問世,使中國主戰飛機的性能與美、蘇等國的差距縮短為8年左右,而與其他歐洲國家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殲—6是當時中國航空工業能夠拿出的最好的機型,最符合當時中國國土防空理論的機型,也是一款成功的機型。

中國航空博物館的殲—6甲(東風103)中國還先後研製出J—6Ⅰ、J—6Ⅱ、J—6Ⅲ、JT—6(殲教六)、J—6甲等多種殲—6改進型,是當時的中國航空工業技術水平下能拿出的最好的系列戰鬥機。

到2005年,中國空軍已成立56年,其中與殲—6有關的時間佔了80%。殲—6的誕生是中國空軍發展史上的一塊裡程碑。

創造國土防空無數輝煌

20世紀60年代初,國民黨空軍入侵大陸啟用享有「戰略之眼」之稱的RF—101超音速偵察機,這種偵察機具有「超低空飛行,雷達看不到;最大時速1900公裡,具有「高炮夠不著,飛機追不上」的功能。1962至1964年11月,RF—101偵察機進入大陸沿海偵察139架次,竟全部安全返航。

殲—6問世後,人民空軍柳暗花明了。

1964年12月18日,國民黨空軍的一架RF-101進入浙江偵察,海軍航空兵第4師飛行員王鴻喜駕駛殲—6起飛迎擊。在9700米高空,瞄準RF-101猛烈開炮,敵機飛行員從座艙裡彈出,飛機墜海,世界空戰史上超音速條件下擊落飛機的紀錄就此誕生。

1964年「北部灣事件」後,美國頻繁用無人機偵察中越邊境。當時採用的無人機是BQM—147G型「火蜂」,它體積小,航速慢,飛行路線相對固定。1964年11月15日,在海南島陵水以東170公裡處,空軍航空兵1師中隊長徐開通駕駛殲—6起飛攔截一架美軍「火蜂」偵察機,當距離敵機230米時,徐開通三次開火,「火蜂」偵察機爆炸起火。這是中國空軍首次擊落美國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

1965年3月18日,國民黨空軍派出2架RF—101竄入大陸,空軍航空兵第18師54大隊副大隊長高長吉駕駛殲—6起飛迎戰,鎖定後面一架RF—101。他在3分40秒的過程中連續做了16個高難度的動作,從11000米高空追到2000米,從600米距離打到480米,距離將RF—101打得凌空爆炸。

F-104c被擊中起火的瞬間1965年9月20日,美國1架F-104C型戰鬥機飛臨海南島西岸,呈S航線飛行,時而侵入中國空域。海軍航空兵4師10團大隊長高翔、副大隊長黃鳳生迅速駕駛殲—6起飛截擊。高翔率先從距離敵機291米處開炮,一直打到29米!3門航炮將F—104打得凌空爆炸。因為距離太近,高翔的座機被F-104爆炸的碎片擊傷了13處,1臺發動機停車,另一臺發動機也嚴重受損。29米對於超音速戰鬥機來說,只是零點幾秒的差距。高翔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打掉F—104C的人,同時也創造了空戰史上超音速戰鬥機開炮距離最近的記錄。

殲-6擊落F-4C戰鬥(美術圖)1967年6月26日,在海南島文昌縣附近上空發現1架美F—4C戰鬥機。飛行員王桂書和呂紀良駕駛兩架殲—6起飛,在高空巡邏待戰。F—4是典型的第二代戰鬥機,綽號「鬼怪」,它比F—104更加先進,是當時美軍主力戰機。美機第3次侵入中國領空時,早有準備的殲—6雙機在地面引導下,打開加力,向左急轉機動到F—4C後方,在距離250米時王桂書三炮齊發,將F—4C右水平尾翼打掉,緊接著趕到的呂紀良再次三炮齊發,將F—4C肢解。

被擊落的美制無人機從1964年到1970年,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共擊落20架美制無人機,其中有11架是殲—6的傑作。此後,我軍還用殲—6擊落過A—3B、RA—3D、A—6A型號敵機,以及性能優越的F—104C、F—104G和F—4B、F—4C等型號敵機,創造無數輝煌的殲—6,在國土防空中沒有一架被擊落,這在世界戰鬥機中堪稱奇蹟。

世界空戰也小有名氣

中國殲—6 戰鬥機的良好性能,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在多國空戰中一展雄姿。

1979年5月,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和埃及空軍籤訂合同,向埃及出口殲—6型飛機44架、殲教6飛機6架等飛機和設備,總成交額為1.67億美元。這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次向國外出口飛機。

和蘇聯的米格—19一樣,中國殲—6也「飛」往世界許多國家。不同的是,殲—6在國外的戰績要遠遠超過米格—19。巴印空戰,一戰成名。1965年印巴戰爭以後,美國對巴基斯坦採取了武器禁運制裁。為此,巴基斯坦選擇了殲一6作為巴空軍新一代主力戰機。1965年12月20日,第一架殲一6交付給巴基斯坦空軍,在長達34年的時間裡,巴基斯坦空軍總共接收了253架殲一6戰鬥機,巴空軍曾有十個戰鬥機中隊同時裝備這種戰機。

1971年12月,在為期14天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飛行員曾駕駛性能劣於印方的殲—6飛機,在45秒鐘之內擊落印度2架蘇-7飛機。

12月8日,巴空軍對空觀察警報系統發現,印空軍2架蘇—7殲擊轟炸機,正以低空大速度向巴空軍基地飛來。巴空軍飛行員哈斯米中校駕駛殲—6飛機升空迎敵。

在雙方的距離僅有600米時,哈斯米發射紅外製導的「響尾蛇」飛彈,第一架蘇—7飛機當空爆炸。首戰告捷後,哈斯米繼續利用有利的攻擊位置,咬住另一架蘇—7窮追不放用航炮射擊,在距離350米時將第二架蘇—7飛機擊落。

巴方一架殲—6飛機在一對二的情況下,從發射第一枚飛彈開始,前後僅用45秒鐘的時間就擊落了印方兩架蘇—7飛機。美越空戰,戰果輝煌。1965年中國培訓了一批越南飛行員,次年越南空軍得到了第一批中國援助的殲—6戰鬥機。殲—6與美軍戰鬥機的第一次空戰發生在1972年5月28日。美軍第15戰術戰鬥機中隊飛行員巴頓.P.克魯少校和凱斯K·瓊斯上尉駕駛F—4在河內上空用1枚麻雀飛彈擊落了1架殲一6,但兩天後殲—6就還以顏色。美軍第452戰術偵察機聯隊的飛行員鮑勃·勞治少校和羅傑·羅克爾上尉駕駛F—4戰鬥機執行對杜梅大橋的偵察任務時,被越南空軍的2架殲一6擊落,鮑勃·勞治少校當場斃命。同一天,越南王牌飛行員樂桑島和李多蘇的殲—6雙機編隊還擊落了1架F—4E,飛行員J·哈裡斯上尉和D·威金森上尉喪命。1972年5月28日至7月28日的兩個月中,殲—6飛機就在越南參加空戰8次,擊落美機7架。坦烏之戰,展現威力。1978年,烏幹達獨裁者阿明為了消滅躲藏在坦尚尼亞的反對派,向鄰國發動了大規模入侵。1978年10月10日,烏幹達空軍出動米格—17和米格—2l戰鬥機,對坦尚尼亞布科巴進行了數次轟炸,烏幹達陸軍越過邊境線,殺死坦尚尼亞約8000名平民。面對烏幹達的入侵,1979年1月,一萬名坦尚尼亞人民軍,在中國生產的59式坦克和殲一6、殲一7B戰鬥機支援下,進入烏幹達境內展開反攻,最終橫掃烏幹達,殲—6功不可沒。在阿爾巴尼亞與南斯拉夫的空戰中,大量裝備殲—6戰鬥機的阿爾巴尼亞,也取得了許多可圈可點的戰果。

殲-6Ⅲ掛載霹靂-2空空飛彈殲-6退役後有4種歸宿:可拆解回收金屬,為新戰機無私奉獻;可收藏博物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可改裝為無人攻擊機或靶機,繼續服務航空兵;也可充當教練機,造就航空衛士。總之,殲—6還將為人民空軍發揮許多餘熱。

殲-6機隊殲—6戰鬥機告別中國空軍已經10年有餘,中國新型戰機殲—15、殲—20早已問世,但殲—6情結在人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別了,航空老兵「殲—6!

【全文完】

本作品版權歸「晨暉軍事」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英國航空傳出好消息!全球首款六代機正式現身,速度比殲20快2倍
    現在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開始研發戰機,但是國際上最為先進的戰機還是五代戰機,雖然有不少國家想對六代戰機進行研發,但也僅僅是一個概念性的框架而已,對於它的具體結構以及各項性能的指標都還沒有確切的研究,因為大家對六代機根本就沒有具體的認知,現在,有不少國家還在為五代戰機苦苦的鑽研和研發,又何談對六代戰機呢?
  • 航空工業沈飛歷史上的戰鬥機:難忘殲8
    1984年6月12日,殲8Ⅱ飛機實現首飛。殲8Ⅱ從1980年開始研製,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主力戰鬥機種之一。
  • 短板暴露,中國購進最先進航空機關炮,殲20也要裝火炮了!
    眾所周知,殲-20是唯一沒有裝備機炮的隱形戰機,很多人解讀為設計理念過於先進,因此不需要進行狗鬥。事實上,殲-20未裝機炮的原因一言難盡。有發動機推力不夠需要減重的考慮,也有戰術假定對機關炮的需要並不緊迫的原因,最關鍵的卻是中國根本沒有能力生產出性能足夠好、能夠配得上殲-20的航空機關炮。
  • 從殲9到殲20,中國龍戰機的研製單位50歲了,感謝有你們
    在這50年的時間裡,它和132廠一起,從無到有,先後研製過殲7III、殲9、殲10、梟龍、殲20,和大量先進的無人機,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安全而自豪的天空。殲20的研製單位50歲了611所的起步,與601所和南昌的洪都密不可分,但真正的研製項目,是從殲9開始的,這是我國航空工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次重要的努力。
  • 關於殲-20隱形戰機:是否裝備航空機炮,網絡上歷來爭議不斷
    試問是戰機設計師,還是空軍飛行員,能保證殲-20打遍天下無敵手,不會與其他類型的戰機進入近距離「狗鬥」狀態,而捨棄戰機最主要的機載武器-航空機炮。這方面的經驗教訓還少嗎?前車之鑑,後世不忘;在研發F-22隱形戰機時,美設計師就是否安裝航空機炮,詢問了空軍高層和基層飛行員,幾乎百分之百要求在新型戰機上繼續保留航空機炮,F-4「鬼怪」戰機被性能遠遜自身的米格機擊落的血的教訓,深深地烙在美飛行員的腦海中,戰機怎麼可以沒有航空機炮呢!有了機炮,哪怕不用,心理也踏實。
  • 沈飛目前只剩殲15和殲16還在生產,能夠轉產殲20以提高速度?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有兩大航空企業在負責空軍和海航的戰機生產,分別是成飛和沈飛。目前這兩家航空企業一個生產重型三代戰鬥機,另一個負責生產中型的殲10系列和隱身的殲20,各司其職,雙方生產的都是空軍和海航的主力機型。
  • 殲9到殲20,中國用了50年,下代戰機怎麼走?俄:一步到位
    圖為殲20戰鬥機 這些年來,中國在戰機技術上有了長足發展,在這其中成飛可謂功勞巨大,今年是成飛的建所50周年,從該所建立以來首次立項的殲9戰機到如今的殲20戰機,中國用了50年時間就走完了三代機至五代機的路,而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六代機的研發力度,中國成飛如果要研發下代戰機
  • 六代機契機!南航變形隱身戰機專利,殲20外掛式鴨翼垂尾為過渡
    儘管這部分方向與五代機相似,但作為大氣層中的飛行器,追求的目標也只能是這些,無論是我們的還是美國的六代機,也大都在滿足這些要求。的確,我國在某些領域有差別於美俄等國家,但中國的優勢在於完善的航空系統和充足的人才投入,這是發展六代機這類複雜項目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事實上,中國也在發展第六代戰鬥機。
  • 六代機神秘面紗揭開!飛翼布局配備雷射炮,專家:性能可碾壓殲20
    近年來,隨著五代機遍地開花,國內外軍迷對於六代機的討論一直甚囂塵上。以我國為例,自殲-20戰鬥機研製成功之後,下一代國產戰鬥機如何發展無疑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 沈飛為何堅持改進殲11?或缺少空優戰機,殲10太小殲20太少
    而部分軍迷認為在五代機開始普及,甚至六代機都有雛形的情況下,浪費時間零零碎碎的小改沒有意義,畢竟FC-31到現在還沒有著落,沈飛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卻不能避開一個事實,那就是國內現在還沒有最合適的空優戰機。就好比之前三哥的陣風戰機出現後,國內軍迷大多不放在眼裡,誠然對方的陣風數量不足。但是目前國內又有什麼優秀的空優戰機呢?
  • 全球首款六代機即將服役,印度聲稱將秒殺殲-20,要彎道超車?
    「雙六代機」的對立局面。據印度官方給出的資料來看,該項目名為AMCAMK-2,屬於先前研製的AMCAMK-1升級版,別看AMCAMK-1在紙面上是一款5.5代戰機,但品質已經達到了六代機的水準,採用美國研製的航空發動機,原計劃將在2024年生產出第一架原型機,在2025年完成試飛。
  • 南充:殲20、天宮一號來啦!果海酒村航空、航天之旅!
    此次果海酒村舉行六一航空主題嘉年華,眾多鳳凰臺業主家人、網紅達人、自媒體參加。一到達果海酒村就感受到濃濃的航空、航天氛圍,小朋友們都手拿模型飛機,準備參加此次的節目安排。在航空、航天模型展區,小朋友們被逼真的殲20、天宮一號、長徵2F火箭、東方紅衛星、武直10等模型吸取得蹦蹦跳跳。這只是此次嘉年華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 殲-15模擬機亮相半湯!巢湖首個航空研學基地開門迎客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巢湖首個航空研學基地——安徽經緯度航空研學基地在巢湖半湯國家旅遊度假區建成並開門迎客據了解,該基地的建成將推動巢湖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對普及青少年航空知識,激發航空夢想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起到積極作用▼▼▼殲-15模擬機隆重亮相今日,剛建成的經緯度航空研學基地,宛如一座小型的航空訓練場。
  • 殲15從遼寧艦上起飛,最多能掛多少枚飛彈?真實數據令人驚訝!
    據公開資料披露,殲-15艦載機的武器掛架有12個,也就說明殲-15能夠掛載12枚彈藥武器,這是相當不錯的水準,包括空空、空地飛彈、反艦反輻射飛彈、或者是航空炸彈、火箭彈等等。殲-15掛載什麼類型的飛彈等武器,根據作戰任務而定,並不是固定的,任何戰鬥機,特別是多用途戰鬥機和艦載機都有多種掛彈模式。
  • 殲-7:中國航空史上出口銷量最好的戰鬥機,國外武器市場的見證者
    殲-7:中國航空史上出口銷量最好的戰鬥機,國外武器市場的見證者飛行國際近日發布了《2021年世界空軍》報告,在現役戰鬥機TOP10榜單中,除了F-16、蘇-27、"颱風 "等知名機型外,還有一款經典機型也榜上有名--那就是中國的殲-7(J-7
  • 殲-20戰機沒有裝備航空機炮,如果飛彈打完了該怎麼辦?早有準備
    而且在多數主力戰機上都安裝了航空炮,即便是先進的F-22戰鬥機,也安裝了航空炮。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我國的殲-20不安裝這一武器呢?如果發生近距離交戰的話,殲-20拿什麼自衛和攻擊對手呢?因此,不少網友認為,不帶航空炮的五代機不是優秀的隱身戰機。雖然F-22戰鬥機裝載了航空炮,但至今派不上任何用場,裝備至今都沒使用過。現代機炮射速能達到每分鐘5000發,但因為出於飛機的綜合性能考慮,載彈量非常有限。
  • 為何沒人仿製殲20?國際專家給出無奈答案:技術實在是太高端
    圖為殲20隱形戰機現如今,為應對目前高強度、現代化的空戰,各國都開始了五代機的研究,並且普遍以美國的F22為參考藍本,可為何各國都在仿製F22,卻沒人仿製殲20呢?國際專家給出讓許多國家無奈的答案,而同一個答案卻令國人興奮:殲20的技術太高端,仿製難度比F22還大。
  • 殲-6叫「六爺」,殲-10叫「棍子」,殲-20叫「黑絲帶」,中國戰鬥機...
    「鶻鷹」戰鬥機一些媒體將其稱為「殲-31」,這種說法似乎言之過早,迄今為止,該型戰鬥機尚未獲得解放軍空軍正式立項。如果一定要將它歸於某個「型號」,確切地說,應該是航空工業公司在珠海航展上公布的「FC-31」。為什麼這麼說?我國的戰鬥機是如何命名的呢?
  • 殲8與殲10中間的戰機去哪了?若無當年的殲9,哪有如今殲20的成功
    除了大家十分熟悉的殲-10戰機、殲-20隱身戰機、"梟龍"外貿型戰機和"翼龍"無人機等機型,還有一型採用大三角翼和鴨翼布局、與殲-10很像的雙發重型戰鬥機。這就是在上世紀70年代,由611所研製,但最終下馬的傳奇機型——殲-9。
  • 國防七子已經介紹了六所,今天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這七所院校分別是位於哈爾濱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位於北京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位於南京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位於西安的西北工業大學。以前的文章介紹了其中了六所院校,有興趣的可以點擊文末的連結翻看。今天我們來介紹這七所中的最後一所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